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模板9篇)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一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体会到,做教师是一种修炼。不仅需要有一颗善良温暖之心,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习和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情况,同时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成长差异,因此做教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真正的梦想和成长,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自己关于“做教师是一种修炼”的体验和感悟。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未来打造美好的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充分的热情和动力,才会对知识有所领悟和理解。因此,在学校的课堂中,我常常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示例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另外,实际上,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打造出最优秀的教学体验,让学生们享受到最精彩的学习过程。
2.耐心和关注是一个良好的教师所具备的品质。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具有不同的个性和天赋,甚至在同一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和了解不同的情况,始终保持耐心和耐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
如此,大家才能学习到最基本的知识,更好地跟上课程进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3.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目标,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的目标和梦想都会不同,一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梦想,帮助学生搭建成才的平台。
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扮演导师和建议人的角色,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引导他们发现潜能,并且帮助他们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找到自己实现目标的路线。这些经验和技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其潜力并实现自己的计划和梦想。
4.教育家需要拥有领导才能和积极的影响力。
作为一名教育家,我们需要具备领导才能和积极的影响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掌握真理和知识,并促进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和更远大的愿景奋斗、前进,为他们实现更大的成就和贡献一份力量。
切忌不要逃避对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作为教育家不能把匆忙和疏忽带给学生,或者对他们的未来信仰失望。如果大家对学生平等的视野和莫逆之交具有热情和认真态度,为学生提供伟大的引导,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迎接未来并做出实际成果。
5. 自我反思和挑战是成为一名卓越教师的必要条件。
教育工作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继续修炼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自己不足和弱点,并积极面对。我们应该不断地建构自己的教育意识和情绪状态,调动自己的最大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不断挑战自己和寻找新机遇,是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精神,这样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培养成多元、多向发展、对未来充满真正信仰的老师。
总的来说,在我许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认为做教师是一种修炼,需要我们有一颗爱心、明确的目标和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与挑战,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成长。希望可以激励到更多教师,为孩子们献出自己的努力和心力。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二
暑假里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看了此书才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因此,教师要想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从细节入手,好好“修炼”。教师如何修炼呢?《教师的20项修炼》从细节入手,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应该用“心”去读的一本书。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德行、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规划,以下就这三项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中的第6项修炼是:教师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师德行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只有爱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 有教育者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调查的结果是:“有爱心,愿意跟学生交朋友的老师”,“对学生宽容,有耐心的老师”,“知识渊博,教课教得好的老师”,“风趣幽默,有突出人格魅力的老师”等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师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爱心”位居第一。教师德行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谓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盏盏烛光,美好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的。“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形成的,“问题学生”不都是有学生自己造成的,教师在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用爱心呼唤爱心,用真诚撞击真诚,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只要能够坚持用德行去教书育人,同时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成果,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的优秀教材,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备读本。
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成就教育人生。
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通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本书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有志于提升品位的教育从业者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8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教育逻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生活与教育》、《学校的30个细节》等著作15部。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三
人生走到了一定的阶段,总会有种种感悟,而做教师,无疑是让我有了更多的体会和修炼。在教育的道路上,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成长,感悟到了授课中更微妙的技巧,辅导了大量的学生,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感和生命的鲜活。从中,我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得出了自己的感悟和学习,下面我将就这方面写一个五段式的文章。
第一段:修炼好自己的情绪与心态
教师在教育中需要有很好的心态和情绪,否则是很难有好的教育效果的。教师要在工作中保持心情平静,耐心教导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话,并给他们帮助和鼓励。有时候,学生的情绪也会影响到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必须保持镇静,予以适当的关爱和安抚。
当我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告诉自己要有耐心和信心,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被情绪和困难打倒。尝试去理解学生,交流沟通,必要时可以适当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才能让学生更加信任和接受自己。
第二段:培养好自己的教学能力
准则理解教学的本质和学生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用的方法和技巧,而不盲目凭着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应该了解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教育上量身定制,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易懂而有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坚信自己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创新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勤勉、自主和乐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便可以收获一份极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为我教育生涯注入新的动力。
第三段:保持好自己的激情和热情
教育工作让我有足够的理由去充满热情和关怀,努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信息,更是启发和指引学生,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工作中,我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拓宽视野,多读书、多看报,尤其是养成一颗好奇心,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智力和个人能力。我相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到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更加感到兴趣、动力和愉悦。
第四段:促进好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学术能力,接触和了解以教育为重点的跨学科领域,对于提升自己的职业专业素养和推动教育进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关注到自己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保持自我平衡和健康,才能更好的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教育工作并不容易,老师在工作中需要担当起重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遇到挫折或者自己的不足时也要淡然面对,迅速行动以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信任和敬仰的人。
第五段: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教育工作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也感悟到了做教师是一种修炼,需要不断精通和改善自身能力素质,同时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较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技巧,聚精会神地教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潜力和人生。在教育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坚持自身兴趣、做好自我管理,增加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同样也可以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四
如何做一名教师?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这是我自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以来,常常扪心自问的问题,在迷茫于反思中不断的去总结自己的得失,渐思渐行。前些日子借阅蔡颖的《优秀教师的十项修炼》翻阅后爱不释手,书中的好多道理算是说到我心坎上了吧,解了许多困扰我教育多年的问题,心中极其欣慰读到一本好书。
本书用十个章节具体阐述了优秀教师的十项修炼。
作者告诫我们,当你走进教师这个队伍,请降低你对职业的过高期盼,这样你才会从一开始就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是的,自己曾多年耿耿于怀于此事,当工作不被社会认可,当别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时,心中也曾黯然失落,可能年轻,可能心中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就会带来思想情绪的波动而无法安心工作。
而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来临,不可避免的冲击社会的每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物质至上悄然占据上风,而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基础上也与金钱挂钩,教师变成一个更像谋生的职业,职业化的心理占据了教师的整个心灵,千百年来笼罩在教师身上的使命感与神圣感正黯然消退,也许这正是教师职业身份带给人们的忧虑,正是这种紧迫感促使作者去寻找如何修炼新时代优秀教师。
(一)提升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调;
(三)磨练教师职业道德的意志;
(四)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五)激发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作者然后从工作实际出发,详细论述实现上述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不断的学习,积极的探索,做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从小事做起,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公德,讲究礼仪,成为学生的典范。
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如何去寻找自我?如何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把握住教育的本质,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刻能摸着自己的良心去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吧。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老师,可是有几个人去理解老师的难处,去理解他们默默地付出?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面临的窘迫是多重的,首先,教师的能力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这就注定教育的内容受考试指挥,而社会上却要求教师在精神上完美,在物质上一向是贫寒是两袖清风,好像唯有这样才可以对得起教师的称号。
因此面对这一切,对于一名教师而言,保持一颗平常心显得尤为重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对生命的一种超然的参悟。这样你就可以透过滚滚红尘,忘记那些物欲的诱惑,感受那些来自平凡的小事所带给你的感动。这个世界也许只有平庸的人生,没有卑贱的生命,走出自己,超越自己,就能轻装上阵,就不会被别人打败也不会被自己击垮。
一个愿意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亲切。那么什么是倾听?所谓倾听就是主动的听、认真的听、耐心的听,他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技巧,所以教师没理由不倾听,不倾听学生的心声。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去倾听别人的谈话,这是维系人际关系,保持友谊的最有效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做到:
(1)听孩子把话说完;
(2)保持正确的倾听态度,接纳和平等的对待学生,并对孩子的描述保持专注和警觉,冷静的分析孩子的言行。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一个丰富的世界,要求老师必须耐心、细致的研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老师的情感交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用心去关爱学生而非敷衍才会让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教育也就事半功倍了。
(1)要有明确成功的目标;
(2)认真策划每一步;
(3)正确理解竞争的意义。同时做出正确的评估,对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审视自己的发展机会明确发展目标,在加上合理的行动策略,一段时间进行自我解读评价,调整自己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的保持前进。
如何制定一个好的自我发展计划?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评价结果来了解学生的需要。
---你的学校目标和发展计划。
---你的教育教学实践。
---你的个人兴趣爱好。
---如何评价你的努力。
---新课程精神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有了好的人生规划,它就像你的能力和知识一样,会护佑你一生,在策划的指引下,不断去完善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更是育人的过程,只有准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培养优秀的弟子。
人们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诚然,不仅生活如此,教育亦是如此。
教学的细节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是教学现场的变化、灵动和创造。细节决定课堂的成败,课堂教学就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的过程,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
那么关注细节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自我细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时刻关注并模仿着,教师的一些不雅的言行,看起来是小节问题,无伤大雅,其实不然,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潜移默化和巨大的。我们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你的周围有无数颗眼睛在注视着你,收起我们认为的潇洒和随意,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变得优雅起来。其次,坚持公平公正,当学生用稚嫩的眼睛注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总会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为何我的世界如此不公,如果不加以引导,必然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作为老师,必须不断发现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再次,注重美德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为了民族美德的传承,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学生身上不断的发扬光大。
教育无小事,事事需留心,在细节中让我们的教育教学不断完善和进步
没有思考的学习是机械的,低效的,是无意义的。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会所有的儿童在阅读的同时应该能够思考,在思考的时候能够阅读。”“这样中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才能顺利地学习和发展智力。”教会学生在阅读是思考又该怎样做呢?我觉得首先要给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且善于引导。讨论的问题应是经过教师认真整理理的,课文的重点、难点的问题。问题也不能太多,是而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给予适当提示。
那么如何思考?它包括这样的过程,首先,给学生创造提问氛围,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必没疑必问,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加以抛砖引玉,其次,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方法,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必然是一位会提问,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师。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于历练。
同时还要让学生保持处于思考状态,这是学生能够持续不断前进的动力。最后,教师要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一个指导性的教师,激励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磨练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不能体现个性的教育是不完美的,丧失个性的教育其结果只能是扼杀千千万万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千篇一律的“克隆人”。同理,没有教学的个性,就不会有学生的个性;没有教学的个性,也就泯灭了课堂的生命。
教师要勇于张扬教学个性,对教师而言,张扬个性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运作中,展示蕴藏的知识资源、沉积的经验财富、鲜明的前沿理念、娴熟的教学技能、良好的语言技巧、独特的个人风范,从而提升“教学流程”的高质效和“教学过程”的含优量。其思想基础是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其表现形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既不刻意,又不演戏,而是视教学的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强化点拨、调控、辅佐功能,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自探性学习设计铺垫、并促其拓展视野、引发其求知欲和奇异思维。
教对学生而言,张扬个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于自主学习方式的养成,在多向互动的氛围中,启动潜能、勇于求异、萌生超越自我、挑战客体的意识,取最佳角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其思想基础是确立 “学生是认识主体”的理念。其表现形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显现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性,敢于实践、迁移发展的独立性;坚持“再创造”原则,内化实践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培养学生个性,教师不必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认识,也不必对所有问题都“讲深讲透”来作“终极性”的评判。
学生已经认识到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用更准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这富有创造力的精彩回答我们岂能否定?对这具有独特体验的灵气我们又怎能去抹杀?因此,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不仅要培养,更要保护。在教师的认同、理解、抚慰、鼓励下,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渐渐丰腴起来。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让我们一齐去张扬教学个性,培养个性化的人才,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展现个性的舞台,让我们的教学洋溢无限的精彩!
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激励手段。表扬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品质与行为的肯定、提倡和鼓励而进行的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是发现美、倡导美的教育形式。批评是通过对不正确的思想与不良行为的批判和揭露,从而引起学生警觉和制止错误的一种强化教育的手。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只是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手段,而绝非目的,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或为了批评而批评。表扬是为了使学生发扬优点,巩固成绩,批评是为了使学生克服缺点,弥补不足。当错误地运用表扬或批评时,其沟通的效果可能事与愿违。
恰当的表扬与批评,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及自我认可的能力。因此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
学生学习生活中点滴的进步,学生思维中闪现的创造火花,学生情感的人格的逐渐成熟都可以成为表扬的契机。教师只有及时抓住它,充分利用它;才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才可以激发他们热烈、愉快、积极上进的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综观许多成材人物的成长史,一句表扬鼓励的话常常成为他们奋斗终生的力量。可见表扬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一味的滥用表扬,过度的表扬,有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过度的表扬会使学生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社会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用表扬的营养滋润起来的学生走上社会,他那极强的自尊心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 老师那样耐心寻找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一旦遭遇挫折,他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不适应,轻则怨天尤人,满腹牢骚。重则会走上极端。
所以表扬应该把握好分寸,因人而异,公正无私,切合学生的心理现状和真实情况,才能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对那些本来就优秀的同学,或容易骄傲的同学表扬要谨慎有所克制。对缺乏自信心的同学,一旦发现了他的闪光点,要充分肯定,大力表扬,以鼓足他上进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唤起学生内心的回应,也才能增加表扬的信度。
与表扬相反相成的教育手段是批评。人生了病要吃药打针。学生犯了错误,需批评教育,这是自然之理。但对学生进行批评也存在一个 “ 分寸 ” 的问题。如果运用恰当、恰到好处,对学生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刺激与震动,成为一种促使学生反思既往,追求进步的推动力。反之,运用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拒斥,甚至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这是古代教育家荀子所说的,意思是,国家要兴盛,就一定要重视和崇尚教师;只有重视和崇尚教师,国家的法度才能永存。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深知我肩上的重任,只有不断的学习,自己才能去教育学生,只有有了更多的知识财富才能去感化学生,使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要想教好学生首先我们应该多读书。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书,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启明灯,它不仅为我提供丰富的精神粮食,还陶冶了我的品格,使我懂得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读书,使我立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前人已为我们铺平了道路,创造了幸福的生活,难道我们这代人不应把社会建设得更繁荣富强吗?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只有刻苦读书,掌握渊博的知识,才能有更多的知识来教育学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无法想象没有阳光的世界将是何等的寒冷,要是生命充满阳光。人在书中诞生,我们在书中成长,也会在书中成熟,学识对人也是一种限制,正如许多传统观念对于人的束缚一样,这种限制是不自觉的。知识既可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同时又限定了认识世界的范围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限制了人的精神自由。
因此,教师应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方没法赋予课堂趣味性、生动性,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做到科学的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把上课看成是一件愉 快、幸福的事情。
中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科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和掌握时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照本宣科或以抽象的语言讲解抽象的概念,必须努 力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把科学性寓于趣味性之中,借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 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启发和诱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应在准确、晓畅的基础之上富有趣味性和时代气息,具有较强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能在听课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教学中所举的事例要有所筛选,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体验又感兴趣的"活例子",以此来说明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理 论和概念。这样做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接受、信任老师,对老师说的话、传授的知识也就乐意接受,俗话说:真情所至,顽石为开。所以,一名教师,不是一部"教书机器",而是对学生、对事业、 对知识有着执著的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的神圣使者。教学中,教师一腔热情,以饱满的精神、温和的态度、渊博的学识投入教学活动,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引起共鸣,激起学生 的学习情感。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五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都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从教育的成效出发,无论何种教育都是唯一不可少的根本因素。”所以,做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职业。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严谨、责任、智慧、耐心、创造力、良好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教师这种职业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一种修炼。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做教师需要有一颗平衡心态。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会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其学习状况或家庭背景而对其有所偏见。我们应该学会发扬他们的优点,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更要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平衡。因为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学术成就或其他方面的才能。
其次,教师要有足够的忍耐力。这一点在孩子身上最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有时候他们的作为可能会败坏你的心情,但是教师应该学会包容、理解、体谅,尤其是在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时,更应该冷静处理。教师应该有耐心地引导孩子,不断的帮助学生成长。因为当你与孩子相处时间越长,你便能明白孩子心中的那点苦楚,这时候,做教师真正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孩子找到对他们有意义的方向。
再次,做教师需要有自我反省和进步的能力。这是每位教师身上都必须具备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出不足和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和补救,这样才能做到前进。在同事的建议和帮助下,不断地试着新的方法,尝试改进沟通方法,加强教材的导学效果。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成长和进步。
最后,做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就是教育事业的防线和保障。教师必须始终眼中有人、心怀感恩,在对待学生、家长、同事、社会等方面要始终保持一颗善良公正的心,正确看待权力、金钱等诱惑。做教师是一个永恒修行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思想境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师一直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职业。他们托起了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我们必须意识到,做教师就是一种修炼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师才能够更好地践行这个职业。教师们的心路历程都是坎坷而又充满荆棘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相信:一切的艰辛都会迎刃而解,只要我们坚持以善良、担当的立场去看待教育,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教师。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六
前不久我读了《教师的十项修炼》一书,书中每谈一个修炼,都有一个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慨,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调皮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倦怠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就是爱好的培养,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聪明的火花。没有爱好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学生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学生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
培养自豪也就会意味着在学生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爱好学习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假如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爱好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爱好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爱好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爱好,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楚,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学科课,培养学生学习社会课爱好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为社会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本学科,才能对学习有爱好,只要有爱好,才能学好。因为爱好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爱好。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熟悉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调查,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对学科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社会课的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爱好关系密切,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热爱学习与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爱好,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把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爱好,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练习,使学生把握求知识的钥匙,可以增添学习爱好。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七
首先,我来浅谈一下师德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六项修炼分别是:爱国守法修炼,爱岗敬业修炼,关爱学生修炼,教书育人修炼,为人师表修炼,终身学习修炼。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20_年6月份,我毕业了,同年9月份,我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了一名教师。在这一年里,"上课、下课、备课、改作业…"日复一日,我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原本会觉得日子就该如此的平淡无奇,但在我读了《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之后,身处迷茫中的我似乎有了前进的方向。这本书中的一个个独特而真实的故事会在我脑海里形成了画面感,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你选择了一份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责任"一直回响在我耳边。
当我细细品读这本书时,最吸引我的是这一个个让我敬佩,值得我学习的老师们:盘振玉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在偏僻的大瑶山中从教22年,他担任着复式教学的繁重任务——瑶语汉语的双语教学。除了上课,老师还给孩子们做饭、洗衣服、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自己筹钱修建校舍······用自己的整个身心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之歌。
于漪老师,永远的师者,上一堂课常常花10个小时、20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之一,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这句话也反映出了备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教师,如果不备课或者简单的看一下课件就上课,会在教学重难点上有糊涂认识,导致整个课堂松懈、散漫、飘浮,这是对学生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当我看到霍懋征老师和殷雪梅老师的故事时,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她们对学生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霍懋征老师,83岁的老人,在小学教师岗位上度过了60个难忘的'岁月。在"文革"后,组织上安排她做校长,但她仍然坚持要做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小学教育事业当中。在文革期间,她失去了自己13岁的儿子,但在悲痛之余,老师心里挂念的却是她的学生,这位数学系的高材生,暗下决心要改教语文,因为语文教学重于育人,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一天,殷雪梅老师站在斑马线中央,护送学生过马路。突然,一辆汽车疾驶而来,向孩子们冲去,殷雪梅老师见状张开双臂,奋力将6名学生推向路旁,自己被车子撞出老远。学生们得救了,殷雪梅老师却倒在了血泊之中!终因伤势过重,5天后殷雪梅老师不幸以身殉职,享年52岁。
在读完书中前辈们的故事之后,我心里激起了涟漪,这时在我脑海里浮现了我们可爱的潘唯女副校长。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她那甜甜的笑容,还有的是她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能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的相处模式。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想潘校长就是我想要成为的教师的模样吧。
在20_年9月份,我刚入职,潘校长就赠予我们一本她撰写的教育教学日记——《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在潘校长的这本书《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中,记载了和学生的点点滴滴。潘校长为孩子们建博客,给予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创设一个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倾诉的环境;为了不错过与孩子们一起参加学农活动,放弃了去广州听专家讲课和报告;和孩子们交换日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还看到许多毕业了的学生,对她的想念,在教师节这天给她送上一束花,或者寄上一张卡片;一个班级孩子看到潘校长花在另一个班级学生身上的时间长了,就有了"嫉妒感";孩子家里的南瓜长大了,也想着在南瓜上刻上"赠潘老师"字样;在圣诞节,孩子们为潘校长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我想,一个老师要付出多少心血与汗水,才换来学生的尊重与喜欢呀!
看了这么多老师的故事,我们有想过,我们自己想做一个怎么样的老师?如果你是一名阳光的老师,会让孩子们的世界里多一份乐观;如果你是一名耐心的老师,会让孩子们的生命里多一份平和;如果你是一名负责任的老师,会让孩子们的心中多一份担当;如果你是一名激情的老师,会让孩子们的世界里充满进取之光;如果你是一名幽默的老师,会让孩子们的性格中多一份豁达。
最后,和大家一起共勉一句话:用心教书,潜心育人!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八
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全体老师为期5天的培训活动。观看教师如何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光碟,听取了几位优秀教师的专题报告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在听取的过程中,真正的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以及如何才能做一名幸福合格的老师,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我们应懂得凡事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人生才会真正的幸福、快乐,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用心、用智慧生活的人,才会做到。同样,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也需要用心、有自己的智慧来管理班集体。郑老师讲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人引向优秀和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带给别人快乐和活力。一个苦熬着的教师,不仅自己活得不舒服,更可悲的是还会带给一群孩子痛苦。”郑老师以乌鸦老搬家的启示提醒我们“牢骚满腹的人做事成功率最低!怨天尤人的人幸福感指数最低!”所以我们要“让工作成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为兴趣而工作,是人生幸福之源!”我们要在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因为我们要做工作的“创造者”、“成功者”、“幸福者”。
学高为师,使我体会到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内向,在家里却活泼外向,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在学校也走向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识海洋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不仅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师德师风也得了升华。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师衷心地感这次培训我们的“专家、教授、名师”,也希望以后类似的培训机会延续下去。更希望我县的教育大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大放光彩!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九
前不久,我看了《教师的20项修炼》,是郭元祥教授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的一部著作,是从事教育事业的所有教师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现在,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显得那么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的感悟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这次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静静的想、认真的思,用心去体会,是对我们专业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书中从18个方面阐述教师的修养,感悟,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信任,教师的大智慧,教师的以德育人,以情感人,教师的自我规划,教师的宽容,教师的以生为本——人的教育,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作良知去引导学生;等,有太多太多的方面。仔细阅读后,有太多的感悟,太多的心得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每一项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学习,研究,就我个人而言有些感受最深的来谈一谈。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在协助家长,协助社会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正如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上名牌大学,出国等,但是孩子的能力有限,就像我们的五指伸出来也不是一样长的,特别是我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我们除了知识技能的教育,更多的是做人的教育,成长有序――先成人,后成材。
书中把教师的修炼分为三篇,第一篇是修炼教师的形象,让我们从形象方面来修炼自己,书中把我们常说师德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归于其中,如:教师的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等;第二篇是精炼教师的生活,明确了教师除课堂教学以外的修炼内容,如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等;第三篇是锤炼教师的专业,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修炼自己,把修炼提高到了思想和精神的层次。
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阅读的修炼。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读书,有一万个理由。读书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阅读有一种境界是读出自己。书籍恰恰入恰如,一面镜子,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符号和文字,而深藏在符号和文字背后的,则是思想和意义。符号的.刺激,折射出来的是、心态、情绪,以及感受和感悟。读出自己,不仅要读出理解、体会,更要读出问题。阅读是我们思量自己专业生活处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阅读是一种生活习惯。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阅读需要交流,需要分享。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要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
书中又有文“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教学需要激情,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神饱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够引领学生有好的精神去学习。曾经有人这么说过“搞教育的人,首先不是看他的学历,而是要看他是否真正喜欢教育,喜欢孩子。”我想,其实就是教师的激情。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的,哪怕他已身在教育。的确,教学工作不能缺乏激情,只有有了工作激情,才能激励我们不断进取。作为老师,教学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在课下,如果你没有对工作的激情,就不能融入到学生中去,就会缺乏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也就体会不到与学生同行的快乐.如果你对工作没有激情,也就懒于去专心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也就不会有所创新.如果你工作没有激情,课堂上你也不能满怀激情的带领学生去攻克知识的堡垒。在课堂上,老师就象领兵打仗的统帅,试想一个没有激情的统帅,一个没有斗志的统帅会带领他的士兵打漂亮仗吗?有了激情,每天虽然辛苦忙碌着,但我快乐。有了激情,我辛苦,我忙禄,但我快乐,我收获。
一切成功取决于态度,因为态度就是一种能力。对教育工作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态度本身是一个师德问题,正所谓思想照亮行动。一个态度端正的人才会不断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才会克服困难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才会保持一份平常心,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孩子;才会用阳光般的心去发现学生心中的“阳光”。好态度让我们执着,执着让我们投入,投入使我们成功,我们的成功促使孩子走向成功。只有这样,不断反思,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自我的对话和超越。有一个好的态度,自我反思才会主动和深刻,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不断通过自己的“成熟”带给学生更好的教育模式。
通过对《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我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来获取进步。教师是终身修炼的一门功课,值得用一生去学习和研究。
推荐阅读:
做教师是一种修炼心得体会(模板9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