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代表活动载体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关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要求,积极创新代表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基层人大职能作用,推进解决了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政治方向。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学习和教育活动,突出党性锻炼。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认真真学原著悟原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法履职行权。
强化大局意识,勇于担当人大工作职责使命。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人大工作重点,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加强对区“一府一委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代表工作。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努力把人大建成“有为、敢为、善为”的“工作机关”和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动人大工作机制创新。认真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常委会修改完善了《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和《审议意见办理办法》,制定了《专题询问工作办法》、《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和《关于加强政府投资计划审查监督的决定》等制度,探索实行了街道办事处向常委会和人大代表报告工作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之中,以党建引领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人大工作时代定位
坚持思想引领。以******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刻认识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实际,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着力发挥人大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调和社会矛盾,推进良法善治。
坚持实践创新。随着群众对人居环境的要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迫切,基层人大工作不仅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更要与时俱进、创新升级。努力在人大代表履职、密切联系群众、创新服务载体、畅通民情渠道等各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注入新动力。
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市、区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居民的精神满足感未同步提升,基层治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区老龄化比例高,产业工人多,低学历低收入困难群体相对集中,城市更新过程中也引发不少社会矛盾,基层的矛盾问题相对突出。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常委会积极引导人大各街道工委从街道、社区实际出发,将人大工作与服务民生、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等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使人大工作见实效、得民心。
三、以服务为抓手,扎实推进人大工作纵深发展
高标准建设代表工作室。按照“五有”标准规范代表工作室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将代表工作室调整增设至45个,实现全区街道、社区和驻区大企业全覆盖。人大各街道工委在交通便捷、位置醒目、人口集中的区域协调配置1间办公室,配备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系代表工作,确保代表活动有阵地可依、有载体可附,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每周固定安排一天由市、区人大代表轮流在工作室“坐诊”接待选民,与居民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高规格建立工作制度。按照《代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区委中心工作、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代表工作意见》和本组代表意见,制定代表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和接待活动安排。建立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档案和代表履职档案,完善代表公开述职和履职评价机制,不断增强代表履职意识。积极开展法制宣讲活动,认真执行接待选民“七步工作法”,即公告、登记、接待、交办、回复、反馈、归档,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呈报处理,并及时向选民反馈办理情况,不能及时办理的也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服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高质量开展代表活动。人大各街道工委紧紧围绕常委会工作重点和群众最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扎实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打造品牌和亮点。工人村街工委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开展“天天敲门组”、“好样的工作队”等主题活动,既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又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街工委探索开展人大代表参与市区领导下基层大接访工作,办理完成市、区领导大接访信访事项26件,既助力辖区城市更新民生热点问题的解决,又提升了代表依法履职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辖区居民群众满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四、以问题为导向,彰显基层治理人大工作优势
聚焦民意解民怨。群众需求就是代表工作的“第一选择”,群众呼声就是代表工作的“第一信号”,人大代表们积极参与社区综治网格共治,与社区居民群众心贴心交流,常抓群众最“怨”的事。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社区“牛皮癣”问题,代表们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了一次突击整治、建立了一只监督队伍、配强了一套设施设备、健全了一套长效机制。在区“好样的工作队”及“红色物业”的配合下,通过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全面清除了社区“牛皮癣”,并建立了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了“牛皮癣”整治工作的实效,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的专项问题,不定期召开“居民恳谈会”,人大代表积极参加并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物业等人员共同参与,坦诚面对问题,共同分析问题,一起谋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居民恳谈会,人大代表推进解决了小区物业公司管理滞后、“僵尸车”违停、油烟扰民、黄土裸露、管道堵塞、道路破损、狗患扰民等多项困扰居民的“烦心事”。“居民恳谈会”已成为一个有效的对话平台,既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又丰富和拓展了代表小组活动的形式,更拉近了代表和选民、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代表们也尽快进行梳理并形成代表建议,通过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进一步交办处理,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意见,确保群众意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聚焦民情解民难。在基层,往往是民生痛点、难点给社区社会治理带来较大阻碍,人大代表却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代表小组党员代表针对辖区居民老龄化程度高、就医困难的现状,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互联网+模式,打通家庭医生到居民家庭的最后一公里,签约居民13000余人,极大方便了辖区居民的就医就诊。****代表小组基层代表针对辖区还建安置小区***社区,近几年不断有群众反映房屋渗水、外墙瓷砖脱落,修补后的墙面不仅没有完全修好而且还呈“蜘蛛网”状,影响城市美观的问题,积极向区人大及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和建议,最终在多方推动下,区房管局特事特办,及时启动维修程序,对****26栋楼房开展了全方位立面整治,真正解除了居民们的“心头大患”。针对需要职能部门支持的事项,代表们主动上门联系沟通,详细了解相关政策,积极为居民传递心声,谋求解决办法,为解决老旧社区下水管网爆裂、小区渍水等问题,人大代表多次联系长江水务公司并督促其对港东水厂设施设备进行全方位检修。广泛听取民声,有效连通主体,迅速督办反馈,人大代表已然成为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心难”的催化剂,安装烟感报警器、维修电梯、增设充电桩、更换窨井盖等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聚焦民心解民忧。市、区代表通过“天天敲门组”,以直接参与敲门和分片收集意见的方式来掌握群众诉求,及时了解、汇集和反映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在参与“天天敲门组”的过程中,代表们不仅经常探望慰问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适龄儿童,还提出了为他们开办“社区好味到”食堂、“四点半学校”的建议,积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朋友提供志愿送餐服务,陪同小学生做作业、玩游戏,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社区温暖,让双职工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人大代表协同人民调解员、社区律师、社区民警以及群众威望高、热心公益的党员先锋和群众骨干组成“顺顺服务团”,针对居民日常矛盾纠纷,用真情实意顺心顺气,用法治思维顺情顺意,积极疏导居民郁气,传播社会正能量,有效解决了小区广场舞、乱扔烟头、高空抛物等邻里纠纷,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在人大代表的引导下,居民们对议事、决策、执行、监督等社区事务广泛参与,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以****5个棚改回迁社区为例,针对小区基础设施建设,20_年通过惠民资金加装小区晒衣架100余套、停车棚54处、休闲椅33处、防滑扶手66米、健身器材7组;针对物业管理问题,将人大代表纳入社区“三方联动”范围,与居民群众共同督促物业公司修理电梯67部,修理安装小区路灯130余盏。通过凝聚民心,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日益坚固,居民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社区基层自治功能被进一步激活。
推荐阅读:
创新代表活动载体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