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动静人生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高分作文肯定不是临场训练出来的,而是平时修炼出来的,它需要你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提升我们的境界,锤炼我们的思想。文章恰如人的影子,人的境界提高了,思想独立了,文章自然也立竿见影。范文网整理了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一起看看吧。




【篇一】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动静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万事万物,一动一静,动静适宜,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芸芸众生,“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动如脱兔,静如座钟。动,是躁动,是行动,是创造;静,是宁静,是静止,是平衡。静能生慧,慧能促行,行能达成。动静相生,自然充满生机;动静结合,社会充满和谐;静水深流,人生充满智慧。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文题解析】:这道作文题,主要在“动”和“静”二字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万事万物,一动一静,动静适宜,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芸芸众生,“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动如脱兔,静如座钟。动,是躁动,是行动,是创造;静,是宁静,是静止,是平衡。静能生慧,慧能促行,行能达成。动静相生,自然充满生机;动静结合,社会充满和谐;静水深流,人生充满智慧。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这道作文题,主要在“动”和“静”二字上作文章。材料可分三个层次解读:第一个层次,由两句古诗引出世间万物动静相衬、动静相生的道理,告诉人们,动静适宜,方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第二个层次,从人们对待动静的态度出发,阐述了喜静或喜动的原因,表现出人生追求的差异:第三個层次,具体分析动和静的含义与意义,交代了动和静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和价值,指出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动静结合才能打造和谐社会。

  作文时,考生可以以某一层次的含义为主题来写,亦可以整段话的主旨为主题: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重点阐述静或动的意义和价值,亦可辩证分析静与动相衬相生的道理。

  【佳作赏读】:动静人生

  世间万物,亦动亦静。动静结合,生生不息。自然如此,社会亦然。人乃自然之子,万物灵长,所以,美好的人生,亦当亦动亦静,动静相融。

  对人生而言,动,是行动,是进取,是创造。我们应当用“动”创造人生的辉煌。

  蛹脱壳而出,化成了翩翩飞舞的蝴蝶:幼苗在土壤中扎根,生长成参天大树;鹱鸟飞越千山万水,觅得心爱的伴侣……正是一个“动”字,创造了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没有行动,人生便好似停摆的时钟:没有进取,人生便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创造,人便成了坐吃山空的废物,只能随光阴流逝化为尘土……人若失去“动”的欲望和勇气,只流连于过去的美景,就永远无法到达彼岸的天堂。

  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动”这种积极向上、波澜壮阔的大境界之外,还有一种同样至善至美的大境界,那就是“静”。“静”,蕴藏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把最明净、最澄澈的精神阳光送达我们的灵魂深处。“静”,是心灵发出的深呼吸,是喧嚣风暴退却后的一片宁静的蓝天,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人生一味求“动”并不可取。“动”,就像不停加速的车辆,长久运转必然不堪其重。一味求“动”,是对生命资源的浪费,会让生命倦怠,让心灵疲惫。“静”,是安抚心灵的良药,让人身心愉悦,淡定从容。在《丰富的安静》中,周国平说:“人生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在这个喧嚣和浮躁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坚守心灵的静、精神的静、生命的静,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如兀坐听雪溜竟日的徐霞客,如垂钓瓦尔登湖的梭罗……

  “动”与“静”,是人生的两端:一端是激情和活力,一端是宁静与安闲。如果没有“动”,就没有人生的峰峦,没有人生的高潮;如果没有“静”,就不会有人生的淡定与沉着,不会有生命的从容与睿智。我们“动”要“动”得精彩,“静”要“静”得安适,以“动”去书写人生的豪迈,以“静”去感悟生命的柔曼!




【篇二】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独特铸就精彩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春天里,大自然百花齐放,百物争荣,尽情展现各自生命的精彩,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读了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佳作赏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独特铸就精彩春回大地,百花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春天里,大自然百花齐放,百物争荣,尽情展现各自生命的精彩,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读了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独特铸就精彩

  春回大地,百花齐放,万物竞荣,“万紫千红总是春”者,皆因其独特;生之世间,养其长才,施其卓荦,“赢得生前身后名”者,唯为其出彩。因其独特成其出彩,个体之出彩成就群体之精彩和世界之多彩——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先哲有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西语常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物之有别,人之相异,实为理所固然。个人成长环境相异,禀赋阅历不同,自然思维差别,情感多样,见解迥异,正是各自不尽相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恰恰构建了真实而独特存在的一个个自我个体,形成一道道风情万种的独特风景。好比自然界中山的沉稳,水的灵动,鱼儿善游,鸟儿会飞;春天百花,夏季惊雷,秋季明月,冬季霜雪。再如人类分工有别,术业专攻,行行出状元,业业能出彩。地米托克利所言“我不会弄琴,但我能把一座小镇变成一座大城”,正是这与众不同之处才彰显了个体之独特而经典,亦正是“趋舍万殊,静噪不同”的差异才造就了社会的多元而丰富,难怪古圣贤赞曰“君子卓尔不群。”时至今日,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推进基于高度的专业化与分工的精细化,而高度的专业化与分工的精细化是要依托于专业领域的分工协作和独特个体的精益求精的。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万紫千红总是春。然而,当今社会行业集约的标准模式和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广泛而深入地大行其道,尽管私人定制能深入人心,但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宣传和加持,以独特而典型的个体形式为主导的风向已近乎销声匿迹,透明信息之下的政府机构,集体团队、行业组织、社团阶层、生产样式、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趋向统一,不约而同地会同质化。比如因网络催生“代庖书写”营销,博取关注的文章只不过将古人玩味过千百遍的语句并且人们耳熟能详的内容用一种格式化的方式无病呻吟;再如自媒体火爆的平台——众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不厌其烦而又装腔作势地夸大其词,把一件事随意地改头换面或几件事胡乱地拼凑,前言不搭后语的任性叙述,千遍一律的图文混搭和一句话一段的行文,以之充数高产博取眼球和骗取流量。貌似舒畅的表达和无害的快感,其背后却是人们的表达被无情否决,思想被粗暴占据,精神被严重玷污。流水式的作业剥夺了独特的个体意识,趋同性的表达消除了个人独到的思想,同质化的解构泯灭了贫瘠的心灵。个体化的自我严重丧失和典型性的独特明显匮乏的问题,不免让人身寒心忧!

  众所周知,世界的多彩和生活的丰富来自民族的独特和个体的出彩。而出彩的独特性正如康德所言的“最原始、最积极的规定性”,剔除样板格式,消除千篇一律,发扬个体的独特和事物的本色实为当务之急,何则?

  “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太山不要欺毫末,”尽管世界全球化,但地球村的世界却是多元和独特的,一个良性的社会是一个多元而独特的社会,每个个体的“心不死与别的陆地隔离的孤岛,而是一个与它们连成一片的大陆”,应让每一个人“求同存异”。只有允许个体能一枝独秀,人人才能大放异彩,物物方可争奇斗艳,春天才会姹紫嫣红!凡此种种,正是我们追慕和效法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颜子无心羡老彭,”人应当有自我的本色和特色,像无数先贤圣哲那样留下专属个人魅力和独特风格的思想资产,如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和屈原的“美政”,再如康德“纯粹理性和美的追求”、弗洛伊德的“精神”和裴多菲的“自由”。还应有理性和勇气,具有属于个人的独到观点和批判思维,不囿于权威和标准,追求真实的自我和表达内心的见解。更应有独特的出彩之术,在自己一技之长的领域精益求精并以之为豪;但追求独特,并不意味着追怪求异,更非排斥他人的独特与价值。

  皆知,个体因独特而出彩,社会因出彩而精彩,世界因精彩而多彩!那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篇三】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高标准要求未尝不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针对现在的教育状况,学者王汎森说:“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容许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现在的教育,想把全部学生都训练成全国第一名,他们忘了社会是多样性的,我们应该在多样性社会里面生存,这样才会有很多籍籍无名而又各具特长的人冒出来。”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这道作文题源于一个社会热點问题:一方面,学业优异者必然是少数,多数是学业一般的中等生;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学校、社会出现多元思维,形成激烈的交锋,这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背景,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优秀作文的诞生。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从赞成学者王汎森观点的角度立意作文,又可以从否定他观点的角度来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因材施教。适宜的教育使人的长处得以发挥,弱项得以弥补,而不合适的教育则可能使人偏离了方向,做一些无用功。

  2.扬长避短。万物都在发扬自己的特长来适应自然,适应优胜劣汰的社会。若一味追求全面发展,追求第一,那无异于邯郸学步,最终遗失自己的本性。因此,要选择一条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发挥我们的特长,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3.展现个性。人,生而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价值,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却有太多人随波逐流,渐渐埋没了自我,以致能真正发掘自己优势的人少之又少。

  4.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别人的成功永远属于别人。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让别人为你鼓掌。

  5.做的自己。当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标准竞争的时候,只会有一个胜利者。难道其余的人都是失败者吗?非也。就纵向而言,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奋斗,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事业的成功者,从而成为的自己。

  6.踮起脚尖。人要想获得成功,品味人生的甘甜,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们缺乏的只是勇气与自信,有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你愿意“踮起脚尖”去争取,去尝试,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甘甜!

  7.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勇敢,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需要坚持这种做人处世的原则。要想发展,要想进步,要想创造辉煌,必须知其不可而为之。

  【佳作赏析】:高标准要求未尝不可

  对于当今的教育状况,学者王汎森认为现代教育存在弊端,多样性社会应容许非第一名的存在。而我认为,以“争第一”这样的高标准去要求自己也并不是件坏事。

  在多数人眼中,教育的现状是单一死板的,认为现代的教育想把全部学生都训练成第一名,而不容许有第二名、第三名等的存在。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他们只看到了现代教育机械化、功利性的一面,而不曾想,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竞争第一”正是一种高标准要求。这种高标准要求如一种动力、一种警示、一种敲打,驱使我们将自我潜能挖掘出来,将个人能力化,由外力鞭策到内心真正有动力。由此,我们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因此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人物,正是现代教育的优越性所在。

  高标准要求不仅存在于教育界,放眼社会,这种高标准更有利于社会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需要革故鼎新,这就要求有新人才的补充。尽管现在的教育要求每个人都成第一名有些不现实,但这种高标准要求却是可取的。对于一些人而言,他们难改惰性,没有上进心,如果没有外力的鞭策,他们就可能会碌碌终身,终其一生只能平平淡淡下去,其才华不得展示,价值得不到充分实现,从而造成了社会人才的断层。而高标准要求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激励各界的优秀人才带领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高标准要求更是为我们的人生建立了一个制高点。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可是,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只有掌声,那么,还有谁会去奔跑?还有谁去开辟一条新道?还有谁去为后来人树一个航标,开创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因此我们要用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道路的开辟者,成为被别人仰望的存在,也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当然,学者王汎森的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若把“高标准要求”当成“高标准结果”,而耽误终身发展也是不可取的。对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标准,让高标准发挥出的作用,从而让人才不断涌现成为现实。

推荐阅读: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人生因磨练而更加精彩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标配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人生

  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人生当豁达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1000字:人生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人生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动静人生.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动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