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党课讲稿_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
►写材料没思路怎么办?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源于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准确把握时代潮流,自觉顺应人民期待,及时回答实践要求,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治国理政这一主线,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仰归宿。
但是,一般说来,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并转化成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往往还必须在入党之后,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
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又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和鼓舞人民的号角,也是我们党员干部成长、作为、进步、奉献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围绕这个问题,我谈几点: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中国共产党是靠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这些理论成果成功解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 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 “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我给大家讲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可谓大道至简,我用“三大内涵”、“一个本质”、“四个依据”和“四大意义”做简要阐释: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梦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 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6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共产主义内涵体系。其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定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理想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理想、创造最美好生活的漫长奋斗过程。现阶段,坚持共产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三)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深刻认识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和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要理解我们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握好她的历史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原始基因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将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科学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以人类社会发展 的客观历史规律为依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有着客观的历史规定性。
二是要把握好她的认识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中。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在深刻揭示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她有着充分、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最有力、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最伟大最优秀的成果;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贯穿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的跨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全世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_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着相当深的造诣。他说他在美国看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时,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相见恨晚”。他对他的德国朋友说,我们中国是有办法的,因为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同时,又用我们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用这样一个办法,把人类的智慧,包括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都汇集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方向。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三是要把握好她的群众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动力在群众中。最广大人民最根本、最一致、最不懈的追求,就是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愿望、最大追求基础之上的,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因而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人民性。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实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现在进行的“两会”热议的话题,包括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等,无不关系人民的幸福。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改革、完善制度和体制,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只有我们的理想,即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让最广大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四是要把握好她的现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肌体发育在现实中。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时也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的。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推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的高度和谐。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讲到理想信念就有些觉得虚无缥缈,理不直,气不壮。对此,我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们为实现理想的奋斗进程,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活生生的现实,怎么虚无缥缈了呢?
(四)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
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说谁是改革者,一般都很高兴;但如果说他是共产主义者,有的同志感觉反而不那么好。可是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目标都没有,或者方向、目标不正确,怎么能搞好改革呢?我们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改革起来是清醒的还是盲目的呢,是正宗的还是冒牌的呢?当前大家正在热议的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这些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最根本的都是完善社会制度,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都是朝着理想前进。没有理想,没有方向,就走不好、走不稳脚下的路,搞不好今天的改革。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89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正如***所强调的:“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奋斗,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使远大理想和共理想更好更快地转化为人民的更大幸福
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找到前进的道路,道路使理想走向现实。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阐述的就是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问题。为了开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我们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屈不挠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道路至关重要,找到了路,才有奔头;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第一,为开辟一条通达理想的道路,我们党历经艰辛,进行了不懈探索。
96年前,我们党一诞生,就团结带领人民寻找实现理想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又遭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到抗日战争前夕,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了新的局面,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迈向伟大理想开创了根本政治前提。
66年前起,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党又带领人民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征程,经过艰辛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为迈向伟大理想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30多年前,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为迈向伟大理想开辟了更为浩大、更富生机的动力源泉。
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就是经历这样的历史进程,由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形成的、确立的、巩固的、发展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贯彻落实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使我们在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走得更快,就是更好、更快地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转化为人民不断增加的福祉。说到这,我们不能不想到,《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这160多年,共产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十九、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世界性历史潮流。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严重的低潮。这种严重低潮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于相关国家的共产党缺乏理论的创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党自身出现了脱离群众等严重问题造成的,但这绝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理想的不科学。
其实,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曾经创造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短短30多年里,建成了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一概否定,对苏联解体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是,脱离实际、思想停滞、体制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不主动改革创新,不坚持完善制度,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脱离群众,必然导致衰退、衰败。
我们党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巨大的勇气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通达理想境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达 理想境界的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脉,以党的基本纲领为蓝图,以党的基本经验为具体遵循,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能不断地将远大理想化为现实;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必须坚持好、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党的基本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基本理论,就是全党全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就是关于如何实现党的理想的方法论体系。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她决定了我们党在为理想奋斗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干什么,朝哪个方向干,按照什么样的路子干,以什么为指导干,以什么为动力干,靠谁干,谁领着干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坚持好这条基本路线,就是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脉和根本。所以,小平同志嘱咐我们要坚持100年不动摇。 党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展开,是现阶段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纲领,她包括:
——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加强国家 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坚决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保持社会长期稳定。
党的基本经验:一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六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七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八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九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十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念。
建国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富强中国,才能创造最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朝着通达美好理想境界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国后的前3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 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逐步建立起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9年间,中国经济以7.45%的年均速度发展,使80%以上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生产力布局,使丰富的内地资源和经济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和科技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20_年位居全球第三,20_年出口已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主要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3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3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
住房:20_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36.0平方米,比1985年的8.6平方米增长4倍。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4.4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4倍。
耐用消费品:20_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133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94.7台和93.6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99.2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49.1台和30.2台。1986年,每千户城镇居民才拥有1.3台空调器,而20_年平均每户城镇居民就拥有1台空调器,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空调器也达到10台。
交通、通讯、信息: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8.8辆,比1997年增长45.3倍;拥有移动电话172部,家用电脑59.3台,分别比1997年增长100.2倍和21.8倍。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52辆,比20_年增长1.4倍;移动电话96部,增长21.3倍;家用电脑5.4台,增长10.4倍。
旅游文化消费: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人均旅游花费511元,增长1.6倍。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支出1358.3元,自1981年以来,年均增长14.4%;农村人均支出314.5元,年均增长13.6%。
农村现在种粮不纳税,反倒拿补贴;上学不交费;看病有医保;年老也有保险了。真是幸福多了。
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无法预料的巨大改观。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60多年,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学者总结了12条:一是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二是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全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统一的国家。三是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四是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五是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六是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统制经济国家,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七是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面开放的国家 。八是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巨大发展的国家。九是由一个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家。十是由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十一是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十二是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国家。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选择了党,就是选择了共产主义,就必须自觉地将党的崇高理想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实践准则,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
我们党的理想是无比远大崇高的,是无比壮丽美好的,她吸引了、动员了多少仁人志士投身党的队伍;她鼓舞了、激励了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这崇高的理想,将自己真正融入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就能有不断增长的知识、智慧和才能,就能有壮阔灿烂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这崇高的理想和实现理 想的坚定信念。
事实上,从总体上说,党的理想信念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身上是在不断树立着的,否则怎能解释有那么多的同志为事业、为人民默默地奋斗、奉献,怎能解释关键时刻,总有我们的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等等许许多多不可胜计的先进典型,就是胸怀美好理想,不懈为之奋斗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认识得不够清醒了,坚持得不够自觉了,也有的模糊了,淡化了,精神不振,状态不佳,这是有些令人担忧的,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严重动摇,甚至放弃了理想信念,走上歧途,坠入深渊,毁了政治前程,甚至导致家破人亡。这些反面典型也在警示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万万不能丢。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选择了党,就是选择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有牢固树立了这样的理想和信念,我们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胸怀大志、心胸开阔、坦荡大气,才能有高境界、有高智慧,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勇于奉献、顽强奋斗,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工作状态,创造最佳业绩,实现幸福人生。
第一,胸怀崇高理想,对事业,就会充满激情,全力投入。树立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就能够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看待和思考自己的岗位职责,就能有使命的光荣感、工作的豪迈感,就能够充满干劲、坚韧不拔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这样,也就比较容易干出成绩,取得成功。反之,激情就难以保持长久,状态就难以不出现衰退。
第二,胸怀崇高理想,对群众,就能骨肉情深,真诚为民。有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幸福生活的远大理想,就能把自己的命运同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能以群众之苦为苦,以群众之忧为忧,以群众之乐为乐。就能像雷锋那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能像孔繁森那样,将热爱人民视为爱的最高境界;就能像沈浩那样,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自己为群众付出了许多艰辛劳苦,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信任,自己就会得到莫大的欣慰。反之,如果胸无大志,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群众之上,就难免不懈怠,就难免不烦恼。
第三,胸怀崇高理想,对名利,就能淡然处之,不为所累。有了远大理想,心中就总是装着未来、装着事业、装着人民,这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重了,对自己的名利、地位,就会看得淡了,就不会为一时得失所烦恼,为名位高低所困扰。埋怨客观不会快乐,抱怨领导不会轻松,忌恨同志不会开心,这样也难出佳绩,如此就不能幸福。惟有大志在胸,淡化自我,把忠诚奉献给党,把真情献给群众,把诚恳献给同志,把智慧献给组织,把投入献给事业,把修养留给自己,才能取得良好业绩,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同事的支持、群众的认可,也才能有大的作为。
第四,胸怀崇高理想,对权力,就能心存敬畏,正确行使。牢记崇高事业在肩,就能够深刻洞悉权力所承载的使命、担负的责任,就能够以戒慎恐惧、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权力、行使权力,充分发挥权力推动事业、服务人民的作用,取得令组织和群众满意的业绩。就不会计较权力的大小,就不会在意岗位是否“风光”,就不会以权谋私,跌入困境。
第五,胸怀崇高理想,对成绩,就能一分为二,不图虚荣。
第六,胸怀崇高理想,对现实,就能客观看待,勇于攻坚。胸怀远大理想就能成为始终奋发向上的乐观主义者,就能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实,就能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改造世界、改造现实的使命,以远大的抱负投身实践,以坚强的意志推动现实一步一步地走向美好未来。现实永远不会是完美的,改造现实是共产党人的天然使命。抱怨现实,责难现实,毫无益处。对于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棘手事、阴暗面,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而干扰情绪,影响状态。要做到:坚信正义、坚持原则,看不惯、想得通,因势利导、有效斗争,尽力而为无贪求、量力而行争上游。用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斗志。
第七,胸怀崇高理想,对挫折,就能勇敢面对,无所畏惧。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遭遇不顺,遭受挫折。但只要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坚强的毅力,就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和挫折,不被任何艰难所困,不为内心苦痛所摧,愈挫愈奋,愈干愈勇,始终以先锋战士的姿态,一往无前地开辟美好未来。
第八,胸怀崇高理想,对同志,就能宽宏包容,紧密团结。为远大理想而奋斗,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胸怀崇高理想,就有了这样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对同志就能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宽谅容让、和谐相处、支持维护、友善相助,就不会有亲有疏、搞小圈子。搞小圈子,是凝聚力不够的表现,是驾驭大局功夫不强的证明。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善于宽容、善于团结,既是高境界,也是大本事。
第九,胸怀崇高理想,对人生,就能享受奋斗创造的快乐,就能体验为民谋利的幸福。有了远大崇高的理想,人生就有大追求、就有大支柱。为远大目标而拼搏,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再累也不会觉得累。相反,会时时有创造的激情,有奋斗的冲动。尤其是经过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工作有了收获,事业有了发展,得到群众的赞扬,组织的认可,同事的鼓励,这样的成就感,这时的幸福感,可以说是十分灿烂的,不亲历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欣慰和自豪的。
四、用伟大理想鼓舞和凝聚人民,引导全体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伟大理想不懈奋斗
用伟大理想鼓舞和凝聚人民,是我们党把理想化为现实的一个基本途径,一个优良传统。党的理想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党的理想必须依靠人民。党的理想和主张,只有交给人民,成为民意,才能变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自觉行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创造辉煌无可比拟的巨大力量,才能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要按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切实把党的最高理想,在现阶段化为广大人民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团结一致地为之奋斗。
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确面临着一些新问题,甚至是新困难,主要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西方思想文化加紧渗透,封建主义残余沉渣泛起,严重冲击我国社会主流思想价值体系;极少数党员干部理想动摇、作风不正、意志消沉,甚至贪污腐败,加上一些媒体的夸大渲染,降低了人们的信心等等,这些给理想信念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挑战,甚至使有些 同志有较大的畏难情绪。但是,再难也难不过革命初期,我们党在一片黑暗中点燃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再难也难不过乌云压顶的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是用共产主义理想召唤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
更要看到,通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努力,我们的理想正在朝着现实一步一步豪迈前进,社会主义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国家的辉煌成就,人们身边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日益增强,这为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理想信念教育最关键的是防止虚伪化、空洞化的问题,讲者要真心诚意,宣传要入情入理。一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理想的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科学依据,讲清楚党的理想就是要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息息相关,处处相连。二是要深入浅出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用简明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三是党员干部要做共同理想的传播者,当共同理想的示范者,用自己的行动作出示范,不断点燃人民群众追求理想的热情。四是把理想信念宣传教育和促进改革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正确认识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不断实现好广大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促进社会公正和谐,让人民群众从亲身感受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五、努力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是要刻苦学习理论。无科学理论指导,理想难树立,理想必落空。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树立和实现党的理想的科学理论。她不仅告诉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一定要自觉地学习科学理论,把理想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把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学习,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的学习。二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党的理想与党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理想就是造福最广大的人民。要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扎根于群众之中,始终将群众挂在心上,为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努力。三是要积极投身实践。人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强化,理想信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实现开来。要立足岗位职责,坚持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态度,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事业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想的认识,不断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务求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真正惠及人民。四是要不断提高能力。将理想化为现实, 必须以相应能力为支撑。能力的主体是方法,统领方法的是方法论。党员干部提高能力,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刻苦学习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本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求我们修养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修养优良的作风,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推荐阅读:
2023年最新项目经理入党申请书|2023年最新项目经理述职述廉报告范文
坚定理想信念党课讲稿_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