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化学成分提纯工艺研究论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1],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效成分有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等。目前代谢研究表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为前药,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二者的真正药效物质基础。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癌、抗肿瘤、抗凝、抗血栓形成和保护肝脏、心脑血管、神经元等作用,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抗炎和抗菌。

在现代中药生产中,经常使用酸沉法从中药黄芩中提取粗品黄芩苷来代替黄芩。但在黄芩水提液的酸沉过程中,水提液中的一些有机大分子杂质如淀粉、果胶、蛋白质等会随有效成分一起沉降下来,这就造成粗品黄芩苷中含有许多无效成分,降低了疗效。如果用传统的纯化工艺,黄芩苷的得率又得不到保证,进而造成了原药材的大量浪费。壳聚糖作为长链高分子碱性多糖,在稀酸中可形成活性基团-NH3+,对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成分如蛋白质、树胶、鞣质、单宁、部分多糖等[2]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对黄芩水提液净化除杂的作用,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提高黄芩苷含量的目的。

壳聚糖属于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絮凝是通过长碳链上的一些活性官能团,可在同一个分子上吸附多个微粒。因而它在微粒之间产生了联系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架桥作用。由于这种作用,可以将许多微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絮团[2]。

絮凝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动力学过程。搅拌和pH对絮凝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当搅拌不充分时,会导致加入的壳聚糖局部浓度过高,使壳聚糖不能及时充分地与微粒相结合,反而被先形成的絮团所包容而沉淀出来,这种沉淀下来的絮团的动力学常数相当稳定,一般的搅拌方式不能有效地一一对其进行完全的破环。这就大大降低了壳聚糖的利用率。同时如果在较低的pH条件下,更有利于壳聚糖分子中的活性基团-NH3+的形成,使絮凝作用进行得更完全。

实验表明,在保证得率的前提下,壳聚糖对黄芩水提液有较好的絮凝净化作用,而且絮凝作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本实验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后,最终确定了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体系pH=5,搅拌时间10 min,体系温度40℃,絮凝剂浓度0.5%。本实验在克服传统酸沉法不能兼顾得率与含量的缺点的基础上,采用絮凝法进行除杂,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得重较高,有效地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并且工艺简单,提高了原药料的利用率。

推荐阅读: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化学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培养途径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谈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论文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中职化学教学绿色化学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黄芩化学成分提纯工艺研究论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黄芩化学成分提纯工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