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寻隐者不遇改写成作文(六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古诗改写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

1.讲贾岛《推敲》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岛写的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3.寻,寻访。“隐者”是什么样的人?(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遇,遇到,碰到。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4你对贾岛还有哪些了解?

二、 初读古诗

1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此诗就是一个例证。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懂诗歌的大意。

2点名读。

3初读了古诗,你知道诗中涉及了哪些人物?

三、精读古诗

1(出示插图)那么,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

2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我们知道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诗中是为了突出隐士远离尘俗的高洁。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从哪可以看出来?

4理解“云深”,“不知处”,说说诗意。

5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他们说什么?请你试着填一填右边的方框。

6你怎么知道贾岛这样问?

小结:通过童子的回答,能推测出贾岛在问什么。明明三番问答,贾岛采用了以答含问的手法,把诗精简为二十字。可见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推敲”。

7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8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还贵在善于抒情。 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诗,从中你还能读出诗人在问答中的情感变化。(点名读)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板书(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再次失望)

10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1贾岛的诗有像我们今天学习的这样很安静,置身世外寻访隐者的诗,也有豪情万丈的诗。

2教师相机出示诗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3总结:贾岛作诗爱推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一起来背一背《寻隐者不遇》。

教后记: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因此,上课时我以贾岛作诗爱推荐为主线,贯穿整堂课。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我首先请学生默读古诗,想象当时的情景。为了降低难度,我出示课件:出示古诗,并请让学生试着填一填右边的方框中诗人与童子的对话。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还贵在善于抒情。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但是,我在引导学生揣摩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时,显得有些生硬。要是能注意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去感悟就更好了。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古诗改写二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2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 隐 者 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 采 药 深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 :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卡片(包括认识的字并用要求会的字口头组词。

2.读拼音填空(先独立完成再当堂订正)略

二、朗读、背诵课文

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练习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巩固练习

1.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 童子 诗人

(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2.完成课后练习3。

3.填空,再读一读。,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古诗改写三

1、体现快乐作文的教学理念,在快乐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想像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2、抓住“问答”,反复演练,突出教学的层次性,逐步推进,达到不露痕迹的写法指导。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改写的方法。

2、通过改写古诗,领悟古诗文字简约而内涵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背诗,介绍作者。

1、 利用课件,展示图片。画面的内容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在松树下面交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首古诗描绘的情景。

学生说出是《寻隐者不遇》后,就由他(她)带领大家一起背诵。

背诵后屏幕上显示出诗文。

2、 请学生谈谈对作者贾岛的了解。

(贾岛,唐朝诗人,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为僧,遇韩愈后还俗。他以推敲文字著称。)

请学生讲讲关于“推敲”的著名典故。

二、讲述诗意,深入探究。

(我在松树下询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可是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2、这首诗采用了“问答体”,谁问?(贾岛。)谁答?(童子。)

问的话写出来了吗?(没有。)

贾岛曾写过这样几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让我们都来当他的知音吧,我们一定会体会到他这首诗的妙处。

让我们从童子回答的三句诗,来推想贾岛是怎样问的。

“言师采药去。”——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即“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去哪里采药呢?即“采药在何处?”

“云深不知处。”——到底在山的哪个地方?即“山中何处寻?”

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明确诗中隐含着三番问答,共六次对话。老师以诗人语气来问,学生一起接作答的诗句。

三、反复演练,循序渐进。

1、一“问答”,熟悉内容。

同桌两人用自己的话练习分角色问答。

2、 二“问答”,体会情感。

指名上台表演“三番问答”。

表演后,老师通过采访“贾岛”进行点拨:

①当你听到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你心里会怎么想?

(扮演贾岛的学生可能会说:“唉,真不巧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采药的目的想像隐者的为人,他隐居山林仍不忘利用自己的医术造福一方。这无疑是贾岛敬仰隐者的原因之一。在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后,再请“贾岛”说说心里话,表达对隐者的敬仰之情。)

(又生出了一丝希望。)

③当听到童子说他也不知道师父在什么地方时,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彻底失望)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小节:三番问答中,贾岛的情感也起起落落,一波三折,先是满怀希望,而后变得失望,后来又产生一线希望,最后彻底失望了。

请这两位同学再次表演“三番问答”。“贾岛”的语气要反映内心情感的变化,可以加上自言自语。

3、 三练“问答”,具体描述。

这次换两名同学表演,由其他同学添加提示语。提示语要描写出人物神态、动作或讲话的语气。提示语的位置还要有所变化,可以在人物语言之前,可以在人物语言之后,还可以在人物语言中间。

四、聆听音响,想像环境。

1、 我们再来看看诗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松、药、山、云)

2、从这些景物你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味景物具有象征意义,能衬托隐者的高洁、飘逸的品格。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一段带有鸟鸣声的自然音响,让他们展开想像,还仿佛看到什么景物。

简单描述自己想像的自然环境。

4、说一说作文在什么地方可以加进景物描写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可以加在文章开头、结尾或童子说到“就在这座山里”之后。景物描写不但可以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烘托诗人来时喜悦、急切的心情,还可以暗中衬托隐者的品格。)

五、自由表达,改写古诗。

(人物对话、动作、神态、心理以及景物描写。)

2、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自己那支小神笔,寻觅着诗人的足迹,开始你快乐的创作之旅吧。

学生动笔完成习作。

六、朗读作文,共同评赏。

1、 可由观众点播,也可自告奋勇,同学上台朗读习作后,师生共同评赏。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文,关注对话描写的几种不同句式的标点使用情况。

2、修改作文。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来自本站。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古诗改写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古诗诗句相关图片、背景音乐

一、导入激趣,引出题目。

1.教师讲述贾岛《推敲》的故事,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引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岛写的一首古诗,叫做《寻隐者不遇》。

3.初步了解题目大意

二、初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1.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朗诵古诗

3.幼儿尝试跟着教师一起诵读古诗

4.教师解释古诗大意

我们已经一起朗诵过这首古诗,下面来听听这首古诗说的是一件什么故事。

诗人在松树下问一童子,你师傅在哪,去干什么啦?童子认真的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但我只知道,师傅在这座山里,具体在哪个地方,我也不知道。

三、精读古诗,分段理解

1.(出示插图).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

2.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从古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教师小结:在一棵松树下面,诗人遇到了童子,他正在问童子一些事情

幼儿一起朗诵古诗第一句。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他是怎么回答诗人的?

教师小结:童子说他的师傅上山采药去了。

幼儿一起朗诵古诗第二句。

4.童子的师傅到底在哪里呢?古诗里的那一句说到了?

教师小结:童子的师傅就在这座山里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第三句。

5.最后诗人有没有找到童子的师傅呢?答案就在最后一句里。

教师解释第四句古诗的意思:山上的云太浓了,看不清人到底在哪里。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第四句。

四、创设情境,表演古诗

1.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古诗数遍

2.请幼儿扮演诗人和童子表演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古诗改写五

5.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药”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2.释题。

寻: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4.指导书写。

“童”上边的“立”写得要扁平,与下边“里”写得紧凑。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古诗改写六

贾岛是唐朝著名诗人,他非常喜欢有真才实学的隐者。这一天,贾岛又背着包袱,带着雨伞,风尘仆仆地去寻访隐居山林的高人。

贾岛走上前去,双手作揖,恭恭敬敬地问:“请问童子,你师父在家吗?”

童子:“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师傅到底在哪。”

贾岛一听,垂头丧气,心里彻底失望。

他叹了口气,转念又想:高人性格高雅,哪能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轻易见到呢!还是改日再来拜访他吧!

推荐阅读:

  2024年一点一滴看自己作文600字(3篇)

  最新让我感动的一种花作文(十三篇)

  2024年担起这份责任作文400 责任作文400字中学生作文(四篇)

  2024年写人物同学作文350字(三篇)

  难忘亲情作文600字(3篇)

  军旅生活作文1000(4篇)

把寻隐者不遇改写成作文(六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把寻隐者不遇改写成作文(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