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究生开学讲话稿 研究生开学典礼演讲(五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研究生开学讲话稿研究生开学发言稿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今天是新一届研究生开学典礼。面对一双双青春洋溢的眼睛,无论是就天时还是就你们的人生,此刻,就值得再说上一句“早上好”。无论你们是免试、只考一次、还是连年奋战于走向xx大学研究生院的考场,今天,你们都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可喜可贺。

我想,我能体会你们此刻的心情。31年前的此刻,在经历了插队、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毕业做了一年中学教师后,我走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那一年的开学,也如今天一般青春洋溢、清风扑面。但我想,我实际上不能完全体会你们此刻的心情。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你们在新的时代、站在新的平台上,已经有了新的思维、新的目标。

我相信,此时此刻,你的目标是具体而坚实的,必须拿到学位、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给自己的人生以新的起点。那带着你的亲人的期许和你的愿望。我更相信,你的目标又是高远的,那个目标一定蕴涵着你想怎么样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这是因为,你们是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开始你们新的学习生涯。你们负有这样的责任。

与我成为研究生时相比,今天的中国已不再简单地类同于当年的中国,而是一个让世界可以真切触摸到的大国。今天是两个月来第四次出访。随着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脚步,中国越来越清晰地在世界舞台上显示着一个大国的影响。从经济角度观察,也许人们更愿意简单地从两个4万亿来描述经济角度的中国。中国的贸易总量20_年首破4万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总额20_年第二季度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近五年内翻了一番。但换个眼光梳理,就会清晰地看到中国在诸多领域正在展开新的合作、产生更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将于今年十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

这个世界也不再简单类同于当年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一系列力量推动下,世界格局正在重塑。20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1995年初中国接入全球互联网只有三条线路,各64k带宽。这也许还不如在座一位同学手机能享有的带宽。今天,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源于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借助货物贸易便利化,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迅速发展。但应当看到,国际经贸正在经历“规则重塑”。从关贸总协定的货物贸易便利化、到wto货物贸易便利化加服务贸易便利化,今天,一系列多边、双边谈判正在推动走向以投资便利化为目标进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对贸易规则调整的主导权之争,既是今后国际政治焦点,也必然伴随中国崛起全过程。所谓“规则重塑”,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两个t,即国际社会关注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agreement,tpp)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研究生学习,必然不同于30年前,必须心中有大格局、大目标,而且要有方法-论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某种书单读书、听课,更不是随意翻阅。

在我看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应当是思考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系性学习。开始研究生学习,至少有三个准备是必要的,即问题准备、方法准备、体系准备。

第一是问题准备。这是思考性学习的基础或全部。备考已经成为过去。研究生不仅是学习者,更应当是思考者。最好的学习和思考是从问题开始,一个好的学习者,心中应当有问题单子,这个单子可能是专注学科、兼及其他,或许是关注现实中某个问题。没有问题的牵引,学习往往是盲目的。设问的水平,就是思考的水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潜力、实力。

第二是方法准备。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好学生,当然是有方法的学习者。但这不是一般的学习方法,而是一个人的方法-论素养。在我看来,所谓学习,能力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这里的能力,首先就是方法-论素养。

第三是体系准备。这是体系性学习的基本要求。硕士和博士的硕与博,不是一般性地比人多,而是掌握得更有体系。投身一个学科,必须把握其由来、核心、边界、走向。了解了体系,就能感知结构与核心问题,就有了一定格局。这才能谈到站在前人肩膀上开展研究。

这样的学习,实际上是终生的。我心底更把“学者”这个词理解为“学着”,是“一直在学的人”。哲人语云:我思故我在。确实,思想着,是人的生命还在存续的标志。而“学着”,则应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因此,对我,生命的延续过程就是“学着”的过程。思考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系性学习必然伴随终生。这样的学习,是需要耗费心智与精力的。但只有深入进去,才知思考之乐,才知道思想者的存在价值。

这样的学习,是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的。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如果活到八十岁,不过29200多天,还不到三万天。时间支付了,就永不再来。因此,也许可以说,青春可以挥霍,时间不可虚度。请用好你的时间资本。

三年后,你们将挥别这个学校,走上社会。我希望你们要做有思想的实践者、有见识的担当者。一个文明的社会,可以容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需要有思想、有见识、有担当的建设者。做人有底线、做事有担当,也许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最基本标准。

我的母亲,在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家人如何做人。

我在微信里问她,是你写的吗?她又发了一段:“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的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最后注明,是“摘自冯骥才文”。

在这里,我把我母亲的这两条微信与大家分享,也与大家共勉。

谢谢大家。

同学们:

今天,来自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多名同学在这里隆重举行20_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你们即将从这里开启一段人生的新航程,你们不再仅仅是既有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而且将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贡献者。你们将是学术研究的新鲜血液,是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生力军。

当前的世界,发展与变革已成为最重要的主题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正孕育着重大突破,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迫切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工作者可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热切地期待你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机会,潜心学问,培育职业操守,提升素质能力,为将来创造人生、成就事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你们将来不一定都从事纯学术工作,但学术思维和学术精神却一定会伴随你们终身、帮助你们成长。因此,我今天想与大家谈谈如何做好学术的几点思考。

第一,做学问,要树立学术理想,敢于挑战权威。学术是启迪人们心灵的钥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研究生教育是以学术为依托的高层次专业教育。清华的研究生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未来学者和业界精英,这首先要求同学们必须具有学术理想和职业精神。我校数学科学中心主任、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在讲到如何做学问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学术志向。他说,有了志向以后,才懂得怎么去用功。我校建筑学院教授、20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先生,矢志不渝追求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年届九旬依然勤耕不辍。因此,做学问也好,干事业也好,都是人生道路上的长期追求,需要大家看得更远一些,把理想、志向、责任感放在职位、名利等可见的短期利益前面。

做学术,还要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无畏和执着,不迷信书本,不盲从前人,敢于挑战权威,敢入无人之境。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如果你不能独立提出问题,对问题的假定和研究是在他人已经提出并在学术界形成一定热度以后才反应过来,这种研究是“跟踪”式的,而我们更需要做“引领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要从“跟踪”走向“引领”和“创新”,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同学,敢于挑战传统,挑战固有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权威。同学们,你们处在思维最活跃、精力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的时期,你们的奇思妙想、你们的研究成果,有可能成为科学殿堂里最杰出的贡献、最璀璨的明珠。只有怀抱这样的理想、具备这样的信心,我们的学术事业才充满希望。

第二,做学术,要端正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做学问是一个从困惑、迷茫、煎熬到最终顿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少有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专心学术无异于作茧自缚。但正是因为有了今天的作茧自缚,才会有明天的化茧成蝶。你们的师兄、材料系博士生万蔡华和导师一起做出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并入选20_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将会给信息工业的两大支柱——磁传感器、磁存储工业带来重大突破。他的研究体会是,“我只是不断提醒自己要专注、再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并且努力去把它做好,而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同学们,学术研究不仅要耐得了寂寞、经得起挫折,更要守得住底线。学术研究必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清华强调“为学如为人”、“为学先为人”,倡导“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就是强调做人、做学问必须始终恪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大学是人类道德的守护神。清华研究生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学术工作追求真理、坚守良知的社会形象,同学们要从读研究生开启学术生涯的第一天起就信守科学道德、严守学术诚信。可以说,坚守道德对于人生的意义远大于学术本身。

第三,做学术,要学会科学方法,掌握研究技能。不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很难在学术上登堂入室、渐入佳境。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是研究生的必修课。希望大家首先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这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同时要善于辩证思维,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学会如何取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图灵奖获得者、我校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教授认为,“相信自己”“坚持到底”“不迷信权威”“挑战自身能力极限”等思想方法对于科学工作者非常重要。结构生物学家、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不但强调批判性分析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做学术研究要懂得取舍,善于抓住要害,不必苛求过程中枝节的完美,要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两位教授的真知灼见,对同学们学习如何做学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广大教师要在帮助研究生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上花更大的功夫,这比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同学们,你们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多向老师请教,多与同学交流,努力把视野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既要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也要培养系统深入的专业能力,通过学科交叉激发创新灵感,最终在学术上有所收获。

同学们,走入人生的新阶段,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力和友谊,但也一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挫折和失望。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踟蹰中前行,我都希望你们能够坚持梦想,潜心学术,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挑战性的研究生时光。

祝你们在学术研究中收获快乐与友谊!

愿清华园中的学术岁月成为你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下午好!

今天,我们因交大而结缘,因学术而相聚。从此刻开始,交大将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文轨车书”、“交通成和”将成为我们共同的人生使命。作为xx交大的第65任校长,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同学们成为新一代交大人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xx交通大学是一所伟大的学校。说她伟大是因为她首开中国近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先河,享有“东方康奈尔”的美誉;说她伟大是因为她竢实扬华,培养了茅以升、林同炎、竺可桢、黄万里等多位彪炳史册的科学大师和工程泰斗,培养了以57位海内外院士、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30余万优秀人才,创造了百余项“中国第一”;说她伟大是因为她自强不息,历经18次迁校和5万里跋涉,虽历经坎坷却始终薪火相传,深刻融入国家、民族顽强奋斗和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说她伟大,还因为她为打造“中国高铁”这张金灿灿的名片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当前,学校正在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和“数字化战略”三大战略,深入推进“工科登峰”、“理科强基”、“文科跨越”和“生命振兴”四大行动计划,正加速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奋力前行。今日交大正以更具实力的学科平台、更具国际化的学术环境、更加厚重的大学文化,迎接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和莘莘学子。

大学是关乎学问的,从根本上讲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什么是研究?“研者,磨也;究者,穷尽也”,研究就是持之以恒地探求真理。学术研究是大学的题中之义,追求学术本位,是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应有的本然价值。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大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为交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同学们今后几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研究。同时,作为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你们即将开启的学习和研究生涯之际,我和大家共勉一句话:视学术为志业。

为什么说是志业,而不是职业,甚至也不是事业?志业、事业、职业差别何在?概言之,职业(profession)是“身、生”所迫,是为衣食生计;事业(cause)则受“情、意”所驱,由情感、意志、信仰和抱负引导;志业(aspiration)固然可简单理解为“志向与事业”,但它根本上是“心、灵”使然,是一种让内心变得更加淡定从容的执念。《说文解字》曰:“志,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志业超越功利,追随本心,不忘初心。

20世纪中国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学人梁漱溟,说自己一生都只有志业而没有职业,他一生都在做自己心想之事。今天,之所以重提将学术作为志业,旨在强调在当下这个越来越物质、功利和浮躁的社会,要“为学术而生”,而不要“靠学术而活”。须知,一个真正视学术为志业的人,绝不会把学术异化为谋求功名利禄的工具,而是将学术看成自己的生命,只为探寻和遇见更好的世界——这恰是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推崇的。

要真正做到视学术为志业,需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力戒浮躁,耐得住寂寞。

做学问就得板凳甘坐十年冷,就得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耐心和恒心。年青学子应向竹子学习,要熬过那“三厘米”。周知,竹子开始要用整整四年的时间才长三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迅猛生长,仅用六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其实,在开初的四年竹子是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同样,做学问需要扎根,需要储备,需要厚积薄发。20_年5月14日,科学界权威期刊《自然》宣布:数学界的重大猜想已被敲开大门。一位名叫张益唐的中国人,证明了存在无数多个素数对,且每一对中的素数之差不超过七千万。这一孪生素数猜想的破冰性工作,让全世界为之侧目。

数学神话的`背后,是一位孤独数学家的长期执着。在取得这一突破性成果之时,年近六旬、志业清敏的张益唐先生还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讲师,且经济上穷困潦倒,但他始终宠辱不惊、初衷不改。即使现在已成为世界重量级数学家,他仍然低调淡定。“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如是说。张益唐先生的精神及成就,对青年学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正能量。他的故事昭示我们:只有视学术为志业,才能淡然面对生活的清苦、社会的功利,才能克服物欲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才能战胜科研之路的艰难险阻。

二是踏实勤奋,孜孜以求。

《尚书·周书》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需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的努力。做学问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需外绝声华,内无假借,潜心钻研,持之以恒,惟此,学问局面方能逐步展开。当代中国史学大家钱穆,一生以学术为志业,从18岁起就致力于学术,以后研究、讲学、教育、著述70余年未尝中断,为历史研究和教育劳心尽瘁。晚年专致于讲学与著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穷其一生精力撰写百科式著作《日知录》,他手不释卷,记事必求贯通,引证浩繁,精严过人,并自谓“生平之志与业,皆在其中”。这些大师的毅力和精神,非常值得青年学子效仿。

三是锤炼对问题的感受力和学术质感。

爱因斯坦曾讲,在科学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本质、更重要。牛顿因苹果而发现万有引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实每天也有无数“苹果”落向他人。差异在于有多少人能像牛顿一样意识并提出问题:“苹果为什么朝地下掉,而不往天上飞”。现在,学界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为数不少的学者对周遭丰富、鲜活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习而不察、浑然不觉,对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重大实践和社会变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味埋首于自我世界,习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从范式到范式,几近丧失了对自然界和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其研究成果若去掉洋洋洒洒的文献综述、晦涩艰深的数理工具和貌似精当的标新模型,理论的空洞和思想的苍白立马可见,更可叹的还自以为是,孤芳自赏。这非常值得学界警惕。

今年上半年,有一篇硕士论文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一名社会学的研究生以“生命历程”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的母亲因企业破产,经过抗争之后选择买断工龄,并在一所中学从事保洁员的故事。再普通不过的下岗再就业的经历,之所以成为研究对象并登上学术之堂,就在于作者从看似不起眼的个体活动,管窥中国发展转型、社会变革的时代大背景。这篇论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良好的问题意识和对平凡现象敏锐的感知能力。由此可知,研究对象并非一定“高大上”,若能见微知著,小事情也许就蕴含着洞悉自然与社会的大文章。

四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20世纪50年代,我国尚无力制造蒸汽机车,当时我校孙竹生教授就已着力研究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20世纪80年代,在国产机车速度不到100km/h之时,孙竹生教授又开始研究牵引动力和重载运输。他的研究总是大大超前时代。同时,孙教授治学严谨,审慎论证,其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意义重大,而且为二三十年后形成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孙教授的学术人生启示我们,要敢于打破旧有观念束缚,挣破旧有体系牢笼,敢于质疑、反思、检讨、追问、解构乃至颠覆,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大胆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将假设或可能进行充分论证。

五是平正笃实,求真务实。

“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是学者追求的境界。为此,在治学态度上,要力争成为开放型的现代学人,既融贯中西、通释古今,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又择善固执,不倚傍前贤时俊,坚持自己的学术路向。在治学精神上,追求学问精纯、缜密、谨严,思想疏通知远,识力深透。在探究工具理性的同时,注重价值理性,关切理性背后的正义性和正当性,发展各种知性美德。在学术操守上,矢志不渝地捍卫学术尊严,力戒学术功利,遵循学术规范,杜绝学术腐-败,尤其要对沽名钓誉、曲学阿世、趋炎附势高度警醒,保持学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

同学们!硕者,大也;博者,广也。从学士到硕士,从硕士到博士,改变的不单单是称号,更重要的是称号下的意义。希望大家从心底热爱学术,有做学问的真性情,秉承对学术的挚爱和诚笃,肩负时代使命,努力成为“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成为具有学术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思想影响力的栋梁之才!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是xx的节日,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_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我代表胡凌云书记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在这沁人心脾的金秋时节,xx迎来了 4124名研究生新生和来自六大洲46个国家的留学研究生209人,其中硕士生3293人,平均年龄23.4岁,最小的只有18岁;博士生831人,平均年龄26.8岁,最年长一位同学48岁,这让我想到知识的魅力与求索的执著。目前,xx在校生已近28400人,男女生比例达到3:1,其中硕士生男女比例2:1,本科生3.7:1。多年来,新同学平均年龄基本稳定,但这两年,xx新生超过了8000人,这是一个富有青春活力和知识的群体,她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也预示着xx和国家的无限生机,需要我们共同激发和珍惜。

刚才的视频短片《筑梦xx》,给了我们很多回味与遐想。王宇和张晨两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刘红教授以铸就月宫之梦中的研究感悟和实践讲述了导师的期待,值得各位思考。

同学们,从统计数据看,你们不仅在过去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并从竞争中胜出,为xx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活力;而且你们之中有一半多的同学来自外校,更会丰富并融入xx的文化和精神!你们中,还有许多我熟悉的同学,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你们热爱学习、品学兼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曾为自己和学校赢得了荣誉,经常在国内外科技与学科竞赛中获奖,如航空学院的郭阳和孙义成同学分别获得欧洲大学生航模和英国航模赛冠军,张啸迟同学曾获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经济管理学院的丁丽婷同学去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曲安琪同学已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同时,你们还致力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如陈晓波、王军杰等同学,以及17位从西部载誉归来的支教团成员,他们刚刚获得宁夏和新疆的嘉奖。

同学们,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创新驱动是当代发展的特征。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驱动力,持续催生着传统学科焕发新的生机,推动着国际大科学合作,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也愈加强烈地依赖于科技创新来解决。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科技突破都会催生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推动着人类文明迈向新的更高台阶。历史还告诉我们,强国崛起与发展无一不依赖其教育质量与发展能力;一个国家拥有的什么样的大学基本决定了其现在和发展的能力,而大学的能力则取决于其所传承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的竞争力。

常听人说,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许,很多人太在意不能输,而较少关注如何才能赢,如何才能引领,这是一种视野,也是一种勇气。大学如此,个人亦同。因此,如何才能扬长补短、发现并创造竞争优势,去做到最好?我想,xx人只有追求敢为人先的与众不同,才能把握住赢的机遇,也才能输的少、赢得多,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我认为,真正的成功更在于主动把握转折点并坚定的前行,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被动响应。也许,各位曾回顾自己的许多经历,也许你会发现,经历也是一种财富,而过往中一定会有那么几个人、几件事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是那样攸关,难以释怀。也许,那正是一次转折点或是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心点。

今天,为了使各位更好地把握人生转折点,我用三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思考。

第一个问题,研究生阶段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从人才成长规律看, 25-35岁期间是人生中最富创造与激-情的时期,许多科学家和著名学者的成功大多源于研究生期间的发现及其养成的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例如波动力学创始人、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德布罗意,32岁时以“物质波理论”获博士学位,并以此在37岁获1929年诺贝尔奖;量子物理学家康普顿,24岁获博士学位,并持续探索7年,发现了x射线散射效应,33岁获得1927年诺贝尔奖。据统计分析,要成为一流科学家,没有博士阶段的严格规范的科学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次转型期,是从以获取知识为主的被动学习到创造知识的主动学习转变。那么,研究生阶段的标志则是知识的应用和创造能力的转变,是丰富想象力的筑梦阶段,这仍是人生的一次转型。而你们在xx的转型之路,将在思想的碰撞和执著中,经受质疑和实践的考验;你们的研究也许会在兴奋和挫折中起伏,但它会铸就你们探索的胆识和理性的思维;或许你们还将经历选择与等待中的困惑与焦虑,但它会使你们收获一份勇气与坚定。

当前,学科知识的深度分化与高度融合是当代科技与发展的特点,没有人能够成为万能学者;即使在同一领域,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市场化完善,一个人或团队也已经很难获得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成功。这些变化对学者和大学来说意味着什么?需要我们理清并主动把握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我理解,我们既需要从只做项目到做学术研究转变,又需要多学科合作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去创造知识,这是研究走向成功的转折点;我们还需要建立产学研和国际化的开放多元合作平台,理性地认清和把握自己优势和发展重点,让大学的价值充分发挥,挑战科技的极限。我认为,对学者和大学而言,知识的应用与创造都重要,但对于杰出的学者和大学而言,知识创造的价值却远大于知识应用的价值。在我看来,0到1的距离远大于1到1万的距离!因此,保持对未知问题的冲动和永恒追求才是知识创造的源泉;而且,进行有价值的研究打开的不仅是一扇门,她将引导我们把全部知识、能力和勇气融入其中,去探索和发现智慧的宝藏。我觉得这应该成为各位选择xx的原因,而无论今后各位在何种岗位,研究生时代的思考与行动将与你们的成功成正比,因为,这是你最富创造和激-情的难忘时代。

第二个问题是,成为xx人的你们应该如何思考和行动?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建校以来,xx始终坚守育人为先、学术至上的价值追求,把大学的精神与服务于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的使命融为一体。建校伊始,xx没有自己的校园和校舍,学生在工棚里上课,在路灯下读书,但艰苦的条件却锻造出xx人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在首届毕业生中,培养出以王永志、钟群鹏、陈懋章、戚发轫等院士为代表的学术楷模和李沛瑶、朱开轩等领导人。60年多来,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15万海内外校友不断拓展xx的骄傲和自豪,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xx人崇尚知识,其血脉中永恒不变的基因是创造知识的能力与价值观。在这里,你们与富有创新激-情和梦想的学者相互学习和交流,与勤奋、聪明的同龄人砥砺前行,共同致力于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这是你们实现人生转型的最宝贵财富,也是xx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的目标追求。

近十年来,xx不断刷新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的记录,获得了8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和一批国家级奖励,去年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今年有望再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和3项二等奖。特别是去年,赵沁平、张广军、张军等3位教授因其杰出的科技贡献当选为工程院院士。杰出学者为国家做出贡献,也为xx创造了巨大荣誉,例如王华明教授及其团队,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实现了“3d打印,让中国飞机中国造”;房建成教授及其团队在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后,不畏艰难,毅然开始了原子陀螺技术的探索;还有,刚才发言的刘红教授及其团队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系统,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现在的xx,平均每月有一项重要学术发现,每两个月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产生。

上述杰出的成果不仅表达了xx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而且其背后有着许多美丽动听的故事,特别是师生置身于共同创造知识的过程更是xx最难忘、最珍贵的。在xx,研究生一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据统计,五年来,先后有500多人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70余人获得国家级成果奖。今年毕业的材料学院博士生陈海宁同学,致力于电池光电转换性能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总影响因子超过60;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刘祥龙同学,突破了大规模图像搜索技术,并应用于医学图像与大数据处理,在国际重要会议与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牛晓旭和侯潇逸同学,关于创业者伦理矛盾的研究成果,被哈佛大学案例库推荐收藏;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卢瑞娜同学,多次获得国内外奖励和图展,出版了9本儿童图画书。

xx人敢为人先,这是激发创新活力和人才培养的灵魂。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建设并持续优化与“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相适应的“三个课堂”,以实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和养成品质的和-谐统一。学校坚持学问至上,面向海内外引进和培养一流人才,初步建立了以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科研布局。今年,学校以国际化和深化改革为主题,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胆识,融入到社会和世界中,建设我们的“大xx”,全面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能力提升,更加满怀信心地实践“有温度的教育、有高度的研究、有广度的合作”,坚定地向着建设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目前,学校正在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发展和机制双重转型,通过人事政策、资源配置和全成本核算等机制改革,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活力;通过一流师资队伍与重要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以及访学交流、学位互授和国际暑期学校等培养机制,为探索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国际能力的创新、创业、创造性人才提供基础。

今年6月,我以视野、勇气、心态三个关键词作为本科毕业生的临别赠言。今天,也与你们分享和共勉。我理解,视野决定方向,目标源于视野,这是一种智慧;勇气,因其难得而可贵,勇气能坚定信念,这是一种品质;第三个是心态,因为通往成功之路往往是困难而寂寞的,需要一种境界。

xx人不可能靠继承历史和荣誉而持续成功,成功是要把握机遇,赢在转折点,更要创造机遇,敢拼才能赢!我真诚地希望,所有xx人都能拥有志存高远的视野、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实践个人和xx的梦想!

同学们,一代人才一代使命,xx未来的新篇章要靠xx人续写!我相信,转变观念可以改变人生轨迹,我也相信,提高执行力可以提升人生品质。但我更相信,如果xx人能找到勇气改变自己,他,就能改变世界!

祝愿各位在xx转型、超越,并创造未来!

谢谢各位!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_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迎接新入学的1301名硕士研究生,266名博士研究生.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步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家庭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第一,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带给你们的重大机遇,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第三,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坚守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同学们,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研究生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希望大家奋发学习,刻苦钻研,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奋斗,为把我校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是一年丰收季,时值金秋,我们**学院又迎来了20_届新生,又有新的力量、新的血液注入到我们**院这个大家庭中来。今天,我们欢聚于此,举行学院的开学典礼。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代表新一届研究生在这里发言!

经历了艰苦的考研洗礼,我们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在这里,我代表在座的所有同学,向给予我们学习机会,给与我们人生升华机遇的**大学、**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最最真挚的谢意,谢谢你们。向所有跨进了这所学术殿堂,追求真、善、美的莘莘学子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在此,我们也向在座的领导老师们郑重承诺:我们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诠释我们做出的承诺。

作为研究生,我们承担着祖国科技光明未来的重任,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我承诺:严守学术道德,遵从学术规范,严于律己,勤奋刻苦,扩展学术视野,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前沿,加强专业领域创新能力,在本专业有新发现,新见解,能发表优秀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多向导师求教,多向同学学习。努力做到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行动大于一切语言,恳请在座领导老师和所有学弟学妹们给予我们监督。

面对我的学弟学妹们,作为**院一家人的我们,就如同兄弟姐妹一样。未来四年,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只要你们有需要,作为兄长,我们,会以最高的热情,最负责任的态度给与你们帮助与指导,通过你我的共同努力,在师长们的领导关怀下,预祝你们度过愉快、充实的大学生活,四年之后,习得一身报国本领,成就民族栋梁之才。

**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革命传统,以**著称的高等学府,今天走进**,我以**为荣,明天走出校门,优秀的我们要让母校以我们为荣。 为了中国梦,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我们明天更为辉煌灿烂的人生,让我们共同奋斗,一起努力,走向**院更为光辉的明天,走向我们人生更加辉煌的起点。

谢谢大家!

研究生开学讲话稿研究生开学发言稿二

大家上午好!伴随着山城初秋的凉爽,重庆大学迎来了4700名研究生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对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也祝贺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进入重大这座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术殿堂!

从今天开始,你们的学术生涯将翻开新的一页。作为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从事研究的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要“以研究为生”。研究什么呢,当然是研究学术、创造知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意味着要拓展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这并非一条康庄大道,往往充满艰辛,布满荆棘,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不得不说,做学问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创造性活动,需要有一种精神来支撑,同学们务必保持一股不畏劳苦、敢于攀登的精气神。我今天想给大家谈谈做学问需要“工匠精神”,谈谈工匠精神对于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工匠精神?古之中国技人,如鲁班之百工、奚仲之造车、庖丁之解牛、叔远之雕核;古之中国技艺,如京剧之绝伦、口技之绝妙;古之中国艺器,如四羊方尊之精致、四大名绣之精美,无不彰显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世界上的重大发明或创造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产物。爱迪生经过上千次的实验失败终于发明电灯;居里夫人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的镭元素;孟德尔用了8年时间试验了32个豌豆品种才揭示了遗传定律;司马迁忍辱偷生、笔耕不辍,历时20xx年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时珍遍尝百草、访医问药,历时20xx年而成《本草纲目》。反观现在,我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继承这样的优良传统,作为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因为工匠精神的缺失,“中国制造”已给人们留下“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在学术界,风气也日趋浮躁,做学问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重拾工匠精神为时代所呼唤。

首先,要严谨踏实。

要做到严谨踏实,必须守住学术诚信的底线。近年来,一些人为学位、为职称、为项目在研究中篡改实验数据,伪造研究结果,抄袭他人学术成果。这些都与工匠精神背道而驰。去年4月,英国某大型医学学术机构撤刊了43篇文章,其中41篇论文来自中国作者。“养花先养叶,养叶先养根”,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研究中对每一项调研、每一次试验、每一个数据、每一步推导,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要坚持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言从理出,论由据起,把“文格”看如“人格”,绝不苟且,绝不权宜,否则终将害人误己。

其次,要勤奋务实。

要做到勤奋务实,必须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重庆大学12字校训,核心就是要“勤学业”。要“勤业”首先需要“敬业”。丘吉尔曾说,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我希望同学们对待你们的专业,要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将自己的专业当成心目中的“男神”“女神”一样去爱慕、去追求。古人云,“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我校电气工程学院蒋兴良教授主要研究极端恶劣环境下电网外绝缘、覆冰与防冰减灾,一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寒冷、高湿和缺氧等极端恶劣的地方,“扛锄头挖土石,磨起老茧像民工”,最终圆满完成了西电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特高压等重大项目5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这告诉我们,术业有专攻。广学而博,专一而精;只有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踏实执着,加倍勤奋,方能有所成就。

第三,要创新求实

创新求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就字面而言,“工匠”与“创新”似乎没有太多联系。“工匠”们日复一日专注于自己手头单调的工作,而“创新”强调的是创造和新鲜。但是,真正的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单调、机械重复中的一点点思考并不断升华就成就了伟大的创新。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它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并存。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升华;工匠精神推动着创新的发展,创新精神又引领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蕴含着一种创新的力量,不然,何来“匠心独具”?做学问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创新、探求新知的过程,工匠精神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

要做到创新求实,必须坚持大胆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因为,创新意味着要对旧理论、旧观念、旧结论的怀疑和突破,甚至要对权威进行挑战。科学研究是对未来的探索和创造,既要继承前人的成果,又要克服盲从并开拓创新。我希望同学们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多思考、多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方法,叩开科学真理的大门,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并在研究中体会和享受那种探求真理、克服困难、独辟蹊径、取得成功的愉悦。

第四,要淡泊平实。

淡泊平实是工匠精神的前提。做学问就是一场“精神苦旅”的修行,必须淡泊名利、心态平实,不能心气浮躁、追逐名利。当你在地面以下一百米的矿井进行环境测试时,当你在高海拔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工作站采集数据时,当你在铁路货运站进行物流调控监测时,你也许会因为环境艰苦而敷衍了事,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待学问、对待学习,这样你将离工匠精神愈来愈远。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我们才可能具备真正的工匠精神。

要做到淡泊平实,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今天这个时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校也并非一方净土,我们每天都经受着各种诱惑。但浮躁是做学问的“天敌”,我们必须要沉下心来,保持清静的心态,淡定从容、独守宁静。我们不能把学习仅仅当作找“饭碗”的工具,也不能把学习当作致富为官的平台,一切都应只“为求学而来”。同时,做学问是一件“慢活”,难以速成,我们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操守和毅力,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耐心和定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学问。

同学们,学校已明确了“树西南风声、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生是充满朝气和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大学学术科研的生力军,也是办学质量、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尽力给每位同学提供适宜的发展平台。作为校长和一名研究生导师,我热切期盼你们在重大这片学术热土上秉持工匠精神,把自己锻炼成科学研究的“能工巧匠”,潜心耕耘,敢于创新,勇攀学术高峰,为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奉献才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储备力量。

最后,祝愿大家在重庆大学度过美好时光!谢谢大家。

研究生开学讲话稿研究生开学发言稿三

伴随着金秋的到来,我们河北大学也迎来的新的丰收,这就是在座的所有优秀的学子。大家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有着88年悠久历史的河北大学,带着各自的梦想与追求,带着社会和家人的希望与重托,共同来度过三年艰苦而充实研究生生活。我作为一名较为年轻的教师,诚惶诚恐的接受了本次发言的任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研究生导师,对所有博士生、硕士生的到来表示真诚的祝贺和欢迎。

下面,我想谈以下两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并和各位新同学共勉:

一, 进一步调整思想状态,增强认识水平。

首先,我们要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跨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标志着你们已经投身国家科技事业,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队伍的一分子。国家的发展和需求,就是我们科学研究的源泉。研究成果的价值评判,也主要依据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度。所以,我们自身的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高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学问做得越深,爱国情节越重,这在吴大观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都有鲜明的体现。如果我们只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做文章,那这篇文章充其量也就是一篇表面文章,是一篇毫无价值的学术垃圾。站得高方能看得远,我们只有站到国家利益的高度上放眼全世界,才能找到属于国家同时也属于自己的学术成果。社会和科学越发展,这些道理会越变得现实。

其次,要用理论知识加强辩证的能力。理论研究很复杂,同时也很枯燥,但是我们要能够学会从理论中汲取其精髓。学会辩证的看问题,便是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收获。辩证,就是要从正方两方面看问题,全面准确的认识问题。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无论我们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动机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一个好的心态是我们顺利并高效的完成学业的必要保证。有人是真正热爱科学研究,但或许也有人是迫于某种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家长的压力等等,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才来到这里进行学习,这种付出就太得不偿失了。这几年的时光,在我们一生中是最为宝贵的阶段,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混这张研究生文凭而在这里虚度三年,我只能说,你会后悔一辈子。

二、要尽快进入研究状态。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别。有人这样比方:本科阶段主要是“句号教学”,即给学生传授正确无误的知识;硕士阶段主要是“逗号教学”,即提出问题,指明方法,把结论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博士阶段则是“问号教学”,即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发现与解决更多更难的新问题,把问号拉成惊叹号,得出前人没有或与众不同的新结论。无论是硕士阶段还是博士阶段,只有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才会终于成功!

科学研究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它既需要在冷板凳上“坐”学问,也需要到生产第一线去“跑”学问。只“坐”不“跑”会脱离实际,只“跑”不“坐”会缺乏深度。两者做好一件都不容易,更何况我们还要同时兼顾。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尽快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一起确定研究目标,全面搜集和整理资料,并要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要培养好的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把别人认为是枯燥的活动变得充实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最终拿出优秀的成果。我们要争取达到杨振宁先生的境界,他把科学研究比作呼吸:很重要,并且一刻不停,但是又不觉得累。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学会用“爱”来激励自己,爱国家,爱集体,爱别人,爱自己,爱我们身边的一切。有了爱,我们才会觉得工作学习就有了充足的动力,会觉得随时随地都充满着灿烂的阳光。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用爱来拥抱美好的未来吧,相信未来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丰厚的回馈!

谢谢大家。

研究生开学讲话稿研究生开学发言稿四

下午好!

欢迎你们来到武大哲学学院从事哲学的学习与研究。武大哲学学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厚的学术积淀,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大家、名家、名师,正在以踏实、坚定的步伐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学术舞台。你们正赶上武汉大学新的发展时期,也赶上哲学学院新的发展时期。在今年的专业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我们聘请的两位外籍教师已经上岗。这对你们既是一个好的机遇,也将是一个严峻而真实的挑战。我们将逐步按照国际上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来要求你们。希望你们能振奋精神,迎接挑战。

在座的研究生当中,有武大哲学院的学生,但作为研究生,你们的身份仍然是新生。对于研究生的新身份而言,无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大家在学习与生活中,都面临着一个身份的转换,那就是要以研究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与研究之中。博士生在研究的程度与难度上要更大一些,但性质上与硕士生没有根本的区别。现代汉语中作为动词“研究”一词中的“研”字,就是“磨”,即用石头将物慢慢的磨碎。如果大家有写毛笔字的经验,在砚台里磨墨,就可以称之为研墨。那是要慢慢、均匀地用力,才能磨出好的墨汁。“研”还有穷、熟、精诸义。而“究”的主要意思就是穷尽、探明、阐明的意思,其原初意思是探穴。可见,“研究”一词不是我们官场上打官腔时说的,我们研究、研究,而是一种“深入虎穴,以得虎子”的活动。这一活动,既要勇气,也要耐力,还要有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而与中文“研究”相应的英文词,非investigate莫属。该词有探查、仔细研究之意,与普通的study一词相通,但意思更为凝重。所以,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不能像本科生阶段那样主要靠老师的课堂教学,而是要靠自己的深入钻研,带着问题去学,带着问题去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引下,自己尝试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因此,我希望大家回去后,把中、英文中的“研究”一词好好地琢磨一番,从理智上确立对自己“研究生”身份的认同。

当然,我们的研究生当中,特别是硕士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未来并不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毕业后会从事其他工作。但这也不妨碍你在三年的学习期间用研究的态度来要求自己。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中还没有严格地实行淘汰制,如果是在英美,研究生期间学习不好是要被淘汰的。我们刚刚试行毕业与学位分开的制度,做不出好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满研究生的课程学分后可以毕业,但你拿不到相应的学位。这样的研究生也不能说完全是失败者,但至少是一种重大的缺憾。美学中有残缺之美,但我不希望在座的各位研究生毕业时,带着一种残缺美离开我们的哲学学院,离开美丽的武汉大学。所以,从今天起,大家要彻底地改变自己的身份,尤其是要从灵魂深处改变的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当作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新手。新手上路,我为你们鼓掌、加油,我也代表哲学学院的所有老师为你们鼓掌、加油。

如果说,一切艺术创作都要依赖激情,那么,一切学术活动都要依赖理性。而作为哲学研究的工作者,其研究活动本身就不外在于我们人生的整体活动。从原则上说,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研究生的学习,三年或四年后的外在结果可能是一张文凭、两个证书,这些外在的证明是我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行走的通行证,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培养起一种凡事都要认真研究一番的理性精神,从而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以一种清醒的理性方式处理问题,尤其是处理一些复杂的人生问题,从而化解人生的危机,让自己的人生不断地走向新的境界,这才是我们的研究生学习过程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原始的巫术与算命行为,已经很难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了,但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制度规定,有时让人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从而让我们屈服于现代的命运。而一些披着现代科学外衣的各种变相的算命行为,因此还在影响着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当我们学会用一种研究的态度来对待一切错综复杂的问题时,哲学理性就会慢慢地向你展示出她固有的魅力,让你运用在研究生期间习得的第二天性——研究的态度,化解各种危机,解决各种困难,从而走向新的生存境界。因此,大家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不要总是想着为了毕业论文而钻故纸堆,长时间地端坐于图书馆,像狗一样的坐在电脑旁,不断地写啊写,为发表文章而苦恼,而要把研究生期间的所有学习活动提升到自我精神训练的高度,以“乐之”的态度来学习,去研究,这样,我们的研究生生活就不会是一种枯燥无趣的精神炼狱,而将是一种充满着朝气与昂扬向上的生命成长过程,用“日新其德”的精神态度,去迎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那样,我们就会在美丽的武大校园里领略她所固有的四季之美,并能将这种无意识的审美情怀积淀为一种精神的底气与美好的精神故乡情结,化作你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持续前进的内在动力。

过几天,校园的桂花就要开了,我相信所有在座的同学都会一次又一次地闻到桂花沁人心脾的香味,因为现在你们的心情正如桂香飘逸,甜蜜而美好。明年、后年,在进入紧张而严肃的学习生活之后,你们还能如今天一般,敏锐地捕捉到珞珈山的梅馨月影,听到樱瓣飘落时的叹息,那你们在武大哲学学院的研究生活就是正常而健康的。为着这美好的研究生生活,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期待。

祝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岁月里,开心每一天!

研究生开学讲话稿研究生开学发言稿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况越来越多,讲话稿可以起到整理讲话者的思路、控制时间的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研究生开学典礼讲话稿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究生开学典礼讲话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诉讼法学专业20__级新生邱睿,非常荣幸能够在九月旖旎的风光中和大家相聚在树木葱茏、绿荫如画的南财大校园。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__级全体研究生向为我们入学作出精心安排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学长学姐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那段挑灯夜战,奋力备考的日子,今天的开学典礼让人感慨万千。那一个个求学路上的悲喜瞬间见证了我们履行誓言、坚守信念、执着梦想的青春岁月,曾经挥汗如雨的付出已变为今天踌躇满志的希望。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作为研究生,我们将发挥青年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专心学术,潜心科研,让学术的火炬薪火相传。作为法律人,我们将不忘初心,秉承正义信念,保持客观、理性,将法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交相辉映。作为法学院的一员,我们将融入“清新、有为”的学院文化氛围,积极参与法学院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项事业建设,将个人前途与学院发展紧密结合。作为财大人,我们将牢牢把握“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精神,以“自谦,自信,务实,超越”的校训为指引,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为财大新时期的新发展贡献力量。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峨。经过考研磨练的我们,将更加成熟、稳重而自信。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期待着结交各方英才,期待着更为硕果累累的三年。我们将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追求中收获力量。

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法学院全体同学能够在南财大这片沃土上,收获真知,扬帆远航!

谢谢!

研究生开学典礼讲话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11级法律硕士__。今天能够老生代表站在这里,与众多师弟、师妹们分享我这一年来,研究生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感到十分荣幸。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法学院研究生会以及法学院全体研究生老生欢迎__级师弟师妹们的加入。你们的到来将会使我们这座年轻的法学院焕发出更加青春与激情。

无论我们出于何种原因选择读研,选择华科,在开学伊始我们都应当思考未来的三年研究生生活该如何度过。是随波逐流后的迷茫与逃避?还是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成长,在思考中创新?是挤过独木桥后的花前月下?还是专注学习,不让光阴虚度?是在浮躁的社会和学术风气中迷失自我?还是潜心研究,努力培养个人的科学精神,提升人文修养,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里我想通过1,2,3。这三个数字和大家分享一下。

1、是树立一个目标。经过保研、考研磨练的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和自信。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定位,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是当下最为重要的。我们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视为其工学的'标杆,不断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奋斗,我们学院也已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国内一流的法学院作为前进的目标。刚刚进入研究生行列的我们,也需要一个我们自己的标杆,它或许很伟大,或许很平凡,但是只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那就并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俞敏洪在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说,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雄鹰、一个是蜗牛,雄鹰不是蜗牛,蜗牛也不是雄鹰,但是蜗牛和雄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目标一致。庆幸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目标的舞台,那么你准备好了么?

2、是拥抱两种热情:对待学习科研的热情,对待生活的热情。同学们,无疑,现在是我们人生中最富有激情,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刻。对待学术,只要我们保有一份考研时候的热情,保有一份对知识最热切的渴求,保有一份对理想最纯真的渴望,保有一份最无私的责任感。那我们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必将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这一切都源于你最初对学术要饱有最诚恳的热爱。除此之外,我们对待生活也要始终充满热情。长久以来,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有。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讲座,有研究生会、研究生创新基金、职业发展研究会等实践平台。学院的研究生会、知识产权协会等等这些平台都可以让我们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促进自己成才。

3、是期待三个美好:学术成果收获的美好,综合能力提高的美好,华中科技大学法学未来充满美好。与本科的四年相比,研究生生活的三年转瞬即逝。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三年宝贵的时光,当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学术作风完成三年的学业,回过头来再看,我们会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报以会心的微笑,那是春华秋实后收获的美好。当你们勇敢地接受这三年的历练与考验,积极地融入研究生生活的竞争与挑战,丰富和充实好三年的课余生活,临近毕业,面对即将迈入的复杂社会,你们将会自信于自己这三年的沉淀和进步,这份自信也是美好的。毫无疑问,我坚信华中科技大学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因为,今天,法学院又吸收了176名优秀的学生,你们的到来为我们这个年轻的法学院注入了更新鲜、更活泼的血液,今日你以华科大为荣,明日华科大以你为荣!

最后祝大家在1037号森林公园里,成长成才创造新的辉煌。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在第__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各位老师拜个早节!愿老师们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谢谢。

研究生开学典礼讲话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20__级__专业的硕士研究生__,今天很荣幸地站在这里,代表全体老生,向在座的级的新生道一声:欢迎你们加入和回归到我们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大家庭的怀抱!

说“加入和回归”,因为在座有一部分人是从外校或外单位第一次新来到我们中大地院,那还有一部分人是本科就已经在中大,或保研、或考研、或支教、或工作之后,又再一次回到我们中大地院。无论是新近加入或是再次回归,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段新的开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希望以经历了一年研究生生活的学生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一点点心得与体会。

我们总会问到这样一串问题:为什么要读研呢?这个问题会被外人甚至被自己问过很多遍,即便我们现在都已经是研究生了,但每每给出答案时,我们都可能会觉得有一些含糊不清或者不那么坚定。最笼统的回答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接着就会问,读了研就好找工作了么?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处境还是挺严峻的,并不比本科毕业好多少。接着又会问,那读研都不一定能保证找到好工作,那为啥还要读呢?也有一个笼统的回答,叫做可以拿个高文凭。那又要问,在这个注重能力,文凭贬值的年代,高文凭又能如何呢?这时候,往往我们会安慰自己,想着走一步看一步,既然已经读研了,不可能就放弃不读了,等毕业了再说。就是这样一串问题,每每问到最后都会变成自我安慰,然后不知道哪天,这串问题又会再次出现。

我去年这个时候也曾被这串问题所困惑,走出这段迷茫期是需要自己花时间去思考去经历的。在这里我也只能说一些自己感悟到的结论性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读研的目的应该是人生的目的的一个子集。如果只把读研的目的简单地考虑成/为了找一份好工作,那便是过于狭隘了。好工作只是能营造好生活的手段之一,而想要拥有好生活不单单只是拥有好的工作,而是要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目标。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读研也好,工作也好,都只是我们人生中的阶段。不论你是先读研再工作还是先工作再读研,人生在于能力的不断积累,只要我们没有荒废时间,每天都在让自己进步,那就是在不断地向着人生的价值与目标前行。

所以,很明显,笼统地说,我们知道读研的目的应该是在以研究生命名的这样一个人生阶段中,继续累积、提升自己的能力。那我们就要知道,研究生阶段应该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我曾经从彭明辉的书中了解到,作为一个标准的研究生,我们应该具备“做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具体地说,只要把学术文献回顾与分析的工作做得完整、彻底,自然会培养出从事研究的五种核心能力:资料检索的能力、资料筛选的能力、期刊论文的阅读能力,期刊论文的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际上,专利、技术文献与期刊论文的回顾、分析、批判与创新正是国内很多领域最欠缺而又最有用的能力之一;同时面对现如今各种产业的剧烈变动与新生,这种能力也是最有效的应对手段。比如说,就在客村的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6月份的时候就想招一些实习生,与灾害学有关的,研究的是海洋灾

害的经济损失风险评估。我们地理学院并没有灾害学这样一个专业,然而,可以想象这里要研究的内容所用到的理论与技术并没有超出我们所学或者可学习的能力范围之外。我们任何一个地理学院的研究生,如果擅长在短时间内完成最有效率的文献回顾与分析,在文献中找到足够的方法、技术和点子来解决这一问题,不管你是人文也好,gis也好,水系也好,就完全有能力去应聘这份实习,并且从中持续的吸收新知,更新自己的技能。

以上,我说过,这是作为一个标准的研究生,也是最受导师们喜欢的一种研究生。然而,每年毕业都有这样一批师兄师姐,他们从事着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却生活地同样精彩。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这种想象在本科毕业阶段就大量地存在。读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情操与为人处事的价值观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一所好的大学,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底蕴。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吐槽。我们常常吐槽有些普通的大学老师只做到了授业,而我们又何尝不是也仅仅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被授业上呢?

还有传道,是传受做人的道理;还有解惑,是解答人生的疑惑。作为研究生,如果读研只是为了找工作,然后买车买房娶妻生子,人这一辈子活着的意义就仅此而已么?

有些人特别擅长专注地进行抽象思考,那么读研确实是一条正确地道路;有些人特别擅长组织沟通又活泼好动,可能并不擅长做研究,但是他当初也选择了读研。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人生的阶段中去

积累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当你意识到你的优势特长更适合职场而不适合做学术的时候,这对于你自己来说本身就是自我认识的提高与进步,并没有什么可丢人的。自己去体会做人之道,自己去寻求疑惑的答案,因为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毕业的。那些毕业之后从事其他行业的师兄师姐同样掌握着对知识的检索、筛选、阅读、分析以及创新的能力,并且也按照自己的特点去提升其他的能力。这样的读研生活也是有意义的。

地理学本来就是大杂烩,不像医科,读研的选择,要么从事医学科研,要么临床做医生,你从来不会听说那个中山医的研究生去了腾讯、华为,或者去了奥美公关、广汽集团,但是地理学院的研究生,除了可以做学术科研,做专业技能人才,也完全可以去应聘其他领域的公司。也许有人说,本科毕业生就可以去到这些地方了,那又为什么要读研呢?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公司做事的时候,需要有人指导他,正规一点说,是帮他从事批判性的检验,帮他找出缺点和建议改进的可能性。但是一个毕业的研究生,做事情时应该做到不需要有人指导,就可以分析自己做事方法的优缺点,并在不足处主动向上级或平行单位要求支援。如果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比起本科生的优势所在的话,那么只能说我们并不是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总之,读研只是人生数十年的短暂的一个阶段,没有必要患得患失,无论做学术,搞专业技能,跨专业领域,我们要做的宏观目标是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我们要享受在地理学院在中山大学的每一天。

如果你仅仅说你是水文专业的,而从来没有旁听过保继刚老师的授课;如果你仅仅说你是地理学院的,而一再错过文史哲老教授们的精彩讲座;如果你仅仅说你是中大的学生,而不闻不问外校与我们的切磋与交流;如果你仅仅说你一心钻研学术,而从来没有为任何一场梁銶琚的表演而排队抢票……

当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你会说出怎样的遗憾呢?

读研,是给我们一个与中山大学,与地理学院的美丽邂逅。邂逅师生情,邂逅同窗情,邂逅真爱情。

当有人再问我们,为什么要读研呢?你会怎么回答呢?

谢谢大家!

研究生开学典礼讲话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国际法的__,很荣幸今天在这里代表全体研究生新生发言,首先,欢迎在座各位来到贸院大家庭,你们的加入,将给贸院带来更加充沛的活力和激情。

作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研究生新生,本科生老生,在贸院的四年,我有幸与母校一起成长,见证了学校办学新格局的开辟与发展;见证了学校在诸多大型比赛的道路上斩获一等奖乃至全球总冠军等等优异成绩;在春去秋来的四年里,我感受到贸院严谨的学术底蕴、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施,不仅如此,贸院拥有的住宿和生活条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贸院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相信也将为在座的各位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对于刚刚步入贸院的各位来说,也许会带有几许疑惑和几许希冀,然而在研究生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各方面的接待及引导工作井然有序的展开,使新生们快速的解决了入住问题,之后辅导员逐个寝室耐心一一走访,他们的热情关心帮助我们清除了一切疑虑。他们认真地给我们排除难题,耐心的解答疑问,真诚地嘘寒问暖,让我们感受到来自贸院的温暖与亲切。在即将到来的选导师环节里,我们将与教授们一一见面,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将带领我们领略学术前沿,开拓视野,极大地扩大知识面,相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论我们当时是因为随波逐流时的迷茫,还是因为坚定的人生目标的追求,还是因为尚未能正面社会竞争压力的逃避,我们选择了读研,我们选择了贸院,在经历过考研的洗礼后,我们如何在实践中成长,在思考中创新?如何努力培养个人的研究精神与人文修养,如何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研究生不同于本科,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明确目标,虚心学习,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宽知识面,勇于在传承中创新,恪守学术道德。因此,没有严谨勤奋、求真务实的态度,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就很难在研究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今天,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说,即将迎来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挥手告别的昨天,它是一张底片,多少遗憾,多少悔恨也都变成美丽;我们翘首企盼的明天,它是一个梦想,将昨天,今天一一串起;而我们能够把握的今天,只要我们有接近梦想的巨大勇气和努力,再大的梦想都能够被我们牢牢抓在手里,摊开手心,它是一道掌线,它已经属于我们,它就是我们的未来。

谢谢!

研究生开学典礼讲话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生命科学学院20__级研究生李锐,很荣幸能够作为新生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__级全体研究生对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家长表示感谢。

去年六月,我们带着一纸毕业证书离开校园,列车滚滚前行带着相同的教育理念驶向四面八方,梦想也伴着汗水在不同的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而现在,我们因为手里的录取通知书,带着满怀的向往和期盼汇聚在烟台大学,开始一段新的追梦之旅。

四年前,我带着好奇与憧憬开始了我美好的本科学习生涯。第一次离家千里,第一次在火车上过夜,第一次经历学生会面试,第一次组织团日活动,第一次和四个班的人一起上课……本科时间总是匆匆而过,也有许多美好在不经意间错过,所以作为一名研究生,也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四年,守信求实,好学力行,多走,多学,多听,多看,多交流,当离开校园的列车驶向下一个地方的时候能够有骄傲的故事可以说。

与本科生活相比,研究生生活也将更加充实多彩。从今天开始,我将是烟台大学一名20__级研究生,和在座很多同学一样,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期待。我想象着每天教室,宿舍图书馆连成一线,想象着在操场上将奔跑的足迹画成一道弧线,想象着在实验室感受科研的魅力,想象着在学生组织中发现另一个自己,想象着在科研大赛中挑战自己。

在烟台大学,有美丽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面对更高的平台,我们必须再接再厉。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我们需要做到:

第一,明确目标,自主创新。研究生阶段要对自己有更高的学习要求,除了树立明确的专业目标,更需要我们注重自主性和创新性。知识的积累是为创新提供基础,实验是为探索未知提供路径。我们要怀揣学术探究的热情与好奇,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在学术领域内积极探索、刻苦钻研。

第二,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烟大拥有一只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每一位老师的个人魅力都值得我们慢慢品味与认真学习。身边的同学也是各有所长,去发现周边同学的闪光点,取长补短,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三,修身立德,志存高远。作为研究生,我们不但要加强学术修养,更要加强道德修养,要把修身立德作为一生的功课。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守信求实,社会就不会虚伪;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好学力行,社会就能充满希望。作为一名烟大人,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功利和浮躁误导,而是要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将知识转变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当然,科研的道路并非一路平坦,需要不断的寻找与探索,年轻的我们总会遇到未知与挑战,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面对未知与挑战,勇者才能无畏,我们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带着“务实”的态度,大胆地去尝试和摸索,一步一个脚印,也许会有弯路,但转过头你会发现沿途也有美丽的风景。

生活需要畅想,没有对明天美好的期待,就难以迈开今天的脚步,今天的幸福与快乐就是憧憬的'种子结出的果实,但是畅想如果没有脚是走不远的,我们不能停止奋斗的脚步,不能在为明天的人生走向上虚废太多光阴,珍惜当下的日子,走好眼下最坚实的那一步,这样离梦想也又更近一步。梦想的实现,不在能知,而在能行!因为我们面朝大海,所以总能等到春暖花开。

最后,我谨代表20__级全体研究生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心,也祝愿所有烟大学子学业有成,也祝愿我们烟大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

推荐阅读:

  适合三分钟的演讲稿(18篇)

  最新职位竞聘演讲稿集合七篇(6篇)

  最新电力库房安全演讲稿题目 库房安全讲话(19篇)

  2024年植树节演讲稿200字 植树节演讲稿(9篇)

  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倡议书300字 珍惜粮食,杜绝浪费讲话稿(7篇)

  最新对会员发言稿的理解(5篇)

2024年研究生开学讲话稿 研究生开学典礼演讲(五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2024年研究生开学讲话稿 研究生开学典礼演讲(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