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范文十二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一百年通常指许多年,表示时间的长短。它也可以指生或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的文章12篇 ,欢迎品鉴!

【篇1】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摘要]根据石康同名小说改编,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偶像剧《奋斗》或有人曰是新类型电视剧,或曰完全反映了80后一代的精神和生活状态,是一部名不副实的“奋斗”史,我们与其称是一部青春励志电视剧,不如说是一场青年的狂欢盛宴,目的也就是娱乐大众。剧中“众星拱月”的恋爱模式中,女人虽然作为有名有姓的人物出现,但她们主要作为男人的陪衬而存在,这潜在的表现了作者对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认可。

  [关键词]奋斗;“众星拱月”;局限

  自20_年夏初以来,由石康编剧,赵宝刚导演的讲述80后青春一代故事电视剧《奋斗》相继在各地热播,掀起了国内的收视热潮,关注率一直居高不下。关于《奋斗》,网上有热评称:现在它不仅使得“80后”在窃笑,也搞定了“70后”,震颤了“60后”,吸引了“50后”,搅动了“40后”,启蒙了“90后”。

  红遍大江南北的《奋斗》或有人曰是新类型电视剧,或曰完全反映了80后一代的精神和生活状态,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32集的长度配上简单的剧情,表现得过于简单拖沓,该剧同时也是一部名不副实的“奋斗”史,剧中“众星拱月”的恋爱模式潜在的表现了作者对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认可。

  一、名不副实的“奋斗”

  都说《奋斗》讲述的是6个刚毕业的“80后”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奋斗的过程。不过可惜《奋斗》并非如其片名――是表现人物在不断地排除万难,执著追求,实现自我的可贵精神。所谓的“奋斗”,其实在片中并没怎么表现出来,只不过每个角色都总喜欢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而已。而真正奋斗该有的艰辛、痛苦、挣扎或者甜蜜、难忘,都只是浅尝辄止。整部电视剧充满了浪漫的气质,编剧石康也不再全是往日小说里略带萎靡的风格,在《奋斗》里,他把诙谐、调侃的语言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青春是一段矫揉造作的岁月”,斯言诚哉,我们与其称《奋斗》是一部青春励志电视剧,不如说是一场青年的狂欢盛宴,目的也就是娱乐大众。

  作为一部青春偶像剧,《奋斗》剧中演员们高大英俊和时尚靓丽的外型是观众注目的焦点。虽说故事题材贴近生活现实,但几乎所有的人物过的都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而那些所谓的坎坷对于大多数需要奋斗或正在努力奋斗的人来说其实不算什么。至少不是大众的奋斗,只能说是富家子弟的情调和感情。可以说电视剧里的“奋斗”,对应的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沉沦”。陆涛,华子,向南,他们那三个好哥们,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发泄场所就是酒吧和台球厅。特别是他们所共同建筑的“心碎乌托邦”,除了让大家对纯粹的loft风格装修赞不绝口外,却让人完全看不出他们奋斗的身影。

  尤其是核心人物陆涛,貌似很奋斗,很执著,但他的起点太高,距离奋斗主题大相径庭。天上突然掉下个富爸爸,让他在短期之内有房有车,还有了两千多万存款。他建设“田园牧歌”的时候,坚持极端完美主义,在项目上一意孤行,这么赔本的生意要在讲究效益的大公司里运作,结果只能是让别人为他的梦想买单。奋斗的主题在此处更显反讽。

  相比他而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基本是向南、华子两个更接近现实生活的角色,大家更喜欢的是向南的那种执著,华子的那份直率。

  关于“80后”的青春类作品叙述,作家总是喜欢通过绚烂的技巧显示自己的才华,表现他们或繁华或颓废的一面,很少有人耐心安静地去寻找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不管怎样,这在本质上也透露出了一个时代的贫乏和对生活的冷漠。要沉潜下来去挖掘真实的生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足够的阅历和对人世的洞察,需要对生命真正的无限热情与感悟。

  二、“众星拱月”的恋爱模式

  既然《奋斗》延续了一般青春偶像剧的一些流行因素,爱情主题自然是少不了的。依旧为俊男靓女的配搭,剧中的陆涛无疑是当下有为青年的代表,才华横溢,帅气迷人。可以说在剧中这是一个接近高大全的角色,是时代的宠儿。在他的映衬之下,他的好兄弟向南和华子都显得黯然失色。片中的爱情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是发生在陆涛身上的一男多女的恋爱模式。陆涛身边的女性似乎一个个都迷恋他。无论是温顺的米莱,还是骄傲的夏琳、单纯的灵珊,甚至杨晓芸之所以总对丈夫向南不满意,也是以陆涛为理想丈夫的参照物。

  痴恋陆涛的米莱无疑是最讨男人喜欢的一个角色,不但美貌、富有,而且坦荡,有着不沾俗气的痴情。她可以不顾一切地去对陆涛好,去为他的梦想买单。在被陆涛抛弃之后,3年不吃冰淇淋,3年不吃肯德基,不再做和陆涛有关的一切事情。陆涛留给她的“幸福”是孤独中的安宁与忧伤……

  夏琳和陆涛一见钟情。她美丽、有才情、有志气、有想法、有能力。对下夏琳来说,和陆涛在一起时时刻刻感到巨大的压力,来自于陆涛事业上的成功、两人逐渐产生人生观的分歧以及后来陆涛身边的女人。她爱陆涛也爱得很真诚爱得一心一意,并宣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的,我从来没有强迫自己去做过什么,因为我爱你,这是我的意愿,也是我的快乐。”拥有夏琳也是陆涛最大的骄傲。他的内心,或许正如《卡萨布兰卡》里的那句话――“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只走进了我的。”

  灵珊是一个相对明智的人,虽然年纪小,但是思想很成熟。这从很多事情都能看得出来,包括对陆涛的态度。当然,尽管她被陆涛吸引,但她并没有像夏琳那样热情,也没有像米莱一样执著。在她和陆涛之间没有火树银花般绚烂的感情,只是如晶莹透明的水晶般明静的依恋。

  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复杂而特殊的文化背景的国度,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男权文化圈,在男性的叙事话语中,女人虽然作为有名有姓的人物出现,但她们主要作为男人的陪衬而存在。可以说剧中这种“众星拱月”的恋爱模式,潜在的表现了作者对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认可。

  应该说,让《奋斗》火了一把的石康在创作上还存在着很多局限,其视阈显然还不够宽阔。不过石康的自我评价倒顿为中肯:“我不是一个多有创见的作家,只要你看得书够多,视野够广,你会发现多数人是平庸的,人类的观念是由几个非常细小又基本的观点支撑起来的一个庞大的体系。多数作家都是很烂的,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家非常难。我只能要求自己多努力学习”。

【篇2】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勇往直前,实现全面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100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100载执政道路日新月异。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实现了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又是一个七月,一个声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项民心工程,更让党的先进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弹指一挥间,上下越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求索的过程,我常常在心里重复着这几句话,每一次都热血沸腾,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深深地为我们欣欣向荣的国家而感到荣耀、为我们不断求索、不断前进的政党而感到骄傲,更为能够投身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化建设而感到自豪。滔滔沅江边,巍巍阳山下,我无数次重复自己年轻的誓言。

  中国共青团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明确认识到中国共青团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新团员热情的拥护团,拥护党,拥护祖国以及拥护和平的决心。让我们珍惜青春年华,在奋斗中领悟人生的真谛,用满腔的热血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明天!

【篇3】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100年里中国从软弱到强大,党突破重重难关,引领中国走向成功。

  从1921年到20_年,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在这100年里我们在众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在这艰苦的100年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到20_年的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都离不开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所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升空,"蛟龙号"成功下水,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研制的超级杂交水稻、抗盐碱化水稻产量很高,解决了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让我们从“有什么吃什么”,到“吃什么有什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正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农业,文化才会如此辉煌。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党在当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凭借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为此我们应绝对拥护党的领导,积极配合党的工作,把听党指挥作为人生信条,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争做新时代党的接班人。

【篇4】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摘要:《人树》是怀特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并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怀特在小说中塑造了69位女性人物,并横跨三代。每代女性有其鲜明的特点,并承载了展示民族形象的功效。《人树》中的第三代女性人物形象揭示了澳大利亚逐渐融入国际舞台,走向多元化的进程。从第三代女性人物中选取三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其来展示怀特如何通过女性人物的视角来关注澳大利亚民族问题,以及他是如何通过《人树》来重塑澳大利亚历史,并以此来构建澳大利亚民族形象。

   关键词:《人树》;第三代;女性形象;民族寓言

   中图分类号:I61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_)05-0070-04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197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怀特的创作开创了澳大利亚文学界现代主义的先河,他的小说刻画出“开始由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转向人自身内心的冲突;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心理世界成为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小说创作的‘国际化’代替了往昔的‘澳大利亚化’;久久无法再澳大利亚土地上生根的现代主义,代替了主宰文坛达半个多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比以往更丰富多彩,澳大利亚小说开始走向世界”[1]。

   《人树》正是怀特被世界所认识的一部伟大作品。小说刻画了一对平凡的夫妻斯坦·帕克和艾米·帕克在悉尼的远郊开垦荒地、生儿育女的故事。在平淡和艰苦的劳作中,他们经历了最初的亲密无间到后来的貌合神离。虽然小说情节简单,但其内涵却显得扑朔迷离。此外,整部小说的容量之大与简单的构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难以捉摸。特别是怀特在小说中塑造的六十九位女性形象显得特别突出。由于笔者已在其他文章中解读了第一代女性形象和第二代女性形象,本文将着重分析小说中第三代女性形象身上所承载的民族意义。在第三代女性中,塞爾玛、埃尔西和罗拉这三位与女主人公艾米·帕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女性形象从不同方面来展示澳大利亚的形象。作为第三代女性形象的代表,她们比第一代和第二代女性更加独立、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梦想。这是充满希望的一代,同时她们也为了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而一直奋斗着。

   一、埃尔西:无私奉献的澳大利亚

   加勒特·巴登认为《人树》讲述的是关于成长的故事,“是对一个男人和对一座城镇发展的描述”[2]。但笔者认为《人树》不仅仅是讲述一个男人或者一座城镇的发展,而且阐述了一个民族的发展。特别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澳大利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们帮助澳大利亚民族快速成长。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澳大利亚都元气大伤。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时候澳大利亚还是一个弱小的、脆弱的、完全依靠进口的一个小国家。但是,英国在那时也实力大损,也无力去支援另外一个国家。澳大利亚意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拯救澳大利亚,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战争的洗礼后,澳大利亚女性的女权意识也逐渐加强起来。麦金泰尔认为战后“澳大利亚女性已经开始寻求增加自己的公民权。她们渴望提高对公众生活的参与,并且寻求工作的均等”[3]。澳大利亚女性的觉醒并为合法权利而战加速了民族发展的进程,这也是澳大利亚走向世界的一个信号。澳大利亚民族反思的不仅仅是硬实力的提升,同时还有文化和文明的进步。

   澳大利亚的这段历史帮助读者探析怀特在《人树》中塑造埃尔西这样一个无私奉献角色的真实意图。历史证明,往往在一个牺牲的时代之后能够创造出一个有着更优秀品质和民族特点的民族。那么,笔者将探析怀特是如何通过埃尔西的故事和她的心理历程来实现这样的意图。

   小说中,虽然埃尔西总是以一副完美的形象登场,但她却没有赢得所有人的心。在她丈夫眼里,她是个好妻子,但是魅力不足;她的婆婆艾米认为她会是个贤内助,却不够漂亮。但埃尔西本身就是一位充满慈爱的女性,怀特这样描述她:“因为说来奇怪,爱是她的天职。”[4]她对别人的爱总是发自心底的。埃尔西爱她的丈夫,即使他离开了埃尔西,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好他们的孩子,并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来成长。而且并没有因此疏离了丈夫的父母,经常带着孩子回去让公公婆婆享受祖孙的天伦之乐。埃尔西总是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尽量使身边的人开心。

   此外,笔者认为埃尔西嫁给雷也是奉献的一种体现。从初识雷到与雷结婚的过程突显了埃尔西的心理动态。最初,她是害怕雷的。因为不认识雷的她夜晚在街上被雷拦截,而后,雷闯进了埃尔西的家庭。当他向埃尔西求婚时,还坦诚了他的一些小毛病,而埃尔西是在经过“极其慎重地考虑这桩事情”[5],之后同意了婚事。而因为埃尔西是那种“喜欢干一些自己承担不了的事”[6]的女孩,所以笔者认为她的接受在埃尔西眼里是挽救雷的一种方式。在埃尔西的生活信条里,帮助他人是最重要的。而她所有承受的忍耐、坚持和牺牲都源于这样的信仰—“痛苦之中孕育着幸福”[7]。

   自从埃尔西和雷结婚后,她“经常带着孩子去杜瑞尔盖他爷爷奶奶那儿,而且尽量让自己喜欢这份责任”[8]。她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帕克家庭。即使在雷已多年杳无音讯,当斯坦·帕克离开人世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埃尔西在完成作为儿媳的使命,送老育幼。快乐是埃尔西的本性流露,即使自己的人生遭遇了重大挫折,也并未影响她的生活准则。也许正是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本性使得埃尔西更加成熟。

   二、罗拉:不断追求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新的开端,是自由和充满未来的国度”[9]。从澳大利亚进入多元化阶段开始,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移民到澳洲。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多元文化政策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主要趋势,这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希望,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多元文化政策也已经成为稳定各国移民群体的一个必要措施,并以此来保护和尊重移民群体之间的不同,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此外,多元文化政策也可以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在澳大利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澳大利亚走上国际舞台。 除了澳大利亚的历史问题,怀特在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让他怀有国际意识,这种国际化的情怀也在他的小说中体现除了。怀特小说中的人物特点具有普世性,就像马克说的怀特把“澳大利亚文学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超越了民族界限”[10]。这也是怀特获得国际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笔者认为,小说中那些积极地、正面的人物也是读者喜爱《人树》的一个原因,特别是不同的角色身上流淌着对未来持续不断追求的那种精神。

   《人树》中罗拉,是雷的情妇,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追求自由和未来的女性形象。当我们读完整部小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怀特仅仅用了几个段落来讲述罗拉的故事。而这短短的几个段落却涵盖了罗拉的梦想和追求,生活现实和生活態度。她的出现是以雷的死亡为代价的。怀特这样特殊的构思不但显示了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更说明了罗拉的特别。

   首先,雷和罗拉之间的关系是不正常的,这象征了澳大利亚在文化融合道路上的艰辛。雷和罗拉是同居关系,并且育有一子。然而,有时雷“心理纳闷,要是走进这个屋子,第一次看见她,他会怎样看待这个女人。也许觉得她非常讨厌。可是现在,她对于他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11]。另一方面,当罗拉与雷对话时,并不是直接对着雷,而是“把头扭向另外一个方向,因为她不愿意当着别人的面跟他说话”[12]。显而易见,罗拉和雷的关系是不稳定的,而且是非法的。萨默曾说过,“婚姻不仅仅反映了一种理想的状态,而且能够帮助实现家庭联盟,进而来支持国家政府。如果婚姻是国家稳定的根源,那么它也是民族的影响”[13]。澳大利亚的多民族融合过程中也出现过这种奇怪的联系。不和谐是他们之间沟通的障碍,幸运的是,生活在澳洲大陆上的人们怀着同样的信念,为自己和澳大利亚美好的未来一起奋斗。

   罗拉的生活态度是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一起跨越鸿沟的一种有效的生活方式。罗拉为了追求梦想,在夜晚爬上火车远离家乡,在异地经历了很多失败和伤痛,给她留下的只有那么一段关系、一个孩子和自由。这恰如澳大利亚人与土著居民;英国人和其他国家移民者之间的关系一样,他们之间出现过民族冲突。著名的“白澳政策”曾经给澳大利亚移民带来伤痛,并让澳洲这片土地重新陷入孤立。随着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到澳大利亚。各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说中,怀特并没有描绘甚至暗示罗拉和她孩子未来该走向何方,但罗拉那明确的生活态度至少可以帮助读者去了解罗拉:她是不会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并会一直努力!

   三、塞尔玛:走向独立的澳大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澳大利亚使澳大利亚遭受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为其独立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二战后,澳大利亚意识到英国的急速衰弱,他们不能再依靠所谓的“母国”。唯一的出路就是独立自主地发展。另一方面,美国的迅速发展为澳大利亚提供的样本。澳大利亚迎来了黄金时代,他们终于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而且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奢侈的自主选择权或者是感受到如此真实的自信”[14]。正是澳大利亚人们不断的追求才使他们走向独立自己的道路。

   《人树》中的塞尔玛这部小说中的“新女性”,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的现代女性的代表。卖金太尔认为“高学历、职业生涯、宽松的着衣、甚至是骑自行车的自由都可以成为‘新女性’的标志”[15]。但泰西却认为“塞尔玛从另一方面来说已经融入并认同社会结构。她在社会中寻求一种合适的位置,愚蠢地采用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并没有追求作为独立女性的思想。”[16]塞尔玛从非常年轻的年纪就开始计划自己的人生,而且从未停止努力的脚步。

   塞尔玛从一出生就与她的哥哥雷是不一样的。她的母亲在报纸上看到“塞尔玛”这个名字,而且这是一个“牧场主女继承人的名字”[17]。不像她哥哥的名字就像是随手拈来一样。这个“特别”的名字开始了她与自己成长的家庭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塞尔玛小的时候就把自己收拾得很整洁,而且有那么一种比较庄重的气质。与她的哥哥雷相比,她显得更加有主见,有自己的计划。她总是学得比哥哥更努力、更多。除了学业,她也学高雅的艺术—弹钢琴。顺理成章,塞尔玛在城市里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过着有品质的生活。而她的哥哥却只是到处晃荡,甚至还卷入一些犯罪案件。塞尔玛对自己的将来和爱情总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当小时候被问到将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她很肯定地说“我就不结婚。我想干点事情。我想去赛马,或者徒步横跨澳大利亚。”[18]虽然这只是儿时的戏言,但却从侧面显示了塞尔玛从那时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且要怎么做。到悉尼读商业学校后,她变得更加独立、更加自信,她“认为自己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成功,而不会惶惶然,手足无措”[19]。笔者认为,塞尔玛的自信来源于她的努力和持续不断的准备。为了她美好的未来,她一直在奋斗。而且我们看到她的付出也有了回报:财富、舒适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塞尔玛也是一位热爱自由的女性。尽管她一个人在城市中生活,但无论当她是学生的时候,还是已经工作了,她总能找到适合的方式去享受自由的生活。还是学生的时候,由于经济原因,她就选择坐有轨电车在城市中转悠。音乐对她来说是一项高雅的艺术,虽然她自己本身的造诣已难以提高,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经常去音乐会去感受、去聆听艺术的魅力。为了让自己更完美,塞尔玛特别注重生活和工作中的细节。她曾经在自己的工资中支出不小的一部分用来培训和练习自己讲话的声音,把声音练得“让人们总能记得她的声音”,此后,人们就记住了她那“有教养、不紧张、声调控制得体但又不模棱两可”的声音[20]。以上所有提到的细节都是塞尔玛为了进入上流社会而做的一系列准备和努力。此外,她本身具有对财富比较敏感的天性。即使她只见过一次的人,而且并不喜欢的话,但是她也总能够记住那个人身上穿的或佩戴的贵重的物品。塞尔玛对自己的工作也是得心应手的,她“仍然受雇于那家航运公司办公室。在那儿,人家对她敬而远之。她的铅笔一直是削得最尖的”[21]。塞尔玛无时无刻不让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中,也许是她的家庭背景让她更加注重和珍惜自己的骄傲。但是从她内心深处涌出来的那种希望成为上流社会一员的渴望使他时刻保持完美的形象,即高贵又有气质。 《人树》中怀特塑造的第三代女性形象已经形成了新的优秀品质—独立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追求梦想。笔者从这三代女性身上读到了澳大利亚的未来。塞尔玛·帕克对物质和个人身份地位的追求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决心和坚持使她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埃尔西的犧牲和懦弱让读者难以接受和理解,但是她是一个有信仰的女性,相信她也会为自己和孩子的美好明天继续奋斗。虽然罗拉的生活信条并未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在面对各种挫折时,她也没有被打倒,而且继续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因此,笔者认为这三位女性为了获得尊重和认可而奋斗,她们象征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一个迎接美好未来的国家。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Barden.PatrickWhite'sTheTreeofMan[M].Studies:anIrishquarterlyreview.1968(225).78-85.

   〔3〕〔14〕〔15〕Mcintyre.AconcisehistoryofAustralia[J].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_.

   〔4〕〔5〕〔6〕〔7〕〔8〕〔11〕〔12〕〔17〕〔18〕〔19〕〔20〕〔21〕帕特里克·怀特著,胡文仲译.人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16〕Lacey.PatrickWhite:fictionandtheunconscious[J].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10〕Mack.ShakespeareanReferenceasStructuralPrincipleinPatrickWhite’sTheTreeofManandTheEyeoftheStorm[M].Southerly,TheWentworthPress.1978.

   〔13〕Sommer.IrresistibleRomance:theFoundationalFictionsofLatinAmerica[M].NationandNarration.1990.

   (责任编辑姜黎梅)

【篇5】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摘要: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文章作者尝试从第二课堂去配合第一课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角度审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活动,让第二课堂活动系统化。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阶梯培养;共青团改革

   第二课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高校如何使第二课堂活动成体系,并与第一课堂相互配合,更好地开展本科育人工作的问题,笔者尝试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角度审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尊重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活动。

   一、高校二级学院依托第二课堂构建本科生阶梯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1)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已经成为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点环节。

   (2)本科生阶梯培养模式是高校完善制度建设,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3)高校二级学院搭建本科生阶梯培养模式,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尊重专业差异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学生和家长对本科阶段教育的认识仍基于考试成绩和是否顺利取得学位,对于人的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理解较少。因此,由二级学院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个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方向。

   二、高校二级学院本科生阶梯培养团队构成

   阶梯培养模式主要目的是打破传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对脱节,第二课堂活动分散化、碎片化的现象,形成以开发学生智力为基础,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外延,以适應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阶梯培养模式必须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教学部门、学生工作、学生本身三方合力,以教学为基础,以第二课堂为外延,教师、学生形成互动,以老生带新生,形成循环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连续性。同时,根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构建“一星双环”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学生组织、社团为依托,形成老生带新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整个培养模式更为高效、有活力。

   在整个培养模式具体运行方面,尝试分工如下:

   (1)学院教学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学院主要教学工作运行与管理,组织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学生部门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工作,做好“以赛促学、以赛促能”相关工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学院学生工作者和学院教学工作负责人进行沟通,并负责起草、规划、落实阶梯培养模式中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运营、总结、宣传和表彰,并在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3)学院共青团、学生会负责具体落实各项活动的操作和执行,落实学生各个学期个人量化考核成绩。利用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翔实记录学生成长经历。

   (4)各类专业学生协会、组织主要负责辅助教学工作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新老生“传、帮、带”方面发挥作用。

   三、本科生阶梯培养模式具体实施过程

   (一)“启航工程”塑造一年级学生良好个人品格

   1.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由各系、专业具体负责开展专业教育。为学生解读当前自身专业前景、相关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专业教师和班主任配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狠抓日常管理,及早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由学生会组织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文体素质提升为主的活动。要发挥各班级的积极性,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构建以学生工作部门、学生会、班委为主体的日常考评工作团队,在学生工作负责老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量化考核办法。特别是加强大一学生第一课堂参与情况、第二课堂组织及参与情况的考核记录。

   3.拒绝“佛系”,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坚强人格

   近年来,“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不争不抢、不喜不悲、不求输赢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似乎备受青年人追崇。这些大学生以“佛系”自居,成为“佛系青年”,以消极的态度迎接未来,淡忘了当初的理想抱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喜爱的文体竞赛、观影学习、讲座培训等方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塑造坚强人格。

   (二)“导航工程”促进大二学生发展

   1.运用“互联网+”模式,发挥榜样作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_年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_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_年的95.1%提升至97.5%。”移动应用服务及其衍生的微媒体也逐渐成为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榜样教育具有宣传作用、教诲作用和引领作用,应通过各种渠道发掘老师和学生中的优秀典型。

   在高校内,网络游戏、短视频App也成为学生打发课余生活的主要途径。究其根源,就是在入学之初没有树立明确的个人目标。各二级学院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通过网络微视频或网络直播等形式,拉近榜样和普通学生之间的距离。

   2.引导学生加入专业性社团组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培养应积极引入学生力量,各学院可结合学院学生会组建专业类学生社团。学生专业类社团之所以可以培育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于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载体,能够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资源,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学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极大加强,最终形成课余时间的新老生传、帮、带育人模式。 (三)“领航工程”为大三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1.实行学业导师与学生工作并轨管理模式

   由于学生工作队伍(辅导员)多为思想政治类专业毕业生,面对不同专业本科生,在学业方面往往只能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并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

   引入学院教师力量,成立本科生学业导师队伍正是解决这一难点的重要举措。在执行导师制过程中,导师会指导学生专业课学习,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和学科竞赛,到各式各样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可以让他们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通过论文的撰写,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除此以外,学生也能通过导师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技术和发展方向,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了解就业前景。

   2.发挥榜样作用,帮扶困难学生奋发向上

   经过入校两年的学习生活,个体差异已较为明显。针对优秀学生,学习习惯已经形成。学院应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由学生学院导师和辅导员,针对经常缺课、上网成瘾等学生专门建档。通过结对帮扶、定期谈话、家长沟通等方法形成帮扶档案,共同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奋发向上。面对优秀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跨年级的“见面会”“座谈会”,在同学中广泛进行学习经验交流。

   (四)“護航工程”为大四学生发展尽最后一份力

   1.依托第二课堂活动,树立良好就业观念

   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形势,在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拓宽就业思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第二课堂上进行训练,做一些与就业相关的活动,比如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树立就业典型,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讲座、就业形势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2.专业导师与学生工作者做好考研学生关爱服务工作

   针对考研学生,利用专业导师自身学习经历这一优势,对考研复习各个环节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同时,在不同时间节点,应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素质拓展类活动,排解考研学生学习压力,保证身心健康。

   3.引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撑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团中央学校部在总结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切实推动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毕业生离校之际,为他们集中打印制作一批第二课堂成绩单,可以反映学生在本科教育中得到的其他方面的锻炼结果,也为用人单位选人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广播,20_(3).

   [2]白海燕.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时代”要求[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3).

【篇6】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20_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纪念日,走过100年的峥嵘岁月,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旷世瞩目的成绩。“党员”不只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信念。“党味”也不仅是一个象征,而是一群拥有同样坚定信念的人散发出的魅力。

  悟“党味”之甜,更添“前行之志”。共产党员的“党味”,是一心为民、心系百姓的“甜味”。悠悠万事民为本,政之所兴民为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牢记工作职位是人民给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时刻做到心中有民,肩上有责,乐岗敬业,珍惜工作,只有以强烈的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踏实勤奋的工作业绩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悟“党味”之苦,更坚“前行之心”。共产党员的“党味”,是深入基层、脚踩泥泞的“苦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听群众言、说群众话、办群众事。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接地气、有“泥土味”,不能摆出一副“小干部模样”高高在上,要坐得上百姓炕头、下得去田间地头,调查研判,了解真实情况、第一手资料,工作做细做实。如果“只居庙堂之高”,就无法知民情、晓民意、察民苦,既要“身入”又要“深入”,不能只做填表记录“表哥表姐”,说话做事要群众听得懂、看得见、心里清,只有脸上有汗、身上有土、脚上有泥才是群众认可的贴心人、好党员。

  悟“党味”之辣,更明“前行之路”。共产党员的“党味”,是无私忘我、敢为人先的“辣味”。无论是革命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无数的共产党人,他们无私忘我、敢为人先,展现着共产党人最亮丽的精神风貌,他们站着是一面面旗帜,倒下是一座座丰碑,折射出时代最闪亮的光芒。每一个特殊时期,都有共产党员一马当先,挺身而出;每一个危机关头,都有共产党员无私忘我、甘于奉献。“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大家都别慌,我是共产党员让我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无数共产党员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的铮铮誓言。

  悟“党味”,忆“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入党志愿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百载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久久为功。只有党的初心和使命真正成了“永恒”和“终身”课题,党的理想性质宗旨的根基地位才会坚如磐石!

【篇7】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100年前,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她就是中国共产党,100年的风雨历程,100年的光辉灿烂,使我们的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他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把党比做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在狱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后从容的走上刑场;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丘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之中纹丝不动;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了上去……还有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并不乞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这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么?共和国的旗帜,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热血和忠心而更加鲜艳,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他们以无上的心得谱出一首感人至深的党的赞歌。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正因为党的领导,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是党!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纪的道路;是党!用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康的社会;是党!……党啊!您是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党啊!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们;党啊!您伟大的功绩将雕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为党争光,为党添彩!

【篇8】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家喻户晓的歌,也是我最爱唱的歌,并且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成长之路,让我在服务人民群众中践行初心。

  党的号召力,改变了我的人生成长之路。心得体会离开校门,跟广大青年一样来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是投身打工之路,还是走上经商之道,对于一个不满20岁的青年来说,同样要面对人生抉择。此时的我,想到了“巾帼汉子木兰花,百姓心中七彩霞”。花木兰都能替父从军,报效国家,作为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不投身军营去,感受一下“男儿入伍志刚强,苦练精修作栋梁”呢?于是在1996年12月应征入伍,积极投入了火热的军旅生活。由于思想积极上进,军事训练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于1999年6月光荣地入了党,同年考入军事院校学习深造。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后,我依然把对党的这颗“红星”根植于心、笃于行,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务人民群众的初心始终没有变,无论组织上安排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来报答党的培养。20_年,被四川成都市委组织部评为“党员示范标兵”。

  党的影响力,让我感受到做一名党员的自豪。20_年7月1日,是党的100岁生日,100年来,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000多万党员。我们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党始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得民心。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全面的始终要坚守对党的信仰,听从党的指挥,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在20_年“5·12汶川地震”中,一道道电波准确无误从我手中传往北京和救灾前线,为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人民群众争取了时间。在20_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严格执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设卡口检测过往行人体温进行登记造册,通过我们的坚持和坚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同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在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认同感。

  党的感召力,让我体会到奋进的力量。在20_年初,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但我们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警察、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并未按下“暂停键”,而是选择逆行,积极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救治中,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争取了时间。每一名党员都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且还是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地冲在第一线,时刻彰显着党员应有的担当并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党教育和培养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我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在热情服务中拉近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更是读懂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工作重心和落脚点会更实,脚下之路也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篇9】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100年前,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她就是中国共产党,100年的风雨历程,100年的光辉灿烂,使我们的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他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把党比做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在狱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后从容的走上刑场;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丘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之中纹丝不动;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了上去……还有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并不乞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这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么?共和国的旗帜,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热血和忠心而更加鲜艳,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他们以无上的心得谱出一首感人至深的党的赞歌。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正因为党的领导,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是党!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纪的道路;是党!用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康的社会;是党!……党啊!您是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党啊!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们;党啊!您伟大的功绩将雕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为党争光,为党添彩!

【篇10】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有一首歌,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从北京房山霞云岭飞向神州大地;它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被人们边传唱边修改,一直传唱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今天,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它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的心声,更是历史的昭示!奋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接续唱响这首经典之歌,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涓滴之力汇聚磅礴伟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目标勇毅前行。

  共产党员要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诚如歌中所唱,“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心得体会范文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从南湖的红船出发,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党发展壮大成为拥有9100万党员的世界大党,其奥秘就在于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神圣使命。不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年代,还是日新月异、勇毅创新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勇敢地扛在肩上。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征程,每位共产党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年纪大小,不论岗位高低,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和政治本色,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以先锋行动让党员旗帜飘扬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广大群众要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不移跟党走。正如歌中所唱,“它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它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即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依然带领人民实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领航中国号巨轮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征程,思想汇报范文广大群众要接续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明天的日子会更加红火,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更加骄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会上下同欲、共克时艰,以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创造一个个新的人间奇迹。

  青少年要接续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奋斗新时代,跑好新征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铭刻于心,化作报效祖国之志、刻苦学习之行。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扎实上好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最全面的让这首经典之歌飞驻每个青少年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这首经典之歌在中华大地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篇11】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100岁的生日。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满腔。100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100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九十九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x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100年征程岁月峥嵘,100年征程金光灿烂。如今,南极上空早已飘扬着我们的五星红旗,太平洋上出现了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州5号也带着刚强的气势冲向了太空;如今,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个个商厦、工厂、高科技企业正遍地生花……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那些曾经蔑视我们为东亚病夫的列强,一个个低下了自命高贵的头,就连大洋彼岸那个自恃天下第一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一次次为他们的傲慢和无礼道歉。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5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伊始,美联社一位记者在香港发出电讯说:“这个国家太大了,又穷又乱,不会被一个集团统治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还是共产党人。”时光荏苒。50年后,当人类跨入新世纪,回首百年历程时,一组关于中国的长篇报道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这组报道的总标题赫然写着:“中国半个世纪--壮丽、骄傲与渴望”。

  100年风云变幻,100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有什么赋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中国共产党又靠什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和青春活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成功的真谛。

  今天,我们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发扬传统,艰苦奋斗。永保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学习与时俱进,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勤政廉政,用生命和热血,为党旗争光。我们新一代大学生们理应跟随党的脚步,明德励志勤践行,创先争优争先锋。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弹指一挥间,上下越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求索的过程,我常常在心里重复着这几句话,每一次都热血沸腾,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地为我们欣欣向荣的国家而感到荣耀、为我们不断求索、不断前进的政党而感到骄傲,更为能够投身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化建设而感到自豪。滔滔沅江边,巍巍阳山下,我无数次重复自己年轻的誓言……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兴旺强盛的大厦;哪怕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

【篇12】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有一首歌,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从北京房山霞云岭飞向神州大地;它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被人们边传唱边修改,一直传唱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今天,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它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的心声,更是历史的昭示!奋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接续唱响这首经典之歌,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涓滴之力汇聚磅礴伟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目标勇毅前行。

  共产党员要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诚如歌中所唱,“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心得体会范文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从南湖的红船出发,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党发展壮大成为拥有9100万党员的世界大党,其奥秘就在于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神圣使命。不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年代,还是日新月异、勇毅创新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勇敢地扛在肩上。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征程,每位共产党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年纪大小,不论岗位高低,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和政治本色,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以先锋行动让党员旗帜飘扬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广大群众要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不移跟党走。正如歌中所唱,“它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它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即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依然带领人民实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领航中国号巨轮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征程,思想汇报范文广大群众要接续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明天的日子会更加红火,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更加骄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会上下同欲、共克时艰,以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创造一个个新的人间奇迹。

  青少年要接续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奋斗新时代,跑好新征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铭刻于心,化作报效祖国之志、刻苦学习之行。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扎实上好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最全面的让这首经典之歌飞驻每个青少年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这首经典之歌在中华大地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推荐阅读:

  论文:从雅典民主政治看公民的品德和民主政治

  建党百年论文范文(精选7篇)

  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论文伟大的中国精神

  论文指导记录怎么写

  思修论文2000字范文

  国际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启示论文(通用3篇)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范文十二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论文范文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