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政学改革思考
摘要: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财政分配活动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作为各高校经管专业的必修课程,财政学的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财政学的课程体系与特点,重点阐述了财政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政学;教学问题;建议
财政学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专业课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教育方式也应该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素质教育转变。在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探索与研究财政学教学的改革、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如何灵活运用财政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财政学的课程体系与特点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它是一项政府从事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是我国各高校经管专业的必修课程。财政学实际上是一门侧重宏观分析的理论课程,它以经济学、政治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和解决,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好该做的事?政府财政行为会对国民经济带来哪些影响等等?讲授财政学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地位和作用、厘清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政策制度、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财政问题等。新时期,财政学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基础理论部分。财政学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市场机制存在固有的缺陷,市场效率会大打折扣。从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的提供出发,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性。明确财政干预经济的重要性,探求其职能表现如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增长等;第二,财政支出部分。分析财政支出的分类、规模、结构、效益,重点,强调购收原理与制度。明确税收制度的构成,税负的转嫁,税收的归宿和不同的税种及其计算。了解国债产生、发展、种类和结构、功能与效应、负担与限度。重点掌握国债的发行、偿还以及国债市场的相关内容。第四,宏观调控部分。介绍财政预算的基本概念以及预算编制的程序,强调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过程、成果。对于财政政策的阐述,由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切入,介绍财政政策的一般理论,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简而言之,我国财政学课程的建立和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有鉴别的借鉴西方经济学与财政学,立足我国国情,继承、发展和不断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体系。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分析,财政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普遍性。现实生活中,从大众的吃、喝、穿、住、行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治活动,财政现象无处不在。例如: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副食价格补贴;低收入家庭享受基本生活保障;下岗职工通过政府开展的再就业工程就业;政府出资兴建桥梁、道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国家财政支持助学工程、春苗工程的实施,体现出了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职能;国家财政扶持落后地区、支持弱势行业的发展,体现出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更是突显了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等等。
二、财政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教材是财政学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以及效果的前提。近年来,有关财政学的教材虽然不胜枚举,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陈共主编的《财政学》一书。这些教材虽然在内涵上探讨了政府、市场、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涵盖了教育、卫生、社保、公平与效益等问题,但是在外延上没有充分体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出现的焦点问题,例如,互联网金融纳税、社区经济发展、慈善捐赠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内容的“缺位”。此外,虽然财政学是我国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目前所有经济类专业的财政学教材几乎可以通用,不能跟具体专业进行有机结合,没有充分体现不同专业的差别和特色。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选用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的信息量,但是有些教师播放课件的速度过快,学生只能拿手机拍照,越来越提不起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粉笔+黑板,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所以灌输式、讲解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依旧占据着整个课堂,仍然处于教师讲,学生记的机械状态。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财政学有些理论知识深奥难懂,学生遇到困难,来不及消化和吸收,在听课过程中还会出现睡觉、玩手机等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这不仅有碍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还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目前财政学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卷面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其中包括了到课率、课堂提问、实践作业等情况。由于平时成绩的来源不规范,最终成绩的评定仍取决于期末卷面成绩。这样的现象会导致如下问题:一方面,考核方式很难将学生成绩拉开。这不仅对于平时课上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学的学生不公平,还会使学生形成只要考试之前临时突击,应付考试就可以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难以科学反映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学生通过复印笔记、寻找过关宝典就可以顺利修完学分,这样的结果与财政学的教学理念即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相背离。因此,考核方式也是财政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极为重要。
三、优化财政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设置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我国国情。我国政府的财政职能充分体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两大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财政收入部分,密切联系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教学内容中丰富增值税改革、税率调整、开征房产税和遗产税的具体内容。对于财政支出部分,要对接时下民生焦点问题。例如,国家宏观调控、教育经费投入等,提出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差异化”教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财税专业,重点讲解市场与政府二者之间的关系、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选择理论、财政收支理论以及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等;对于工商管理专业,重点讲解税收理论与制度等;对于金融专业,重点讲解国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等;对于国际贸易专业,重点讲解外贸政策、关税、出口退税、国际避税等内容。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更新财政理论和实践,打破不同专业选用相同授课内容的局面,才能适应各专业财政学的教学要求,才能让学生获得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财政学知识。
(二)优化教学方法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实施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案例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案例内容,并做好答疑工作。在财政学中,可以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章节有很多,例如,涉及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教学部分,可以引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帮助学生分析财政必须介入“三农”的理由,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财政加大“三农”的措施和力度;涉及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原则与类型的教学部分,可以选用案例: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让学生了解跨国国际避税产生的条件以及跨国公司常见的国际避税行为,进一步思考国际避税的主要防范措施;涉及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教学部分,引用案例:105家中央部门同日“晒预算”——“阳光财政”带来新气象。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政府预算公开的不断推进、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推进阳光财政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预算的改革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财政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师生的教学互动,继而提升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社区,搜集第一手资料。同时邀请地方政策研究室、发改委、税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帮助学生理解时下财政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厘清财政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和具体的实施过程、探索财政政策的走向;成立相应的实训室,例如,金融管理实训室、投资理财实训室等,学生可以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到实训室通过软件模拟实习,进行实战演练,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加强学校与财政、税务部门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实验基地,让学生真实接触工作岗位,锤炼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来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讨论、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学能力、提升技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以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举例来说,教师首先要提出学习任务:分析市场系统里家庭、企业、政府之间的收支关系;探讨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机制的有效环境;阐述市场失灵的表现。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目的。最后,教师进行效果评价,既要包括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结果的评价,又要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总之,任务驱动法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用“学生学”代替“教师教”突出了对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要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最好的选择是多种考核方式并用,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首先,财政学期末考试的试题不仅要注重考核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注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加扩散性思考题,减少客观题的分值,并将期末卷面成绩的占比调整为百分之六十。其次,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财政学的考核方式中,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占比为百分之四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进行教学,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发言情况、提交实践作业的情况都可以记录在平时成绩里面并在班级内部公示。最后,实施课证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实现“双证书”就业。如果学生已经通过了相关资格考试,可以从高定级其综合成绩。综上所述,任何一门课程都会经历一个从初始——发展——建设——不断更新的完善过程,对财政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仍需进一步探讨,只要不懈地尝试,勤于归纳总结,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鲁玉秀.高校《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10):96-97.
[2]王惠凌.工学结合视角下《财政与金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
(2):83-86.
[3]贺虹.国际贸易专业《财政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视角,2012
(2):124-125+133.
推荐阅读: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政学改革思考.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