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
最新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一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在每班选拔了几位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的让他们接受绘画的系统训练;而大部分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注意以兴趣引导他们渐渐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社团活动中,我们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后半段的活动中,我们引入了想象绘画和装饰图案设计这两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内容: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社团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不这么认为。我们觉得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社团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总之,本学期工作已近尾声,展望未来的教学工作,更应该扬长避短,好好的利用教学环境,取得更大成绩。
3初中美术社团活动总结
这段时期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美术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艺,使学生学有所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完成了小组活动的计划,达到通过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技法和基本技能;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术表现与创作能力,有较高质量的作品在校园内以及各级赛事中展示。的预期目标。
一、加强制度管理,增强学生信心。
在本学期的第一次活动,我向学生简要总结了上学期活动开展的情况,表扬了一些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同时也指出了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强调了活动的制度和要求,如:要求组员务必守时守纪、遵守考勤制度,因故缺席者,须提前请假;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领非组员进入画室;务必按辅导教师的要求如期准备好学具,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介绍了本学期兴趣活动的开展形式及活动内容,分析了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向学生描绘了学习美术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信心。
二、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按照活动的学年计划,从校情和学情出发,我们第二阶段的美术专业技能培训分a、b两组实施,活动目标为:a组: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能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形体和空间,初步掌握石膏、静物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评活动。
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不是兴趣小组活动的最终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运用知识和技能,行之有效的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在对本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我注重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优秀作品展。这些美术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学生发展美术特长搭建了一个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校兴趣小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我们以后想办法解决。
1、虽然上学期购置了一些美术器材、教学用品,但与教学需要相差远,学习专用教室环境不够明亮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进度和质量。
2、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好周清时间发展兴趣,在训练美术技能上下苦功夫。
最新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二
ok3w_ads("s005");王晓枫
人文交流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有活力组成部分之一,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两国关系陷入低谷的时期,人文交流仍旧发挥着推动两国快速管控分歧和加速两国关系回暖的关键作用。然而,20_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却出台一系列政策,试图制造中美之间的“文化脱钩”。
今年,中美人文交流仿佛真的进入了冬天,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物理隔绝以及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打压人文交流的举动让两国关系的这一重要根基受到严重损害。特朗普政府8月13日宣布将中国孔子学院美国总部列为“外交使团”。该总部位于华盛顿,负责管理并资助全美各地的汉语教师和课程。在美国约有孔子学院75所,其中65所与美国大学合办,另有约500个孔子学堂,设于美国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课堂。
“我们不是要求它们全关闭,而是要求告诉我们,他们在这里做什么。”美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戴维·r·史迪威(david r. stilwell)8月13日表示,今后在美国的孔子学院需要登记人员、租赁或拥有的物业资料,若购买新房产将需要美国政府许可。另外,孔子学院还被要求定时向美国政府递交含财务、人员、运营信息的报告。
20_年,美国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马里兰大学成立。曾担任马里兰大学校长的陆道逵(wallace loh)在20_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开办孔院非常必要,因为不同文化有不同价值观,不同国家需要了解对方,求同存异,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在美国开办后,孔子学院迅速发展,在20_年左右达到顶峰,那时美国曾是世界上拥有孔子学院和课堂最多的国家,美国 48个州曾成立110所孔子学院和501个孔子课堂,占全球孔子学院总量五分之一。
孔子学院数量达到巅峰的同时也在美国学界引发争论,一方面一些教育界人士认同孔子学院是美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简单且廉价方式,但一些高校却担忧孔子学院是中国的“锐实力”,中国被指借此进行“文化输出”。随着质疑孔子学院的声音逐渐增强,芝加哥大学最终在20_年9月宣布终止与孔子学院的合约,之后另外几家大学也纷纷效仿。
这种质疑声音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有增无减。20_年6月,26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致信美国教育部长贝琪·德沃斯(betsy devos),要求其对中美高校合作进行检查。20_年8月,《财经》记者进修所在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也无奈宣布关闭孔子学院,因为美国国会签署国防授权法案,禁止承办孔子学院的美国大学接受国防部的汉语学习资助。虽然包括asu在内的许多美国院校向五角大楼申请豁免,但国防部一致拒绝所有大学的要求。asu希望继续从国防部获得资助,因此选择了关闭孔子学院。
对于这一局面,asu的一名学者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学校目前普遍面临外语培训资金短缺的问题,限制甚至关闭孔子学院让美国年轻一代接触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渠道进一步减少。
政府交流项目遭斩断
不仅是孔子学院,今年春天以来特朗普政府针对中美人文交流采取了一系列破坏性措施,首先将中国主要官方媒体定性为外交实体,迫使大约60名中国记者离开美国,并缩短许多记者签证;再到驱逐3000名被指有中国军方背景留学生,并暂停有军方背景的中国学生及研究人员获得签证,甚至还有美国议员建议对理工科中国学生全部停发签证;紧接着又暂停中美人文交流时间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富布赖特项目,直至关闭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
“特朗普尽可能出牌降低中美人文交流档次,包括关闭领事馆,这是一系列配套的,不仅是在人文交流,在外交、科技领域也如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对《财经》记者解释说,临近大选,打压中国已经成为特朗普竞选连任的救命稻草,特朗普政府曾在经济层面上表现很好,但疫情应对失控,这是他唯一当选的希望。
在王辉耀看来,特朗普政府试图制造中美在技术、教育等人文交流领域脱钩,至少是刹车,但他手上的牌不多,试图在学生签证上做文章,遭到美国大学反对并起诉。而富布赖特是政府项目,这是他可以做的,停了这样的项目不得人心,但确实服务于他的打压中国战略,这也包括限制孔子学院,这都是他的负面驱动议程。
由于支持率低迷,特朗普的竞选团队督促其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与此同时,政府安全部门的鹰派也想将两国置于长期对抗的轨道之上,他们的设想是即便特朗普在总统大选中落败,这种“脱钩”局面也很难改变。
鹰派的脱钩设想并未得到美国学界和很多政界人士支持,他们认为特朗普制造中美文化脱钩的行为极其短视,特别是暂停与中国内地和香港开展富布赖特国际交流项目。富布赖特是中美两国重要的政府间教育交流重点项目,中国是最早参与该项目国家之一,曾暂停30年,中美1979年建交后恢复。过去40年里,有3000多名美国人和中国人参加了中美富布赖特项目,成为中美两国彼此了解对方深化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
特朗普政府取消这样的明星交流项目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必须引发重视。“砍掉富布赖特项目只会减少双方人员来往,互相不了解。在前苏联冷战时期,互不来往徒增猜忌,这种趋势很危险,特朗普身边强硬派试图断掉人文往来,如果没人员往来,那就没人从中做工作沟通。”王辉耀提醒说。
特朗普政府此举迅速遭到抵制,一份由富布赖特项目成员和校友组织的请愿书上已有2300多人签名反对美国这一决定。他们表示,“正是由于当今美中关系状况,才更需要、而非更不需要富布赖特的工作。”该请愿呼吁富布赖特校友们行动起来,给所在选区国会议员写信,表达对特朗普该决策的反对。
美国智库界普遍认为,在美中紧张局势加剧之际,暂停富布赖特项目只会适得其反,将对两国间相互理解造成损害。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发表声明称,中止这一项目的决定真是极其短视,并将对美国外交事务有着深远影响。美国西东大学教授玛格丽特·刘易斯(margaret lewis)称,此决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shooting ourselves in the foot),真是建了墙”。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务与政治经济研究课题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也不认同该决议,他坦言该项目对于美国了解中国至关重要。
不仅是战略层面,取消这样的项目对个体间的人文交流也是沉重打击。支持该项目的亚洲和美籍亚裔成员团体“fulbright lotus”成员黄毅琦(rachel wong)也认为,美国政府此举对美中学生和学者而言,都是一个巨大打击。“富布赖特的整个使命围绕着文化外交和跨文化交流,而这一行政命令违背了这一点,这也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影响,即我们无法收获突破性合作研究带来的好处。”黄毅琦说。
中国无需对等打压
特朗普政府试图将文化脱钩做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对两国关系贻害无穷,因为隔绝只会增加误解、分歧乃至战略误判。然而,国务卿彭佩奥等一些美国政府官员将打压人文交流的举措称为“对等”,有分析认为这种“对等”意在激化中美矛盾,破坏两国人文交流良好生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8月7日发表署名文章称,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是一些美国政客的政治操弄可以隔断的。中方欢迎更多美国各界人士来华亲身感受真实的中国,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青年、媒体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也表示,中美作为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各异的两个大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关切,这很正常。关键是任何时候都不应单方面关上对话的大门,任由分歧、误判甚至对抗來主导两国关系。
如何阻止特朗普政府试图脱钩的举动?王辉耀认为,这取决于我们的定力,能否拉住这些教育界、企业界、科技界人士是关键。美国大学和企业从中美人文交流中直接受益,他们不赞成这些举措。我们不要跟随特朗普政府步伐也去打压美国企业以及拒绝美国学者来访,这是特朗普希望我们做的,但我们不要这么做,应反其道而行之。
王辉耀举例说,特朗普打压中国留学生,但中美留学人数不对等,中国赴美留学生30多万,美国在华留学生1万多人,如果我们采取对应措施,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不能限制中国公民留学等走出去行为,发旅行禁令对交流不利,应鼓励旅游交流。我鼓励中国留学生继续留学美国,美国仍然是科研创新最发达的地方,我们千万别因此就不去了,大学还是欢迎中国学生,不能因为特朗普打压就不去留学了,那是自废武功。又如,中美两国记者人数也不相等,特朗普政府无理驱逐中国记者,如果我们也对等回应,那么会减少双方记者人数,而且会削弱媒体对双方的客观报道。
就在特朗普政府紧锣密鼓施压的同时,中美人文交流也出现一些积极的破冰迹象,其中之一是增加航班逐步打破疫情带来的隔绝。美国交通部8月18日表示将允许中国的航空公司运营每周总计8个往返美国的定期客运航班,因为中国民航局已允许美国的航空公司增加定期客运航班数量。这意味着中美之间国际航班有望从目前每周8班,增加到每周16班。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王辉耀认为,增加航班对于争取美国企业界人士很重要。在他看来,美国企业人士要回来就让他们回来,没必要去对等限制,我们有完善的隔离措施,要敞开欢迎他们回来,每周来十班也没关系,有时可以让点利,可以多给他们几个航班。
8月19日,中国美国商会称,在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美国商会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第一架包机将于9月12日从旧金山直飞北京。据称,已经有200人报名乘坐该次航班。
增强民间理解和参与
除了采取一些立竿见影的举措,人文交流破冰还要意识到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观念层面。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近日在其微博上指出,美国皮尤中心发布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民众中对中国持“无好感”比率达73%。这是20_年开展这项调查以来的最高点。鉴于此,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不断扩大的中美人文交流为何没增进双边互信?
造成这样的民调结果有着复杂的原因,因为就在20_年初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还是53%,达到近30年来最高水平。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_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中78.4%对中国的印象比没来之前更加正面。这充分说明人文交流对两国民间互相了解仍发挥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潘亚玲在《中美人文交流四十年: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提出的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美国政治文化当代转型的基本特征是从共识构建到极端对抗,具体表现之一为美国公众越来越不相信联邦政府,很大程度上限制美国政府的政策优先,从官方特别是联邦政府层面推动与中国的人文交流,可能正遭受着严重的怀疑。
除此之外,媒体也被认为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辉耀认为,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打压抹黑中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挑起中美事端,再加上双方媒体报道也存在一些偏见,互相强化负面印象,造成这个局面。媒体也需要引导民意,讲述我们的利益所在,将中美人文交流的好处讲出来。
中美人文交流在普通民众看来是一个有些抽象的概念,他们本身仿佛感触不深,也接触不到。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比较容易接触的中美人文交流层面就是留学生,但在大多数人看来,留学生是给美国大学带去经济收入,甚至输送人才,对中国却没有好处。
这样的感受并非事实,因为中国海量赴美留学生带动中国形成庞大的留学产业,不仅解决就业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语言培训是留学产业上游行业,据测算,20_年中国出国语言培训市场规模达到108.11亿元。迅速壮大的自费留学群体还催生了庞大的留学中介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针对留学服务的中介开始出现,并且随着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快速上升而不断增加,据测算20_年中国留学中介市场规模为78.37亿元。
不仅促进中国形成留学产业市场,还带来大量就业和经济效益。王辉耀认为繁荣的中国互联网产业也得益于人文交流,因为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不仅带回知识,也将先进商业模式带回国,中国的创业潮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欧洲在这方面都不如中国。张朝阳从麻省理工学院回来,带来中国互联网创业旋风影响一代人。风险投资这种模式也是从美国带来的,中国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美国国际金融资本带来的新模式,可以说中国成为互联网大国与美国和留学生归国创业有很大关系。
不仅要让中国民众更好地理解中美人文交流带给彼此的利益,也要一定程度上给美国民众脱敏,这样可以避免在人文交流领域屡屡出现“中国威胁论”,孔子学院就是这样论调的受害者。潘亚玲在其上述文章中指出,中美人文交流要加强民间性,因为如果政府性、精英性较强,草根大众参与不足,容易导致在两国关系差的时候被贴上“中国威胁论”标签。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将这种威胁定义为“社会性整体威胁”,将采取社会性整体响应措施。这是自中美建交以来,政府推动双边人文交流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要解决这一点,就要在人文交流领域增加民间走出去力度,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让民营企业走出去,《财经》记者在美国进修期间曾听到有美国学者建议,孔子学院为什么不改成市场化机制的收费项目?这样在美国人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孔子学院可以尝试私有化、市场化,让大学自己办,然后变成收费项目,作为大学自有项目。另外,鼓励中美合作办学,鼓励中美学生双向到彼此国家实习,不仅是大学,中学也可以加强来往。”王辉耀建议。
虽然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人文交流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总体环境不再友善,面临“文化脱钩”这样的严峻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人文交流大门彻底关上了,而是应反思并实现人文交流方式的创新与变革,更好地服务于中美关系长期性转型。正如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史迪威所言,“在当下这个节点,美国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并在太平洋两岸努力建立真正的互惠关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脱钩走向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最新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三
ok3w_ads("s005");启阳君
“有人说,人类社会进入了至暗时刻,既回不到过去,又看不清未来。”面对20_年的魔幻开局,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却坚信:“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应该理性和乐观。”他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在5月7日凤凰网财经云峰会开幕式上,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发表了题为《携手冲破至暗时刻,合作塑造后疫情时代》的重磅演讲。
十五分钟的发言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涌现了不少“金句”。
“至暗时刻”来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地缘政治波云诡谲,超级大国频繁交手,面对空前复杂的外部局势,我们该如何应对?崔天凱开出了三副“解药良方”。
首先,“在疫情面前,我们需要携手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需要团结一致而不是相互指责。”
他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成为孤岛、独善其身”,他直言要记住“历史的教训”。
历史上的两场危机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1930年前后的“大萧条”时代,保护主义、贸易壁垒盛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诱因;20_年国际金融危机,主要经济体紧密协作,成功阻止了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可能因为遗忘历史而再次掉入同样的深坑。”
崔天凯发出警醒:“错把队友当对手,是严重的战略误判。”更不要让政策选择被“冷战思维、零和游戏这些有害、过时的理念所绑架。”
其次,崔天凯坚信:“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病毒的恐惧不应该上升为对全球化的排斥。
他客观指出全球化进程中确实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发展失衡、贫富分化、金融动荡多发、民粹主义盛行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筑起高墙、自我封闭、因噎废食,而是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让全球化更加包容?如何让不同国家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发展?如何协调自由市场和政策调节,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优势互补?
对于全球化的未来,他充满信心。
最后,作为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分析了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改善的契机?还是恶化的催化剂?”
他感谢美国人民、企业、社会团体和卫生专家在中国疫情暴发之初果断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在美国遭受疫情冲击后,中国人民投桃报李,向美方捐赠、提供了大量物资。
随后崔天凯话锋一转,直言:“有一些人被‘政治病毒附体,违逆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愿望,一味对中国谩骂、诋毁,不仅鼓吹中美脱钩、对抗,甚至公然挑战中国主权,上演‘追责、‘算账的闹剧。”对于这些谣言惑众、利用疫情煽动仇恨、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人,他态度强硬:“他们企图在国际上拉帮结派,挑起冲突,是极其危险的玩火。纵观历史,总有一些黑暗势力试图阻挠人类走向光明,但其结局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大使依然自信:“中美关系40多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也是我们应始终坚持的大方向。”
他强调中美关系对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繁荣意义重大,“在中美关系发展面临十字路口之际,中方一直站在推动合作的一边,期待美方与我们相向而行。”
面对当下的困难与危机,崔天凯的演讲给每一个关心中美关系的民众注入一剂“强心针”——我们在关键时刻依然保持理性和乐观,既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复杂局势,也对美好的未来抱有信心。
“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格外黑暗,但无论如何挡不住黎明到来的步伐。”愿中美关系如崔大使期待的一样,越过黑暗,走向光明。
(阮卓妍荐自凤凰网)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关系三大重磅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最新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四
中秋美文推荐度:励志美文推荐度:经典爱情美文推荐度:令我感动的一件事高中记事作文推荐度:生活的美文推荐度:相关推荐高中美文:感动
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每当我们想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
从不会有人刻意得去寻找感动,因为是一种朴素的真实,一种心灵的震颤。当我们看见自己的同伴们为了这个集体而战时,总会不禁为他们加油,失败了哭,成功了也会哭,从鼻尖涌起的是酸酸的,但从心里涌出的却是甜甜的。许多人总喜欢听一些老歌,也许并不是那么好听,只是,那些熟悉的旋律和简单的音符总能让人想起过往的人事,回想着当时听这首歌时的心情。同样的,无论想起的是悲伤还是快乐,总有感动萦绕心头。
其实,在生命的长河中,无时无刻没有感动的存在。
父母牵挂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动,
朋友的信笺,一条祝福的短信是给飘落在远方的你的慰籍,
生活便是如此,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声招呼,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点缘分……这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久了,便是深刻,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铭心。这些温馨的记忆,当我们孤单寂寞时会不自觉的涌出,备感温馨,
所以,每每捧着一张偶然翻出的旧照片,不要惊诧自己为何泪流满面,也许那模糊的身影是你曾经的牵挂。
所以,梦里飘来一片红叶,不要惊诧于它的无端,或许它是你一段尘缘的珍藏。
所以,临窗偶读一篇精致的小品,不要惊诧于自己为何指尖微颤,也许那一段哲理演绎的正是你走过的沧桑。
而感动也需要懂得体验与回味,在别人给你爱的同时,你是否也想过付出?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她的丈夫去世了,自己的孩子也各自走了,只剩她一个人,她觉得生命对于她已经没有意义,于是便走到了海滩边,想要结束自己悲惨的命运。就在她沿着海滩走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女孩,送给她一个深深的微笑。顿时老人感觉有一束阳光洒进了她心里,原来生活并没有放弃她,她决定要好好活下去。
只是一个微笑,一簇感动,就能让一位老人重新接受生命,那么让我们不妨在雨中为别人撑一把伞,给陌生的过客一杯暖茶,送给亲爱的人一束鲜花,甚至一束无名的小草也好,只要不是敷衍,不是故弄玄虚,只是为了表达你的'情怀,有你真诚的目光,捧着那一抹纯朴而清鲜的碧色,定会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生活是美的,感动别人也会让自己感动。
哲人说,只要慧心独具,即使随处拈花微笑,也能感受也一份爱意,一份情趣,一份韵味,甚至哲理。
感动是春风吹拂下冰封已久的慢慢融化的小河;
感动是白茫茫的雪地里一株傲然挺立、暗香浮动的红梅;
感动是浓密的丛林中汩汩流淌的一泓清泉;
感动是无边的暗夜里那一轮如钩的月亮;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s("content_relate");【高中美文:感动】相关文章:
感动的美文12-26
感动美文精选03-15
感动美文06-14
发现感动美文01-27
感动在路上美文02-03
感动美文随笔06-27
心灵的感动美文02-20
真实与感动美文06-23
留住感动美文06-14
最新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五
ok3w_ads("s005");王晓枫
赵穗生。
11月7日,美国主流媒体宣布拜登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尽管后续仍可能面临特朗普团队的法律诉讼等问题,但美国法律界和政界认为大选终局基本已定。相对于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行为方式更加理性且坚持美国传统外交理念的拜登将为中美关系带来怎样的变与不变?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对《财经》记者表示,长期来看中美战略竞争关系仍将延续,并且会更多强调对等,如今的大环境也让拜登无法在经贸冲突等领域做出立竿见影的改变,但由于拜登政府强调游戏规则以及美国需要承担国际责任,这会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合作契机。
虽然特朗普政府在大选期间不断就对华关系发表渲染脱钩和新冷战的言论,但外交议题并未成为本次大选的决定性因素,在赵穗生看来,特朗普败选主要原因还是应对疫情不力,导致经济衰退和族群矛盾激化。虽然外交议题未主导美国本次大选,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四十年来,中国议题首次成为美国大选外交议题中的首要焦点。
过去四年间,特朗普政府给中美关系带来无以复加的伤害,从贸易关税战到科技领域脱钩和限制留学生签证以及暂停富布莱特项目,特别是疫情期间,两国关系遭遇重大挑战,甚至互关总领馆。美国民调机构皮尤中心在疫情期间的调查显示,对中国持负面观点的受访美国人高达73%,比20_年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仅22%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
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能否出现转机因而成为人们关切的焦点。目前拜登团队已开始筹划组阁。在外交团队方面,赵穗生认为,拜登可能会吸收奥巴马、小布什乃至克林顿政府时期的一些曾经有处理中国问题经验的外交官和顾问。
无论谁最终进入拜登外交团队,但可以肯定的是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将回归美国传统外交理念,趋于理性并且更有系统性,而不是特朗普政府所坚持的看似强硬但却无序的外交政策。赵穗生认为,总体来说,拜登政府不会从脱钩角度构建中美关系,会淡化“新冷战”这个概念。而且,拜登政府定义中国为竞争对手而不是敌手,为中美关系注入了相对稳定因素。
在对华政策方面,竞争的总体基调将被延续。拜登担任副总统期间在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曾表示,中国唤醒了美国人dna中的竞争精神。“中美关系原来是以合作定义竞争,现在将是以竞争定义合作。”赵穗生认为,拜登政府强调遵守规则,会与中国采取基于可预测利益的有序竞争,这与特朗普政府无序且损人不利己的竞争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美国将会越来越多地与中国强调对等,因为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是一个和美国对等的大国。
这种有序的竞争包括回归美国传统外交价值观,拜登上台后预计将迅速修复与主要盟国关系,并进一步强化多边合作,这意味着美国可能会联合盟友在科技、地缘、外交等层面一同对华施压,如果说特朗普时代中国要面对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单边强硬施压,那么拜登时代,中国则要应对来自西方阵营的联合施压。
因为对等和竞争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主旋律,一些备受关注的议题(例如关税)可能无法立即得到解决。赵穗生认为,拜登政府会将关税问题作为谈判筹码,另外对于中国科技企业,拜登政府可能会在对等的基础上继续保留对华为的制裁,但不会简单采取封禁tiktok和微信等手段。
竞争中也存在合作契机,因为拜登政府将回归多边主义外交并且承担国际责任,重新加入特朗普政府退出的国际协议和国际组织,这就为中美两国提供合作契机,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和疫苗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这些合作将为中美关系建立更多共同点而不是由“脱钩”和“新冷战”等概念所主导。
对于新一届美国政府以及中美关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中美之间虽然有分歧,但也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保持和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希望美国新一届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沿正确轨道发展。
赵穗生也认为,中美关系虽然不能回到从前,但是能回到正确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要为促进中美合作创造良性舆论环境,为双方改善关系制造一些空间。
《财经》:美国媒体已经公布拜登胜选,特朗普连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穗生:败选主要原因是疫情应对不力。中国国内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拜登的中国政策是其选举议程的重中之重,事实上美国的选举很少被外交政策左右,更没有被对华政策左右,历史上只有卡特总统受到伊朗人质危机影响,但他连任失败更主要的原因也是当时经济萧条。因此美国大选最重要议题还是内政,中国议题对拜登和特朗普的各自选情没加分也没减分,即便特朗普对华政策摇摆不定,但这些并未成为大选最受关注的议题。
此次大选特殊的是新冠疫情发挥关键作用,疫情出现之前,特朗普和拜登选情不明朗,即使很多人对特朗普做法不认同,但他的经济政策没有出大问题,但疫情暴发致使美国经济大衰退,之后又遇到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种族不平等的示威运动,对于疫情出现的一系列连带问题,特朗普并未很好应对,这为拜登胜选创造机会,有些人选拜登不是因为喜欢他,而是只要有人能替代特朗普他们就不会选特朗普,铁锈带翻盘的州都是疫情严重且经济出现很大问题,这些才是造成特朗普败选的主要原因。虽然外交并不是大选最重要议题,但中國议题是此次大选外交议题中最突出的,这是我在美国生活三四十年前所未见的。
《财经》:特朗普执政四年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影响力造成怎样的影响?
赵穗生:特朗普政府没有一个系统的外交战略,只是以美国优先为主导,在这个理念下,他的外交政策大起大落。特朗普所谓的美国优先就是单边主义、反全球化,中国人称其为“退群”,其实就是在国际社会中推脱责任。在很多中国人看来,特朗普是个商人,其外交政策从美国狭隘的经济利益出发。的确如此,这种外交理念对美国外交政策伤害很大,因为特朗普几乎将美国所有盟国全得罪了,一边推卸责任,一边让盟友承担更多责任。不仅如此,他还对所有盟国都打贸易战,就像“威尼斯商人”一样恨不得咬别人一口,这对美国国际形象和传统外交关系伤害巨大。
美国曾经在国际社会上是“国际警察”和“世界领袖”,但特朗普这四年出尔反尔,没有人可以再相信美国了,这对美国国际信誉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形成信用赤字(trust deficit),即使拜登要挽回美国国际信誉,短期也恐怕很难。世界其他国家凭什么再相信美国,美国以往承担很多国际责任,特朗普说不承担就不承担了,他们再和美国打交道,怎么能不担心美国是否又会不守信用。美国外交官士气都被他伤害了,他这几年不断减少外交预算,我的很多学生甚至都担心学习国际关系和搞外交没有出路。特朗普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念也造成很大伤害,他对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价值观一概不予重视,完全作为经济外交利益的筹码。只是美国现有建制本身对这些问题还有一些影响力,在某些议题上美国价值观念还能反映出来。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对国际社会造成很大伤害,破坏了国际秩序,造成反全球化大趋势。全球化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主导引领的潮流,但现在特朗普将全球化翻转过来,反而给了中国成为全球化领头羊机会,美国则开始强调中国曾经强调的双边主义、国家主权等理念。
特朗普也没有实质性外交成就,在朝鲜议题上只是吹嘘得很厉害,但没有实际成果。在伊朗议题上,制裁也没有达到任何目的。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连美国人都认为这是失败的,试图与中国搞新冷战,不仅压制中国崛起,还试图改变中国政权性质,这些目的也没达到,伤害中国的同时也伤害了美国。以贸易战为例,现在贸易赤字没减少,又回到贸易战之前水平,美国制造业也没回归。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外交成绩乏善可陈。在中东方面,推动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实现建交,虽然可以算作一个成就,但为时已晚,因为在整体外交战略失败背景下,无法炫耀这个成就。
《财经》:虽然已经胜选,但距离拜登明年1月正式就任总统还有一段时间,在交接阶段,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做出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举动,因为有分析认为国务卿蓬佩奥等人试图让拜登政府无法改善中美关系?
赵穗生:拜登已经胜选,特朗普政府已经是跛脚鸭(lump duck),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国会也快到期了(立法不太可能),行政令随着他的下台也会终止。但这是一般正常情况,因为特朗普,特别是蓬佩奥,什么都做得出来,特朗普政府对中美关系伤害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是过去三四十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他们因为疫情不满中国,认为疫情导致连任失败,我也不敢完全保证他们在未来几个月不会做让所有人想不到的事情。
《财经》: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团队会由哪些人组成,有分析称可能包括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苏珊·赖斯(susan rice)等人?
赵穗生:胜选后外交安全政策,包括对华政策,首先要确立国务院、国防部和商务部三大班子,以及国家安全顾问。目前猜测很多,甚至说可能会留任现在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他原本是贸易保护主义者,在与中国打交道过程中,这个人出现了变化。现阶段还没办法确定对华团队由哪些人组成,我也不想猜测,但很显然布林肯已经在外交方面牵头,包括对华外交,他在拜登团队整个外交理念塑造方面起很大作用,虽然有呼声,但布林肯能否成为国务卿还尚不确定。在我看来,奥巴马时代的一些人会加入拜登团队,发挥很大作用,但拜登不会全盘用奥巴马时期的人,小布什时期和克林顿时期的某些人也会被启用。甚至留用共和党的温和派人士以显示其包容性。
《财经》:相比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对华战略会有哪些变与不变?
赵穗生:先看不变,中美在20_年以来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有增无减,特别是在经济、安全和意识形态领域。例如,中国经济升级创新发展带来的“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与美国经济产生了结构性冲突;在安全领域,在南海和台海等热点地区上的矛盾也没改变;在意识形态上,尽管中国不像前苏联那样搞社会主义阵营,但中国成功模式与美国民主衰退让某些美国人将中国视为威胁,拜登上台必须要面对上述现实。
特朗普对华政策之所以变得如此强硬是因为他找到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但他发力发错了,找对病症下错药。这种病症存在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利益对抗逐渐加剧,拜登上台后会继续保持与中国的利益竞争。我记得拜登在20_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表示:“我们欢迎公平和健康的竞争。坦率地说,你们唤醒了我们。我们觉醒得慢了一点……在20世纪最后一部分,我们生活得有点过于闲适。你们唤醒了每一个美国人dna中所固有的竞争精神。”这表明拜登当选后一定会与中国竞争,在所有方面——经济、安全和意识形态。在竞争的基调下,拜登政府会与中国强调“对等”,如今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对等”会被越来越多地强调,不接受一方利多,另一方利少,以往愿意为互利做出让步,现在不会了,对等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必要条件。
20_年11月7日,人们聚集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针对选情最新变化,美国多地有拜登的支持者上街庆祝,也有特朗普的支持者上街抗议。图/新华
《财经》:以经济领域为例,中美将展开怎样的竞合关系?
赵穗生:中美关系原来强调共同利益,以合作定义竞争,现在强调利益冲突,以竞争定義合作,不管谁当总统,这种利益竞争态势会继续进行下去。拜登政府要聚焦于增强美国的竞争力和重振国内优势,因此重点会是解决国内矛盾,包括种族矛盾、社会不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拜登会重视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以前美国人不愿意搞产业政策而是坚持自由市场经济,让市场决定产业走向。但今后美国政府会更多干预市场,这会是美国经济政策重要转变。希拉里近日在《外交事务》上发表文章也提出美国要大力发展产业政策,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制造业政策就是产业政策,但他没搞成。拜登上台后会下真功夫,会扶植某些产业在国际上竞争,还会推动购买美国产品(buy america)。在我看来,美国人批评“中国制造2025”,但美国现在搞的这个产业政策和“中国制造2025”没什么区别,都是通过产业政策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财经》:继续竞争的同时,拜登对华政策在战略层面会带来哪些新变化或契机?
赵穗生:特朗普与中国展开的是无序竞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天脱钩,明天限制学生签证,后天又“抓间谍”,谁也不清楚这届政府想做什么。虽然看起来很强硬,但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种无序竞争损人不利己,损害中国利益的同时也没增强美国利益。拜登政府则会减少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与中国展开基于美国利益的有序竞争。例如,不会坚持关税贸易战的方式竞争,因为伤害中国的同时也伤害美国消费者、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不会是双赢,如果要出台损害中国利益的政策,他会考虑是否会同样损害美国利益。与中国的合作竞争会建立在可预测的利益上。
拜登政府还会将对华政策放在多边框架下,这与特朗普政府截然不同。特朗普试图构建遏制中国的战略联盟,这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例如,“四方联盟”(quad),这些国家加入特朗普组织的联盟,不是因为认同他,而是“威胁感知”(threat perception)。拜登则会修补和盟国关系,强调共同价值观和利益,让这些国家感到美国会在经济和价值观念上都与他们利益一致。美国还会重新加入特朗普退群的国际组织,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很可能重新回到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谈判中。美国不仅会重返亚太,还会重塑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力。但今非昔比,美国的国力和软实力这些年受到极大削弱,中国的国力和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则不断加强,美国必须重新定义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合作竞争以保持地区稳定繁荣的方式。
中国也应该欢迎美国承担更多大国责任和义务,包括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因为这就会与中国增加合作契机,例如,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气候变化、新冠病毒大流行、跨国犯罪、核武控制,这些方面不是零和游戏,大国有很多共同利益,合作点会很多。正如拜登曾经在上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所明确指出,在制定这些新规则过程中,只要有可能,都应该有中国参与。负责任的竞争,遵循共同规则,对于管理有分歧领域和建立长期可持续的美中关系,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财经》:相比合作,过去一段时间,脱钩和“新冷战”成为舆论环境中描述中美关系的热词,拜登上台后会否终结这种危险的趋势?
赵穗生:拜登不会从脱钩这个角度构建中美关系,而是会重视建立中美交往规则,既在双边框架下,也会在多边框架下,从科技到安全等各个领域。关于“新冷战”,我一直很不愿意用这个概念,但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发表演讲渲染新冷战概念,他试图通过“新冷战”这个概念统筹对华全面对抗行动,使我不得以而用这个概念。但新冷战很难看到谁输谁赢,因为中国不同于前苏联(无强大经济力量与美国全面竞争,只能用军事力量和意识形态与美国展开竞争),中国和美国都很难击败对方。从其外交理念看,拜登政府会淡化“新冷战”这个概念,会从现实出发,在具体议题上对抗,而不是冷战格局对抗。拜登团队外交人员主要是现实主义者,而不是蓬佩奥这种不着调的冷战斗士。拜登政府不会强调改变中国,而是强调尊重彼此利益,会通过外交手段沟通。
我的朋友克里斯托弗·希尔(christopher hill,曾担任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曾批評特朗普政府不会搞外交,搞外交就是要做妥协和做交易。拜登政府在与中国打交道过程中会逐渐体现出现实主义理念,尽管存在很多分歧,但在与台湾关系等敏感问题上会比较谨慎。
《财经》:你谈到了中长期的中美关系发展趋势,那么短期内特别是拜登就任总统后,中美关系会在哪些具体政策层面有立竿见影的缓和?
赵穗生:中美关系竞争格局决定了拜登不可能在某些问题上立即做出改变,以关税问题为例,拜登不会在就任后立即取消或减少关税,拜登政府甚至会用这个做谈判筹码,在多边框架之下谈判,例如wto改革,然后再调整关税。中国要抓住机会,给拜登时间做出调整,在某些问题上彼此要有妥协,在某些问题上重新找到共同点,例如,气候变化和疫苗合作,这些合作有利于双方。同时也要避免刺激美国,挑动对立情绪。总统竞选开始时,拜登曾反驳“中国吃美国午餐”(china is going to eat our lunch)观点,但马上被特朗普攻击对华软弱,他不得不改口。在如此格局之下,若想修复双边关系需要时间,耐心是美德(patience is a virtue)。中美这么多年积攒的结构性矛盾,彼此都有问题。中国现在所做的强调改革和承担国际责任,这很好,要继续做下去,这会让中美有更多合作契机。中美之间有些问题会很快改观,例如留学生签证问题,人员交往、科学技术和高校学术交流也会逐渐恢复正常,因为这些交流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
《财经》:中美双方应该如何才能抓住机会修复关系回到正轨?
赵穗生:我朋友希尔(上述)曾问我,如果让他去中国做大使,他与中国领导人第一句对话应该是什么。我建议他对中国领导人说,他们对美国有一些误解。美国不是中国的敌人,中国也不是美国的敌人。我们面临着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还有其他一些国内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中美两国都要意识到彼此的问题。中美关系虽然不可能回到过去了,但能回到正确轨道(right track),避免全面冲突和新冷战。因此与拜登新政府打交道不是强调所谓回到过去,而是回到正轨。另外,媒体也要创造促进中美合作的舆论环境,给拜登创造一些空间,也给美国民众创造一些空间。
编辑:郝洲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关系正轨回到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推荐阅读:
最新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