高考优秀作文:以月亮为话题
1.高考优秀作文:以月亮为话题
月亮从山头升起,将山脚的绿树映的一片光亮。轻拂过的风,弄的树叶哗哗直响。山脚的小河里的水流把月亮的倒影冲的不断摇曳。月亮在山顶的小屋后面缓缓上升,将世界映的一片银白。
月光从枝桠中徐徐撒下。风中摇晃的枝尖把银色的月光划碎。月亮又上升了一截,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山头。一切静悄悄的,只有流水将月光的倒影弄散。连虫儿也被感染,毫无声息,只有树叶哗哗与流水哗哗。
流星从山头划过,光亮无比,一闪而逝。风吹着树枝摇摆,世界猛的喧嚣起来。树翻腾着,将月光抛向空中,像浪花一般,像波涛一般,一浪推一浪的,从山脚到山顶。
天边的云丝不断的被风吹到山头,聚成大片大片的云。月亮在这淡黄与黑色交融的云中穿行,时而朦胧,时而清晰。风停了,一切归于平静,只有云从这边飘向那边。月亮在天上漫步,俯瞰大地,时隐时现。
云盖住了月亮,世界暗了下来。云飘着,月亮急匆匆的走在云后,只在云薄的地方留个模糊的身影。
忽然间,月亮从云后出来了。月光一泻千里,从云缝里流出,将世界染的一片银白。
如水一般的月光从云边上不断溢出,云也羞愧的躲向山头。不断蔓延的月光把大地变的一片光亮,万里未断的月光将大地整个拂了一遍。
月光跳跃在青枝绿叶间,来回穿梭在山头山脚,整个山谷一片光亮。但月亮离山头越来越近了,不知不觉的与山相接,不知不觉的下沉。月像个气球般一跃一跃,徘徊在山头。一点一点的一半消失了,再一点一点的只剩了一条银线,慢慢的只剩下一个银点,再慢慢的月留下最后一束月光,静静的走了。
一个静谧的夜下山了。
2.高考优秀作文:以月亮为话题
月亮,它洁白的身影,是那么的安详、宁静,曾多少次回顾在我的眼前,我十分喜欢它,因为我可以直言不讳地向它倾诉自己的烦恼,还可以无所顾忌吐出我的喜悦。晚上,闲来无事,实在无聊,于是一个人就漫步学校后面的小树林中,独自去享受那夜色之美。抬头望着寂静的夜空,可爱的月亮从树梢后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圆润,像一块玉琢的盘子。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曲悦耳的琴声。置身于如此美好的月色之中,我不由得想起了古诗中很多关于月的描写。唐代大诗人王维说得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不也可以做到这样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我们寂寞时,月是我们忠实的伙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我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是我们对人类起源的遥遥揣测。
月亮就像地球的守护神,每天围着地球在转,它是那么的忠诚那么的守信,又是那么尽职尽力。月亮时而又像一位魔术师,一会儿圆得像玉盘,一会儿弯得像一把弓,一会儿又像一叶小船,一会儿又像一个苹果被虫子咬了一口,真是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当月出现在夜空时,它总能牵引我们的目光,激发我们的思维,绽放我们的情感。使我们为它痴,为它狂,为它欢呼,为它感伤。
它并不是那样光彩夺目,但它却是那样令人神往。然而,当我们仰望明月时,有谁会关注它身后那默默给予它光明支持的太阳呢?月亮本来是不会发光的,可太阳好像很同情它,把身上的光线朝月亮那儿一照,月亮就有了洁白的、幽淡的光芒了。每天陪伴你度过甜蜜的梦乡的东西是什么?对了,还是月亮。月亮,它给我带来了无边的遐想,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希望,还带我走进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3.高考优秀作文:以月亮为话题
我在十四平米的屋子里写历史试卷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说:木木,出来看看月亮吧,今晚的月亮好明亮。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这样明亮的月亮都在对着我们微笑,只是我们将它遗忘?
我想起在遥远的古代,中国是一个盛产诗人的地方。中国古代诗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或者说在这两点之间找到了一个准确的平衡点。写感性的文字,是心中情感的自由流淌,但没有理性的深入,便只是一幅浅易的写意画,弄不好就成了“吟风弄月”;而理性的文字,是智慧的恣情迸发,但没有了感情的表达,便只是一本生硬难懂的哲理书,弄不好就成了“故弄玄虚”。而中国诗词的魅力在于它那另人着迷的意象,它是连接感性与理性的伟大桥梁。而这一点,在月亮上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在众多古典诗词里,月亮作为一种传统意象,是文人墨客在清冷孤寂的夜晚的精神寄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这些以月作为意象的诗句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描写优美景色,或洒脱放旷,或婉约惆怅。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月亮这个意象宣泄到纸上。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李涛的《叹月》虽也写月,但却极具理性。前者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后者体现出作者的政治抱负。可见在那个时候,月亮是倍受青睐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写文章的人倒多了起来,而月亮却被渐渐遗忘。
在我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许多艺术青年进行了一次次分化。他们中的一部分坚信文学可以拯救世界可最终却化为各类先锋的拥戴者,不过他们追赶先锋的速度总是比不上被先锋抛弃的速度。他们永远不会静下心来看一看那皎洁的月亮,他们的眼睛里布满灰尘。他们的文字中充满了漂泊无依的空荡,似有似无的反叛精神,却又弥漫着妥协的气味。他们的叫嚣侵透着一种惺惺作态的东西,根本上,他们是物质的。让自己琐屑的语言和神经质的感触互相拉扯着机尽朦胧之态地宣泄于纸上。用虚构的高深来掩饰灵魂上的无根。
月亮哭泣了。似乎再也没有人在孤独冷清的夜晚把它当作精神上的寄托。那些所谓的作家也越来越少有人将它写入文中。他们仿佛不再是引导精神世界的真知灼见的探索者,他们的信仰之根仿佛接受了金钱名誉的“割礼”,流失于世俗中。于是,“快餐文化”无孔不入已是大众精神殿堂摇摇欲坠的先兆。
月亮目睹了这一切,但它不能向世人诉说,于是它哭泣了,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载体,它正在被人们遗忘。
在每个晴朗的夜晚,照耀过无数古往今来的月亮都会出现在天上。没人看它时,它是孤独的月亮,有人看它时,它是微笑着的。越多的人看它,它就对越多的人微笑。所以,朋友们,在你闲暇的时候请记得看一看月亮明朗的笑容吧!
推荐阅读:
高考优秀作文:以月亮为话题.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