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大全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看70年前,烽火连天,电波“嘀嘀”,党中央在河北西柏坡村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精神高地,红色精神代代接力。革命党人董必武夫妇在西柏坡期间,救下被村民抛弃的婴儿,那个孩子叫闫青海,现如今已73岁高龄,回忆往事,有讲不完的鱼水情深,他要把红色故事讲给每一个人听。女儿闫文彦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大学毕业后成为西柏坡纪念馆专业讲解员,当起“红色主播”。
西柏坡是精神高地,是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转折点,
西 赶考源头,艰苦创业脱贫致富。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白手起家的建国初期,催生出一批建设标兵;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涌现出一大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勇闯卫士,西柏坡的村民韩花珍积极创业,带头开发旅游,建设农家院,搭乘红色旅游的快车,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一起脱贫的同时也把西柏坡精神带到了全国各地。
追梦时代,创新转型蹚出新路。行走梁家沟,“新”是最强烈的感受。距离西柏坡1公里的梁家沟新村,同在柏坡岭,同饮一湖水。昔日封闭的小山村勇于求新,转型升级,闯出新路子。
回看这壮丽70年,我们感怀当年的“赶考者”,感念新时代的领路人。今天,我们更应该明白,越是接连取得胜利,越要保持清醒,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新使命召唤新作为。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建国70周年,我们从一个贫瘠落后的欠发达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命运共同体有着不可乎量的重要意义。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20_年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圆梦之年。盘点收成,长江两岸绿意盎然,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港珠奥大桥飞架三地......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展望未来,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是我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牢记***“一个不能少”嘱托,落实“五个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脱贫攻坚策略,在20_年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建国70年,“衣”的变迁令人感慨。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可以发现服装也堪为一种记忆,好似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以前,街头巷尾几乎清一色的蓝布衣服。如今,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由单调逐渐趋于斑斓,西装、牛仔装已比比皆是。
建国70年,“食”的问题见证国家发展。民以食为天,之前物资较为匮乏。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吃饭难、吃不饱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可以说,在“食”的方面,“有啥吃啥”已经变成了“吃啥有啥”。健康绿色食品,也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追求。
建国70年,人民群众对于“住”的变化更是感受颇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房并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希望的港湾。以前,街上高楼大厦都很少见。而今一座座摩天大楼巍然耸起,“小高层,电梯房”越来越成为幸福生活的“标配”。
我是一名扎根基层的青年干部,一定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工作本领。真真实实的服务基层,服务项目,急企业所急,解决“一分钟”问题;解企业所惑,解决“一层纸”问题;梳企业所困,解决“一公里”问题。结合实际理清思路,强化项目安全管理,狠抓落实,不相互观望,不推拖等靠,贻误时机。要履职尽责,不要留有余地,不丢三落四、顾此失彼,始终保持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的决心和耐心。基层干部就是要更敢于吃苦,更甘于奉献。这才是基层干部应该有的工作态度和精气神。
70年风雨兼程,70年披荆斩棘,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更离不开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无数国民看到了富起来的希望,正是得益于基层工作者的努力,才推动落地,让群众们真真切切的享受到了实惠,人均收入在增长,生活水平在提高。基层工作者都是党中央的坚决拥护者,我们需要克服艰难险阻,把党中央的惠民政策带到群众身边,做有力的践行者与奉献者。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7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7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7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70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推荐阅读: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大全.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