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精选3篇)
党的建设,简称党的建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基层党建不够扎实。一些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基层党建工作抓一阵、放一阵,紧一阵、松一阵。
2.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程度有高有低。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程度不高,甚至流于形式。具体表现有,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对问题触及不深,三会一课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等。
3.党建工作能力不够高。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力挑战,最大危机是本领危机,最大恐慌是知识恐慌。一些党组织领导成员不注重学习培训,面对新问题、新要求时束手无策。在执行中,一些党组织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缺乏工作思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4.制度建设不健全。有的党组织只满足于布置党建任务、提出工作要求,缺乏配套的督查制度。一些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或者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有的党组织虽有党建工作制度,但制度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
二、意见建议
1.调动各级党组织做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要澄清“党建工作和机关业务工作是两码事”的模糊认识。消除“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认识,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工作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2.提高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执行能力。首先,任务指向要清晰。其次,要善于抓细抓实。要分类建立工作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从执行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入手,明确详细的程序步骤,着力破解执行“缩水”等现象。最后,要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好、能力强、对党建工作热心的同志安排到党建岗位上,做好对党务干部的培训,使其逐步成为党务工作的行家。
3.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策领悟力。首先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打牢领悟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次,要研究政策。中央和上级的政策往往是基于对普遍性问题的把握,政策的贯彻执行须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实践、注重总结、注重创新,做到正确地贯彻政策、执行政策、落实政策。
4.强化制度的保障作用。一要规范各项党建工作制度。抓好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运转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权力运行流程、责任主体和责任边界,明确办事程序、环节、时限和标准要求,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按制度管人管事。二要提高各项党建工作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党员干部对相关制度的认同,使各级干部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严格按制度办事;增强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确保可操作性强。三要增强相关制度的威慑力,对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者,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
5.加强对各级党组织的督查和问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形成党建工作效能责任倒逼机制。通过加大对党建工作落实不力的组织和个人的问责力度,使党建工作成为“硬指标”。要厘清责任主体,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进一步厘清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书记、党委(党组)成员、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职责任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执行目标任务层级责任制,逐级逐层分解党建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考核体系,把责任担起来,把压力传下去。
6.利用“互联网+”,创新党建活动方式党建活动方式。要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趋势,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互联网+”作为提高党建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探索建立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流程和方式,建立网络党支部,开展沟通交流、党务公开等非涉密党建工作。
【篇2】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宣传教育能力不强。“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组织生活等制度形同虚设,教育党员宣传群众功能滞后。
二是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年龄老化、作风老派、思想老朽等问题严重影响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三是促脱贫攻坚能力不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能力的提升是新时期新任务下对基层党支部的一个严峻考验。
(二)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
个人享乐代替了集体主义。少数农民党员缺乏高远之志,日图三餐、夜图一宿。与民争利代替了为民服务。少数农民党员缺乏身份意识,不能践行党的宗旨,甚至变相与民争利。推诿扯皮代替了勇当先进。少数党员遇事摇头推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消失殆尽。作风漂浮代替了扎实工作。在落实政策中扭曲走样,纪律松驰,不顾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违规办事,如损毁良田、森林,违规或超面积建房等。
(三)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就农村而言,年轻的、文化素质高的、有一技之长的大都外出务工。导致村干部队伍结构失衡,新鲜血液注入不够。具体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部分村组干部对当前农村工作不知如何下手,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培训强能力。通过讲座、短期培训、现场学习交流、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拓宽领导干部培养渠道,努力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是配备专干提后劲。配备党建专干,做为支部书记的助手,协助支部书记做好日常党务工作,同时做为后备干部力量培养,尽快进入角色。
(二)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一是抓工作流程标准化。“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工作流程标准化对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各项服务水平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印发各支部,做到规范运作。
二是抓阵地建设规范化。党建阵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党支部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支部阵地规范化建设中,要坚持因地制宜,本着“标准、节俭、实用”的建设原则,满足党员、干部多方面需求,每一个“有”都有详细而具体的标准要求。
三是抓党建经费专用化。党建经费必须用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专款专用、规范使用,任何部门不得挪用、占用。
(三)切实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完善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责”工作制、“一票否决”考核制和“一错双究”问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细分工作任务,责任压实到人。
二是完善督查机制。通过不定期、不定点检查的方式,全面开展督查工作。同时,将督查日常管理与督查重点任务相结合,有效转变督查方式。
三是完善约谈机制。要善于将谈心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约谈函询等日常监督手段广泛地运用到监督执纪中,并充分运用干部召回管理做法,实现约谈机制和干部召回管理机制的有机统一,对受约谈干部进行教育转化,帮助提高认识、转变作风,确保约谈工作取得实效。
【篇3】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学习交流,也十分感谢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省委书记李锦斌再次强调,要把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因此,实现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也是我们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现结合上级部署和文件要求,以及农村党支部建设实际,对照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和现党支部工作实际,和大家共同探讨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村组干部队伍难配强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有一部分村如果村支书卸位,要重新挑选一位合适的村支书就很难。同时,农村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多数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在外就业或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缺乏后续保障。
二、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组织战斗力下降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很远,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甚至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信仰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参加支部党员培训、开党员会都要拿报酬;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与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党员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政治出路无保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我社区对村干部待遇问题非常重视,得到了有效解决,与相邻乡镇相比也处在前列,但村干部的工资较低。由于工资待遇低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没人愿意干或有能力的不干。村干部在政治出路等方面还缺乏一种激励机制,村干部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干的不好也抽不了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所以在遇到“难、重、繁”的工作任务时,随时就有卸任的想法,导致农村一些难点问题解决不能及时到位。此外,村干部退职后也没有保障,虽然我社区给为历任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现任村干部没有制度保障。农村党员干部机制保障不健全,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稳定,更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农村集体经济脆弱,村党组织威信降低
村集体经济普遍十分脆弱,不少村集体收入有减无增,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已是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则是难上加难。村集体经济弱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债务归还无期,导致党组织形象受损,威信下降。有经济实力才有战斗力,基层党支部威信的树立要靠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问题。可以说“经济发展到哪里,组织的威信就树立到那里”。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党员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帮助和带领群众致富,也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流动党员管理困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管理中表现为“五难”,即“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面临以上农村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第一,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要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只有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抓党建,农村党建才有着力点,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一要围绕发展配强班子。一方面扩大选拔范围,创新选人界限。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束缚,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限制,面向发展经济能人,选经济型、技能型、知识型、开拓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党内民主,创新选人机制。要通过“公推直选”,选出精干高效、群众满意的村支部班子,真正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二是围绕发展提升素质。帮助村干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着手提升村干部引领发展本领。以区党校、远程教育站点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阵地,对村干部和党员骨干进行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和技术轮训,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培训,开阔眼界,不断更新提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带动致富能力。三是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是解决村级组织威信不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要搞好集体原有土地、场所等的承包经营,提高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要对村组运行中各项必要的开支和刚性支出,进行摸底了解和科学的测算,加大村组资金投入力度。
第二,把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作为根本要求。
党员素质决定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要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发展好。发展党员既要慎重,又要积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不断完善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双向推荐制、公示制及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建立优秀农村人才储备库和培养帮带机制,培养吸收农村“种养能手”、“土专家”等致富型农民入党,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好。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在培训管理上,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强化各级责任;在培训内容上,要在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突出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致富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分类分层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培训经费上,上级财政每年要安排农村干部和党员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三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管理好。进一步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健全分设党小组制度,以村民小组或相关产业链条为单位,广泛建立党小组,将分散的农村党员集中起来,参与议事决策、财务监督等。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党员活动日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强化党员行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党员年度评议考核、党员挂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民主评议机制。强化预警告诫,健全党员淘汰机制。四是把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好。党员干部切忌静不下心、沉不下身子的浮躁心态和飘浮作风。要强化实干精神,只有实干,才会有成绩,才会促进发展,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立“以民为本,奉民为天,为民奉献”的意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在工作中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注意解决问题,搞好分类指导。树立群众事务无小事的意识,特别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解决好、落实好。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基层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工作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把加强村级干部后备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
要强化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职责,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要拓展选拔培养视野。及时把那些思想品质好、奉献精神强、会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提供优秀人才支撑。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工作,把一些思想观念进步,开拓创新能力强,下得去、呆得住、能吃苦的大学生安排到村内任职。要把选人范围扩大到回乡学生、复退军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等各个领域、各种群体之中。二要创新培养制度。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联系人制度。实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支书接对联系培养制度,帮助后备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后备干部考察制度。定期对后备干部表现情况进行考察,建立干部培养档案,作为村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克服选用的随意性。建立谈话沟通制度。定期与后备干部进行谈话,关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增强后备干部的组织归宿感。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在乡镇党委考察的基础上,村党组织每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及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使后备干部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第四,把强化保障激励作为努力方向。
要稳定村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强化保障激励措施。一要着力加强待遇保障。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适当待遇留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补贴各级财政分担统筹制,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健全完善村组干部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并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机制,拿出一定的比例或名额,选拔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任职,享受公务员待遇,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二要着力加强考核考评。将农村党员干部的补贴及晋升与其担负职务、付出劳动、工作成绩挂钩,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制定以经经济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奖罚依据,实行村支部干部补贴在乡镇推行目标管理考核的基础上统一发放。三是着力加强权利保障。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扩大基层党员的参与面,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可聘任为党内民主监督员。逐步建立党代表常任制,定期听取和评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四要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生活上随时了解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温暖。建立年龄高和党龄长的老党员到龄补助机制,党龄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健全党员创业帮扶机制,主动创业的党员要给予贴息贷款等政策性创业扶助;完善党内救助体系,开展贫困党员党内生活补助工作。通过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提高党员的荣誉感,使农村党员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
第五、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流动党员大多年富力强,经常出门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和利用好这一群体,通过发挥流动党员“双带”作用,促使本地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因此,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
一是建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其动态。
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
三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回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部,作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
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四是对个别在外出期间思想退化,表现恶劣,经党组织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的流动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予以组织处理,严重者要做出劝退或除名处理。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看法,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精选3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