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十二篇)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一
1,课前谈话导入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祖国妈妈国庆生日的,所以在课前我和小朋友先进行一段谈话,问他们:“上星期放了一个长假,都去哪里玩了呀?”接着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长假吗?由此引出国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2,为歌曲声势伴奏,熟悉旋律。
在初听乐曲时,我会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拍手为乐器伴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此后我会问学生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这样为乐曲伴奏(拍腿,拍凳子等)并选择一种再次为乐曲伴奏,因此来熟悉歌曲旋律。
3,按节奏读歌词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熟悉歌曲中所唱的内容和节奏,我设计了按节奏读歌词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歌唱者快乐的心情,也能为下一步唱好歌曲做铺垫,在读歌词时,我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人们快乐的心情,引导他们在读歌词时要表现出快乐的情绪,而带来微笑。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环节再设计时有欠缺的'考虑,在教唱时,我是以很慢的速速教唱,让学生学会后,我直接让他们跟伴奏唱,速度很快,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一个遁循渐进的过程。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二
开学第一周二年级的音乐课上,我讲授了歌唱教学《郊游》。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次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以气息练习游戏《吹泡泡》开始,让孩子们通过熟悉的游戏来体会唱歌时气息的运用。然后通过听范唱——按节奏读歌词——跟唱——通过分析乐句及歌词来理解歌曲,有感情演唱的方式来学习歌曲。在拓展环节,我安排学生通过打节奏给歌曲伴奏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并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歌曲。
整节课我的安排有张有弛、能够使大部分孩子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虽然在学情分析的时候,我已经想到班上可能会有不能自律的孩子,但是仍然对于已经被家长听课三节课的孩子会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估计不够充分,致使在课堂中未能调动全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分组活动环节,因为学生这节课是在楼下上课,座位与平时音乐教室不同,找不到自己的活动小组和小组长,致使一些孩子没有能及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我认为,自己对于学生常规训练不够,以后还得加强,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对于各个班级中自律性差的孩子以后我要加强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到及时、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其更好完成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今天这节课,更让我感受到要不断学习、及时反思的重要。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三
《动物说话》这一课,是一年级教材中的一首学唱歌曲。这首歌曲我已经教过好几年了,可是,每次面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总会上出不一样的效果,也总会有点不一样的体会。接下来我就来说说在上完五个班级之后,我对这一课的反思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歌曲中不用演唱歌词的地方,xxxxx,学生还没有掌握,容易连着唱下去,不知道这个地方是要停顿的。还有就是在唱“叽叽叽”的.时候,学生总是忘记做摇头或是耸肩的动作,而是继续唱“叽叽叽”。主要问题是我在讲解的时候,可能没有说清楚。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讲解到位。
第二、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时,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小乐器,所以显得很兴奋,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纪律失控。由于小孩子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教师在开课的时候要注意这样的细节问题。
第三、对于表演的概念,还是不怎么清楚。明明说了边唱边做动作,可是,许多小朋友做动作太兴奋了,结果变成了跳舞课,没人唱歌了,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在今后的课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改正。
第四、在编创歌词的时候,往往是简单地说出那个动物的名字,却不能按照之前唱的节奏来模仿,而是要我举例说出其中一个,才能模仿唱。以后也要多锻炼孩子的动脑和编创能力。
但是总的来说,犯错的人总是少数的,大多数小朋友都能很好地完整背唱这首歌曲了,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四
大家都知道一年级二班的李洋同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生,上课经常跟你捣乱,时不时地大吵大闹,有时真的让人很讨厌。我有一段时间不去理会他,把他放在一边,随他去。自从有一次……
那天我正在教一首新歌《小乐手》,小朋友都在投入地唱着、跳着,表现很好,李洋一个人趴在桌子上玩,我看他也挺可怜的,就笑着温柔地说:“李洋,你乖一点,宋老师送你一样东西玩。”于是,我就顺手拿了一个小铃(一件打击乐器)给她,告诉他怎么敲,并示范了一下。李洋拿到小铃后开心地不得了,两眼发光,马上敲了起来。一开始,他是乱敲的,可当我弹起《小乐手》时,他居然能和着音乐敲起了节奏,而且敲的很不错。我和同学们都感到很意外的。我带头鼓起了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夸李洋聪明。只见李洋也露出了笑脸,很兴奋的,因为像他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得到称赞的。老师和同学真诚的笑脸给她带来了快乐,同样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快乐,这堂课上得特别开心。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教育,培养人的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音乐家。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困惑: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学生一遍又一遍唱谱、打节奏、听音程……又叹息孩子的悟性怎么这么差,教了好几遍,总还是似懂非懂。我们是否想过其他的原因呢?孩子是无辜的,他们需要的是音乐的源泉,而非枯燥的乐理、技术;他们需要音乐给予的欢乐,而非畏惧;他们需要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而非怯懦、紧张。<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五
<
海南岛的西北部有一个俗称诗乡歌海的地方———儋州市,是海南岛汉族人民居住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主要源自于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两种音乐形式,即“儋州调声”与“儋州山歌”。“儋州调声”是儋州民歌的两大种类之一,儋州调声历史悠久,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沿海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儋州调声的内容以表达爱情、幸福生活为主,以曲调优美和群体娱乐的特点也同样流传于儋州、三亚、昌江、白沙、东方等地。“儋州山歌”也是儋州地区两大类民歌之一。儋州山歌的文本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民间文学体裁,历史悠久,深受人民的喜爱,古时候开始流传于西南一带,流行一种绕口令,亦称急口令,拗口令,实际属民间歌谣。它将若干双声、叠韵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组成有趣的韵语,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节奏鲜明,适宜口头传唱。西汉以前,这种绕口令在儋耳地区普遍流行。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儋州山歌始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了民族的蓬勃发展历程。如今,由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企业家和民间艺术家联合创办的”儋州山歌剧团”也为当地的老百姓和游客送上了不少优秀的剧目,有些优秀剧目情节感人,演员的唱腔和娴熟的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和听众的喜爱。
既然儋州山歌、儋州调声和儋州山歌剧如此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本地区中小学的孩子们对它的了解情况如何?本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课程分配情况如何?本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本土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如何?儋州地区的中小学本土特色音乐教材的`编写和推广情况如何?带着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分别对儋州市第三中学、儋州市第四中学、儋州市海头中学、儋州市海头小学、儋州市长坡中学、儋州市王五中学等学校的师生进行了走访和调查。从调查中看到,只有33%的学校有1架钢琴,33%的学校有多媒体设备,还有67%的学校只有大教室供老师使用,专职音乐教师占50%,音乐教师100%来源于海南省内高校。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以上学校的支持下对18位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使用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听课和访问,同时也对所在班级的部分学生做了相关的访问,得出了以下的结果。首先,是教材使用:教师主要使用全国通用教材,78%以学校统一颁发的音乐课本为主,22%的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外曲目教学,课外曲目中,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教学理念方面:87%的教师认为应该把本土音乐形式作为辅助教学,13%的音乐教师认为本土音乐元素在学校课程中可有可无。最后,是教学方法:受访教师上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基本相似,均采用比较传统的说、教、唱、学等比较保守的授课方式,从大部分受访学生处了解到,很多班级实际上是不开设“体、音、美”课程的,受到一些升学压力的影响,这些课时经常被主要考试科目抢占,相关的教材也不够人手一册,音乐教师根据教师用书的教案形式进行教学,授课内容大都以教唱歌曲为主,基本不涉及乐理基本知识和音乐素养的渗透,基本无创新。
第一,音乐教学总体设施过于简陋,无法完成正常的音乐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第二,艺术教育在青少年发育阶段的重要性等知识有待普及;第三,海南省师范类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已相对滞后;第四,海南省本土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招生政策也有待改进;第五,儋州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本土特色音乐课程开发工程认识有待加强;第六,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操熏陶工程急需改善和提高。
首先,更新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加大音乐教学基本设施的配套设备,从陈旧的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明确素质教育的理念与重要性,并切实有力的支持。全面开发音乐教育,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因为,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类精神文明基本素养,也是培养民族地区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国家、保护家园、民族责任感等高尚情操的最好的途径和方式。优秀的音乐更是净化人类灵魂的工具,早在西方文明古国的古希腊时期,音乐占据着最崇高的地位,其中,梭伦作为音乐的首倡者,他希望给年轻人传授音乐教育,以此推动道德强建和公民责任感,他认为这是城邦国家的福祉、力量与声誉的基础所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音乐进行了最为深入的美学和伦理学讨论。在他为主流的希腊哲学中,音乐在艺术中占首要地位。他在《蒂迈欧篇》中说过: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与激情的中和。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基本公用是教育作用,按古代世界的理解,教育指的是人格与道德的建立。当下,正值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时期,用美好的音乐教化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更是时代的要求,让我们以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民族精神更加快速步入法制、富强、民主、和谐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其次,海南省相关部门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议适当放宽艺术生艺术技能考试的门槛,鼓励少数民族和本土青少年报考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挑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担。再次,相对于五指山、乐东、保亭等市县来说,编写儋州市地方特色音乐教材地任务已经相当迫切,音乐课堂引入“山歌”、“调声”教学,正是给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更符合新课标体制建设下的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政策。建议该地区地教育和相关部门组织音乐骨干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同时也可结合当地文化部门和民间音乐专家、音乐教育家参与课程的开发和编写工作。最后,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需求,大胆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儋州“山歌”与“调声”虽然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有很多青少年觉得老土单调,根据其他地区本土特色教材的推广情况来看,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想要调动更多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做到选材的趣味性和适应性。除此之外,作品的编写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简化,教材的编写避开难度过高的误区,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审美需求、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编写时融寓知性、趣味性、表演性、欣赏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提升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多数学生喜欢通俗歌曲,在创编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调声本身比较具有时代性,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曲调通俗易懂,歌曲线条起伏不大,脍炙人口,因此,在歌曲的演绎上可以多种形式呈现,例如合唱、对唱、轮唱、小组唱、独唱,其中独唱可以编配成吉它或钢琴伴奏版边弹边唱。吉它和钢琴是中小学生最为喜爱的乐器,在课堂上要会利用教师的专业本领去表演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由于到孩子们喜欢操作性的活动,可以发动学生亲自加入资料的搜集和采风活动,在编写教材时,适当选择由学生们亲自搜集的资料,我们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民族音乐应该得到平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乡村的中小学校,尽快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投放更多的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力量,抓紧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与专业提高。优化教学环境,争取尽快突破陈旧的教育教学的局面,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活动,加快海南省音乐教育和本土音乐学校传承教育的发展步伐。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海南省教育厅配合执行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从20xx年实施的国培计划已初见成效,每年都有海南省部分高校师范类毕业实习生上岗置换到区县及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岗位,以保证被置换的中小学教师脱产到高校参加学习和培训。海南省目前实施的国陪计划已初见成效,儋州市音乐教师也是国陪计划的直接受益者,在如此给力的国家政策支持,海南省现有的音乐教育状况将有望快步提高。愿儋州市乃至海南省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在新背景下能够早日呈现崭新的局面。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六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七
音乐对学生的德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在《爱的奉献》这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图片和音乐相结合的情感导入,然后通过感受爱、歌唱爱、聆听爱三个环节来学习《爱的奉献》,体会这一主题的意境和情绪,感受爱的平凡、无私和博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概括和总结出什么是爱的奉献。
在这节课上我没有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利用歌曲的多在种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手语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享受体验音乐的兴趣。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以情感感人,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纵观全课,反思如下:
1、全课以爱的无私和博大为主线,以情感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2、将思想教育不着痕迹地融合于整堂课的教学中。
3、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性强。
1、主要任务没完成,重点没落实:升华情感的内容太多,导致重点不突出。
2、某些细节掌握不是很精确:有些学生还分不清高音和低音,我没有及时地进行纠正。
3、应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教歌曲手语时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1、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较融洽。
2、时间安排稍欠合理,临时发挥导致整个课堂显得有点乱和冷场。
3、没有适时给予学生赞扬和批评。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收益非浅,也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八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听”应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的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在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我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以外部活动和游戏为兴趣的特点,在上课前,我把学生分成蜗牛队和黄鹂鸟队来展开听音视唱的音乐游戏竞赛,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听音游戏开始了,每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各选派出两名同学参加比赛。每人头上戴一个音符头饰,随意站成一队。教师先给一个标准音,然后按照乐句中音符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弹奏出来,戴头饰的同学则按照师弹奏的顺序从新排成一队。教师分别弹奏出的音符是“5、3、1、6”,戴头饰的同学们屏住呼吸、侧耳倾听,恐怕自己给队里抹黑。很快根据自己的判断从新站成一队。教师再弹奏出第二组音符“5、3、2、1”,请另外一组的同学进行比赛。
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是全班同学。教师只起一个辅助作用。当一个同学听辨后,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准确的用手势判断对错。遇到有争议的时候,教师及时补充,给予标准答案。凡是判断正确的队能够获得一个小奖杯,于是欢呼声一片。教室里立刻成了欢乐的海洋。
看的出来,同学们对这种形式的学习非常感兴趣。
歌曲的主要构成单位是乐句。乐句的主要音符顺序听出来后,教师再分别请代表视唱完整乐句
(1)55535︱165︱;
(2)55532︱132︱;比赛难度加大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一首歌曲的主要乐句非常轻松地学会了,再学唱歌曲就轻车熟路了。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九
能准确演唱《小鸟,小鸟》的合唱部分,达到和谐统一。
体验与感受:观看《动物狂欢节》片段,(1)狮子,模唱主旋律;(2)天鹅,随音乐舞蹈,模仿天鹅动作。欣赏(《白鸟朝凤》)《空山鸟语》,感受(唢呐)二胡的音色特点及丰富的表现力。
本课的设计是由歌名导入歌曲,然后让学生齐读歌词体会歌曲感情,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分乐段学唱歌曲强调齐唱合唱的概念,点出各乐的难点(节奏)。
在歌曲处理方面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所起的作用,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但是在注意二部合唱的音准、声部的'和谐、统一上做的不是十分好,在以前的音乐课上对两声部的训练的比较少,由于学生对两声部感到不愿意接触,课堂上我往往都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来了解多声部歌曲。由于有了以前对多声部歌曲的了解,而《小鸟,小鸟》又是一首非常简单容易掌握的两声部歌曲,在练习了几遍之后,有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开始准确的演唱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需要在下节课中加强训练,直至掌握。
在为小动物们编排舞蹈上同学们都显得不好意思,有的同学能大方的站出来,但是大多数同学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断鼓励和帮助。
让歌与情节表演相结合,给学生带来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而我们的教师则应该注重“教而不思则罔”只有注重不断的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的进步。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篇十
这是一首天真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节奏活泼,旋律幽默诙谐,歌词具有很浓的童话色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歌曲采用了二四拍,节奏较复杂,每个乐句都采用问答式的一呼一应,乐句间休止符的运用表现了小动物的可爱。
在教学《我当老师》以后,通过反思我有以下的几点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本节音乐课开始,大屏幕就出现了动物学校的场景,通过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的画面,教师妙趣横生语言的描绘和引人入胜的音乐渲染,把学生带进了“动物学校”的童话世界。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自己当上了动物学校的小老师,并以问答的形式启发学生:“你想教小动物来干嘛?”一下了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于创设了这样独特的教学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转换成了“动物学校”的小老师的角色,不仅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体验了当老师的快乐,而且使学生初步熟悉、理解了这首歌的歌词。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为学生学唱《我当老师》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境域之间的'综合和现代教育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拓展学生的审美空间。
在学生初听歌曲时,随欢快的音乐,大屏幕上出现了动物图谱,既有小猫、小狗、小鸟和小羊可爱的卡通动物头像,又有随乐曲跳动的旋律线,这时学生眼看、耳听、口哼、手拍,多种感官联合并用,同时出现《我当老师》的歌词。以这种形式出示歌曲,体现了浓郁的童话色彩,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篇十一
本课是广东版美术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九课《吃瓜果的人》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本课的教学有成功之处也有存在的问题。
本课教材以“吃瓜果的人”为题,让学生体会水果的香甜,除激发兴趣外,还要让学生在吃的过程中学会细心观察与发现。本课以学生吃瓜果的情景导入,目的是创设学生“吃瓜果”的情景,让学生在吃的过程中,学会关注“吃瓜果的人”的头部、五官、动态产生的变化。如:甜滋滋的吃,狼吞虎咽的吃,高兴的吃,等等。五官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使学生学会用夸张的手法把吃瓜果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并进行想象引导。
我认为这堂课能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为目标,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主要成功之处体现在学生很感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激发与调动使学生进入到一个有趣的课堂,同学们在课堂上从各个角度来观察吃瓜果的人,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有趣的吃瓜果表演竞猜,使学生吃的高兴,玩的开心,学的轻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吃吃画画充分给予学生想象、创作空间,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展示欣赏图片,适时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外在的直观刺激,为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学生学的轻松自如,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的欣赏环节活动首先是学习新知前的欣赏,在引导谈话引起学习兴趣之后,直接展示多张水果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种独特的美感,产生美的体验,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新知的教学水到渠成;其次是学生观察吃相后的范作欣赏,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赏析范作的独到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使审美体验的升华;最后是新课结束后的作业交流活动,这既能进一步巩固新知,又能起到放松学生的情绪作用,这时的欣赏还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整节课课堂活跃,学生兴高采烈,作业完成的.也好,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充满了激情。本课教学重视了课堂教学评价学科性。学生是一个有个性的主体,对学生的发言有一个不同以往的评价,因此,我在评价学生时,积极寻找具有美术特色的因素加以肯定,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色彩感觉真好,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真会用颜色,你的造型能力很强,等等。重视作业练习的评价过程,练习是一种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对学生作业的忠肯的评价更是巩固新知,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我让学生参与评价,采用自评、互评、他
评等多种形式,建立综合评价制度,让他们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快乐和喜悦。本课努力创造一个师生间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上得开心、学得有趣。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课堂活动时间有限,个别学生发言机会较少,作业的时间也感觉不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了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把握好这一点,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篇十二
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出现,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幸赶上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咀嚼着新课程提倡的新理念有人欣慰: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有望了;有人自豪:赶遇课改,老师也幸福;有人感叹:“新瓶”真的能装“旧酒”吗?……经过几年的尝试,新课程的教师也基本能大胆,积极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变学生以往爱音乐而不爱上音乐课的现状,音乐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新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从教师的角色上看,以往我们的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的训练为中心进行教学的,忽略了学生带有个性倾向的生活体验,学生只是听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惟师是从,惟书是从的习惯。这样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教学趋势必将会牢牢地禁锢住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可贵的创造力。如有一次我在上课的时候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动物是一蹦一跳的呢?孩子们回答的什么都有:兔子、小青蛙、小袋鼠、小猴子……突然有个孩子说:“跳蚤”当时我一愣,但还是及时的表扬了那个小朋友夸赞他很有创意,与众不同,那个孩子得意的坐下了。于是其他孩子也纷纷回答还有:虱子、蚂蚱……当时我愣住了,孩子们不管这些昆虫究竟会不会跳,一下子就说出了几十种即不可爱又不益孩子模仿的虫子,我赶紧把孩子的思路拉了回来,让他们进行游戏律动,把孩子们分成了四组模仿小兔子、小青蛙等会跳的小动物,和着音乐教室里进行律动。一切进行的很顺利,当轮到第三组小朋友表演的时候,有个孩子居然伸着舌头,一蹦一跳地朝我过来,我惊奇的问你模仿的是什么?“我模仿的是僵尸”说完还双手掐腰,得意洋洋。惹的大家哈哈大笑,教室里一片闹哄哄的现象。于是我狠狠的批评了这个小朋友,后来的律动游戏他怎么也不肯参加。课后我困惑了,一个7岁的孩子如此固执地坚持他在大人眼中并不正确的举止,他心理的动机是什么呢?对于他“奇思怪想”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对待呢?而如今新课程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已一改昔日传统的“唯师是从”“师道尊严”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沟通交流的关系,如“你真了不起”,“你真棒”等等即尊重学生又激励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从教师教学方式上看,教师已经改变了传统单一枯燥的专业化技能训练,大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课程的整合与延伸,注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表现音乐,激发学生对学生的兴趣,努力缩短音乐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如在歌曲《闪烁的小星星》一课中体验音的强弱,有一位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直观形象的模仿音的强弱如:老虎的叫声?蚊子的叫声?接着就用做游戏的方法在一面鼓上撒上小米,用不同力度的敲击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用朗读歌谣的方式来体验音的强弱,最后在律动实践中理解音的强弱。这样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还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一个亲身实践的空间;一个情感沟通的空间。
3、从学生学习的方法上看,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已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人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如在欣赏歌曲《玩具兵进行曲》教师让学生说说你听后的感觉?有的学生会说:“我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王国和小士兵们一起在玩耍。”还有的小朋友会说:“我仿佛在梦境中,梦到了许许多多的木偶在跟我跳舞。”等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音乐的感知不确定性的特点,给学生极大空间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随笔(十二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