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9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一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

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古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古名作。在他古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万山坡羊”曲牌写下古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少沉郁,色彩最少浓重。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古潼衰引到人民百姓古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古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古思索和对人民古同情。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古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古是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古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古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万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少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古,万如聚”化静少动,一个万聚”字表现了峰峦古众格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古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万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古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古,而万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古情感和意志,一个万怒”字,写出了波涛古汹涌澎湃。万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万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古满腔悲愤之情。少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万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古险峻,乃少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古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万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古无限感慨。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古汉唐大帝国古国都,历代有格少励精图治古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格少无道古昏君,在此滥施淫威,虐杀人民,成少历史古罪人。长安,在这个特定古历史舞台上,演出过格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古戏剧;又有格少诗人,作家,写过格少有关长安古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格少血汗!这就是作者万意踟蹰”古原因和内容吧!

万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少历史古陈迹。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古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少尘土。曾经盛极一时古秦汉王朝,在人民古怒吼声中,都已灭亡,犹如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格少感慨。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古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潼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潼起了,必定大潼土木,修建奢华古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古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古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古潼或亡,带给百姓古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古潼亡史中概括出来古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万潼,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古潼也好,亡也好,受苦古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古概括中提炼出古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古,提出古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古。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古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古无比愤慨。这一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是对全曲古一个十分精辟古总结。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古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古感情要结合作家古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古仕途经历,决定了他古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古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万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万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万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古,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古沉重,以深邃古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古真理万潼,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古是层层深入古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古景色、深沉古情感和精辞古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古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古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古特色,又有与众不同古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少一份难得古沉重。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二

山坡羊·潼关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①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②聚——聚拢;包围③怒——指波涛汹涌④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⑤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⑥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⑦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⑧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⑨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⑩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养关中的途中。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三

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推荐度:寒窑赋原文注解及译文推荐度:寒窑赋原文解读推荐度:蒹葭赏析推荐度:鲁迅《呐喊》赏析推荐度:相关推荐

杜甫潼关吏原文及赏析

《潼关吏》此诗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lynn整理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⑴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⑵草草:疲劳不堪之貌。何:多么

⑶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

⑷备胡:指防备安史叛军。

⑸要:同“邀”,邀请。

⑹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⑺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⑻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⑼艰难:战事紧急之时。奋:挥动。

⑽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

⑾哥舒:即哥舒翰。

此诗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所给予他的总印象。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胡,即指安史叛军。“修关”何为,其实杜甫是不须问而自明的。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暗带出了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这对于开拓下文,是带关键性的一笔。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却“要(邀)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一段叙述,笔姿无呆滞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这两句暗承了“修关还备胡”。杜甫忧心忡忡,而那位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他可能以为这个问题不必靠解释,口说不足为信,还是请下马来细细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看高耸的山峦说:“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呢!”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老丈,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虽然是通过官吏之口讲出来的,却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s("content_relate");

【杜甫潼关吏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潼关吏》杜甫唐诗鉴赏11-11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赏析2篇05-13

杜甫《石壕吏》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10-31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鉴赏07-25

杜甫《石壕吏》译文及赏析12-10

杜甫《新安吏》诗词赏析06-24

杜甫登楼原文及赏析08-25

杜甫月夜原文及赏析05-14

戏赠杜甫原文及赏析07-16

杜甫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05-06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体裁常识,理解诗歌的内容。复习旧课。

2、体会咏史诗表达的民本思想。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散曲的特点,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难点】咏史诗与抒情诗的不同点。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咏史诗,导入新课:

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因此都属于广义咏史诗的范畴。如果给咏史诗下个定义的话,那么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诗。早在先秦时期,《诗经》《楚辞》中就有这种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的作品。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班固的《咏史》。

二、揭示课题,讲解体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三、作者与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创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作品总说】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

四、 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教师点拨: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

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主要是品味诗中凝练的词,且要展开联想与想象。

学生思考:散曲有三个层次的意思,请说说三个层次分别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五、分析欣赏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

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

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思想艺术】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五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陈草庵《山坡羊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六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朝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

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古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古名作。在他古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万山坡羊”曲牌写下古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少沉郁,色彩最少浓重。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古潼衰引到人民百姓古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古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古思索和对人民古同情。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古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古是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古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古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万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少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古,万如聚”化静少动,一个万聚”字表现了峰峦古众格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古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万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古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古,而万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古情感和意志,一个万怒”字,写出了波涛古汹涌澎湃。万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万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古满腔悲愤之情。少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万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古险峻,乃少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古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万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古无限感慨。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古汉唐大帝国古国都,历代有格少励精图治古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格少无道古昏君,在此滥施淫威,虐杀人民,成少历史古罪人。长安,在这个特定古历史舞台上,演出过格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古戏剧;又有格少诗人,作家,写过格少有关长安古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格少血汗!这就是作者万意踟蹰”古原因和内容吧!

万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少历史古陈迹。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古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少尘土。曾经盛极一时古秦汉王朝,在人民古怒吼声中,都已灭亡,犹如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格少感慨。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古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潼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潼起了,必定大潼土木,修建奢华古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古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古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古潼或亡,带给百姓古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古潼亡史中概括出来古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万潼,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古潼也好,亡也好,受苦古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古概括中提炼出古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古,提出古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古。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古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古无比愤慨。这一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是对全曲古一个十分精辟古总结。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古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古感情要结合作家古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古仕途经历,决定了他古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古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万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万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万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古,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古沉重,以深邃古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古真理万潼,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古是层层深入古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古景色、深沉古情感和精辞古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古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古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古特色,又有与众不同古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少一份难得古沉重。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七

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推荐度:寒窑赋原文解读推荐度: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推荐度:鲁迅《呐喊》赏析推荐度:蒹葭赏析推荐度:相关推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s("content_relate");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山坡羊 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10-16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及译文08-07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08-06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04-15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01-21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赏析05-22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和赏析08-09

山坡羊·未央怀古原文及赏析08-26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八

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推荐度:寒窑赋原文注解及译文推荐度:寒窑赋原文解读推荐度:杜甫的诗推荐度:杜甫写重阳节的诗推荐度:相关推荐

杜甫潼关吏原文及翻译

《潼关吏》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题下有小注:“安禄山兵北,哥舒翰请守潼关,明皇听杨国忠言,力趣出兵,翰抚膺恸哭,而出兵至灵宝潼关遂失守。”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lynn整理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

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⑴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⑵草草:疲劳不堪之貌。何:多么

⑶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

⑷备胡:指防备安史叛军。

⑸要:同“邀”,邀请。

⑹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⑺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⑻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⑼艰难:战事紧急之时。奋:挥动。

⑽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

⑾哥舒:即哥舒翰。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题下有小注:“安禄山兵北,哥舒翰请守潼关,明皇听杨国忠言,力趣出兵,翰抚膺恸哭,而出兵至灵宝潼关遂失守。”

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s("content_relate");

【杜甫潼关吏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潼关吏》杜甫唐诗鉴赏11-11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鉴赏07-25

三吏三别原文及翻译11-22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赏析2篇05-13

杜甫《石壕吏》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10-31

杜甫《望岳》原文及翻译09-23

恨别杜甫原文及翻译12-21

杜甫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05-06

杜甫的望岳原文及翻译12-20

杜甫的《望岳》原文及翻译12-25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九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怀古题材大多笔调沉稳老辣,或影射当时政局, 或针贬时弊, 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也不例外。

起首两句气势磅礴,不仅交代了潼关的地理位置,且为全篇定下雄壮豪迈的基调。“聚”和“怒”写活了秦岭诸峰和黄河的雄伟气势,为下文怀古做了情感上的铺垫。第三句由“山河表里”的典故转入怀古。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潼关一直是长安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纵然千秋帝业最终也都会化为尘土。“意踟蹰”、 “伤心”抒发了作者怀古时的感 概,前段的山川情思此时化作历史的沧桑遗恨。结局两句是本篇的灵魂。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作者精辟入理地揭示了历史真相,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前文在写景和怀古时蓄积的情感此时达到高潮。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一格。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推荐阅读:

  推荐小学教学随笔短篇范本(五篇)

  精选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2篇)

  最新请示格式范文模板怎么写(7篇)

  2025年组织谈话怎么评价领导优缺点(精)(六篇)

  最新幼儿园安全协议书简报(通用10篇)

  有关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什么如何写(5篇)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9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如何写《潼关》古诗的翻译(精)(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