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通用(四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通用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总结推荐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总结推荐度:食品安全工作总结推荐度:基层市场监管所工作计划推荐度:如何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推荐度:相关推荐

不经意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我所农村食品监管工作在上级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保障农村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着力解决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大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力度,促进了农村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现将前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打击力度,全面整顿规范农村食品市场。

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治。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一是严把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全面清理农村食品批发、零售者的经营主体资格,严厉依法查处无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二是严格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监督食品批发商、零售商严把进货关,督促其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仿冒和劣质食品。三是集中执法力量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排查。对销售假冒、仿冒和伪劣食品的,要查清进货渠道和生产源头,依法严厉查处责任单位。四是突出监管重点。以农村集贸市场、农村小卖部、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法定节假日、农村集市为重点时段,以特殊人群食品、节日性食品等为重点品种,突出重点管控范围,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二)是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对重点地区的食品市场监管。把集镇、旅游景区景点等区域的食品经营作为监管重点,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二是加强对重点食品市场的监管。对农村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品店、小摊点等作为工作重点,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行为。

三是加强对重点食品品种的监管。把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节日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品种作为检查重点,突出抓好粮、油、肉、酱油、食醋及其制品、饮料、糕点、酒类、水产类、豆制类、奶制类及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品种的检查,严把市场准入关,切实保障商品质量。

四是加强对重大节日的食品市场监管。以“中秋”、“国庆”等节日为重点监管时段,加强对农村节日食品市场的检查,重点检查过度包装、搭售商品、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农村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五是针对中小学周边以及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假冒伪劣食品、以次充好、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促进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六是加大了对特殊食品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广大农村群众关注的奶制品、水发产品、肉制品等重要食品进行严厉监管并及时上报开展整治工作情况。

6月份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66人次,车辆66台次,先后在全县农村及镇村结合部开展专项检查,共检查食品经营户66户次,立案6宗,结案6宗,共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66.6元,罚没金额6.6万元,没收各类假冒伪劣食品共6.666公斤。通过专项整治,有效消除了农村食品安全隐患,进一步确保了全县农村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

一是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者知识匮乏,唯利是图。食品经营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食品安全知识匮乏,对如何把好进货关、鉴别食品、保管食品、处置食品的专业知识了解、掌握不多。

二是消费者观念落后,自我保护意识差。大部分农村消费者消费观念比较落后,受收入水平限制,消费只注重价低,忽略质优,不注意食品的卫生条件,营养成份,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缺少鉴别能力,直接成为伪劣食品的受害者。

三是自去年底的机构改革以来,就相关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作了相应调整,但由于机构改革后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村市场的执法监管工作。

一是将继续做好工作安排和人员分工,督促农村市场食品经营者执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进货查验等行业自律制度,继续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使守法经营观念深入人心;

二是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维权活动,营造社会监督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水平。

s("content_relate");

【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加强食品安全的建议书范文精选12-25

农村食品监管工作汇报范文-工作汇报12-27

农村讣告范文09-10

市场监管工作简报06-17

农村父亲讣告范文08-30

农村讣告范文大全06-01

农村传统讣告范文05-17

农村讣告范文「参考」04-16

农村讣告范文格式11-13

农村老式讣告范文11-1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通用二

近年来,由于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一些党员在党性问题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是非观念模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违背党的宗旨和纪律;拉关系、找靠山、搞小圈子,个人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为了所谓政绩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惜劳民伤财;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严重脱离群众;把制度当摆设,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等。这些问题说明,一些党员的行为已严重背离了党性要求。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广大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当下,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高广大党员的自觉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一个党员是否讲党性,表现出来的是言论、是行动,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下,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与自信。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做到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利器来武装自我,加强理论学习,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不断强精神之气,固思想之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追求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践行者。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从而就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能树立大局观念,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能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讲党性的标准之一。

对于党性与人民性的问题,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共产党员是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是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要时刻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特别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

守纪律讲规矩。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几十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700多万党员,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历来十分重视纪律建设。同志指出:“组织纪律性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增强党性。”能否守纪律、讲规矩,特别是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也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党性的重要标志。

对共产党员来说,守规矩无疑首先要遵守党章。入党誓词中便有“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的内容,即是说,拥护党纲、遵守党章,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也是加入党组织时的承诺,更是党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同时也要自觉地学习党内法规,学习宪法法律,形成对法纪的敬畏,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做到懂法纪、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

注重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坚定加强党性的自觉性,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真正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

罗平汉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通用三

ok3w_ads("s0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明确的首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的农村牧区宣传文化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宣传文化工作是我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农村牧区宣传文化工作在党的整个宣传思想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盟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三贴近”,为维护全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盟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偏远边境盟市,人口素质还相对较低,财政支付能力还十分有限。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全盟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苏木镇领导对宣传文化工作认识不到位。当前,有个别苏木镇的领导干部对宣传文化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宣传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甚至有个别的领导干部认为宣传文化工作是务虚的,经济工作是务实的,他们埋头经济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涉足宣传文化工作,使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被淡化、弱化、虚化,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格局。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党在农村牧区的宣传文化工作的深化,同时,也影响了经济建设本身,给整个社会事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和差异性,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做好新时期农村牧区宣传文化工作,必须有高素质的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做保证。当前,我盟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专职宣传干部少。不少苏木镇都是由一位党委副书记同时负责组、纪、宣、统多项工作,任务分散,工作量大,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一心一意抓好本地的宣传文化工作。二是农牧区宣传干部新老交替出现断层。由于苏木镇机构改革,不少经验丰富的宣传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新上任的部分宣传干部对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不太熟悉,工作难以开展。三是部分宣传干部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有的宣传干部缺乏进取意识,面对目前农牧区艰巨而复杂的宣传文化工作不调查,不研究,用老眼光观察新形势,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致使工作处于被动面。

3、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我盟(阿左旗、阿右旗)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旗县,基层财政以“保吃饭、保运转”为主,宣传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除国家资助建设的4个苏木镇宣传文化站(雅镇、嘉镇、巴润别立镇、赛汗桃来苏木)和2个文化中心(阿左旗、额旗)正常运转或正在建设之外,其余大多数苏木镇的宣传文化站设施简陋,资料奇缺,有个别宣传文化站形同虚设。农村牧区电影、广播、文化活动等经费困难,宣传阵地被严重削弱,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广大干部、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部分农牧民思想道德滑坡,一些“黄”、“赌”、“毒”、“邪”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趁虚而入,不断向农村牧区蔓延。

4、工作方式单一,不能适应新形势。有的宣传干部老是沿用过去的办法,把开会、作报告当作宣传文化工作的唯一手段,不善于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工作。许多嘎查一年很难开一次农牧民大会,偶尔的开会也很难把农牧民召集起来。农牧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仅局限于广播或几台电视机,没有广播和电视的地方就只能凭道听途说,致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很难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中。有的宣传干部作风浮躁,没有把宣传文化工作同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起来,没有与为老百姓谋利益结合起来,使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浮在面上,往往“热在上头,温在中间,凉在下面”,犹如“沙滩流水不到头”,真正深入到农牧民中去的还不多,宣传文化工作成了空洞的说教,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对策与思考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一些地方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有认识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缺少规章制度作保证,未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立体式的组织领导体制,要建立和完善把宣传文化工作与各方面工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要建立宣传文化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部署,安排任务;建立社会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工作效果反馈制度,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健全检查考核制度,把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积极探索对宣传文化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和“末位追究责任制”,对不重视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不能提拔任用;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宣传文化经费的投入也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2、抓好干部培养,加强队伍建设。要从组织建设入手,加强宣传文化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宣传机构应在机构改革中本着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进行设置,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具备创新意识,具有奉献精神的中青年选配到宣传文化工作岗位,为宣传文化工作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配齐配好各旗、各苏木镇党委的专职宣传干部,切实减轻他们的额外工作负担。要采取“稳定专职,发展兼职,壮大业余,鼓励义务”的办法,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文艺积极分子的作用,发动他们担任村镇宣传员。要加强对宣传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要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现有的苏木镇宣传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使他们振奋精神,更新观念,丰富知识,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农村牧区宣传文化工作的需要。

3、坚持“三贴近”,增强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围绕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深化农村牧区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农村牧区两个文明建设,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引导农牧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观念,增强发展信心,调整优化农牧区产业结构,培植增收骨干项目,帮助农牧民增收。其次,要把宣传文化工作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增强宣传文化工作的实效性。要善于抓住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从群众身边的事抓起,从贴近群众生活的事情着手,把耐心教育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第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到群众中去做宣传文化工作。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深入基层,深入嘎查、农牧户,深入到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收入不高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生活状况,体察他们的疾苦,引导他们发展经济,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第四,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要求,继续深化和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充分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一载体,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下乡活动、西部开发助学活动等服务活动,把农牧民群众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努力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五,要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努力创作一批体现我盟特色与水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第六,要广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集镇文化、乡村文化,引导干部群众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4、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农牧区宣传文化工作充满活力的源泉。首先,观念上要创新。要敢于突破传统模式,摆脱旧的思想束缚,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的新思路。二是内容上要创新。要善于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来确定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力求使宣传内容受到群众欢迎,达到入心、入脑的目的。对党员、干部,着重要加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和现代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广大群众,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方面的教育。三是形式上要创新。在科技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悄然兴起的今天,必须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加快宣传文化工作载体和方法的更新,引导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等方法开展活动,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为了农牧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占领农村牧区的思想文化阵地;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各旗的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阵地教育要加大对农村牧区的倾斜力度,加大份量,办出精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农牧民群众。要建好配齐苏木镇文化站、嘎查村文化室,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注意发现、培养和树立像南斯勒玛、永青加布那样的先进典型,用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来引导农牧民的思想和行为。要深入推进“北疆文明大通道”创建活动,加强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引导农牧民移风易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同时,制定村规民约,采取必要的行政、法制手段,制止和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在广大农村营造安乐祥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牧区新农村对策思考宣传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通用四

ok3w_ads("s005");

加强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的需要。《党内监督条例》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深化党的执政效率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的产物。各级党的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

一、目前党内监督还存在的几个问题

1、监督意识不强,良好的监督氛围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动监督意识淡化。一些党员对党内监督的未能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既漠不关心又缺乏信心而忽视监督或不愿监督。二是接受监督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领导工作与接受监督的关系,将上级的监督看作对自己不信任,将同级的监督看作跟自己过不去,将下级的监督看作是吹毛求疵。三是好人主义盛行。一些党员干部怕监督会出乱子,会得罪人,影响团结,影响工作,甚至影响自己的前途,从而不敢监督。

2、监督渠道不畅,“监督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党内民主监督渠道不够通畅,有些党组织在民主生活中,流于形式,保持一团和气,党内批评难以开展,失去党内民主生活的应有之义;二是党员监督难到位,领导干部的政务活动公开化程度低,党员对他们的情况不甚了解,难以监督;三是监督措施不够健全,本位主义、特权思想作崇,对权力的监督约束不力,使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3、监督制度不刚,监督尺度难于把握。《党内监督条例》实施后,相应配套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一些监督制度和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处理办法也不明确,使监督机关难于把握尺度。有些部门和单位的监督制度,纸上有,墙上有,嘴上有,但却缺乏实际落实,使制度成了装璜摆设和应付检查的东西。

4、监督权威不高,职能部门监督权力受制约。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各级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但日常工作以及个人切身利益都由同级党委决定,实际上只有同级党委对党内监督机构具有真正的领导权,上级纪委的领导事实上变成了工作指导。这就导致监督主体拥有的权力和权威不足以制约被监督者,监督机构依附于同级党委及其领导成员并受其意志的制约和左右,必然受到很大局限,从而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加强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1、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一是强化广大党员主动参与监督意识。党内监督意识是搞好党内监督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内监督是否坚强有力,关系到党内监督机制是否健全完善。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内监督建立在自觉、主动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加强党的性质教育、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提高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以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监督权利,勇于善于对上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二是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监督意识。任何一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既有监督他人的权利和责任,也必须接受他人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存在。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任何一种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都必然产生腐败,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的危害。要主动将自己置于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把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热情欢迎,真诚接受各方监督,确保正确行使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三是强化监督地位人人平等的意识。监督被监督者没有从属关系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内称同志”就是对平等监督关系的最好解释。平等监督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克服特权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的监督,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监督意见,切实保护广大党员的监督权利,增强他们参与监督的主动性、自信心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

2、完善党内监督的配套制度。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是有效实现党内监督的一个根本性环节,也是规范监督行为,健全约束机制,实现党内监督制度化、法制化的基础性工作。《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给党内监督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要实现高水准的有效的党内监督有赖于党内制度建设的加强,有赖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充实和完善。完善党的监督制度应包括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确定行为规范,以及建立使监督制度得以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实施《党内监督条例》,建立与各地实际相符合的监督配套制度,逐步实现党内监督工作的制度化、法律化。制定若干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以形成比较完备、互相配套、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党内监督法规体系。包括加强对任用干部、重大决策程序的监督办法,领导干部个人财产收入申报和个人生活重大事项报告的监督方式,保障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各级干部的批评权的实施办法,以及对领导干部实行定期的考廉机制,对领导干部职务行为过程进行监督对重大事项决策实行监督,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和实行监督组织和个人分离的制度等,以进一步制约、规范领导干部的言行。

3、畅通党内监督的民主渠道。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是否畅通,是党内监督机制运作是否灵敏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党内监督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一是要加强党委班子的自身监督。班子内部监督渠道的畅通,取决于党内权力的分解,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和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会的情况。要在班子成员中通过民主生活会等正常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相互监察和监督,形成自我监督约束机制。二是要突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党内监督条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一把手”进行有力的监督。必须严格执行党委班子成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应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接受党支部和党员群众的监督。在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度和党员干部政务活动的透明度。“一把手”要树立只有“一票”的意识,集权而不专权,防止产生“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和“一把手”对大小事都有绝对否决权的不正常现象。三是拓宽党外民主监督渠道,实行党内外监督有机结合。实行党内外监督的结合是拓宽党内民主监督渠道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党内监督机制健全的外在体现。通过建立健全决策、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励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发扬民主,使群众充分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还必须注重加强民主党派的监督,欢迎参政议政,切实发挥其监督作用。

4、发挥党内监督机构的作用。《党内监督条例》明文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对党内监督的效果至关重要。在目前的双重领导体制下,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职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级党委的态度。监督必须以权力、权威作为后盾,否则对权力进行监督就是一句空话,党内监督要在高质量上运作,就必须充分发挥纪检机关的主导作用。首先,各级党委要提高对党内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正确估计党内监督的现状,立足于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要正确认识加强党内监督、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与防范腐败、保护干部、维护大局的关系,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要在人事任免、调动、待遇等方面对纪检干部形成保护机制,激励他们理直气壮开展工作,增强监督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其次,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大胆行使监督权,主动参与决策和各项重点工作,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第三,要适应党内监督工作发展的需要,更新观念,调整工作布局,加大治本力度,防止重惩处轻监督、只办案不监督。要树立以监督为中心职能的意识,以惩处确立监督的权威、强化监督工作力度,以教育增强监督意识,将保护寓于监督的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从事后监督转为加强事前、事中监督为主的全方位监督,重点放在领导干部及其权力所涉及的重点领域,对“人权、财权、物权”相对集中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加大监督力度,做到其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相关热词搜索:党内监督思考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推荐阅读:

  如何写大学生入党的动机和目的通用

  有关相互批评意见表党员批评意见表通用(六篇)

  党风廉政谈话记录(推荐)(6篇)

  推荐党支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通用(三篇)

  精选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报告集合怎么写

  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简短(四篇)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通用(四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通用(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