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新一轮课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鼓励师生教学相长,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同时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也逐步加大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察。但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着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性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1]

一、影响学生自主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1.教学观念的更新相对滞后。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片面的师生观。不能正确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和功能,对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辨证关系认识和执行得不到位。(2)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多维目标单一化地执行,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功利思想依然存在,忽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3)不能以人为本,忽视学生的人性,缺乏对学生明理,无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把学生仅仅当作教师课堂表演的道具和储存知识的容器。

2.对学生的自主性缺乏深刻全面的理解。自主性既包括主动性又包含主体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或塑造的过程。有些教师认识不到学生的自主性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培养发展的结果,认识不到学生的自主性的社会属性,不明白只有一个追求主宰自己的人才能自尊、自强、自立、自制,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3.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学科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影响学生知识层次与结构的构建,影响教师对教材呈现方式的合理性,影响了教师的自信心。同时,教师的学科素养不高,降低了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左右了教师对知识的表达方式,对课堂中非预设性问题或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教师有时不知所措,不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妨碍了学生的自主性。

4.课堂气氛没有活力,缺乏人文关怀。新课程要求建立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因受教学时间、教学任务以及教师备课不充分等因素的限制,实际教学中缺少较为成功的自主探究,鲜有恰当的合作讨论。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多为教师代办,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只顾自己的教学预设,不尊重学生的观点,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自主性没有发挥的机会,致使学生逐步丧失自主学习的兴趣。

5.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但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评价,重视测试和作业的检查,忽视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自主能力的评价,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形成与培养。

6.学生自身所形成的非自主意识也影响了自主性的形成。由于学生自身的自主性长期被长期忽视,甚至被压抑,在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养成了依赖性、被动性和惰性等非主体意识,对知识不求甚解,缺乏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灵活驾驭信息量度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依靠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信息输出量的多少,接受度的大小无疑是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主体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保证信息输出的量要合理。教学内容的量与输出信息的量并非完全等同,教学内容能否赋予学生以有用的信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程度。教学中在联系既有知识时要适度,既要给学生提供足够量的信息,又要有能够吸引学生的兴奋点。其次,应保持信息输出的过程要有序。只有有序才能保证接受的高效,否则学生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体系,影响学生的信息输入,降低了学习兴趣,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确定略讲和精讲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好知识的呈现顺序,要做到面要广,点要精,线要清。[2]

2.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课堂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化学课堂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生活化情境,把化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教学更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化学的应用价值。如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漂白剂或是消毒剂,有84消毒液、漂白粉等。那么在学习到有关内容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指导学生探究它们的成分、制法、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2)创设模拟化情境。在教学中有时因受条件和时间限制无法把学生带到现实环境中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模拟现实情境,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知和了解相关知识。如高炉炼铁、工业制硫酸、合成氨、氯碱工业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可借助PPT、Flash等手段进行图片和音像展示,也可直接播放相关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创设问题化情境。抓住学生好胜、好发现且爱表现的心理,设计一些对学生而言有价值、角度新颖的问题情境,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由甲烷分子式,探究其结构模型时学生提供了正四面体和平面正四边形两种模型,要确定是哪种模型,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二氯甲烷只有一种沸点,你认为应该是哪一种结构?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答案。

(4)利用非预设性问题创设质疑情境。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会有一些事先未曾预想到的现象发生,教师可有效利用创设质疑情境。如研究铜和浓硫酸反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块铜片,注入浓硫酸,加热片刻,会发现试管口湿润的品红试纸退色,同时试管底部还有少量的黑色的沉淀,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另一支盛有水的试管中很难观察到溶液变蓝。后两种现象是实验前学生意料不到的,可抓住这个组织学生进行探究。[3]

3.实施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自主性

教学方法终究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任务、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素质条件及学校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灵活性、人性化和实效性的原则进行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它的表现形态是一种思考水平的教学,即在老师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点拨和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依靠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去开展学习上的独立钻研、进行自主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放手叫他们去TRY(试),培养他们面对失败的勇气和耐挫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性。

4.开展多角度、积极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开展多角度的教学评价,记录学生课堂表现、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它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反馈。正确的激励性评价是教师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一种积极的评价方式,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成功者的自我意象,并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要用简短、恰当的措词,或在热情中给予褒奖,或在委婉中道出不足。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应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积极鼓励,努力发现他们非智力因素中的闪光点,唤起他们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愿望和热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

实践表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模式和交往水平。融洽的师生情感能催生课堂活力,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推动学生驱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思维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教师应树立换位思考的意识,理解学生的行为,允许学生自由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平易近人、宽松和谐、乐于聆听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和学生交往,营造一种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为师生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创设良好的环境。其次,教师应坦然地面对个性不一的学生,愉悦地接纳学生的不同个性。第三,教师要注意调控自身情绪,时刻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以饱满的激情激活、感染学生的情感,渲染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还应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与学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努力通过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

总之,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动力论文

  化学实验多媒体教学技术分析论文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和新教材实验的几点改进论文

  化学分析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研究论文

  绿色化学对中职化学教育的渗透论文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药物化学的作用的论文

化学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化学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