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

  在我们有所空闲时,找一些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来看看还是很不错的,那么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请将你的家打扫干净

  于丹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请跟随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测试:环顾一下你的居室;如果你不在家,请回想一下不久前你离开家时房间的样子:地板上有没有积满灰尘;沙发上是否有堆积如山的过期杂志;衣柜里是否凌乱不堪;厨房灶台上是不是油渍斑驳……

  如果是这样,那么小心了,你的人生可能危机四伏。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来源于席卷全球的生活哲学:扫除力。

  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肮脏的角落。

  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

  此语一出,举世哗然,有不置可否的,有跌足顿悟的。

  但越来越多的人,从公司总裁到家庭主妇,纷纷成为“扫除力”的拥趸。

  一位天天以泪洗面的失恋女孩一边读着《扫除力》,一边把衣橱中的东西整理出14袋垃圾一口气丢掉,令她惊讶的是,随着密不透风的衣橱恢复整洁,她积郁的心情似乎明快许多;京瓷公司曾经一度经营不善,员工纷纷离职。总裁稻盛先生非常困惑,闲极无聊,于是每天在工厂里独自做清洁、刷厕所、割杂草,一段时间之后,他突然顿悟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并且改变了经营理念,从而令京瓷蓬勃发展起来。

  扫除力真有这么大的魔力?的确,扫除看似一场简单的体力劳作,实则内蕴深沉的人生智慧。通过打扫,我们可以放下高傲,学会谦卑。在忘我的工作中发现自己。在中国,打扫的智慧源远流长。譬如“妇”字的繁体字,便是女人手持一把苕帚;而直到今天,在许多地方,端午节的风俗依然是为小孩子们缝荷包,扎彩线,并且把一把小苕帚,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有条理的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小小的“扫”字,甚至可以成为打天下的寄托与期冀。

  打扫的过程,就是处理、选择、扬弃的过程,是你与环境的互动。整洁的环境明显显示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财神爷喜欢住干净明亮的家

  你去旅游:有2个朋友热情邀请你住她家。一个朋友的家干净、明亮、整洁。一个朋友的家脏、乱、臭、你选择住谁家?肯定是选干净、明亮、整洁的!而神和你一样的智慧,神也喜欢住在这样干净明亮的家,想财神常常光顾你家,行动起来打扫吧!无论是小家还是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一个肮脏的角落。

  清理家就是增长智慧

  每当有烦的事和情绪时,请整理家吧!我们外在的环境是内在的投射!那些脏乱臭代表的是内在的负能量及情绪堆积。动手:一周一小清理、一月一大清理。让环境变清爽、人住里面自然舒适,幸福感自然增加,幸福感增加将带来成功;而那些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脏乱的环境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家里的脏乱也带来思想的混乱。清理家就等同于清理大脑中的垃圾,智慧自然会增长!

  清理家就是丢掉病菌

  我们路过垃圾场,习惯掩住鼻子快走。长期呆在脏乱的家,如:垃圾场:“久入兰室不闻其香,久住脏屋不觉其乱”。在垃圾场般的家住久,外在的脏乱容易引发身体的疾病,清理家就等同于清理病病菌,身体自然更健康!

  我有一个学员有8年的过敏,我到她家去,她的衣柜放着20xx年前不穿的衣服,我只是让她把那些衣服丢掉,皮肤过敏一周后全部消失!

  清理家提升正能量

  电视剧中鬼屋都是长满蜘蛛网、灰暗,而天堂则是光亮、富丽堂皇,所以灰暗的家吸引不好的能量,能量不好,财运自然不好;而光亮的家吸引好的能量、正的能量,能量好,财运自然好!

  一个人走路会非常轻松,可是如果让你背上很多的东西,你一定走不动!家里的东西塞的太满,就会导致家里的能量非常笨重,无法正常的运作,更不可能带来美好的感觉,将那些多余的清理掉之后,所带来的是非常轻松轻爽的正能量!

  清理家就是清理心灵

  我们的家通常堆放很多闲置的物品、衣服,这些的能量非常负面。犹如古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真正被皇帝宠幸的只有几个妃子,其它的嫔妃们就在后宫抱怨、算计、怨恨、勾心斗角。而那些闲置的物品、衣服因长期没被主人使用,散发的能量也是怨、恨、负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丢掉或者送人,让它们拥有新主人。

  当你不断清理家,你内在堵塞的地方,就会越来越通畅了,顺溜了,轻松了,爱和感恩就流进来了!

  人生如同一场旅程,有山穷水复的困顿,亦有柳暗花明的惊奇。从常常的一生看来,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只是对生命的浪费,中国人说,得意是淡然,失意时坦然,这不是中庸,却是扎扎实实的生活态度。所以,懂得及时清空心灵里的负面情绪,才能享受人生的每一处风景。让你的人生从此焕发出奇迹吧!

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心灵的殿堂

  《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

  人的心灵世界是变化莫测的,高贵时宛如神明,低劣时又近似猛兽。大多数人在这两极之间,摸索出一条人生之路。宗教自古以来就扮演了明灯的角色,直接照亮人的心灵,启发向上提升的动力,为一切生命界定终极的意义。真诚的人面对生命的根本问题,如死亡、痛苦、罪恶、烦恼,乃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思与期盼;理性走到了尽头,依然没有答案,这时只好等待信仰的光照了。

  信仰与宗教并不完全相等。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宗教则是这种关系的具体表现。宗教以信仰为核心本质,信仰以宗教为外显形式。因此,信仰必须千古一贯,而宗教的规模与处境,难免随着时空条件的差异而改变。换句话说,世界各大宗教在表面上歧异互见,其内在的信仰却有不少相通、相似之处。我们聆听各教代表叙述他们对生命所持的立场时,就好像踏进一座心灵殿堂,可以欣赏人类共有的伟大情操与至高理想。

  根据近年的统计,是人明白宣示自己信奉某一宗教的,超过百分之八十,其余的人虽未明白宣示,但是通常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成分,如中国人对于儒家,日本人对于神道,以及各地原住民对于本土信仰皆是如此。换言之,真正的无神论者或什么都不信的人,少之又少。问题在于:众多宗教同时存在,难道每一个都是真的?或者,他们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信什么教都差不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必须提出判断的标准。

  为了寻找合理的答案,有两种可取的作法。一是研究各教教义,进行客观的比较与评估;二是集合各教代表,让他们自由沟通、自行表述信仰,希望能够异中求同,展现宗教对人类的良性引导作用。以第一种做法来说,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A. Toynbee)在《现代世界与宗教》一书,曾经区分宗教之高级与低级,其判准有三:第一,高级宗教无不认为“人性不完美”,所以人类需要信仰,以求得完美。所谓不完美,以死亡为其大者,而生命中的困境与限制也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谓完美,是只解脱或得救而言。相对于此,低级宗教就会掩饰人性的黑暗面,甚至鼓励人追求现世的利益与安慰。

  其次,高级宗教必定“向罪恶宣战”。任何社会都有承袭自历史与环境的负面因素,行程不义的锁链,环环相扣,以致人间的罪恶层出不穷;同时,个人也可能由于无知、偏差的意念与过度的欲望,而增长邪恶的势力,造成自己与他人的种种不幸。高级宗教对罪恶绝不妥协,并且想尽办法“劝人为善”,具体从事救济、医疗、教化的工作。

  第三项判准是,高级宗教以积极态度“回应人生的痛苦”。既然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就不必妄加诅咒,也不能以任何手段来麻醉或欺骗自己。面对痛苦的考验,可以视之为精神的锻炼、修行的机缘,甚至是证得解脱智慧的必经之途。如果是低级宗教,就会汲汲营营于消灾解厄的秘方了。

  汤恩比的看法在原则上帮助我们排除了一切低级宗教,使我们不必费心于某些伪教与邪教,也可以暂不考虑许多假借宗教名义而为祸人间的事件。譬如,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争从未间断,揆其原因,常与宗教及种族有关,但是宗教在此真的能负多少责任呢?试问有任何一种高级宗教会主张仇恨、杀戮等等猖狂妄行吗?宗教以信仰为其本质,自然可以激起非理性的狂热及冲动,因而容易受到诱发、刺激与煽动,结果则是被人所利用。这种令人遗憾的事实在历史上一再重演,并且将来也很难绝迹。与其为此而批判宗教,不如省思人性的弱点,加强教育启蒙与理性沟通的工作。宗教不是双面的刃,宗教必然是有益于人性成长与人类和谐的。我们担心的是宗教被人误用,以致最好的成为最坏的,举世沦于迷惑与茫然。

  宗教界向来是多元分立的现象,不过既然冠上“宗教”之名,就属于共同的领域,可以互相观摩与学习。一八九三年,第一届世界宗教会议在芝加哥召开;多位宗教领袖共聚一堂,分享彼此的经验,并且思考人类的处境。一百年之后的一九九三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宗教会议,参与的宗教代表更多,讨论的题材也更深入。会议期间与会议之后,托拜亚斯、葛雷与莫利森三人,分别采访了十三种不同宗教的二十八位代表,编写成《心灵的殿堂》一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使我们在宗教多元化的表相之外,能够异中求同,认识宗教在今日世界的基本关怀与奋斗目标,由此展示人类精神的强劲生机与永不凋零的希望。我们在阅读这些篇章时,得到许多讯息,较为鲜明的是:

  第一,即使人性充满弱点,我们依然保持信心。只要真诚回顾内在自我,必能发现一点灵明,称之为良知、精神力量、神的形象,皆无不可。我们需要的是工夫与实践,设法在宁静中倾听良知的声音,并且顺从良知的召唤,勇于付诸行动。宗教如果缺少这种觉悟与回应,就不能算是成熟的信仰。哲学家怀德海(A.N.Whitehead)说:“宗教是一种力量,用以清洁我们的内部。”又说:“宗教教人善处孤独;如果你不曾孤独,则你不曾有过信仰。”他的意思是:宗教带来的光明与归依之感,必须在个人的自觉与自信中产生共鸣。人与超越界建立关系,不是为了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为了成全这种责任。信仰并非人类心灵贫乏脆弱的表现,而是心灵在诚恳与严肃的态度中,对超越界的体认与抉择。

  第二,在比较落实的层命,宗教界取得了共识。向环境保护、种族平等、两性平权之类的议题,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末的共同关怀,这些议题如果撇开宗教理由,纯粹从世俗角度去讨论,可以得到任何结论吗?可以找到可行的办法吗?答案很不乐观。政治人物在勉强维持国际与国内局势的稳定方面,已经疲于奔命;企业界领袖在促进消费主义既续发展的同时,所能做的一切也是破多于立,环保问题日益恶化就是最明确的例子。至于广大的群众,除了随着媒体资讯而追逐短暂的幻觉与满足之外,还能发挥多少积极的作用?然而,宗教界现在表明了共同立场,从各自的教义与信条中引申出支持这些议题的坚定主张。情势将由此转向乐观的一面。我们在《心灵的殿堂》中,依次看到各大宗教殊途同归的观念时,几乎可以断言:人类若想达成这些目标,舍宗教别无他途。

  第三,在消弭罪恶、化解仇恨、减少痛苦与灾难方面,宗教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在二十世纪中,人类所制造的恐怖事件甚多,其中以犹太人遭遇大屠杀最引起普世的公愤。六百万无辜百姓只因为生为犹太人就惨遭迫害,这岂是任何理性思维所能解释的?但是,犹太教毕竟不同凡响,在痛定思痛之后,决心以信仰来超越恶魔的手段,以民族的苦难来见证世人的命运,呼吁宽容与博爱,和平与非暴力。尽管世间仍有不少争斗可以直接或间接与宗教拉上关系,但是宗教界已经开始觉醒,不甘再充作任何利益团体遂行其野心的借口,而要清楚大声说“不”。虔诚的犹太人也表示:对于不义的行为,不再逆来顺受,而要勇敢站起来抵抗。宗教已经调整姿态,准备为世界和平放手一搏,它以非暴力为手段,以慈悲与同情为武器,并以信仰为动力来源。在这样的旗帜下,善恶之争的成败是可以预测的。

  我们中国人对于宗教往往采取折衷的观点,好像在本能上就认定宗教多元化是合理的。这种不愠不火的态度是出于宽大的心胸?还是出于现实的顾虑?或者竟是出于欠缺真成的反省?无论如何,在国内出现一连串宗教事件之后,我们察觉了宗教教育的重要。如果要为宗教教育推荐一本好书,可以客观、平实、生动地展现十三种重要宗教的内涵与理想,那么《心灵的殿堂》是上上之选。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

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获得一种与岁月对抗的力量

  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艾伦·朗格

  在岁月面前,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将一个人的心理时钟倒拨20xx年,有可能吗?在这里,心理学将为我们发现这种“可能”。

  可能心理学

  心理学家艾伦·朗格(Ellen J. Langer) 教授生于1947年3月25日,今年68岁,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获得教授席位的女性。

  朗格教授用一词之差来解释她的研究与传统心理学之间的差异: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而她研究的是“可能是什么”。

  她将自己的研究称为“可能性心理学”,不是描述普遍的真相,而是寻找个别的可能性。

  朗格教授热爱网球。年轻的时候,她摔断了脚踝,医生说她从此会瘸腿,再也不能打网球了。但现在她双腿健康,仍然在打网球。30多年“可能性心理学”的实践,使这位心理学家将身体和心灵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度过了一段非凡的岁月。

  她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敢尝试的。当别人告诉她“不”的时候,她一定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不?”

  什么是专注力?

  “可能性心理学”的第一个假设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

  但人是习惯的动物。我们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观、惯例、偏见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我们的很多行为往往是先入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当然的结果,而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或者认知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朗格教授做过一个“复印机”实验:几个人在排队复印东西,实验者问前面的人能不能让他先复印。只要这个实验者给出了理由,人们通常都允许他插队。有趣的是,这个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却并不重要。无论你说“对不起,我赶时间”,或者“对不起,我想复印文件”,人们的反应是一样的。

  “并不是他们没听见你说什么。”朗格教授说,“而是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你说了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是像复印机实验里的那种“自动”状态下做出的。所以,我们需要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在某个情境下是怎么反应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反应?还有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专注力”。在她的学术生涯中,这是一个核心概念。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专注力”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实践——留意新事物,积极寻找差异。无论是关于你自己的,还是关于周边环境的,无论这个新事物看上去很傻,或是很聪明,只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将你置于“当下”的状态,让你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形成新的视角。而那些我们多年来称之为“智慧”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疑起来。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的脑海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这也是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通过传达“绝对”的概念,我们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这无疑带来了稳定,但也让我们付出代价。因为很多时候,情境已经变化了,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坚持着那些规则和分类,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

  从这个角度而言,“专注力”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它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存疑和追问,从传统、权威、成见、惯例、约定俗成中,收复自己的头脑,对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一句,“真的吗?”“为什么?”“万一呢?”

  朗格教授认为传统医学的问题也在于此。医学是一种不完美的科学,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到了病人那里,却经常被作为唯一的正确答案接受下来。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一旦落到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没有一个人是概率,没有一个人是“大多数”。

  “我并不反对传统医学。”她解答道,“我只是反对对医学测试和医生的无条件信任与依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无意识状态——我们太容易接受一种疾病的标签了,比如癌症、抑郁症等。”

  “现代人应该对‘不确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她说,“‘不确定性’才是现实世界的本质状态。现实从来不是静止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旦我们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缚在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就会发现,人生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返老还童的可能性

  在一部即将开拍的好莱坞新片《倒时钟》中,詹妮弗·安妮斯顿将出演朗格教授,电影主线是她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

  一个匹兹堡的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xx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现在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相比之下,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毕竟,这是一个田野实验,因为缺乏实验室的控制,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事实上,直到今天,朗格教授仍然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为了维持时间感,那些“活在1959年”的老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专注力”,即更有意识的“活在当下”,因此他们的改善更明显。虽然不至于“返老还童”,但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我们生命最后阶段的衰老并非是不可逆转的。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她接着说,“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关于衰老的很多思维定式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人老了,记忆一定会衰退吗?

  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

  根据朗格教授的分析,这是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年轻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与此同时,我们固执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某天早上我们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已步入老年,这种思维定式往往极具杀伤力。当我们发现自己记性越来越差时,最现成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老了,而很少再去寻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许是我们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意图?

  事实上,很多心理实验都证实,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很有关系。与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结婚,往往长寿;相反,与一个比自己年老的人结婚,往往短寿。社会经常规定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否则就是为老不尊。因此一个经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显老,因为制服没有老少之分,没有年龄暗示。

  “如果我们不是将‘变老’看成是一种时间的遗失,一条单向的下坡路,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种自然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年老的许多好处。”

  在20多年前的一个养老院的实验中,她发现,当一个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时,比如他能决定在哪里招待客人,玩什么娱乐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他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更爱社交,记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有人问朗格教授,是否想过让自己回到30年前?

  她笑着说:“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专注力的人,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或者60岁,你都是在体验当下,你在自己的时间里加入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共2页,当前第2页12

推荐阅读:

  关于努力做事的励志格言

  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二三事

  一些关于励志的名言

  让你少走弯路的忠告

  20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曹操的励志名言

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有关名人励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