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思考
十四五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银行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思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银行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思考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实体经济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要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经验,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完善自身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健全完善银行监管和风险处置机制等一系列关键改革举措,以更加便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银行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支撑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中实现银行业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深化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新发展格局质效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总书记根据“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要服务好“双循环”发展格局,银行业应找准定位,将自身“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当前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难点,以针对性、高质效金融服务助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一)继续推进零售转型,稳慎布局消费金融,服务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释放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需要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为重点,多措并举鼓励居民有序扩大消费。“十三五”时期,银行业持续推进零售转型,住户部门贷款占境内贷款余额比重持续攀升,20xx年底提高到xx.xx%,同比提高x.xx个百分点。在“十四五”继续扩大内需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围绕客户不断升级的新需求,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深挖旅游、医疗、教育、养老等有效消费场景,推进差异化竞争,不断提升产品吸引力,以更丰富多样、成本可控的消费金融产品支持居民消费升级。
(二)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疏通双循环堵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两头在外”的产业链布局遭遇外部冲击,供应链外迁等脆弱性凸显,形成双循环的堵点。要以落实八部委近期出台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准确把握供应链金融内涵,推动其在规范和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创新,拓展新型产业链条,探索与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方、互联网供应链平台的全产业链合作新模式,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严格监管约束,切实提高金融与供应链的协同性,精准服务,有效支持产业链在稳定、完整的基础上迭代升级。
(三)以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补齐双循环短板。“十四五”时期要推动建立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银行业而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科技创新的手段与工具。在政策性金融领域,研究设立专事支持基础领域科研创新的政策性银行或基金,提供更多中长期资金支持。在商业性金融领域,坚持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推进银行业内外部投贷联动政策落地见效,在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整合旗下各类机构特长,协同完善全周期精准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四)提升银行业支持制造业发展质效,锻造双循环长板。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xx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排名第二、第三的美国与日本之和。但大而不强,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利润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打造银行业与制造业良性循环的机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发挥金融对制造业价值发现、风险定价、激励创新、分担风险、并购重组等功能作用,完善政策体系,研究设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社会担保体系,适当提高制造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引导银行发放中长期贷款,实现银行业对制造业金融支持规模稳步提高,期限合理延长,结构明显优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统筹安全和发展,以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支持新开放格局和双循环发展。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新发展格局并非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际国内双循环。“十四五”时期,对外开放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银行业要在统筹开放发展和自身安全基础上,以高水平双向开放支持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继续鼓励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展业,稳步提高银行业外资占比。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银行业金融服务。
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适配度
“十三五”时期,主管部门坚持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宏观调控、银行监管与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信贷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_年前x个月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从20xx年高点时的xx%降至xx%。与此同时,银行业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小微企业贷款支持为例,截至20_年x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增速比20_年末提高了xx个百分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xxxx万户,同比增长xx%;前三季度新增xxx万户,与20xx年同期增量基本相当。20_年x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xx%,较20_年xx月下降了xx个百分点,实现了量增、面扩、价降。“十四五”时期,要践行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和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的适应性和普惠性,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更好地匹配。
(一)落实落细金融服务重大战略,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议金融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统筹,明确区域金融改革主体责任,在细化、实化基础上,提高差别化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金融体系构建、特色金融产业发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政策措施落地起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海南自贸港、黄河经济带等事关长远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板块的特色和发展定位,研究制定更“接地气”的金融支持整体方案。
(二)加大“三农”、小微、民营经济支持力度,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继续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实现金融支持农村实现脱贫攻坚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无缝链接。拓宽抵质押品范围,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和季节规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农业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统筹运用差别化信贷导向、宏观审慎评估参数微调、监管评价与绩效考核监管、税收支持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增加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单列信贷计划、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保障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必要资源投入,在先行推动缓解融资难的基础上,坚持风险定价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循序渐进缓解融资贵;推动有序实现“一二五”目标,提高银行业对民营经济信贷支持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贡献的匹配度。推动修订《商业银行法》,修改银行发放贷款应当提供担保的相关规定,推动“信易贷”平台升级改造,支持银行业稳步、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降低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
(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超越绿色金融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银行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以此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时期,绿色金融虽有较快发展,但多数银行业机构尚未将其提升至发展战略层面,公司治理框架很少包含绿色金融配套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实践中多停留在经营层面,支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意识很容易被绩效考核压力和经营指标冲淡。“十四五”时期,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在进一步完善绿色投融资体系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三大核心价值因素纳入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细化ESG产品体系,延伸ESG风险管理内涵,融合ESG高质量发展理念,从授信全流程管理、产品研发创设、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ESG银行体系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全面提质增效。
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中,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十三五”时期,伴随现代科技的快速演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迭代速度加快,使得消费互联、产业互联与金融服务更紧密结合,信息流转与信用流转更有机联动,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非接触服务”更深入普及。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之下,我国银行业把握四重机遇,数字化转型进程明显加快。一是政策机遇。疫情以来银保监会、央行等多部门出台系列文件,政策导向明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线上业务布局,优化“非接触式”服务渠道。二是以渠道网络化加速下沉为代表的社会机遇。疫情催化下,大量场景从线下迁移至线上,各行业“线上”商业模式变革步伐加快,居民消费、企业生产、政府治理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更加势不可挡。三是技术机遇。回顾技术发展史,银行业一直是尖端技术应用的先行者。“十三五”期间,以5G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日益成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四是新兴业态逆势暴涨催生新业务增长点的经济机遇。疫情催化下,新线上零售、在线娱乐、在线医疗、在线教育、远程会议办公等一系列新兴业态蓬勃兴起,居民消费模式、企业运作方式和社会运作范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将继续快速迭代演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展望未来,已经箭在弦上的央行数字货币大概率在“十四五”前期落地发行,数字经济在为银行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带来新的理念变革、模式创新、流程再造、组织重塑的同时,也在支付脱媒、资金脱媒、数据和系统安全等领域带来诸多严峻挑战。银行业要深刻体认金融和科技深入融合的发展趋势,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这一系统工程。为此需要结合每家银行自身的特点,通过清晰判断未来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基本保障等要素,建立自身比较优势。
(一)明晰数字化转型战略。坚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基因”确定具体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节奏、目标和重点,推进产品、营销、渠道、运营、风控和决策等全面数字化转型与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自我赋能。
(二)建立高适配性柔性组织架构。通过打破行内部门藩篱,支撑高速迭代和快速决策,形成实时响应市场的轻型化、敏捷性组织。
(三)秉持客户为中心理念,加速开放生态平台化发展。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平台为载体,形成与客户直联互动的双向机制,依据金融服务频次,构建开放型获客、活客体系,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搭建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嵌入银行应用,方便客户在一站式平台获得全方位服务,实现用户个性化金融需求与金融产品服务实时匹配对接。
(四)打造协同整合生态圈,构建未来竞争“护城河”。以利益共享机制和中后台整合,推进银行内部产品、风控、客户体系协同。与拥有技术和流量等资源优势的外部机构,构建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协同生态圈。
(五)严守风险底线,把握好效率与风险的动态平衡。数字化使得金融机构相关性提高,风险隐蔽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系统复杂性更高。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要始终以到位有效的风险防范为前提。通过多措并举,力争更多的银行成为“更好的或全新”的银行,而避免被整合、被降级、被脱媒。
完善银行业公司治理,健全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银行业长期稳健运行的基石。“十三五”时期,金融监管部门先后出台《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制度规范体系不断完善。但包商银行、恒丰银行等高风险机构处置案例表明,实践中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公司治理还存在诸多缺陷,成为一些重要风险事件的“策源地”。表现为:部分机构党的领导弱化缺失;股权管理不规范、透明度偏低;主要、控股股东行为不审慎、不合规,大股东控制现象较为普遍;“三会一层”等关键治理主体履职有效性不足;绩效考核激励短期化倾向明显,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难以完全落地。
“十四五”是我国银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以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效支持国民经济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进一步牢牢把握公司治理这个“牛鼻子”,以落实《健全银行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标本兼治、分类施策,力求从源头防范控制住各类风险,构建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特点的权责对等、激励相容、风控严格的银行业公司治理体系。
一是以中小法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重点,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发挥好党的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政治优势。
二是全面加强股权管理。本着资质优良、公开透明原则,实现股权结构动态优化;细化股东资质审查,落实对股东和实控人的穿透管理;持续规范股东行为,依法依规治理股权代持、隐形股东、非法获取银行股权、违规关联交易等乱象,坚持依法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防止大股东和一致行动人操纵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三是加强“三会一层”建设,提升关键治理主体履职质效。更好地发挥股东(大)会权力机构作用,提升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独立性和专业化水平,以优化“两会一层”履职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做实监事会,明确高管层履职边界。
四是以强化信息披露为抓手,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债权人、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监督作用。
五是优化绩效考核与薪酬机制。建议相关部门修改《金融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商业银行绩效考评监管指引》,完善风险与收益平衡兼顾的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小微、“三农”、绿色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专项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高管人员薪酬结构,建立市场化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坚持绩效激励与风险损失挂钩原则,落实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管理制度,强化薪酬费用管理。借鉴科技企业做法,稳步推进员工持股试点。
构建可持续的银行业资本补充机制
20xx年以来,银行业内外部监管环境明显趋严,在监管部门“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政策引导下,资本消耗相对较高的信贷资产增速持续明显高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见图)。20xx年x月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业积极推进表外和“表表外”业务回表。加之经济增速回落叠加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明显加大。20_年全年计划处置不良资产x万亿元,较20xx年的x万亿元增长近xx%。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需求上升,中小法人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更是骤增。针对上述问题,“十三五”时期金融主管部门及时出台一系列支持银行补充资本的政策措施,既覆盖永续债、优先股等创新资本工具,也涉及扩大包括保险机构在内的投资主体范围。银行资本补充政策环境有所改善,资本补充渠道得到拓宽。
“十四五”时期,要多措并举构建可持续的银行业资本补充机制,使银行业通过“减费降息”让利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高服务新发展格局质效。
一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银行业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相对稳定,净息差稳步、小幅收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息收入占比,维持银行业适当的利润规模,夯实内源资本补充基础。
二是引导主要、控股股东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适当下调回报预期和分红要求,增加利润留存,增厚核心一级资本的安全垫。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完善银行资本补充政策体系。“十四五”末期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将要满足金融稳定理事会更高损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建议主管部门适时出台政策,鼓励大型银行探索推出合规的TLAC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探索转股型永续债、转股型二级资本债、附次级条款的可转债等工具创新,尽快破解发债机构条件、政府股东资格等难点,推动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政策尽快落地起效。
四是简化审核程序,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取消“一行一债”等限制,引入类似“储架发行”的制度安排,以更灵活的发行安排提高资本补充效率。
五是有序拓宽资本补充工具投资者范围。鼓励保险资管、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增加银行资本补充债券配置比重,探索将资本补充工具纳入主流债券指数,吸引被动投资,多措并举尝试解决长期存在的银行体系资本补充工具互持的难题。加强对外推介,鼓励境内银行在离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工具。
六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使银行业得以适时盘活、降低风险加权资产。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一是增强资本管理水平,做好资本规划,努力实现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动态匹配平衡。二是优化盈利能力,夯实内外源资本补充基础。把握政策窗口,拓宽自身资本补充渠道。三是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稳步推进低资本占用的零售业务转型,拓展零资本占用的中间业务,提高单位资本消耗产出效率,最大限度缓解资本压力。
完善监管体制,健全市场化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第x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一委一行两会一局”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在国务院金融委统筹领导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明显进展,金融风险从快速积累逐步转入高位缓释,以包商银行、安邦集团为代表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守住了系统性风险底线。
“十四五”时期,我国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将会持续,一些长期累积的风险矛盾会继续显现,并可能与新的金融风险点交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的高速迭代演变,金融产品和业态必将更加复杂,潜在风险更容易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跨地区乃至跨国界传递。与此相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有待完善和提升,宏微观审慎、央地监管职责边界有待进一步厘清,监管措施差异化、精细化、针对性均有待提升,金融科技的快速兴起使得传统监管手段越来越无法满足监管实践需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问题银行仍然“易生难死”,零售和对公债权人刚性兑付预期依然普遍存在,处置实践中过度依赖存款保险等公共资金救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仍未完全确立,接管、重组、撤销、破产等处置程序的顺序和衔接机制亟待细化。
(一)要直面“十四五”时期金融风险演变特征的变化,与时俱进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金融特点的金融监管体系,实现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全覆盖、无遗漏”。在此进程中不断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一是在国务院金稳委领导下,加强监管协调配合,进一步理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央地监管职责分工,构建跨省区市区域监管协作机制。二是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及时消除监管空白,补齐制度短板。三是强化功能监管。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不同监管机构监管下的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防止监管套利等各种逃避监管行为。四是加强行为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为核心的行为监管体系。五是运用监管沙盒等柔性监管方式,使金融科技创新有章可循。加快监管科技发展,保持与金融科技创新至多“一步之遥”,避免出现技术代差。
(二)要全面总结“十三五”金融风险处置化解的经验教训,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精准有效防范化解银行业各类风险。一是加强银行业风险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在现有压力测试框架基础上,建立问题金融机构预警模型,提高风险预警的敏感性,完善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现有风险评级和预警体系;从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负债率、商业模式可行性和重大风险事件等角度入手,按照定量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原则,明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定标准。细化不同风险等级的早期干预措施,对风险迅速恶化、接近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迅速果断采取处置措施。二是完善市场化、法治化风险处置机制。首先,建立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法规,实现市场主体有序退出,为银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处置“过剩产能”奠定基础。其次,在厘清责任内涵、明确分担和追责机制的基础上,压实金融机构自救主体责任、地方政府风险处置属地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金融监管问责制。再次,明确对高风险银行业机构接管、重组、撤销、破产处置程序和衔接机制,推动有序退出。最后,更好地发挥存款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健全不良资产处置、注资重组、同业并购、处置基金、过桥银行、引入战投及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健全市场化风险处置和救助机制。
银行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思考
“十四五”时期,全球地缘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和科技发展将持续演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中国银行业将告别“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进入以追求高质量、数字化为导向的转型发展“跋涉期”。
银行业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
(一)市场环境将发生巨变。未来五年,全球财富和经济权或将重新分配,资本资源流向格局将发生调整。经济“双循环”运行机制下,企业战略将实现从全球到大区域、从大区域到地方的重心转移,资源厚重的一级核心地区市场和城市将成为各类企业首选目标。中国将开启包括5G、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西方国家将推进高端制造业回归、基础设施再造和现代医疗卫生设施的重建。绿色经济将加速发展,数字革命将引发社会价值观变化。新技术革命成为经济权力格局演变的锐利“催化剂”,消费者权力将日趋强大,“常青树”企业必须以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速度、质量和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数字革命引发的超级竞争和破坏性创新将使数字化转型迟缓的企业迅捷走入历史。
(二)银行业将逐步走出“舒适区”。中国银行业曾经历了过去十几年的“黄金时代”,效益、质量、规模和市值走在了全球银行业竞争前列。但是,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巨变、竞争白热化、监管日趋严格,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和利润增长大幅放缓,除个别银行外,银行板块整体市值的长期徘徊,表明银行业可能难以回到过去的辉煌。面对空前大变局,银行既要避免盲目地拥抱变化,走错战略方向,又要踏准新趋势的红利,走出迷茫的“舒适区”,加快战略转型,再造核心竞争力。
(三)战略管理重要性更加凸显。银行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的“六稳”“六保”要求,全力助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贯彻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实施,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关于“稳预期、扩总量、分类抓、重展期、创工具”的部署,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民生和就业的健康可持续复苏。未来五年,银行应以更低的资本投入实现更高的、过滤掉风险的“真实效益”,保持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以真实健康的企业价值为各类客户和投资者创造更多的合法利益,提升证券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繁荣。
银行业经营模式将更加多元化
(一)发展金融控股集团。遵纪守法、公司治理良好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金融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类型金融企业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展现中国金融业的强大力量、中国金融人的开拓创新精神、情怀和效率,支持国家应对大国战略博弈,深化产业整合和重构,以强大的金融科技为支撑,建立以主流商业银行为母体,涵盖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领域的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银行业经营模式改革创新的重大探索之一。
(二)轻资本经营将成为银行战略首选。近年来,信用风险的大面积积聚与爆发,从表面看来是国民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表现特征,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间接融资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业“高资本消耗”经营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十四五”期间,强化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高资本周转的财务运作模式是盈利能力排在第一梯队的商业银行的普遍选择。银行只有全面推进“轻资本”转型,才能在更加复杂的经济增长环境下,有效管控各类信用风险,摆脱信用风险周期性暴露的恶性循环,确保银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优化调整网点和人力资源助推轻资本经营。随着银行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客户金融消费和投资的“脱实向虚”,银行传统分支行物理渠道将进行大规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优化。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银行业网点的优化调整将集中在提升网点客户体验、推进客户的电子化进程、优化网点人员组合、优化网点选址和设计、强化网点金融科技应用、提升中后台运营效率、重构网点主攻客群和服务内容、加快传统柜员转型、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等方面。
银行业将向精细化、敏捷化管理转变
(一)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价值经营。银行战略转型成功的关键是全面提升资本、定价、风控、成本、流程、客户、人力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开展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新银行经营管理革命”。银行应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为核心,统筹考虑战略管理中的关键性执行点、业务流程,引入高效的战略管理工具,促进组织管理体系的各单元能够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二)通过打造“敏捷科技生态”构建银行新核心竞争力。敏捷企业一般具有移动化和互联网化、注重客户体验、数据驱动、构建开放生态平台、科技创新等特征,敏捷银行就是要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虽然敏捷化转型面临着技术创新、数字化关键绩效指标法(KPI)、保护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以及文化转型等挑战,但敏捷化转型是未来商业银行的大方向。
(三)通过金融科技驱动敏捷化和精细化。银行要通过不断升级的金融科技手段,强化个性化营销和服务,优化客户体验,实施全渠道战略,推进前台移动智能化转型;通过金融产品设计组件化,风险控制、运营、合规审查等重要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深入的大数据分析等,促进业务中台转型;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实施核心系统和开放平台双“IT”战略,向分布式后台转型;更加重视数字化顶层设计。重点是聚焦业务价值创造、推动智能化网点转型、建立面向未来的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直销子公司等新型组织体系,打造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壮大金融科技子公司,围绕“智能制造的产业链”和“智能生活的生态链”,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产投融结合业务将得到快速发展
(一)经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释放新商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迈出空前巨大的改革开放步伐,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资本市场等直接要素市场腾飞发展,有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各类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跨行业、跨国界、跨市场的整合重组。资本市场等直接要素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将促使企业不断增加对债券承销、综合财务顾问业务需求,投资银行、财务咨询、资产管理、供应链融资、交易银行等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银行需要加快对公司客户经营进行系统性重构,推进移动化、平台化和场景化转型。应逐步形成流量思维,探索共享共赢的银企客户模式,打造公司金融生态圈,建立前中后台协同发展的智能化客户管理模式,有机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建立差异化服务、一体化运营、协同营销,以平台为支撑的客户自服务模式。
(二)各类创新业务的兴起推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未来五年,银行将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打造新的风险管理能力、高超的组织治理能力、战略性人力资源能力。银行应借助金融科技,依法合规大力创新开拓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衍生金融工具、银行卡、代理业务、咨询顾问等中间业务板块。适应客户需求和监管的新变化,不断推出新的轻资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交易银行业务将有快速发展
利率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金融科技赋能的数字金融浪潮的兴起,推动交易银行业务迅速崛起。未来五年,在低利率甚至国际负利率的经营发展环境下,银行应强化交易银行业务,集中力量为对公客户提供最优化营运资本的建议、方案和产品。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传统银行服务市场占比日益萎缩,新兴金融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打造卓越的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能力,成为中国的商业银行绑定、维护高价值企业客户关系的关键手段。未来的交易银行业务应重点发展现金管理和供应链金融业务;投行业务重点发展中等规模企业的债券承销和创新性的结构化融资及顾问业务;金融市场业务要紧抓客户实际需要,积极搭建精干高效的营销队伍,大力发展代客交易与避险业务。银行要打造下一代结算和交易银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健全直通式事务处理机制,借助金融科技和信息科技手段打造跨机构、跨企业、跨平台的无缝信息接轨体系以及作业操作监控环境的数字化和实时化。
零售银行业务将走在全球银行前列
(一)零售银行业务将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未来五年,国内追求卓越的商业银行将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和收购金融科技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路径,跨越传统银行成长周期,打造“第二成长曲线”。一些银行在盈利能力和资本市场市值指标等方面将从国内银行业的“头部”阵营,走向全球银行业的前沿“翘楚”,形成多家以零售金融、金融科技、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为核心,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零售银行集团或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
(二)直销银行将有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五年,持牌直销银行将走上发展“快车道”,若干直销银行的盈利水平将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前20名,并将保持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五年直销银行团队中必有“黑马”银行进入传统银行业务阵地,利润增长将达到十倍速。到2025年,中国银行业将形成部分合法持有金融业务牌照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第一梯队的传统商业银行、新兴虚拟直销银行等三路金融大军三分“零售银行业务市场”的格局。
客户体验管理与改善能力将有大幅提升
(一)客户体验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大幅上升。银行的客户体系正在从核心客户体系扩展到全量客户体系,客户体验和普惠精神成为银行经营理念的新要素。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个人金融服务调研显示,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整体上讲中国大陆的个人金融服务业的客户体验并不佳,客户体验评价得分较低,客户对其主要银行的忠诚度也不高。未来五年,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体验和客户忠诚度是打造新时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二)少数具有高超客户体验管理技能的银行将脱颖而出。未来五年,越来越多的客户对互联网金融服务、智能投顾、虚拟信用卡、虚拟直销银行等更为青睐,愿意将纯互联网银行作为其主要合作银行或者主办银行。面对金融科技挑战者所具有的优越的客户获取方式、低成本的业务模式、创造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针对细分客群的独特价值主张、与现有体系合作的灵活机动优势、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风险管理能力等,传统银行应认清数字化、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网化的发展大势,实现银行竞争从产品、服务和各类渠道向接口、流量、平台的转变。全面强化数字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整合无缝的客户体验、建立敏捷的数字化营销能力、构建低成本的数字化流程、迅速应用5G等新科技能力和开发模式、建立支持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等将成为银行制胜的关键。
银行业的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和市场化
(一)扁平化是银行组织架构演变的大趋势。随着金融科技和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服务业,银行组织架构必将适应这种变化进行调整。银行将逐步向轻型组织转型,减少中间管理层级,以扁平化、触屏反应式组织架构,提升市场反应的灵敏度。未来五年,客群细分的变化将成为银行组织变革的向导,分支行传统功能将逐步弱化,经营管理活动的焦点不再以分支机构为单位,传统的前台作用会逐步式微,银行将更加聚焦在以客群、产品、渠道与流程、风控为基础,以金融科技和信息科技为支撑的强大中后台系统建设。集中运营物理性与管理性基础设施,共享中后台资源等组织革新举措将成为银行主流。
(二)新的市场形态需要新的创新型人才。人才是未来银行创新的关键,也是银行设计、建设和运营数字化银行的核心所在。在新的数字化经营模式下,银行最需要和最有价值的将是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银行应通过内部人员结构调整和外部招聘与联合培养以及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长期激励机制、愉悦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充分、简约的工作授权流程、柔性化和扁平化的组织等“软文化”手段,打造更开放、协作化程度更高的现代化办公环境来提升员工体验,留住和吸引具有市场领导力的卓越人才。银行应重新定义和优化设计全行的工作岗位,强化科技对岗位的赋能,重新思考和营造适应未来银行领导者孕育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培养和招聘未来各个业务和管理领域的领军人才。
银行的体制与技术将高度开放
(一)中国银行业将走出传统体制的封闭“围城”。金融机构将加强多元化合作,组建战略联盟或者通过金融控股集团等形式开展紧密的金融合作,以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应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在合作方式上,各家金融机构之间可能以创新的模式共享价值链,比如客户与科技资源共享、网络营销、产品和服务创新、各家银行的交易与信息系统对接、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摊与缓解冲击等。中小银行将更加愿意通过联盟模式实现互惠双赢,应对大中型银行下沉经营争夺高价值客户资源的巨大挑战。
(二)未来的银行是技术和产品开放的银行。未来五年,金融生态竞争将替代全能银行竞争,平台化、生态化的商业模式将成为银行重要发展方向。首先,银行应建立内部良好的创新生态。银行要激活创新基因,实现从市场跟随到引领创新的转变,构建一个具有卓越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建立勇于探索、宽容失败、包容创新的机制,鼓励干部员工踊跃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增强发展活力。其次,树立正确的身份定位。未来的银行即服务,服务即平台,个别银行将成为新金融生态的组织者和重要的基础设施,而更多的银行将成为某一领域的资源和服务的供应者。再次,实现银行服务的隐形化。未来银行势必会由“网点的银行”转向“指尖上的银行”,进化成智能手机中的一个App,或者其他应用平台的一个入口,甚至只是隐藏在某个金融或实物消费背后支付或借贷的一个选择按钮。
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谋划和践行八大策略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银行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不忘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初心,践行八大经营策略:一是银行应当在“金融富矿”战略利润区扩大市场份额。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强化财务和营销优势、开发新的市场拓展策略等提升金融资源富裕地区和富裕业务市场的份额。二是开发更多的高价值的忠诚客户。在客户增量有限,而存量客户市场的红海竞争异常激烈的时期,银行应集中优势资源向所选择的高价值客群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金融服务,科学规划提升客户忠诚度的路径和手段,重视员工对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三是开发和保持强势的金融品牌。银行必须深入分析如何开发强势品牌,采用什么工具塑造卓越品牌,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具有较高价值的银行品牌等。四是强化金融科技赋能金融产品、服务和体验。银行应在全员中灌输持续创新思维,制定科学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强化对创新的人财物资源支持。五是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十四五”期间,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应采取积极、稳妥、冷静的国际化发展策略,不为“国际化”而进行国际化。强化反洗钱和国际合规风险管理,以金融科技打造国际化经营的“利器”。六是高质、高效地开展资本运营。银行应强化金融并购市场研究,科学选择并购目标,选择在最有利的时机,采取有效的资本运作形式,实现高质量的跨越式增长。七是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银行必须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讲政治、讲大局,始终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依托,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通过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银行持续成长,向社会大众传递银行的价值观。八是强化与政府和合法的非政府组织合作。政府和合法的非政府组织掌握着大量的资源,银行依法合规深入地了解和参与政府活动、招标项目等,在支持国家和各级政府发展战略的同时,发现自身新的成长路径。
银行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思考
20_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也正在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国际经济、金融、科技、文化、安全、地缘政治等格局都在深刻调整,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经济发展新格局、新形势,商业银行应切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降本增效,加强风控,持续推进战略转型,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提升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近年来,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了普惠、民营、制造业、涉农、扶贫等与就业、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延期还本付息、合理减费等一系列“实招”对实体经济让利,20_年将为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20_年,商业银行应继续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在双循环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要求,重点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重点支持“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其中“两新一重”建设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是国家的战略投资方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数字化发展,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和满足民生需求;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对稳定投资、拉动就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切实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客户群体的资金支持,抓住项目链和资金链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资产投放,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二)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普惠金融、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涉农、扶贫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银行要积极促进业务发展,实现精准滴灌。普惠金融,特别是民营经济融资对于保市场主体,促进就业,减困脱贫,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承载了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民生关怀,存在所谓“56789”效应。即民营企业贡献了国内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制造业是打造与内需相适配的国内供给体系的实施主体,是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完备和安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载体。战略新兴产业代表我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已经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推进,绿色信贷的重要性持续提升,绿色信贷的理念要贯穿银行经营管理各环节始终。涉农、扶贫领域的信贷投放是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三农”领域补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关键举措。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做好对上述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不但要配置充足的信贷资源,更要差异化地创新出适合于行业特点的信贷审批标准和定价模式,利用大数据为客户精准画像,并积极引入保险、担保等外部机构分担风险,创新出更高效便捷、风险可控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运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信贷资源配置等政策指挥棒,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
(三)助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优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对于推动我国构建双循环格局,解决中长期发展问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颁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赋予了重点区域经济全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市场、新业务、新环境。商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在资源配置、预算考核、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等方面科学规划分梯次的区域金融资源布局,精准发力,以点带面,在有效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四)积极助力居民消费和理财。“十四五”期间,我国在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继续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提升,投资理财需求也将更趋旺盛。根据有关机构的预测,20_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支出、购房支出等,新增可投资资金约20万亿元,上述财富资金将主要流入银行存款、理财、基金、保险、信托、权益类资产等财富管理产品。商业银行要强化零售银行业务布局,从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两端分别对接居民的“一收一支”,以资管新规落地、理财子公司成立为契机,在收入端助力居民做好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帮助客户管好“钱袋子”;在支出端,以各类消费信贷助力居民消费升级,依托消费场景,强化数字风控,树立理性消费理念,助推居民改善生活水平。
筑牢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近年来,银行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银行业提升资产质量,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了新的挑战。银行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有效统筹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坚持实现过滤掉风险的真实效益,突出做好三方面的风险管控。
(一)继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要持续强化信贷审批、流程管理、分级授权、责任认定、政策传导等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银行风险管理经得起任何“惊涛骇浪”的考验。商业银行应继续提升审批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打造以授信政策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工具箱并动态调整;落实和完善各类尽职免责制度。要强化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日常考核,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坐实监督制衡,夯实各级机构和人员的风险管理职责。要优化风险管理系统功能,推进智能风控与人工经验相结合,强化评级管理,提升数据质量,加大大数据应用。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强化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国别风险等方面的识别和监测,做好压力测试和限额管理。
(二)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面对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复杂形势,商业银行更应体现出责任担当,积极通过多真实暴露、多核销处置、多计提拨备等方式防范风险。首先,商业银行应积极落实国家监管政策,抓实做细资产分类,真实反映风险底数。其次,商业银行应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在强化清收、重组、抵债的基础上,加快核销和批转,做到能核尽核、应处置尽处置。再次,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切实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平衡好拨备计提与利润增长的关系,提升自身抗周期波动的能力。
(三)积极防范灰犀牛风险和黑天鹅事件。20_年国际形势仍将呈现动荡变革的态势,发达经济体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财政金融刺激政策透支了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空间,导致全球热钱暗流涌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大债危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空间缩窄,全球流动性释放大概率边际放缓,国际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债市均可能步入高波动低收益状态。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许多地区反复,以及地缘政治博弈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蔓延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商业银行要强化对全球“债务危机”等“灰犀牛”风险的预判研究,做好应对准备,要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三性平衡,特别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做好资本规划,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也要将个别企业、金融机构或金融产品陷入困境而触发的“黑天鹅”事件纳入风控模型,提前做好各项压力测试,做好应对极端风险情况的各种准备。
加强成本控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20_年,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恢复,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并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但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刚性又成为继续降低融资成本的掣肘。从外部环境看,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和靠档计息的存款创新类产品监管逐步规范,互联网金融公司纳入监管体系,以及资管净值化转型均为商业银行负债增长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负债,特别是存款的成本管控。
(一)提升低成本结算性资金的获取能力。商业银行做好存款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夯实客户基础,增加低成本结算资金的沉淀。存款成本控制要切实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场景化、数字化、线上化、体验化的方式,丰富和完善客户结构。例如,交易银行可重点创新个性化、定制化的专属产品和服务,做深做宽客群,重点延伸核心客户上下游企业,依托真实交易场景,接入客户真实的支付结算需求,加大高黏性、低成本、广客源的结算性存款沉淀;再比如,零售银行应重点依托代发、信用卡客户、资管客户和个人贷款客户的经营转化,以场景获客为渠道,强化长尾客户的获取和经营,在海量客户基础上获取足额的结算性存款。
(二)要提高市场化资金的择时和摆布能力。当前,以同业存单、金融债为代表的市场化负债是商业银行负债的有益补充和重要来源。市场化负债的价格与货币市场资金和债券利率走势密切相关,一方面受货币政策以及缴准、缴税、财政存款投放、节假日取现等季节性因素扰动;另一方面,市场化负债行为往往具有同步性和顺周期性,机构行为的一致性可能会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商业银行要提前对利率拐点做出预判,实施量价平衡摆布策略,在有效满足流动性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负债成本。
加快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总书记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积极推进包括轻型化、数字化和综合化等在内的“三化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继续深化轻型化转型。我国业已形成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系,资本是银行风险承担的底线和“防波堤”,成为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硬约束,具有日益明显的稀缺性。资本作为股东的长期投资,其回报水平反映了银行的经营能力,受到股东的高度关注。股东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银行的资本补充施加影响。银行要分别从总分行端,强化“九大能力”建设,不断深化轻资本转型。
总行端重点突出“四个打造”:1.打造强大的资管能力,既提升利润贡献,又强化客户服务能力。未来居民财富积累,资管业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打造轻资本创收为主的信用卡业务能力。要依托消费升级,积极拓展信用卡轻资本收入来源;3.打造“投资+交易”能力。实现金融市场业务由赚利差向赚价差转变;4.打造高资本消耗业务的转移能力。要妥善推进市场化债转股、股权投资、抵债资产等高资本占用业务的规划和部署。
分行端全面实现“五个培育”:1.培育具有强大服务中介功能的新投行能力。要抢抓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机遇,真正实现由“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2.培育强大的客户销售与托管能力。加大产品代销力度,实现稳定的托管轻资本中收;3.培育具有强大数字化支撑的交易银行能力。商业银行要做大做强支付结算,做轻做快交易融资,提升数字化转型对业务发展的引领支撑;4.培育具有有效支撑流量经营模式的资产流转能力。重点实现资本与资产的同步出表;5.培育资产质量及问题资产的经营能力。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要全力以赴控制不良,降低对资本的消耗。
(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倒逼经济社会加快数字化转型。抗疫期间形成的非接触式交易和工作模式,对金融服务加快移动化、数据化、场景化、智能化、生态化、体验极致化发展,提出了清晰而明确的要求。商业银行应以科技赋能业务,将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入业务全链条,加速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比如,通过设立金融科技专项基金,建立IT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促进新技术的应用研发和孵化;扩展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金融科技领军人物;建立完备的数字化转型物理设施和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数据网络平台,提升数据资产的使用效率;推进数字化运营,实现业务对象、业务规则和业务过程的数字化、服务化,实现关键信息、流程、资源的全可视、实时感知预警、透明化调度和职能化决策指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大业务的数字化经营。公司银行业务要依托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深化客户的分类分层经营体系,提供实时有效的“线上+线下”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通过提升线上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对公业务生态化、场景化、一体化运营,切实提升客户体验;零售银行业务要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战略导向,以场景化为依托,实现批量获客、客户360度精准画像、线上化经营和长尾客户维护能力的提升;金融市场业务要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升量化和数字化交易支持能力;风险控制方面,要借助金融科技打造职能风控体系,提升风险定价准确性,提高对伪冒欺诈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合规风险的监测和识别能力。
(三)加大综合化经营力度。综合化经营和业务协同发展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法合规推动银行集团内金融机构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有利于满足实体经济在转型发展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有利于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前,部门国内主流商业银行成立了包括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子公司,设立了海外投资平台。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面临更多挑战。资本充足率较高、公司治理完善、经营管理数字化运营水平高、资产质量优良的商业银行将可通过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综合化经营能力,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增强精益化资本管理能力
(一)强化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能力。目前,大部分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面临市净率低于1,市场估值水平偏低的情况,因此,实施公开增发、非公开发行引进战投等手段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难度较大,必须寻求创新方式进行补充。比如,支持持有银行可转债的国有股东提前转股、高管层持股、探索“配股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下的配股模式等。同时,也可按照监管导向,合理平衡利润留存比例,逐步缓解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提升银行价值和抵御资本市场冲击的能力。
(二)强化多渠道补充其他资本的能力。截至20_年10月,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发行永续债4925亿元、二级资本债5589亿元,通过发行资本工具债券,有效补充其他资本。在监管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应继续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行资本类补充债券,如永续债、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工具债等。
(三)强化内部资本精益化管理能力。在内部资本管理方面,商业银行要提升资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强化资本的稀缺性、有偿性和可管理性理念,将科学的资本管理融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银行资本管理要强化信息科技支撑,提升资本穿透计量的能力,落实“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要求,按照业务实质准确计量风险资产,强化对风险资产占用的监测追踪,减少超期风险资产的占用。
(四)强化主动规划和腾挪表内资本的能力。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借助轻资本化转型和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契机,持续打造资管业务的经营能力,兼顾利润价值贡献,为母行客户经营提供强大支撑,满足客户的综合融资需求,减少对表内资源的占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坚持流量经营,通过常态化的资产流转机制,实现表内资本、资金资源的有效腾挪,有效提升资本约束下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推荐阅读:
银行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思考.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