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与实践(精)(5篇)
20_年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与实践(精)一
推荐文章:
基本信息网络构建求职简历模板 个人相片姓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性别:男 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90年4月3日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未婚身高:183cm体重:60kg户籍:福建漳州现所在地:福建漳州毕业学校:泉州信息技术学院学历:专科专业名称:计算机类 网络构建毕业年份:20_年工作经验:一年以内最高职称: 求职意向职位性质:全 职职位类别: 职位名称: 工作地区: 待遇要求:(面谈)元/月 不需要提供住房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电脑水平:能够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等 教育培训教育背景:时间所在学校学历20_年9月 - 20_年6月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其他信息自我评价:性格开朗,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这是我所具有的。在生活中我会努力修正自己的弊端,因为我认为社会在进步人也在进步。
富有团队精神,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我相信会是一个合格的.员工,遇到问题我会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解决。
联系方式
相关内容:
s("content_relate");【网络构建求职简历模板】相关文章:
1.网络维护求职简历模板
2.网络应用求职简历模板
3.网络编辑求职简历模板
4.网络推广求职简历模板
5.网络客服求职简历模板
6.网络维护个人求职简历模板
7.网络维护个人求职简历模板
8.网络技术求职简历模板
20_年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与实践(精)二
ok3w_ads("s005"); [摘要] 建设和谐医院是目前我国各医院积极探讨、开展运行的课题之一。和谐医院的建立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从而促进医院快速发展。本文分别从构建医院内部的和谐关系、营造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营造医院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三方面阐述构建和谐医院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讨论。
[关键词] 构建;和谐医院;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 r19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_)14-115-03
practi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hospital
zhu yuanchun1zhao jinping2miao jiangang1
friendship hospital,urumqi 830049,china;2. graduate schoo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31,china
[abstract] building a harmonious hospit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that we are actively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in our country curren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hospital is conduciv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improving medical quality and reducing medical malpractice or disputes so as to promote its rapid development. we describe and discuss a way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hospital from building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hospital,and creating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s well as between the hospital and the public.
[key words] building;harmonious hospital;practice;exploration
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医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编制病床位数1100张。20_年全院职工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团结、诚信、务实、创新”的办院方针,发扬“君子乾乾、自强不息、服务百姓、上善若水”的医院精神,励精图治,努力拼搏,全面推进医院发展,构建和谐医院建设。构建和谐医院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和谐医院的建设,我院住院病人数明显上升,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多项殊荣,现将我们的做法进行探讨与总结。
1营造医院和谐的内部关系
1.1构建医院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
(1)医院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和谐医院建设的关键。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作风,处理事务时班子成员间要多沟通、多交流,养成大局意识,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给医院职工做出表率,按章办理各种事物,显示出领导班子成员构建和谐医院的核心作用。
(2)医院对科室、科室对职工的管理要科学规范、人性化,要及时帮助和解决科室与职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情感去直视职工的需求,以增强科室凝聚力、提高集体战斗力。
(3)认真处理好部门间的关系、临床与医技科室间的关系、临床与行政后勤间的关系以及同级人员之间的关系等,消除互相推诿扯皮的不良风气,遇到问题科室间做好沟通,一切以医院利益、病人利益为重。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医院才能实现真正的内部和谐。
(4)引导全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宽容包容的心态以及勇于承担责任、善于补位、拒绝推诿的整体观,共同做好医院的每一件大小事务,把爱院如家的精神体现在多项工作上。
1.2加强医院职工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服务群众凝结人心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全院党员、干部、职工进行科学理论、医疗改革、服务观念、医德医风、警示教育等方面教育,让“八荣八耻”、“办院宗旨”、“医院精神”深入人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着力培养团队精神,在全院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比成绩、比奉献,共同进步的氛围和人际关系,我们采取对全院职工进行经常性教育,对新引进和新招聘的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从服务礼仪、规章制度、服务流程、奖惩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必须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使新职工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医院的全员竞争力。
1.3公平公正是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提高群体能力的前提,是构建和谐医院的保障
要结合医院实际,建立科学性强、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规章制度要人性化,多作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体现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治病救人。关键一点是在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做到对事不对人,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遵守的氛围,我院根据医疗护理各方面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奖惩管理办法,做到管理依章办事。
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医院有了良好的业绩评价系统,倘若不能和薪酬有效结合是不会取得成效的,也不会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因为薪酬可以从深层次上影响员工的行为,进而影响员工的业绩、影响医院战略的实现[1]。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医院利益、科室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方案,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起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分配机制,既要考虑医院的长足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既要考虑对第一线倾斜,特别是向贡献多的倾斜,又要考虑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等支撑科室的协调发展等。
2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2.1加强行风教育,规范医院管理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把“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把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让病人满意”的要求落实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八荣八耻”、卫生部“八不准”、卫生厅“十不准”规定落实到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坚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推行综合目标管理[2],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评优考核管理。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管理,如每月进门诊病人、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出院病人电话回访调查,每个月的调查结果与科室考核奖惩挂钩,开展了优秀医疗组和护理组流动红旗及其奖励活动,年终进医德医风先进个人评选,调动了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自我规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行风的转变和提升,医院行风方面的投诉大幅下降,医院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上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狠抓诚信建设,保障患者权益
坚持诚信办院,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3],始终把社会效益和患者权益放在首位。在这方面,我院做了大量工作,如自筹30万元资金作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助周转基金,落实“先抢救后付费”的原则,严禁推诿病人;设立扶贫病床、发放诊疗优惠卡,实行费用减免优惠,让利于民,符合广大患者意愿[4];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合理收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有效治疗、合理收费;用药、治疗及检查项目必须与患者所患疾病相符,坚决杜绝大处方、超范围用药、检查及治疗;落实辅助检查结果互认,以有效控制滥检查,这是减轻病人经济承受力的重要举措。医院对患者所需做的各类大型设备检查或有创检查、治疗时严格落实病人告知签字制度,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环节之一;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号码,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征询意见,并努力改进,以进一步融洽医患关系。
2.3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以扎实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患者安全年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强化“三基三严”训练,落实核心制度执行力度,夯实医院医疗质量基础;鼓励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明确责任制和诊疗流程,贯彻落实行政查房和业务查房制度,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对质量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照医院医疗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兑现奖惩,采取定期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大对医疗护理质量的监控。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发布实施《20_年患者安全目标》制定了医院的实施办法和要求,并建立了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和操作流程,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医疗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收到了明显成效,使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2.4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医院要按照服务环境温馨化、服务流程人性化、服务项目透明化、医患沟通亲情化的要求,积极改善诊疗条件,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广大人民群众对医院的要求,不是光看你说的怎样,而是看你做的怎样,有无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所做的举措,他们所得到的服务是否诚实可信,所以我院做了许多病人可以看到、得到、享受到多项便民利民服务。医院投入8000余万元新建约26908平方米的业务综合楼即将交工并投入购置设备近4000余万元,以缓解患者看病难;保证医疗质量,投入近千万元用于美化、亮化室外环境,平整路面,改造室内设施,更新病床、安装电视、铺设防滑地板等,改善诊疗环境;规范设置院内道路指示牌及科室标识,在门诊部、住院部显著位置公示就医流程和科室分布示意图,方便各族患者就诊;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开展无假日门诊,节假日期间开设专家门诊;设立方便门诊,免挂号费,预约挂号,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和老年人等提供优先服务;门诊大厅设立导医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和年迈老人实行“一条龙”服务,对危重病人建立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绿色通道”;加大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医技科室人员技术操作培训,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各项检查预约、报告时间,并在各检查室设置隐蔽更衣室,为患者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医院收费项目公开,在门诊取药处、各医技科室、治疗处置室均设有服务价格明示表,在门诊设有触摸屏电脑和流动大屏幕,可为患者提供各类药品、检查动态价格查询,认真落实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增加收费的透明度,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开展现代文明礼仪培训,强化医护人员人文关怀意识,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病人住院各项检查有专人陪送。建立并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召开患者沙龙等医患互动座谈会,定期为慢性病患者进行保健讲课、咨询,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每年达几十次。
3营造医院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
医院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是社会分工中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我国目前大部分医院属社会公益性质,履行政府保障公民健康的职责。故无论哪方面而言,都需要与社会公众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所以,医院各科室开展工休会制度,加强与医患间沟通交流,过年过节开展医患交流文艺活动,大年初一免费为患者送水饺拜年活动,许多科室为患者病房过生日,为老年人过寿。医院在内部和谐要素和推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即应做好医院公众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医院应通过与社会中的各类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双向沟通,争取公众的理解、谅解、认可和支持,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积极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要把握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介绍本院特色,介绍医院专家供病人选择,解答病人向新闻媒体的医疗求助,宣传各种疾病的预防知识、保健知识。大力宣传各地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涌现出来的白求恩式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倡导“在服务上以病人为中心,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的医患模式。
社会各界要把卫生事业当作全社会的事业,要给医院更多的关注、关爱,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只有全社会给予医院更多的关爱和理解,那么,和谐医院的构建才能一步步向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志敏,田立启,修海青,等. 现代医院管理的有效选择[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_,24(9):591-593.
[2] 乔世丹. 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体系中的应用与体会[j]. 中国医院管理,20_,29(2):51.
[3] 启贤.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职业道德[m]. 北京:蓝天出版社,20_:121-126.
[4] 王明库. 树立服务理念细化管理打造农民医院[j]. 中国医院管理,20_,28(7):60-61.
(收稿日期:20_-02-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ok3w_ads("s007");
20_年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与实践(精)三
ok3w_ads("s005");[摘要]所谓“井冈学”,就是系统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整理其研究成果,开发和利用其教育和旅游价值,拓展其未来发展前景的专门学问。其学科内容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概述;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井冈山精神与庐陵文化的渊源关系;井冈山精神与其他时代精神的源流关系;“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旅游文化概论;国内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概况;“井冈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和途径;“井冈学”文献简介,等等。描述、构建和完善“井冈学”内涵和体系,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关键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井冈山精神;毛泽东;朱德;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_)01-0124-6
“井冈学”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1928年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就已经产生和初建,至今已有近80余年历史,现在应是给她冠以学科名称、加强学科建设的时候了,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的内容及其研究成果的必然产物,是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时代需要的呼唤,是学术研究的希冀。
“井冈学”基础
历史文化基础: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井冈山诞生了一位人民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和50多位将军,其中包括5位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林彪。井冈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的诞生地。后来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王伟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和井冈山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井冈山是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的基地。井冈山创造了一系列“革命之最”: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历史红,山林好;最早制作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最早提出红军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最早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创制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最早进行整党——“九月洗党”;最早颁布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我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井冈山市是我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
学术研究基础:近8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井冈山精神、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等生平事迹的研究,以及井冈山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等,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70周年和80周年时,全国和江西等省都召开了纪念大会,出版了会议论文集。江西省和吉安市都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不断地开展纪念和研究活动,编辑出版了许多资料性、学术性研究论著。文革期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形成了热潮,编辑出版了《井冈山的斗争》(画册)、《井冈山颂》(新诗集)、《井冈山的赤卫队员》(口述史料)等。至今,国内已经编撰出版了《星火燎原》、《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井冈山的武装割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下)、《红军女英雄传》、《毛委员在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文物》、《革命摇篮——井冈山》、《井冈山斗争史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斗争》、《革命精神代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井冈山精神研究》、《改革开放呼唤井冈山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井冈山精神》、《井冈杜鹃红——贺自珍风雨人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丛书》等50多部历史学和旅游学研究专著。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如金普森《试论井冈山土地法的制定》、桂玉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综述》、王金宝《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游击战术的辩证思想》、许春华《“井冈山精神”浅析》、戴向青《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宣传中的是与非》、余伯流《论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其深远影响》、郭文佳《试论井冈山革命道路开创的历史必然性》、吴志昆《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教育实践》、周思明《论“井冈精神”与“深圳精神”结合的意义》、李大荣《井冈山斗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简论》、郭晨《踏上井冈山最早的女红军——贺子珍》、黄少群《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几个本质特点》、张泰城《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王伟年《井冈山旅游开发研究》等。目前,学术界关于井冈山精神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秋收起义部队何时何地确定在井冈山“安家”;井冈山会师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哪里;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的主要原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的下限;井冈山精神与庐陵文化的渊源关系;为什么说井冈山精神是集中华民族精神之大成,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怎样高扬井冈山精神;怎样构建“大井冈”旅游区……
教育价值和功能: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精辟论述和高度评价了井冈山精神。毛泽东说:“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邓小平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井冈山精神丢不得!”20_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吉安时精辟概括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江泽民亲笔题词:“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江西省委省政府从20_年起连续三年发动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20_年11月江西省委宣传部在首都北京主办了“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三湾改编纪念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上百万人前来参观瞻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体现了井冈山精神重要的教育功能。
旅游文化基础:“山因革命而高,地以人杰而大”。革命领袖毛泽东称赞井冈山为“南天奇岳”。朱德总司令题词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在参观井冈山后在诗中写道:“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大文豪郭沫若诗云“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井冈山是座革命的山,文化的山,又是自然景观非常优美的绿水青山,红色和绿色资源交相辉映,被誉为“革命摇篮”、“植物宝库”、“天然氧吧”。井冈山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4a级风景区,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已被印在1990年版100元人民币上。如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范围内建有十里杜鹃林、龙潭、汤湖温泉、挹翠湖、五大哨口、南山公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宁冈会师纪念馆、湘赣革命纪念馆、三
湾改编纪念馆、南山公园、大井和茨坪毛泽东、朱德旧居、北山烈士陵园、龙江书院、八角楼、象山庵、炎帝陵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大井冈”旅游带正在形成和扩大。
学科建设条件:历史上曾经有过因为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导致建立一门新学科的现象,如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等。有专门研究某一部著作的学问,如“红学”。专门研究地域文化的学科,如徽学、闽学、巴蜀学、湖湘学等。还有专门研究历史人物的学科,如朱子学、阳明学、文山学、鲁迅学、郭学等。更有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学科“中华学”、“中华民族学”、“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在学科建设准备工作的计量分析上,井冈山大学图书馆文献学专家曾宪英、李玖蔚老师已经撰写发表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的论文,初步描述了“井冈学”的认识论成果和基础,同时,编制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研究资料索引》(1978—20_)。在课程建设上,井冈山大学已经开设《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校本课程。在资料库建设上,井冈山大学已经专门设置了革命文献书库。在学科建设支撑条件上,井冈山大学已经成立了“井冈山研究中心”,该中心和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中共党史学会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学科创建的成果、经验和优势,依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要求,从学科建设的性质、内容和意义上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冠以一个学科名称——“井冈学”。
“井冈学”内容
“井冈学”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功能齐全。主要包括: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概述;②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③井冈山精神与庐陵文化、湖湘文化的渊源关系;④井冈山精神与其他时代精神的源流关系;⑤“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旅游文化概论;⑥国内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概况(1927年至今):“井冈学”的产生、初建、成型、丰富和发展历程;⑦“井冈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⑧研究方法和途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历史分析法、计量史学法、比较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等;⑨“井冈学”文献简介,等等。
“井冈学”意义
构建“井冈学”,可以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自然条件、斗争基础、革命文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精神内涵、研究概况、旅游文化和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内容,凸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丰富和充实我国历史学科建设的内容和体系。可以进一步确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地位和井冈山精神的源头地位,进一步充实我国的中共党史和时代精神的研究,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宝库。有利于更深情地缅怀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有利于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倾向,从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革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繁荣;有利于井冈山精神的传播和弘扬;有利于全国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协作研究和共同弘扬;有利于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井冈学”构建
1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和井冈山精神的研究,牢固树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井冈山精神的“源头”地位。
2构建“井冈学”框架,完善“井冈学”体系。分析和梳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的本体和认识论成果,研究和说明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根据内容和形式,按照时空观念,解释、构建和完善“井冈学”框架和体系。着重阐明井冈山精神是集中华民族精神之大成,与璀璨的庐陵文化、湖湘文化有渊源关系;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后来所有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井冈学”的构建,必须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时代精神协同研究和共同弘扬,要求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真正将井冈山精神的传播和弘扬落到实处。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阐明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与其他时代精神的源流关系,提出可操作性的弘扬方法,为20_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献礼。
3开办“井冈山论坛”,加强学术交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办法,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来“井冈山论坛”作学术报告,指导学科建设工作。同时通过访学、考博等形式到国内重点大学去进修取经。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后来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王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扬光大。要将井冈山精神和“东井冈”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洪精神等串连起来研究,共同弘扬,为“井冈学”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充电”。我们可以设想在吉安筹建“中华民族精神博物馆”,将上述精神陈列其中,加强学习与研究,大力宣传和弘扬。
4在广大青少年和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十个一”教育活动,即“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看一场革命传统教育的影视剧;走一次红军走过的路;学唱一首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参观一次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加一次井冈山精神学习研讨会;发表一篇井冈山精神研究的论文;种一棵井冈山常青树;帮助一位老区贫困学生;为老区人民做一件实事。
5打好节日文化这张牌。每年利用“三·八”、“三·十二”、“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九·十”、“十·一”、“十二·九”、元旦等节日纪念活动,将井冈山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其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热情,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6加强学术研究。筹建井冈山精神展室,创办《井冈山精神研究》刊物,编撰出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丛书》,内容包括自然篇、基础篇、文献篇、事件篇、人物篇、精神篇、旅游篇、关怀篇、发展篇和研究篇等十册,这就是构建“井冈学”的学术意义。从历史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应该加大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的力度。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光辉著作中提到的“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贺龙式”、“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在史学界已经相应编撰出版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研究》,而被称为“中央苏区的基石和胎盘”的“李文林式”的东固革命根据地,迄今还未写出一部简史,因此,应该加强东固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尽快编撰《东固革命根据地全史》、《“东井
冈”精神研究》等学术著作,从而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井冈山精神研究的内涵。
7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发挥基地作用。在强化内部管理和充实资料库的同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构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和井冈山精神的学术研究高地。发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三湾改编纪念馆、贺子珍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依托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赣南师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等学校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力量,加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和井冈山精神的研究,积极为“井冈学”的建立创造条件。
8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山沟里也有马克思主义!”朱德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彭德怀说:“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红军青年将领陈毅安,为了革命舍弃爱情,他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花前月下或灯红酒绿之中,绝不迷恋无聊的卿卿我我或颓废的靡靡之音,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崇高事业中,他在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信中写道:“我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以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1930年7月,陈毅安在率部攻打长沙时,不幸牺牲。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全国前十名革命烈士的荣誉证书,他们依次是方志敏、段德昌、黄公略……陈毅安名列第九,被誉为“共和国第九烈士”。革命先辈的豪迈誓言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养成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和诚实守信的人生价值观而奋进拼搏。井冈山精神是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思维、塑造创新能力的优质红色资源。在井冈山时期,产生了中国革命一系列伟大创举: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号,制作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三湾改编第一次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古田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第一次提出红军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创办了我军最早的军官学校——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井冈山因此成为红色干部学校的摇篮;毛泽东亲自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永新秋溪党支部;最早开辟红色圩场——宁冈大陇圩场;东固平民银行最早发行红色政权第一张纸币;最早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创制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制定了我军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令——《党代表工作大纲》;第一次进行整党——“九月洗党”;制定和颁布了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最早正式形成党的土地革命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早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最早在井冈山时期正式形成;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在此孕育生成;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朱毛红军发展壮大为“天下第一军”;井冈山成为“天下第一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起点。1928年12月9日颁布的《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文件》规定,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日常生活要求是:“思想系统化,行动集体化,言论革命化,工作艺术化,生活科学化。”革命工作要求是:“为团体努力,作群众导师,到群众中去,到反动荆棘中去,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的崇高理念,以及毛泽东、朱德等创建红色政权、建设红军的管理经验与“中央九月来信”中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概念等,是当今干部教育的宝贵资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干部、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共同培养生成的“到群众中去”的执政宗旨,“工农武装割据”的执政方略,发展经济的执政要务,注重民主法制建设的执政方式,厉行“洗党”的执政保障,调查研究的执政作风,培养人才的执政要求,敢闯新路的执政胆识,等等,是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工作与生活中需要学习和发扬的。
9、开展精细化研究,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和井冈山精神的弘扬。如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时限问题;毛泽东思想在井冈山时期正式形成的问题;井冈山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井冈山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井冈山精神与其他时代精神的源流关系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均可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开发和利用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例如建立“井冈山论坛”网、“红歌网”、“苏区研究网”、“十万工农下吉安”纪念馆、毛泽东吉安调查纪念馆、道路景观命名、“红色经典诵读”,录制红歌光碟、出版《红歌全集》,筹拍“十万工农下吉安”影视剧等,使人们在身临其境的观光旅游和学习研究活动中,受到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10加强学科化建设,加快国际化推广。在构建“井冈学”时,着力阐明“井冈学”的历史文化基础和学术研究基础;揭示“井冈学”与历史学、文学、政治学、军事学、旅游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生态学等相关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关系;介绍和运用“井冈学”研究方法与文献资料;阐明构建“井冈学”的意义及构想;组建研究队伍,编写教材,开设课程,成立资料室,建设数据库等。同时,可以成立“红色文化国际传媒中心”、“红歌研究与传播中心”等机构,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推向海外,让井冈山精神唱响全球。
“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我们要以20_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井冈山“三保一弘扬”(“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讲话为指针,将井冈山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愿“井冈学”日益发扬光大。
相关热词搜索:构建思考井冈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20_年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与实践(精)四
发挥生命科学特色,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王日为周杰路福绥姜林蓝孝征汪建民贾寿华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271018)
摘要:介绍了一个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背景的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模块课”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专业基础实验、实验课程设计、中级化学实验为基本实践环节,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方向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创新研究项目、毕业论文为综合实践环节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保障了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实践;生命科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部分农业院校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及化学与化工产业发展,同时为了促进农林院校化学学科水平的提高,相继依托原基础化学教学平台及部分化学教学资源开办了应用化学理科专业。20_年,我校成功申报应用化学专业并于20_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_年又成功申报了应用化学硕士点,20_年成功申报了分析化学硕士点。多年来,我们结合学校的定位以及化学与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建设,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大的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体系构建、课程设置等方面更符合当今大众化教育的特点,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现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作一介绍。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与化工之间的应用型理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理工结合型的“用”化学的人才,在知识结构的组成上与纯化学的所谓“做”化学的人才显然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在化学基础研究人员与化学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起桥梁作用的应用型通用人才,其知识结构不仅应该有比较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同时还必须具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
中去的技能与本领,应该充分体现出:理工结合、文理兼顾、基础厚实、技能突出、适用面
[1,2]广的原则。同时我校又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多科性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设置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背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设置上应该自觉地走与农业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道路,走出纯化学,主动与相关专业进行对接,为拓宽专业发展途径、扩大学生就业面创造条件。
二、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大部分原有化学、化工专业的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而且还有很多学校创造条件开办了应用化学或化学化工方面的专业,虽然化学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但是对人才的培养标准与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过广泛调研与论证,我们提出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量身定做式”的模式。所谓“通才教育”就是面对那些本科毕业之后不准备继续深造而打算就业的学生而确定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实践教学环节+辅修其它专业”的主辅修相结合的模式,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必须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某些专业与技能特长,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在第八学期还可以结合毕业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进行相关技能的强化训练,如20_年3月在学校的人才交流会上有10名毕业生签约本省制药与农药企业,这些企
第一作者简介:王日为,男,1966年1月生,湖南宁乡人,理学学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应用化
学专业主任。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化学教育学。
业对学生的有机化学与有机合成、分析化学理论与分析技术要求较高,在安排这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时,我们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技能的强化训练,这部分 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普遍感到适应较快,用人单位对这些学生的业务技能表现比较满意。所谓“精英教育”是针对部分毕业之后将继续深造的学生建立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进阶”的主修与提高相结合的模式,在第七学期设立了四大化学提高课程及高等数学进阶等课程,同时还开设了生物化学选修课,为学生报考本校农业与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打基础,而在第八学期则根据学生的考研情况安排毕业教学环节,学生一旦考上,如果是本校本专业则优先安排其在导师的课题组进行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尽快熟悉科研工作的各项程序甚至提前进入硕士论文的前期工作,如果考取了外校的研究生,则根据所考专业尽量安排其从事与今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重点培养这部分学生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通才教育+精英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收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20_届59名毕业生,有17人考上研究生,其中有9人所考专业是应用化学,至当年6月30日,签约38人,一次性就业率达93%,居全校第一。20_届49名毕业生,有21人考上研究生,至20_级4月底已有10余名学生签约,取得了考研与就业双丰收。
三、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
(一)、专业方向的设置
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同时根据山东省化学化工行业的特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设立了精细化工和化学分离与分析两个专业方向。精细化工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化学与生物制药、农药合成与制剂、各类精细化学品、天然产物的综合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化学分离与分析方向主要培养化工分离与分析、商品检验的专门人才。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并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办学资源,适应生命科学对化学人才的需要,还鼓励学生辅修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学校的品牌或特色专业的主要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1、理论课教学体系
构建了一个“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模块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选修)的理论教学体系,共121学分。必修课为84学分,占69.4%,选修课为37学分,占30.7%,其中四大化学、仪器分析、现代化学导论(双语)、化学工程基础占必修课的36.3%。模块选修课中每一模块设五门课,要求一经选定某一模块,则必须选足本模块的8学分及以上课程,专业选修课共设9门课,要求学生选该类课程及另一模块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选修课为面向全校开设的课程,要求全程选足21学分且人文社科课程不少于6学分,体育课不少于3学分。这一系列规定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人文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2、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一个“专业基础实验+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方向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srt)”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共56.5学分。专业基础实验与各门专业必修基础课对应,但又独立于理论课之外单独设课,其教学内容在注重与理论课程相联系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思维方法的训练,有计划、有目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入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做课题研究并从每一次实验中体会到做科学研究的乐趣,本部分实验共22.5学分,占实践环节学分的39.8%。实验课程设计为一个4选2的教学环节,即在四大化学实验中的每一门实验基本结束时,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结合本门实验内容选定一个小课题,课题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定,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与试剂、完成实验并按学院规定的格式撰写研究报告,四年内至
少完成两门实验课程设计,共2学分。课程教学实习与专业方向实习分别在校外教学基地与化学实验中心完成,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化工基础教学实习、专业模块实习共16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环节共7学分,根据学生考研与就业意向安排课题,严格做到一人一题。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与课题选择上实行双向选择,首先安排教师与学生申报课题,要求所报课题多于本届毕业生总数,然后进行双选、再由院毕业生工作指导小组进行适当调整,保证了毕业论文的指导质量,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个别论文达到了在高水平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水平。另外还安排了3个创新学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活动,20_年学校启动了“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srt)”,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20_-20_级应用化学专业共申请24项,每个项目的资助力度为800-1000元,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在教师科研室或院开放实验室进行一年左右的课题研究,然后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学生根据自己所做工作情况申请、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给出一定创新学分。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灵魂。本着“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系统整合,避免重复”的原则对各层面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与优化,尽量做到不重复、不脱节,使教学内容在[3,4]课程之内与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在教学基本内容的框架内合理设
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既尊重教材但又不纯粹地拘泥于教材,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化学学科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化学键、分子间的作用力与氢键内容后,穿插介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高级结构,进而介绍结构与功能一致性原理,同时结合课堂讨论介绍超分子化学这一化学研究热点。根据课程内容适时介绍化学的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如在讲授分子结构理论时介绍每一个理论的提出背景、每一理论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强调化学大学科内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如在无机化学中讲授杂化轨道理论时适当联系有机化学课程中烷烃、烯烃、炔烃的分子结构,使相关内容在课程中的分配更合理、衔接更科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意识。
历经近六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培养方案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将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化学化工专业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与完善这一方案。
参考文献:
[1] 魏子栋,魏锡文,黎学明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9(6):169-170.[2] 郭灿城,蔡炳新,陈贻文等.理工融合的基础化学教学新体系的完善与实践[r].长沙:湖南大学,20_
[3] 史济斌,荣国斌,胡军等.在实践中深化理科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_.(1):27-30.[4] 姚天扬,高盘良.面向21世纪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改革的一些建议
[j].大学化学,1998.13(2):12-15
个人信息:王日为,42岁,男,汉族,湖南长沙,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教育与天然产物化学,联系电话:0538-8241570(办),电子信箱:wjfx@。
发表信息:本文原载《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_年第2卷,增刊
20_年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与实践(精)五
ok3w_ads("s005");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余东本土的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人文风情,儿童的生活又切实地根植于他们所处的本土环境中。由此,我园立足实际,从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以民间艺术、地方名人、地方名胜和地方特产四个板块构建生动有趣的童趣课程。
【关键词】本土资源;童趣课程;园本课程
余东好,余东好,南城门,老剧场,
凤城建筑真奇妙;
余东好,余东好,缸爿饼,油馓子,
凤城美食味道好;
余东好,余东好,江海城,
还有福兴好爷爷,
凤城名人真不少。
真——不——少!
这是我园园本课程中幼儿自编自创的一首余东童谣。我园利用余东当地资源,从民间艺术、地方名人、地方名胜和地方特产四个板块构建生动有趣的园本课程。
一、园本课程的开放性
我园利用踩点、面谈、调查表等形式,筛选合适的内容,建立教育资源库,同时明确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人人有责,树立“人人都是开发者,生活处处有资源”的意识,不断优化活动设计和过程,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见表1),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在实施“地方名人”课程时,在小班,我们邀请了崔爷爷进班讲幼儿园的故事,带领幼儿参观崔爷爷的锌业集团。为克服课程实施中的形式化,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参观的基础上,进行了科探活动“找找锌在哪里”,引导幼儿探究事物的特点,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能力。在中班,我们走进老街照相馆,听姜爷爷讲述“相机的故事”,回来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布置了“照相馆”区域,创造性地进行了角色游戏“我是摄影师”,快乐涂鸦“洗照片”,美工游戏“制作相机”“装饰相框”,科探游戏“相机里的秘密”等活动。生动有趣的课程不仅让幼儿着迷,也吸引了家长,家长们兴趣盎然地加入了“亲子摄影”的队伍。在大班,我们围绕余东书法家张爷爷开展了《墨中古镇》的相关课程。我们引导大班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张爷爷的书房,与张爷爷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回来后,幼儿认识了“文房四宝”,教师指导他们用毛笔、树枝、吸管、毛线蘸墨,尝试创作创意水墨画,体验创作过程的有趣、愉悦。
二、园本课程的整合性
我园园本课程内容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发挥课程的整合性。在小班开展“凤凰亭”活动,带领幼儿说凤亭、唱凤亭、画凤亭、搭建凤亭;在中班开展“泰安桥”活动,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桥,并尝试搭建桥;在大班开展“南城门”活动,带领幼儿用脚步和自己喜欢的小工具测量“城门城门有多长”,画画、剪剪“我眼中的南城门”,并到南城门“写生”。趣味十足的活动通过不同途径落实到课程,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动作协调性。
结合祖国七十华诞,弘扬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我们来到凤凰亭、泰安桥、南城门,进行了一场充满爱的告白。古镇是沧桑的,又是飞速发展的,幼儿、老师、家长以歌声、舞蹈、快板等形式共同表达了“我是中国人,我是余东人”的自豪。
结合地球日、环保日,我们开展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绿色环保主题课程,发环保倡议书、朗诵环保诗歌、公益宣传垃圾分类等,使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增强了他们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程内容之间的整合,是与各类活动的整合,是提高幼儿经验的自然整合,更是各种资源的交互整合。
三、园本课程的持续性
园本课程的建设、开展、完善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我园从实际出发,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加以落实。我们审视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调研,坚持行动研究,注重发挥领导力,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调整实施方案。例如,在“地方特產”活动中,小班开展了“余东酱油”,中班开展了“缸爿饼”,大班开展了“神奇的面粉”为主题的园本课程。小班幼儿吃着香香的酱油蛋,通过味觉、嗅觉认识了各种酱油、盐、醋等调味品,玩着有趣的酱油画。余东老街上有一家大饼店,中班幼儿在参观大饼店后,来到创意游戏区,通过团、搓、揉、压等动作技巧制作“好吃的大饼”“画大饼”。教师把课程与亲子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亲子制作“福气”大饼,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配合默契,家长揉面、孩子撒葱,再在大饼上用芝麻写福字放进烤箱里,做成具有特别意义的“福气”大饼。通过这一次活动,幼儿对大饼的制作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赋予大饼新的寓意。在大班开展“神奇的面粉”的课程时,我们经过评价、研讨,发现主题不能很好地突出余东本土的特色资源,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于是群策群力,改为从余东特产美食“红印糕”入手,展开园本课程。红印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糯米粉又是怎么来的?幼儿带着问题,参观了磨坊、红印糕加工坊,加入了科学发现“红印粉变变变”,美工活动“趣味红印糕”“糕板设计师”,亲子活动“红印糕diy”等活动,这个探索过程就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课程持续完善的过程。
在开展园本课程的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理念,以生动有趣的活动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发和培养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热爱家乡的质朴情感。虞永平教授说:“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跟随专家的指引,我们也拥有了与课程相融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顾丽娅.在南莫幼儿园感受课程游戏化[j].江苏教育宣传,20_(03):87.
相关热词搜索:童趣依托本土构建课程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推荐阅读:
2024年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与实践(精)(5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