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关键词,但海外舆论对其解读却众说不一,有人对中国经济放缓充满担忧,预测通缩压力和就业压力将日趋增大,也有人更倾向观察经济放缓背后的阳光面,对中国经济给世界带来的机遇有更多期待。在此背景下,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这次会议为海内外舆论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可以预见,由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解码经济新常态将成为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常态化考验。如何面对这一考验是值得思考的议题,笔者在此分享一点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

传递好中国的官方声音

不管世界对中国经济怎样众说纷纭,对中国经济走势最具影响力的还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这也是为什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的原因。对比新华社和路透社当日播发的会议解读稿件,不难看出中外媒体都对官方表态给予了高度关注。路透中文网甚至全文转发了这次会议的公告,很多金融机构也就报告的要点进行摘编,这充分表明了市场对政策制定走向的关切。总体来看,未来一年,经济下行压力是否可控、财政和货币政策方向、经济预期目标设定、宏观调控策略都是最受关注的要点。除了官方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外,舆论也高度关心中国政府将如何通过进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来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回旋力度。由于2015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能不能在既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利用十三五规划加速结构转型、兑现深化改革的承诺也是一个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的这篇稿件,除添加了路透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季度调查结果作为背景外,并没有引用任何经济专家或智库的声音,可以说是一路用会议指出梳理文件干货。这种文风其实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官方声音在宏观经济形势报道中的重要性。虽然看似枯燥,实则是市场最需要的信息。但是通过对比,人们也会发现,新华社播发的这篇稿件并没有采取文件摘编的做法,而是在第一时间采访了专家,对文件进行了第三方解读。由此产生的疑问是需不需要有这样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我个人认为是需要的,而且这种差别也是必须的。路透社以财经新闻报道见长,面对的主要客户是经济投资的决策者,在第一时间生产文件摘录式的产品有利于其用户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经济形势作出独立的判断,这是从客户至上原则出发作出的选择。新华社也应该有这样的产品,但与此同时,由于新华社面对的用户更广泛,并且肩负着对外传播的喉舌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向海外受众挖掘政策背后的故事,或者对政策用意作出更深入的解读和权威分析,那我们就只是变成了一台发报机,无法在第一时间利用海外舆论对这一议题的高度关注进行舆论引导和答疑解惑。应该说,同样是会议报道,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对政策干货的梳理,而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援引权威专家和智库的分析及播发评论等手段,来深度回应海外受众的关切,以增强报道的对外针对性和舆论引导力。由于此时的专家解读和分析很容易受到外媒的关注,并被作为官方解读形成对公告内容的补充,采编人员特别要避免对会议精神的误读和偏读。虽然一篇稿件很难面面俱到,但就关键议题的海外关切做出精准权威的解读还是具备可操作性的,也是采编人员需要不断历练的本领。

要达到这个要求,记者必须要熟悉大政方针,对国情和经济形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还要编织自己的权威消息源网络,对政策制定背后的用意心知肚明,同时,还要了解海外舆论的关切,特别是主要海外意见领袖的逻辑,然后才有可能采写出精准权威的报道,否则就很难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体现出国内外宣媒体的不可替代性。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渠道多种多样,如果只满足于扮演官方授权发布的通道,那舆论引导的机能就会退化,我们就会变成素材供应商,文件二传手,对经济新常态的报道要么变成照本宣科,要么变成翻来覆去的炒豆子,缺乏新意和深度。

立足专业性 深耕国际视野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从速度、结构和动力的角度对新常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梳理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提出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就对外传播而言,如何帮助海外受众认识、适应中国的新常态,同时解读好新常态下中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挑战。笔者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专业性出发,增强报道的国际视野。

为什么要强调专业性和国际视野?专业性是经济报道提升对外竞争力的根本,国际视野是提升对外针对性的关键,离开这两点,中国经济新闻的对外传播就会变得对内化,失去自己的特色,并难以取得应有的传播效果。具体来说,强调专业性和国际视野是加强选题策划的基础,是谋篇布局高人一筹的必要条件。从实践来看,地方分社的经济记者主要精力都在跟踪地方行业产业动态,其结果是使新闻事件地方化,缺乏全局的视角。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和相关部委的政策发布来看,又往往以公文式语言居多,政策从出台到落实往往存在很长的时间差,一项政策和改革措施出来,地方需要很长时间的消化,缺乏新闻由头和新闻事件是政策解读报道面临的一个常态化难题。如果能够对某一个经济领域的问题从国际视野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达到一定的专业高度,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话题性报道,突破事件性新闻做不深,深度报道缺事件的尴尬。现在,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新八股就是采访一大堆专家,且不论专家的立场和倾向需要慎重考量,就算是把不同声音都聚集在一起,也不一定就能称得上是一篇客观平衡的深度报道。由于经济报道的主要价值在于推动市场、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决策,对经济现象进行精准剖析、提出独到见解才是经济记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泛滥、捡到萝卜就是菜的今天,如何沉下心来研究问题是关键,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加强知识储备能力也是对外传播采编人员必须迫切面对的问题。

比如说融资难问题,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这个议题,出台十项措施,提出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与此相关的一项呼声很高的举措就是推进证券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即由政府主导的实质性审批逐步转为注册制。这期间倍受关注的就是监管部门对上市企业持续盈利的硬性要求。观察美德等国发行上市制度的安排可以发现,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远远超过对持续盈利的要求,这是因为持续盈利的要求会让企业有做假账的冲动。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企业具备了持续盈利的能力,为什么要上市借钱呢?投资界一般认为,一个好企业开始上市说明它未来的收益增速应该是下降的。因此,与持续能力相比,美国的投资者更看重企业是否说真话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也正是因为制度安排的差别,一些试图在美国上市圈钱的国内企业套用国内的惯性思维,把大量精力用来经营和运作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而不惜牺牲企业的信用,其结果就是为海外舆论抹黑中国股提供炮弹,使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更加艰难。这种制度安排的差异其实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人的法治精神和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其实,任何一个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有它存在的土壤和环境,今天我们谈深水区改革,深水区深在哪,攻坚路径怎么走,不剖析土壤和环境的差异,只就现象说现象,是无法把文章做深的,也没办法把这个时代面临的使命和纠结做深做透。笔者以为,新常态绝不仅仅是新在现象上,而是新在观念上,新在制度创新上。

另外一个越来越值得重视的方面是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场的关联加剧了海外舆论引导的难度。在资讯快速传播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受到两种力量的牵引,一种是民族主义情绪,另外一种是对欧美舆论的盲目跟随。比如说,在外汇储备投资上,如果美国方面公布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国内市场就会骂声四起,想当然地认为又给美国人送钱去了。其实,如果对比各类投资产品的收益就会发现,持有美国国债还是很划算的投资。然而,在这种非理性情绪的牵引下,是否增持美国国债变成了一个敏感的议题。同样,中国提出丝路基金后,外媒将此解读为新版马歇尔计划,国内一些媒体也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此加以渲染。然而仔细比较会发现,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战后欧洲提供的财政援助,并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的丝路基金是有偿投资,强调互利共赢,并没有任何成立政治军事同盟的意图。如果把丝路基金打上马歇尔计划的标签那不是反而帮助海外舆论渲染了所谓的中国威胁吗?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与现实错综交织在一起,要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提升我们的舆论引导力,提升记者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是非常迫切的要求。

推荐阅读:

  解析新疆民族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产业经济论文

  中国循环农业思考论文

  长沙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试论中国经济“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