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教育心得体会(模板11篇)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一
祖国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二
节气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节气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自然,珍惜生命,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在节气教育中,我有很多收获,接下来我会从多个方面展开交流。
二段:了解节气文化
过去,我对于常年的节气变化并没有太多关注。但是通过节气教育,我逐渐了解了每一个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比如元宵节,冬至等,这些节气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也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也让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更有眼界和思考。同时通过了解传统节气文化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
三段:尊重自然
在节气教育过程中,我意识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自然也有自己的规律。加强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尊重生命,珍惜资源,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截止目前,人类的一系列活动,如采伐森林、开采化学物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让我惊心。这时我们要更加认识到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四段: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节气文化丰富多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气文化里不仅有寓意深刻的祈福祝愿,还有些非常特别的活动。例如在清明节上排舞龙,端午节上吃粽子,看元宵灯等等,这些庆祝活动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神韵,更让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继承和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
五段:反思
在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还不够深入,对于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上,也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提高。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谨慎自己的行为,也同样愿意把更多的优秀文化和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结论
通过这次的节气教育,我更加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并意识到自己具有的责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会继续以与进一步壮大自己的节气文化体系。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分纷呈的“节气教育”之中,为文化、为环保、也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三
“小孙女,今天是22号了吧?”
“是呀,奶奶。”
“吆,明天霜降了嘛!”奶奶有点感叹似地说。
“霜降?奶奶什么是霜降呀?”
“霜降呀,就是天气冷到可能会下霜的时候啦!”
“哦……”我恍然大悟。
晚上,我准备睡觉的时候,忽然看见房门在晃来晃去,我很纳闷,是谁在玩我的房门呀!我小心翼翼地走到门边一看,我家的大门是关着的,这风是从哪儿来的呢?再仔细一找,原来是窗户没关,正想去关上时,一阵大风把窗帘掀得老高,吓得我拔腿就跑,跑到奶奶房间说外面有鬼。奶奶摸着我的头,笑着说:“这世上哪有什么鬼呀!别自己吓唬自己。走,我陪你看看去。”我跟着奶奶走到窗前,把窗帘啦起,只见外面风在怒吼,树叶漫天飞舞,令人毛骨悚然。我想,也许是因为明天要“霜降”了,老天就先让这冷风来预报一下吧。
第二天一早,我的小闹钟响了,我慢慢睁开惺忪的眼睛。突然,我惊奇地发现,窗户上蒙着一层雾气。我赶紧穿上衣服,出门一看,远处真的出现了茫茫的一片白,感觉一下子从秋天进入了冬天,冷得我打了一个寒颤,赶紧溜回房去加衣服。我本以为这一天都会阴森森、冷丝丝的,谁知到了七点多钟,太阳就把它的光辉洒满了大地,瓦蓝瓦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站在阳光下,感到好暖和、好舒服呀!
我对奶奶说:“你真像诸葛亮一样神啊!昨天才说‘霜降’,今天就真‘降霜’了,你比天气预报还准呢!”奶奶笑着说:“那可不一定,这只不过是巧合罢了!”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四
星期五是冬至,我要跟着妈妈学习包饺子,学习了从择菜、和面、到包饺子,包好吃到嘴里地过程。我围上围裙,戴上套袖,把小手洗干净,准备工作做好了。
首先是和妈妈一起和面,先把面舀几碗放到面盆里,然后用水一点一点的洒在面上准备把面粉和成团。我是头一次和面,水加多了面粉就稀了,水加少了面粉就和不成团。“妈妈,快来看看啊?我怎么就弄不会?”我都着急了,妈妈过来教我把面和好。妈妈真厉害面和好了,面盆上也干干净净的。
其次是择菜,我和妈妈选择的菜是白菜,先把白菜坏的菜叶摘掉,然后把白菜洗干净,晾干上面的水分,再把白菜切好放到一边。(切白菜时要撒些盐,白菜就不会乱跑了、白菜里的水分就容易挤出,肉馅里就不会有太多的水了。
最后,我们把切好的白菜放到早就准备好的肉馅里,再把花生油、盐、花椒粉、酱油、鸡精等各种调料放好用筷子把肉馅拌好。我端起来闻了闻,真香!
我和妈妈开始擀饺子皮,妈妈对我说:“擀饺子皮要左手拿着皮右手拿着擀面仗,右手使劲擀,左手要跟着转,知道了吗?”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饺子皮擀好了(真难?)。下一步就是包饺子,我也是头一次包,妈妈手把手的教我。先拿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用勺子舀一勺肉馅放在皮里,再把饺子皮对折边上捏上花边,我好不容易包好了头一个饺子,我很开心。
终于吃上香喷喷的饺子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可真香。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为了我是多么辛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冬至吃饺子,奶奶说防止冻耳朵呢!你看饺子的形状多像耳朵呀!妈妈说冬至要吃饺子,我问为什么冬至要吃水饺呢?妈妈说:“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北方人以吃饺子为最好的食物之一,所以吃饺子。”爸爸说冬至这一天白天会很短,夜晚会很长。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自然界蕴含的智慧和美丽。而节气美育教育正是将这些智慧和美丽融入到教育中,通过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以及相关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这种教育方式的意义非凡,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
第二段:认识节气美育教育的价值和目标
节气美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感知能力,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和文化的精髓。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节气的含义和起源,并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和表达。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将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欣赏和欣赏美的事物,并从中得到深层次的享受和启发。
第三段:节气美育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实施节气美育教育的方法可以丰富多样,比如,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等形式传递节气的知识和文化,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能够通过演出体验到美的感受,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表演和创作能力。比如,在清明节这个节气里,可以组织学生演出剪纸、作诗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相关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创作来感受和表达节气的意义和美感。
第四段:节气美育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节气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节气美育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来传递所学的知识和文化,这就需要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意识到一个团队的力量和重要性。
第五段:结语
节气美育教育是一种有意义且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自然和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节气美育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之外了解世界,感受自然和文化的美好,并且以更深入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这种美。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节气美育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并为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六
今天是冬至节,我特别开心,爸爸、妈妈也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做汤圆,享受冬至节的快乐。
首先我们把该用到的材料都放到桌子上,大家都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始兴致勃勃地做汤圆了。妈妈娴熟地和米粉了,只见妈妈把汤圆粉倒进盆子里,放少许的水用筷子搅拌了几下,又加了点水,再进行搅拌。妈妈告诉我要注意每次放的水不要太多,如果水少了可以再加,多了就不好办了。等水够了,妈妈用手来回的揉,直到把米粉揉成一个大团,不粘手了才可以包了。
我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手心,双掌合拢,然后夹着糯米团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托住粉团,再把右手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麻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
开始时,我放的麻沙馅比较少,汤圆做得比较容易。爸爸给我出了个难题,他说:“麻沙馅儿越多越好吃,你能多包点吗?”我想,这有什么难的,我努力想表现一下自己。可是,馅儿放多了,汤圆粉就不那么听话了,搓着、搓着,汤团出现一条条小裂缝,黑黑的麻沙馅就暴漏出来。为了让麻沙馅藏在中间,我又追加了米粉团,使劲地搓啊搓,最后做出的汤圆可以和鸡蛋比大小了,大家看看我做的汤圆,都开心地笑了。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入锅里,等汤圆都浮起来了,妈妈说:“快来吃吧,汤圆熟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捞了一碗,急急忙忙将一颗汤圆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汤圆的味道还没尝出来,却把舌头给烫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泪都冒出来了。可爸爸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心急吃不得热汤圆。”哎,真倒霉,直到现在我的舌头还有点疼呢!
这次做汤圆既让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汤圆。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七
水气凝结于世间万物之上,便称为霜。而它凝结的过程,便称为降。对于这个节气,我的记忆并不深刻。夸张一点说,我几乎从未意识到霜降这个节气的存在。我只记得,在外婆与我一起的时光里,一年中总会有一天要被她喂上几个柿子。
又是一年霜降,外婆依照往常的惯例,提回来一袋子的柿子。那些柿子上都敷着一层薄薄的白色晶体,毫无例外。外婆将袋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动作轻柔得像是对待一件珍稀的瓷罐一样,愣是怕不小心把它给跌了,砸出一个坑坑洼洼的角来。放好袋子后,外婆又拾起几个柿子,摆在铁盆中,在那些橙得发红的柿子上面慢慢撒上一点盐,又用可以称作“涓涓细流”的自来水来清洗柿子。我觉得麻烦,又想快一点吃到柿子,便不耐烦地对外婆提议道:“外婆,您就不能把水流调大一些吗,这么小的水,要多久才能把这铁盆灌满啊。”外婆只是眯着眼笑了笑,并没有依照我的说法调大水流,而是耐心地等待清水一点点漫上柿子。清澈的水舔舐着柿子的橙色表皮,将盐粒一颗一颗地溶解,褪去雪白的霜。我盯着一点点上涨的水面,心中感到无比的急躁。我揪着自己的头发,在小小的厨房间里走来走去。我不知道怎么了,一瞬间感到火到心头,紧接着,便是落在瓷砖上的几滴猩红。
我第一次感到如此般的无措,连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比较好。我很茫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停止鼻血的涌出——这是我短短的人生中第一次流鼻血。实际上,在看到那几滴血的时候,我的脑中便是一片空白,除了感受到一阵阵惊惧感不断地袭卷大脑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感觉了。我像个呆子样地被外婆拽来拽去,被拉到卫生间又被扯出来。等我反应过来时,我的鼻腔内已经被塞入两团餐巾纸了。我静静地看着餐巾纸一点点被血染红,又在纸张的某个地方停止,觉得无聊,便迈向厨房间。我打开门,然后低头,才发觉地板上的血迹已经消失了。我又重新抬起头,望向那铁盆。看着一盆子的盐水,在水中沉沉浮浮的橙偏红的柿子和外婆粗糙龟裂的手,心中感到了入秋以来的久违的平静。
外婆将水中的柿子一个个捡起来,放在细细的清水之下冲洗着,用开裂的双手摩挲着柿子带着小小凸起的皮,再一个个小心地摆入盘中。洁白的瓷盘,不饰有一丝花纹,将柿子衬托的愈发饱满、成熟。可我却没有一丝胃口去品尝这甜蜜的、属于霜降的果实。父母从超市回来,买回来一盒子的柿饼。虽说那柿饼上打着一层厚厚的霜,看起来像撒上了糖霜一样,十分诱人,可我还是不想吃任何柿子。无论是新鲜柿子,还是柿饼,都不想吃。我以为像外婆那样和蔼的、善解人意的人会原谅我这小小的任性,可结果却大出我的意料。
“不行!”外婆皱起了眉头,脸上纵横交错的深深的像沟壑一样的皱纹随着皱起的眉毛向上抬起着,显得愈发决绝无情。在我的印象中,外婆永远是笑着的。无论是我打翻了花瓶,摔碎了杯子还是泼出去了开水,弄坏外公的字画,外婆总是会笑眯眯地安慰我,悄声说一声“没事的”,便处理我留下的烂摊子了。这次只是因为我不吃柿子的事,就生气了,这的确不太符合外婆一贯的作风。我感到有些奇怪。但没等我询问外婆她生气的原因,外婆便有些疲惫地挥了挥手,随后揉了揉眉心。“吃了吧。”母亲发声了。可我还是不想吃,于是顶撞起母亲来:“为什么?为什偏要吃呢?”然后便大踏步地迈回了房间。
我豁然醒悟。原来外婆的坚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是维护民间民俗的一道防线。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八
惊蛰节气作为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寓意大地苏醒,万物复苏。在这个时节中,许多学校都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教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对惊蛰节气的了解。通过参与惊蛰节气活动,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与惊蛰节气活动让我更加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在活动中,我们观察并记录了植物发芽的情况。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看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奇迹。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然后慢慢长成幼苗,最终成长为高大的植物。这个过程让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力的伟大。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应该更关注和保护大自然,让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生长。
其次,参与惊蛰节气活动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在活动中进行了植物观察和栽培。通过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我学会了区分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需求,培养了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同时,在栽培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操作,确保土壤湿润、适度施肥等,这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细致耐心。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在活动中有用,还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通过参与惊蛰节气活动,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惊蛰节气的知识。在活动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相关知识,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判断是否已到惊蛰节气,惊蛰节气的起源和传统习俗等。这些知识让我对节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我也了解到惊蛰节气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这增加了我对我国多样文化的认识。
此外,参与惊蛰节气活动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分组进行观察和栽培,每个小组负责一片区域。这需要我们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团队合作不仅加强了我们之间的交流,还提高了我们的协作能力和团结精神。我们共同为小组的植物提供足够的阳光、水分和养分,让它们能够健康成长。这个过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最后,参与惊蛰节气活动让我体会到教育的力量。通过活动,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我们去亲身体验、思考和探索。他们给予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指导我们如何观察、发现和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活动中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也让我们记忆深刻,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总之,参与惊蛰节气活动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我更加关注并珍惜自然资源。通过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学习惊蛰节气的相关知识,我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团队合作,我提高了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教育的力量,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动力。这些体会将伴随我成长,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九
第一段:引言介绍节气美育教育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节气美育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把每个节气与人的育成和养成紧密联系起来,弘扬了民族文化,培养了人文素养。节气美育教育以充分挖掘我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内涵为基础,将节气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经过我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心灵感悟,我深感节气美育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体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节气美育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300字)
节气美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我们都会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学生们通过欣赏经典作品,感受到了美的力量,激发了他们不同形式的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节气美育教育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这些都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段:节气美育教育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影响(300字)
节气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节气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学生们懂得了时序的变化和生活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转变,从机械的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从追求成绩的功利目标转变为寻求知识的内在乐趣。此外,节气美育教育还激发了学生们对跨学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综合性的学习思维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段:节气美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200字)
节气美育教育以自然、温和、和谐的方式展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学生们会参与户外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放松身心,消除压力,舒缓紧张的学习状态。此外,节气美育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宽容度和社交能力,通过合作和互助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段:总结节气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200字)
节气美育教育是一种独特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方式,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节气美育教育,学生们学会了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推广节气美育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为培养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素养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又到了一年的12月21日,不知不觉间便迎来了冬至。这在潮汕地区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月,也称“小过年”。这个周末回来后,我与家人们共同度过了这个团圆又温馨的节日。
周六回到家中,就能看见家人已经在为过冬至作准备了。我很好奇地凑到奶奶身边,只见她正在细心地搓糯米丸——这是潮汕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吃过后便算添1岁。那盘子里盛着大大小小的糯米丸,红白相间,虽然显得得有些朴素,却有一种原始般的单纯与清淡。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之情,也学着奶奶的手法搓了起来。奶奶见了只是笑,脸上爬满的皱纹自然舒展开来:“好,好!会帮家里人了!”起初我没有掌握技巧,搓得不怎么好,但经过奶奶微笑的指点,手法渐渐熟练了,也搓得好了。一颗颗圆圆地糯米丸,安安静静地躺在盘中,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可爱。我不经意间看了看奶奶,忽然才想起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奶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了,心中感到一丝惭愧,而这一刻又让我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第二天清晨,也就是冬至这一天,我很早就起来了。睡眼朦胧的我走进厨房,却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哦,原来是糯米丸甜汤正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呢!“啊,起来啦!等会儿来喝一碗甜汤。”慈祥的奶奶送来了清晨的第一声问候。“嗯,好。”我答应着,又凑上前看了。
那是用潮汕特有的苏木薯和糯米丸一起煮成的甜汤,甜汤已经被苏木薯染成了深紫色,小小的糯米丸在水中翻腾着、跳跃着,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我的心里有些暖洋洋的。
过了不久,香甜的糯米汤便出锅了。奶奶和蔼地微笑着,为我端来了一碗甜汤:“来,尝一尝吧。”“谢谢奶奶!”说着,我便接过那碗汤,迫不及待地用汤勺舀起几颗糯米丸,轻轻放进嘴里。一丝丝甜意随即在嘴里蔓延开来。我轻轻一咬,糯米的清香瞬间溢满口腔,弹性十足,香滑可口,甜而不腻。再喝上几口暖暖的甜汤,真是甜到心上去了。这时我才感悟到,其实吃在心里的不是糯米丸,而是奶奶对自己无尽的爱意。
冬至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融洽时刻。一碗朴素而清淡的甜汤,饱含着奶奶时浓浓的意情,似一股淡淡的清流,滋润心扉。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一
昨日翻看日历,忽然发现“今日霜降”,禁不住思绪翻滚,想起诸多往事。
在我的记忆里,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记住的就是霜降。因为从这一天起黄叶开始飘零,天气越变越冷。古人谓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说霜降以后,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开始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这也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冬天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对霜降的最早感觉是凄清寒凉。小时候,每天要起早拾粪,霜降之后脚常会冻得酸痛。傍晚,大人梨田种麦,地头田角常是我去用锄头刨,然后撒上种子,夜幕降临时,露水披在身上,明显有霜冻的感觉。每年10月底,秋高气爽,夜月高悬,空气格外清凉,那时我和兄弟常常把正在晒的稻子垒起来,用稻草盖住,然后在草垛边搭个草棚看着,多少次半夜被冻醒。
稍大之后,我知道霜降是个重要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至今还能背诵。正是从背会这则农谚开始,了解了霜降,知道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后来读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和三国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句子,加上学了一些天文知识,才真正明白为何在霜降这一天天气越来越冷,露水会凝结成霜。
高中以后,我喜欢上了文学,常寄情风花雪月,舞文弄墨,因此记住了许多有关霜的诗词。如南宋诗人吕本中《南歌子?旅思》中的“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霜月》中的“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等,最喜爱苏轼《浣西沙》中的“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和清代诗人叶舒崇《秋日杂感》中的“霜侵黄菊人俱瘦,露下红阑梦亦寒”两句,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世事沧桑的许多体验。还有隋朝败亡皇帝杨广的那句“霜霰落兮山谷寒,木叶下兮丘壑残。”透射着许多无奈和凄凉。过去一直以为此君为帝喜欢纵情女色和山水,不应有许多愁绪,后来读其生平,知道他也曾是一代枭雄,为千古少有的明君,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沉沦,竟至落得个死无葬身之所、遗臭千古的下场。我不喜欢这个人,但却曾喜欢过他的诗,特别是其中的那份寂静冰凉的感觉。
1993年秋,我在太康县马头镇实习,那时我穷困潦倒,饱尝生活艰辛,又屡遭失恋之苦,心多悲凄。每到周末或放假之日,师生都走了,只有我一个人守着那片破落的校舍,寂寥难奈。每晚饭后,我从镇上踏月归来,独坐院内,四野疏落空旷,惟以清风、霜月为伴,心境凄然,常以吟诗消愁。记得当时写过不少诗词,多未留存,只有一首小诗《无题》:“击节邀月空低头,千里霜叶千里愁。异乡尽是断肠枝,寒风理当度申州。”和一首词《清平乐?仲秋》:“霜叶萧萧,夜清人起早,觉梦依稀凭窗眺,世间葱茏少。乍曾跋涉万里,寻寻觅觅与谁?太平世里好叹!皆如是东流水。”至今仍能记得,每每读来心中还会漾起许多酸楚。
去年冬,车行至周口,有同事问我:“你还去故地重游吗?”我说:“不去了,一切都过去了,还看它干什么?徒生烦恼尔!”其实,我心里却很想去,不为重温旧日生活,只想看望当年邀我喝酒的兄弟和曾在风雪之夜为我送被子的长者,想起他们,心中就会产生许多感激,这让我倍感温暖。多少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现实与过去之间,在直面人生和怀想感念中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虽辛酸但却益发坚毅。清代诗人史夔有诗云:“霜黄树色暗,地白人影小。”在我看来,这不纯是写景,还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情由境生,境由人处,其实人都是渺小的,何以为大,差别在于人心。骆宾王说:“霜歇兰犹败,风多木屡摧。”是呀,人生多风,兰犹多败,但关键是我们不能悲绝,不仅要活好,还要一路踏歌迎向未来,走出新的道路。
推荐阅读:
最新企业微信授课心得体会和感想 企业员工心得体会及感想(通用8篇)
节气教育心得体会(模板11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