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由于所处客观 经济 环境和 自然 条件的差异,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 发展 过程中受到制约的因素及程度远远超过发达地区,以致出现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现象。但是,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逐步向大中城市靠拢的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又更加依赖于农村信用社对经济的支持。本文通过对楚雄州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 金融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它点多面广,网点遍及广大农村,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组织体系、管理体制、政策因素等诸多方面的不完善不配套,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根据对楚雄州中支辖内10个县市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的调查,分析制约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问题,供大家 参考 。
一、基本情况
二、问题及成因分析
制约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内控制度难以落实,机构设置合理性差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来形成的,其基本运行模式是:设立社员代表大会,作为信用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其执行机构,信用社主任由理事会提名报上级批准后由理事会聘任。理事长可兼任信用社主任;设立监事会,负责监督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各管理层的行为等。这种模式将理事长、主任的权力集于一身,形成理事会主持召开会议选举自己,选举监督自己的机构,一切环节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控制。而监事会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监事长在行政上由主任领导,在主任领导下的监事会则难以对主任的经营管理行为实施有效监督。这种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缺陷在于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因而导致官办色彩浓厚,管理问题较多,主任缺乏经营好信用社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主任的经营和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个人行为严重,经营风险增大,成为影响和制约信用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长期以来,信用社一直移植和沿用农业银行的规章制度,没有形成一套符合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统一的合理制度和内控机制,不少社的民主管理和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决策、经营和管理三权合一,集中于少数管理者手中,缺乏有效制衡和约束,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管理失控,滋生腐败。现行的稽核监督基本处于应付,许多该堵塞的漏洞得不到及时发现,有的问题发现了也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和处理。如禄丰信用社,稽核查出信贷管理人员发放一笔严重违规的贷款,但并未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也就导致以后类似情况的发生。由于信用社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导致信用社案件的发生高于其他金融机构。
(二)存款规模拓展空间较小
存款上不去主要有以下原因:
1.经济落后,货币化程度低,农民普遍贫穷,无余钱存储。受自然条件和传统经营理念的制约,乡村农民特别是距县城较远的农民,生产经营主要是为自己食用,很少作为商品出售。所谓“种田为吃饭,喂猪为过年,喂鸡为换盐”,便是这种半自然经济的形象写照,无论经济条件好坏几乎都如此。因此农民的货币收入较少。据调查,安乐信用社农户存款只有159户,仅占所辖农户总数的9%。有些地区办理贷款的农户竞无一户有存款。问及答日:“没有钱存。”
2.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由于人手不足、人员素质跟不上等种种原因,除县城内的信用社外,乡下信用社大都用手工处理业务,不仅工作效率不高,同时给人以落后之感。国有商业银行在结算方面更占居绝对优势,自成 网络 ,辅之以银行卡,方便、快捷、安全,农村信用社只能望其项背,根本无法与之匹敌。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信用社的反复动员下曾在信用社开了存款帐户,后来就因为结算不方便,外出采购带现金不安全而纷纷转到农行营业所开户。
3.农村信用社信誉差,客户不大愿意将钱存在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集体性质,与罩着“国家”光环的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比较,信誉明显逊色,加上发生过案件或经常出现支付问题,信誉更是受到损害。禄丰县金山镇是全州十大农贸集镇之一,经济一直十分活跃。镇上有工、农、建、信、邮五家金融机构,竞争非常激烈。金山信用社因出现过经济案件,信誉受到影响。2002年存款达3874万元,而未办理或基本未办理贷款业务的工行储蓄所和农行营业所存款都比它高。有些地区许多老百姓不知道信用社是干什么的,因此存款一直上不去。
4.服务半径大, 交通 不便,揽存成本高。据实地调查和测算,除县城所在地外,楚雄地区平均80平方公里左右才有一家信用社机构。信用社的服务半径一般在30公里左右,有的村寨距信用社(分社)达50多公里。一部分村寨不通汽车,有的只通拖拉机,有的连通拖拉机的毛坯公路也没有,只有崎岖的山问小路。信用社职工下乡宣传或办理信贷业务,走村串寨是真正意义上的“走”;一天步行几十公里,哪里黑哪里歇(宿农户家),已是家常便饭。一个职工下乡几天空手而归也不是新鲜事,有时收到几千元的现金带在身上,一路上提心吊胆,生怕被拦路抢劫。组织存款资金所耗的人工成本,不知是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的多少倍?由于信用社人手少,交通艰难,收效低,有的偏远、贫穷的村寨信用社职工一年到头未去过一次,这些村寨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乡里有个农村信用社。
存款是立社之本。一个信用社连最起码的存款规模都达不到,如同一个人不能满足基本口粮,意味着生存问题没有解决,何以谈发展?
(三)贷款规模扩张受阻
1.农户贷款的覆盖面不够,农民贷款难与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共存。农户贷款需求面广,呈现多元化结构,而农村信用社并未成为农户筹资的首选对象,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户需要贷款,说明贷款需求面非常广,其需要构成有:种植业、养殖业、办厂、经商、建房、消费、大户种养业、其它。这说明农户资金需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而广泛涉及消费、经商、办企业等领域,农民的经营观念和消费意识明显增强。那么,缺少资金,农户首先想到的是向谁借钱?一半以上的农户回答向亲朋好友借钱,其次才是向信用社申请贷款,人行楚雄中心支行要求乡镇所在地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覆盖面要达到70%以上,但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只达到50%左右,而且其中有一半左右的贷款户多年来不再与信用社发生新的借贷关系,经常与信用社发生借贷关系的事实上只占农户总数的25%左右。造成这一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信用社宣传不到位,服务不到位,一些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不了解上级的信贷支农政策和办理贷款的程序、手续,有贷款愿望而没有付诸行动。部分农户认为贷款手续繁杂,在申请贷款时,如果没有担保、抵押,很难申请到贷款。二是信用社有惜贷思想。由于近年来实行贷款终生责任制和“包放、包收、包效益”的“三包”政策,信贷人员怕贷款收不回来承担责任而不愿发放贷款。部分信用社在信贷考核上存在偏颇,责任和权利不对称,只罚不奖,有“贷款发放越多,风险越大,责任越大”的认识。三是农户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在一些客观经济环境较差的地方,受传统生产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影响,农户对生产的资金投入较小,一般是购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由于种植面积不大,几百元即可解决问题,不少农户依靠家中外出打工人员的汇款来解决。家中无人外出打工的,或打工一时找不到钱的,才向信用社申请贷款,信用社解决不了就向私人借款。有的农户担心还不起不敢借贷款,生产所需肥料完全使用农家肥。比较大的投人要算购买耕牛,一头耕牛需一千多元,一般农户家庭全部靠自筹资金是办不到的,均要向信用社借贷款,一般情况下信用社能够满足需要。
(四)信用社员工整体素质较差,人员绝对不足与相对过剩的矛盾共存
注:未包括两个改制的原城市信用社
这种状况是长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用工制度落后。一是进人渠道单一,近亲繁殖现象特别严重。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严格的行业管理,信用社在用人上局限于解决信用社系统和农行系统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和照顾政府领导及其他实权人物的关系,很少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即其人员补充主要是近亲繁殖和关系户,也就是通过内招、调动等方式,安排农行、信用社职工子女、亲属及关系户到信用社工作,对学历要求很低。这些人员工作后极少参加学历培训。而数量较少的本地生源大专院校毕业生多数又不愿回到农村就业,从而导致了农村信用社人才“贫血”。信用社系统高级管理人员中没有一名正规大专院校毕业生,未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对口 教育 。“脱钩”后人民银行通过采取各种形式提高信用社员工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特别在学历培训方面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信用社员工队伍的学历结构有较大改善,但仍然极不理想。二是信用社用人缺乏自主权。名义上信用社是“独立法人”但却没有用人权,基层信用社要招收一名员工,必须通过联社经人民银行信合部门批准。三是铁饭碗一直未打破。建社50年以来,全国没有一家信用社宣布破产。在“农村信用社永远不会垮”的前提条件下,信用社员工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是不会被辞退或开除的;即使某信用社被撤销或降格,其员工也会被妥善安置,绝不至于失业。
(五)不良贷款高,资本充足率低,风险程度深
2002年楚雄州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为2.14%,资本充足率是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根据《巴塞尔协议》及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资本充足率应大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指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与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之比。按《巴塞尔协议》要求,此项比率不能低于4%。资本金作为 金融 机构避免遭受风险损失的保险形式,可用于冲减某些风险,维持公众主要是存款人的信心,增强其竞争能力。资本充足率偏低给我州农村信用社,特别是一些基础薄弱,不良贷款高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很大的经营压力。1、资本充足率偏低,使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下降,信誉程度较差。资本充足率作为农村信用社风险监督的核心指标,资本总量应达到规定标准,足够用于应付未来不可预见的损失,在万一发生不能偿债的情况下能够用来对存户提供部分保护,从而能协助维持公众对农村信用社的信心。资本充足率低下,使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亏损或贷款呆帐损失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资不抵债现象。2001年年末,全州高风险农村信用社有89个,比去年增加20个。2.资本充足率偏低,使农村信用社竞争力低下,盈利能力较差,发展后劲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必然使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增加,竞争力较差,盈利能力下降,特别是一些地处经济环境相对较差的信用社,经营成本较高,再则不生息资产比例较大,使经营总体效益较低,甚至亏损。同时资本充足率偏低,使农村信用社发展缺乏后劲,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信用社发展困难重重。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和 历史 包袱等问题,有些农村信用社现状和前景令人甚忧,从楚雄地区经济状况、发展前景和信用社工作实际来看,三五年之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化解这么沉重的包袱及风险。
推荐阅读:
浅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研究.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