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优秀8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一

最近有幸拜读了《终身成长》一书,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发现得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德韦克揭示的成功法则已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所期望的成就。否则,孩子在他们眼中,好像失去了该有的价值。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师,应该不仅给孩子设定个奋斗目标,还应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

作为老师,应该掌握称赞的方法。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书中有对夸奖做出陈述,注重对能力的夸奖:会让人容易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对有挑战性、可以从中学习的新任务表示拒绝,因为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点的事,以避免别人对自己的才能提出质疑。注重对努力后的夸奖:有90%的人希望可以挑战可以让他们学到新知识的新任务,因为困难意味着“付出更多努力”。“这个孩子是艺术家,那个是科学家”。请记住,你这样说并不会帮助他们,即使你可能是在称赞他们。记得我们的研究,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夸奖会让他们的智力测验得分降低。换一种属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式去夸奖他们。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老师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赶上。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如果考得不好,他们的分数就很难提高。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像吸尘器一样,试图背下所有东西。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则注重学习方法,善于寻找学习规律,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教师要运用自身思维模式,尽可能引导学生往成长思维模式发展。

此外,老师要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研究表明,如采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我们没有谁是完全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或是完全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每个人都是二者的结合体,只是有些人偏向哪一方面的更多而已。我们要不断地成长,那么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起着关键的作用。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能够明确目标,不断地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他人学习。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关注点是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并不断地在经历过的问题、困难、失败、成功等方面寻找其规律,并从中吸取经验;从而在接受、观察、命名与教育去建立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成长。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一个父母的共同心愿,但实际生活中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这个愿望呢?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就买了好多书,选择了一些内容生动的、有趣的、能吸引孩子的故事、谜语、智力游戏等。这些书籍不但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还能培养他的阅读兴趣。每天坚持在他睡觉前,读故事给他听,慢慢地他养成了睡前一定要听故事的习惯。现在每天晚上八点后都会坚持让他写一会儿数字或做一会儿智力游戏,他也非常感兴趣。而且每个月至少都要去一次新华书店,让他自己挑书,他都特别开心,走路时都连蹦带跳,嚷着“我又买书,真开心!”,甚至有时为了买书他会放弃买玩具。

当孩子做了好事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从小懂得父母是爱他的,而且是对他是有所期待的,这种观念的养成会让他受益终生。有时孩子做事会显得胆怯,不知如何下手或做得对不对,这时就需要父母多鼓励,给他指导一个方向,让他自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多多赞美和鼓励。有了自信心后孩子就会喜欢做事情,主动做事情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多参加一些活动,能增长孩子各个方面的见识。父母不要限制太多,以防抑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活动可包括一些兴趣,如绘画、下棋、珠心算等,也包括旅游、户外活动、交朋友等,还可包括体育煅炼。当然贵在坚持,现在每个周末我都会送他去学围棋,不论刮风下雨,坚持不懈。每天晚饭后休息一会儿就在小区里散步,煅炼身体,以增强他的体质和胆量。

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过分地强求甚至强制性使孩子屈服,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父母做适当引导。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就会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而不会盲从于父母的安排,毕竟孩子将来的社会与我们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社会不完全相同。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三

幼教陪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如今,随着父母忙碌工作的同时,对于孩子培养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幼教陪伴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更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构建信任与亲密关系

在幼教陪伴中,与孩子建立起信任与亲密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孩子感到被信任和被理解,他们才会更自信地去探索并尝试。作为幼教陪伴者,我们要注重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在交流中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耐心地引导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第三段: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

在幼教陪伴中,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游戏和玩耍充满了热情,因此,我利用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例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效,也能够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四段:倾听和观察孩子的成长

幼教陪伴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更要倾听和观察他们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他们,并根据他们的个性和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倾听是关键,通过和孩子进行真实的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第五段: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幼教陪伴不仅仅是在学校中进行,家庭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作为幼教陪伴者,要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家长保持定期的沟通,分享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结尾:

通过幼教陪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我们以真心关注和付出,才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树立自信,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陪伴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用心陪伴每个孩子,为他们打开成长的大门。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四

暑假里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论创造教育》,受益颇深,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理念的精髓,从“教学做合一”,“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方面,集中体现了陶先生教育理念的精华。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积极地指导意义,特别是其中的一篇《创造的儿童教育》,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本文中说道,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我们晓得特别是中国小孩,是在苦海中成长的。我们应该把儿童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读到此处,不禁令人感同身受。现在有许多学校靠牺牲孩子的时间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失去了让儿童体验学习乐趣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等这样的孩子长成大人时,就不知创造为何物了。那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

在说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陶行知先生说到了三个方面:

(1)需要充分的营养。他说孩子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这个是创造的前提条件。而这个都是要我们学校和家庭共同合力去努力的。

(2)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得性能,才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

(3)需要因材施教。陶先生用的比喻特别贴切,易懂。

他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多么形象的比喻啊,我们的学生就是陶行知先生笔下的植物啊!只不过品种还要复杂,所以对于我们园丁来说工作的更加复杂,难度更加高,就更需要我们现代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适应自己对各式各样植物的培养需要。

陶行知还特别提出,我们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要成为儿童中的一员,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儿童的力量,尊重儿童。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首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用陶行知的创新理念指导我们的实际教育工作,从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教育的新天地。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五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变成一名小学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小学是孩子一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孩子进入小学后,如何让孩子愉快健康的学习、成长呢?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父母要想把握住角色的位置,必须要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尊重孩子,尽量拉近和孩子间的距离,做孩子的朋友或良师益友。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父母首先要统一思想,行动一致。在教育孩子之前,最好父母先统一态度,既在教育上做到统一,又维护了父母在孩子中的形象。

孩子无论大小,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在家庭中应把孩子当做与他们相称的一个适当独立的人,承认和尊重他们的权利。

无论将来孩子做什么工作,首先应学会做人的道理,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

鼓励孩子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有关孩子自己学习方面的事情,尽量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管孩子说什么,尽量让孩子说完,并且要表现出对孩子所说的话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我们认为,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上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我们要尤其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要把玩乐与学习的时间安排好。比如做作业的时间放在晚饭前,阅读的时间放在睡觉前。孩子很配合使我们引导很得力。小孩都有顽皮的一面,有时也会因为要玩而出现作业拖拉现象,我们会适时的微笑提醒,对于偶尔滥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一旦发现绝不纵容。

第二,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把好奇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喜欢问个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去弄清问题过程的兴趣。孩子的疑惑,可以用有趣的比喻或故事来回答。千万不要不耐烦,或轻易回答不知道,这样会打断孩子的兴趣,使之心灰意冷。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孩子的学习就会很轻松,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主动。

第三,正确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孩子遇到有些问题时让他自己先思考,培养孩子爱动脑筋的习惯。问题的最好结果是由他的嘴巴说出答案或亲手完成。不能让孩子遇到问题就问人,产生依赖性,不肯动脑筋。

第四,培养孩子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加安全意识。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家长和老师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注意自身安全。

第五,正确的心理教育

正确的心理素质教育对身处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要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一点对那些胆小,性格内向的孩子非常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运用鼓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培养孩子正确对待成败的心态,还要训练孩子经受挫折的考验。竞争的过程远比结果更为重要。只要参与竞争,孩子努力了,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值得欣慰的,孩子要能接受,父母尤其要能接受。

第六,更好的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现状,出现问题,及时联系沟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孩子的教育是多方共同努力的事情,良好的教育会让孩子的学习轻松自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投放的时间和精力是无限的,家长必须明白:帮助不等于替代。无论怎么说,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孩子需要我们扶上马,并送一程,这是我们的育子经验。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六

人和人的区别,在于出生环境,在于贫富差距,而更多的,在于思维方式的区别。

《终身成长》这本书大概可以为我们解释社会人的两种区别: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一切都是与生俱来,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相信这个世界存在天才,也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改变。成长性思维的人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他们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只要自己朝着目标正确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我们在表扬孩子时,经常夸:“宝贝,你好聪明啊”、“宝贝,你就是个天才。”而这种夸奖,更多的是在赞扬孩子所达到的结果,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仅限于刺激孩子下次要得到表扬,一定达到要达到这个目标。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一般会这么说:“宝贝,你这次的努力没有白费。”“宝贝,你作文水平提升了很多。”从孩子的努力过程、思考方式上去表扬孩子,则更能激励孩子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绩。

《终身成长》这本书给出了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把我们固定性思维展现的时候,逐渐教化成成长性思维。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它一般什么时候来临,给它取个名字,制定具体步骤,慢慢养成成长性思维。在我看来,成长型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毅力二字,遇到困难时我们有毅力坚持,有毅力克服困难;立的flag有毅力执行结束。

我们不怕遇到困难,而怕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懦夫;我们不怕失败,而怕一失败就一蹶不振。拥有成长性思维,拥有毅力,才能勇往无前。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七

这件事已经过去三周了。只记得星期六晚上,我的三舅到我家来,说:“星期天志愿者要去敬老院献爱心,给老人们理发、洗头,剪指甲等。”三舅临走,交代我的妈妈说,“让她带我也去敬老院,目的是,受受教育,以长养他的孝心!”

第二天,天气晴好。我和妈妈欢快来到敬老院。

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景象是:四位志愿者正在给老人们理发。其中一位是中老年模样的伯伯;一位是四十多岁的潇洒叔叔;一位是五十多岁的瘦弱阿姨;另一位是年轻漂亮的小阿姨。他们脸上都飘逸着笑意!而老年的爷爷、奶奶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快乐!此时,大厅里等满了欲理发的`老人们。他们或坐或站,或倚或靠。只是他们个个脸上也露出“高兴”的样子!

“化邱”,三舅喊我了!“来,学学给老人洗头”,我便随三舅来到水房。那里已经有三、四个老人在等候了。三舅递给我一个塑料脸盆说:“打大半盆温水来。”端水回来,我在一旁看着一位阿姨给第一位老人洗头。先把头发全部浸湿,然后把洗发露均匀涂在头发上,再用手反复揉搓,等头发全部起沫,捧水漂洗泡沫,最后换水再投洗一遍。

之后,三舅又领我分别到其他老人的房间。其中一个老人,看着岁数很大,满脸皱纹。一位小姨耐心、细致在给这个老人剪着指甲。她时而剪、时而抠、时而磨,显得很熟练。剪,就是把较长的指甲按手指头的形状适当剪短;抠,就是把指甲里的残留的脏物弄出来;磨,就是把刚剪过的指甲磨平。

晚上,我写了日记。今天我学会了给老人洗头、洗脚,剪指甲;我更该明白三舅要我去“敬老院见闻”的良苦用心!以后,我要常给爸、妈洗脚,做个有孝心的孩子!

幼教陪伴心得体会八

观看《看见·读懂·陪伴》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当今社会的形势之下,我们有太多需要学习了解的东西,而我们很多时候不了解社会的大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盲目性,也难怪有时候会迷茫,看不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贺老师的这期讲座把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看见并思考,家庭教育该怎么做,亲子之路该怎么走。

(一)看见:看见时代的变化,看见自身存在的问题。讲座首先呈现给大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传统家庭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威胁”。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紧张甚至是“敌对”,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孩子不愿意跟家长吐露心声,不愿意跟家长倾诉交流,导致家长完全不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另外,家长没有放开选择的权力给孩子,在很多事情的抉择上会以爱的名义代替孩子做出选择,而完全不顾孩子的真正需求,长此以往,家长和孩子之间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数家长的处理方式是不理性的、不科学的,从而导致问题恶化,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第一步,我们要看见时代的变化,看见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读懂:了解孩子的爱好与语言。毋庸置疑的是孩子们是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领域,但是这些语言会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尤其是孩子们所热衷的“二次元”文化。作为父母回想自己这一代,同样也是有着独特的语言与爱好,所以我们要换位思考。差异并不代表着隔阂,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些语言,而这些语言正是打开孩子心灵的突破口,是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的机会。与其用自己的视角去反驳与质疑,不如用自己的行动去理解与支持。

(三)陪伴:陪伴是相互的,滋养是相互的,给予是相互的。父母要用心去陪伴孩子心灵的成长。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一点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的教育会影响孩子一生。在孩子的性格,意识形成阶段一定不能少了父母的陪伴,多多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让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父母的爱,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拥有健康的性格正确的价值观。其实只要是和孩子在一起,无论做什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快乐的,因为有爸妈在身边就有家,就有温暖。

通过贺老师的这期讲座,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反思,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快乐童年。我觉得首要是培养孩子的生活生存能力,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能让自己解决掉吃饭问题,这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其次是提供给孩子一个“犯错”之地,让孩子大胆去尝试“犯错”,人这一生难免会遇到错误决定之时,有了安全的“犯错”之地,让孩子感受到,无论自己做了什么,都还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容身的地方,这样他才不会走上绝路;再次,让孩子去学习一项过人本领,在同质化严重的时代,有了一项过人本领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最后,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更加的努力,与其逼孩子不如逼自己,自己做好了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让我们不断的给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累积这些美好的时光,在未来的某一天静待花开。

推荐阅读:

  有关以案促改心得体会通用

  责任胜于能力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教师寒假期间集中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关于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简短

  最新钓鱼比赛心得体会600字(四篇)

  2024年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推荐)(9篇)

最新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优秀8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最新幼教陪伴心得体会(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