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知识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让学习者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所学的内容,并增加知识储备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则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教学环境,带着学生走进课堂,从而让学生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能够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并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将生活体验与教学情境相结合

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初中化学教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只是人们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也不与教材知识联系而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让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让学生发现化学学科有趣的地方,从而对其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做有心人,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化学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1]。

教师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比如:教师:大家有没有在吃苹果的时候发现一种现象,把削了皮的苹果放一会儿后,它的颜色会变黄。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现象?学生:遇到过,有时吃得慢了也会出现苹果颜色变化的情况。教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自己有没有观察过苹果颜色的变化过程呢?在教师的提问中,学生会回想起自己看到苹果颜色变化后的困惑与不解的画面,在教师再次提起的情况下,他们对苹果颜色变化产生好奇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苹果颜色变黄的原因。苹果中含有二价亚铁离子,是一种黄绿色,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成了三价铁离子,因而成了棕黄色。教师除让学生明白了苹果的颜色变化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铁生锈的原因,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铁有关的化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中带着好奇心学习,那么课堂教学质量就会不知不觉提高。

二、将化学教学与实验操作紧密联系

化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教学,能够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知识的利用率[2]。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体验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思考。

比如:在学习酸与碱时,教师给学生讲明白酸与碱的性质及酸碱之间的反应后,与学生一起对溶液酸碱性检测实验进行操作,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将学生平均分成三个小组,对每个小组进行编码,然后给每一小组安排一个任务,让三个小组分别准备三种溶液:食醋、石灰水、盐酸溶液,两个小容器,为了与学生距离更近,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准备比较有难度的实验材料,一切材料准备好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由教师给学生演示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溶液后的反应,然后在教师的讲解下,三个小组的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后的结果显示:食醋和盐酸在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变成了红色,而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变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变为蓝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为红色。面对出现的结果,教师可以借助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总结判断,教师将食醋和盐酸、石灰水和氢氧化钠分别放在一起,再一一介绍出现这种反应结果的原因,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酸碱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变成了红色,而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后不变色;碱性溶液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变蓝色,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后变成了红色[3]。根据这一原理,学生可以借助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检测雨水溶液的酸碱性,从而分析大气环境的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逼真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还能让化学教学跳出课堂之外。化学是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但是,由于学校教学设备的不足,再加上教师对有些高难度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得不是很熟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会使得实验教学比较短缺,为了化学教学的安全性和化学教学的丰富性,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有利于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让学生清楚观察化学反应的全过程[4]。

比如:在演示铁生锈的实验时,由于铁生锈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过程,在课堂上无法操作,那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将铁生锈的过程一一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视频的形式,最好的方法是幻灯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更佳。先将视频播放一遍,让学生熟悉实验所需的材料,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课件显示的内容为:首先,实验操作者准备了四个试管,并给每个试管编了号,分别为①、②、③、④;第二,将①试管中的空气用工具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小铁钉,并立即用塞子将口塞住,然后用蜡烛溶液将口密封,让①试管与外部无法接触;第三,在②试管内装满煮沸后的纯净水,也放入一枚小铁钉,并让小铁钉完全沉浸于纯净水中。用塞将口塞住,用同样的方法密封瓶口;第四,在③试管内装入的水只能淹没铁钉的一部分,并且不封试管口,让试管内的水和铁钉与外部空气充分接触;第五,在④试管中加入一部分盐水,让铁钉的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样不封试管口。然后将四个试管按照顺序放好,预期观察一周,实验操作者对每天观察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由于是视频实验,因此,教师在视频中加了许多问题,让学生观看第二遍的时候,每一个步骤中会有相关的问题,提示学生在观察中不断思考。

最后的实验现象是:每一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越来越明显,最后,一周时间过后,集中观看七天的变化结果,最后结果是①、②两个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而③、④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并且④中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比③中的快,综合上述实验,可以说明在只有水或只有氧气的环境中,铁不生锈;而在水和氧气中生锈,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而盐能够对铁生锈的速度起到推动作用。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铁生锈的视频,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最后能够更进一步加深对铁生锈的理解。

四、运用化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故事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童年不可缺少的东西。化学教学中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材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故事课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增强一些用语言无法描述的视觉效果,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

比如:教师讲解关于维生素的知识时,由于在生活中学生对维生素相当熟悉,如果教师再运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讲解,学生就会对维生素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对维生素十分了解,对课堂不会感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维生素,并用设置悬念的方式讲解,那么不但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事物感兴趣,而且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教师讲故事的情境设置在很早的航海远行中,由于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水果中有维生素,他们在远出航行的时候只能吃食物(播放事物图片),由于长期缺乏蔬菜和水果,船员们经常生病(船员生病的图片),面对这么多的生病船员,无法保证航船继续航行,最后,航船被迫将生病的船员留放在一个荒岛上(岛屿的生存环境恶劣的图片),他们在非常饥饿的情况采摘荒岛上红红绿绿的野果充饥(颜色鲜艳的野果图片),过了几天,奇迹出现了,那些生病的船员又恢复了健康(船员健康的图片)。教师结合图片讲完故事之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船员的病在没有医药治疗的情况下会好起来,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教师给学生公布答案,是维生素C的作用。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化学教学形式不再拘泥于课堂,也不再全部通过教材教学,而是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共同处于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捕捉化学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五、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模式,能够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一种特有的情境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利用创设教学法的基础上,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带入课堂中,让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化学课堂利用创设情境法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从整体而言有利于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

推荐阅读:

  化学工程实验室开放分析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析论文

  有机化学专业最新的毕业论文

  高中《化学选修3》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内容及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化学教育论文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