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抱怨作文700字作文(5篇)
抱怨一
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客人在酒店消费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抱怨和不满,虽然没有投诉,但总是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客人的住店体验和心情,例如:多次入住酒店,服务员仍然要求出示身份证;客人有时等候查房的时间太长不免烦躁;客人对无线网络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如果我们切实让顾客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顾客的合理需求,让客人明显体验到酒店在围绕顾客的需求而发生着细致入微的变化,把客人的抱怨真正当回事,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已出现的问题不再重复发生或得到有效控制,顾客的满意度自然会随之上升。实际管理操作建议如下。
一、收集。
酒店可派专人定期向一线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整理顾客“抱怨”案例,小到是顾客一句不经意的自言自语,各类网站上的点评,大到客人表达出的不满、发怒,甚至投诉,或者是客人提出的一些建议,都详细收集记录清楚。
二、整理。
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建议罗列类别:便客措施类、设施设备类、价格类、会员卡问题类、服务态度类、服务效率类、宾客隐私保护类、安全管理类等等。
三、分析。
根据整理出的第一手资料,逐一分析研讨,综合从轻重缓急、可行性、合理性、资金投入量、人员配备编制及培训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具体整改落实方案,编制完成时间表。
四、解决。
酒店根据计划安排督促相关责任部门、主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进行反馈。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进行检验和主动征求客人意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改进效果。
酒店员工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应注意关注顾客潜在的不满或需求,只要是合理和对酒店服务提升有帮助的,都应及时上报,哪怕是一个预订的取消、一次提前的退房、一个不耐烦的眼神。酒店管理者应主动观察发觉并发动员工搜集顾客“抱怨”,及时解决问题,消除客人的不满情绪。
酒店只要不懈地积极关注和收集客人不满和抱怨的声音和信息,酒店管理者重视细节的改进,客人的抱怨会日趋减少,顾客的满意度相应必然稳步提高。
抱怨二
老百姓抱怨医生已有10多年,普遍认为医院和医生唯利是图,不仅没有医德,还非常缺德。而医生则抱怨社会不公则更为久远,面对民众的责骂,感觉十分冤枉,认为社会不公、政府冷漠。关于医德、医生地位/待遇的争论早已达到了白热化,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医德和缺德之间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了天壤之别。这两个迥异的概念被扯到一起,全赖“钱”这个媒婆。
患者:中国医生最缺德
春节前,主管机构曾在我们这家当地公认医德医风最好的医院进行了“医德医风调查”,最终公布的患者满意率达到了94.5%。而我们自己看到的情况却是接受调查的5800名门诊病人/家属、1500名住院病人/家属中,表示满意的为22%,基本满意的35%,不满意30.5%,很不满意者17.5%.20_-20_年间,一份对北京、上海的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0_0名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了医德医风调查中,结论为:完全满意1.2%,基本满意14.8%,不满意57%,很不满意27%。不满意率高达84%.20_-20_年,卫生部组织的调查中,患者对医院最不满意的依次为:乱开药、医药价格、红包回扣、看病难、服务态度,绝大多数调查中,均未提及医生的技术水平。
北京一些民间人士组织的“患者态度调查”中,100%对医疗服务不满意,其中59%“想揍医生”,26.5%“想举报医生”,18.4%想跟医院和医生“打官司”。20_-20_年,我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从500万上升到近20_万起,平均每年1320万,增长速度22.5%。660万医务人员每人每年可分配到2-3起医疗纠纷。同期全国法院、卫生行政机关受理医疗纠纷案件总数在45000-50000件/年,定性为医疗事故者5-7000件。从中不难发现,因医疗技术而产生的医疗事故在我国医疗纠纷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与医德医风有关。老百姓对医疗机构和医生最为不满的是医药价格,也就是钱。作为一名医生,我也不得不承认,老百姓在医疗上所花的冤枉钱数量惊人的:政府投入差多少,老百姓花的冤枉钱就会有多少。这一点,不可能因医生的“缺德”或老百姓的“医德”而改变。
医生:中国医生最倒霉
中国医生快跟“基地组织”和索马里海盗备齐名了,受争议的程度比两个臭名昭著的势力集团更令国人烦躁。有人将医生、教师、官员、黑社会并称中国“新四害”,足见中国医生的地位与嘴皮子上的“天使”有多大差距。20_年以来,我国每年发生医务人员(主要是医生)被殴打事件均在80万起以上,最高发的20_年统计在案的就有104万起,构成刑事案件者超过10000起/年。在中国,没有挨过骂、挨过打的医生几乎找不到。
不少人将中国医生现状归咎于“医德教育”、“职业精神”的沦落,甚至有“学者”和高官建议给所有医生发一本《医德规范》让医生每天读三遍。当年的“红宝书”没有能够改变人们的饥寒交迫,今天的“道德经”就能使中国医生“得道升天”?如果将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学者”、高官丰厚无比的待遇和别墅都快装不下的贪腐拿掉,我倒是非常想看看他们的道德到底从哪里冒出来!时下很多人认为医生的收入很高,相关部门也随声附和。我不清楚我国医生的平均工资是多少,但我知道自己身边所有人员的工资低于北京、上海、天津的职工平均工资。我现在科室有17名医生,绝大多数具有博士以上学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但工资单上最高的也只有4500元,平均不到3000元。这是上了20多年学,平均工作了13年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在公立医院中,我们这个工资应该是比较高的了,一般的初、中级医生都在20_元以下。我不相信医院的所有者和医院的管理者不知道医生应该的待遇是多少,而坚持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逼医生去认钱不认人,逼医生去抢老百姓的钱。
20_年以来,我院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组织有留学经历的一线青年专家展开讨论并提出了议案,但却从来没见到我们的意见出现在任何一级政府的“日程表”上。去年10月卫生部官员上门“征求意见”时,我们曾质问:我们到底在为谁服务,到底谁来保障我们,我是农民工还是医生,我们是“个体户”还是“事业单位”,请政府明白无误地告诉全国人民!
政府:都别吵,马上“改革”
在我的印象中,政府对医院和医务人员做得最多、最好的是“宣传教育”。不论在官方媒体还是大堂小会,从主管部门嘴里冒出来最多的便是以“医德医风”、“救死扶伤”、“白衣天使”甚至“无私奉献”。总之,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马克思的觉悟,孔子的道德,天使的纯洁,华佗的医术。
我们知道,马克思只有commulism,德国人认为他脑子“有问题”;孔子20_多年前在山东曲阜究竟干了什么只有鬼知道;天使是白的还是黑的,谁也没见过;华佗多高明,有没有这个人,装神弄鬼的中医也说不清。总之,要么没有这样的人,要么根本就不是人。
我们调研了1966-20_年的医疗经费投入和当年公费医疗开支,结果发现,不论是“全民医疗”时代还是“医疗市场化”的今天,不论是不到80亿的1966年还是2400亿的20_年,结果都惊人地相似:国家医疗投入与公费医疗开支都十分接近。也就是说,国家对民众医疗卫生没有投入。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很容易通过地方税收、企业利润、降低个人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或者象1985年前公平的“医疗保障”)而实现“医疗保障”,尤其是公立医院正常运转。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的手伸不了那么远,无法“拆东墙补西墙”。然而,将国库里的拿出来舍不得,只好充分利用“市场”,将医疗机构扔出去“自谋生路”了。我的觉悟一向不高,但这未必不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本质:医院自己挣钱活命,百姓自己花钱保命。
这一招的确是很管用的。医患双方就象赌局中的两个赌徒,眼睛都盯在钱上,谁也没功夫去考虑自己是如何跑到这张赌桌上来的。我们几乎没见过赌徒与赌场开打的,往往都是赌徒间为钱打得热火朝天、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史泰龙和李小龙再能打,也会累倒。虽然绝大多数赌徒仍乐打不疲,这几年还是有人被打醒了,感觉不对劲了。在千呼万唤之后,“医改方案”就出来了。“改革”这个词我们听得太多了,“体制”也不新鲜,其含义也差不多明白了。改革不是变革,本质上就是在原有基础上随便找几个破洞修修补补,相当于在一锅陈年老汤里撒点盐巴或味精。前段时间让不少人激动得差点脑溢血的8500亿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8500亿比2700亿大多了,但我们将3个2700亿加在一起时则会发现,数字还是那个数字。当然,进步还是有的,但这个以百分数计算的进步也在明白地告诉了大家,改革的路是漫长的。
不论用什么样的“天使”或枷锁往医生身上套,医生都上不了天堂,它还得食人间烟火。医生与任何职业一样,需要老板提供待遇、保障、社会地位。如果非要将其变成“自给自足”的个体户或无依无靠的叫花子,就别指责其唯利是图和不择手段。即使我国最终满足了医生们的愿望,我们也只能以职业的标准去看待它。如果试图用“精神”的标准去要求它,最终犯神经的,只会是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本没什么医德,我也跟不少“医学泰斗”、“医德模范”有过接触,他们跟普通中国医生没什么两样。他们在获得高高在上的待遇之前,也谈不上什么“医德”。如果将远高于普通医生的待遇去掉,他们可能更缺德。
全民基本公费医疗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美国是极少数不为其国民提供“全民基本公费医疗服务”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医疗产业被衬托在一个庞大繁杂的保险市场中。按照法律规定,凡7人以上公司的雇主必须为雇员(甚至包括家属 购买医疗保险。这意味着大部分美国人的医疗问题由雇主出钱(非工资福利)投保解决掉了;钱多得受不了的人还可以加入其他医疗保险品种。不属于这两类人的,政府就应负起政府的责任。这些人包括穷人、残疾人和老人,这三个在社会中往往被视为“无足轻重”的群体,根本不用开列太多的“为什么” 残疾人属弱势群体、老年人病多开销大,而穷人“穷”本身,这些都足以构成整个社会为其提供免费医疗的最充分理由。对美国医疗服务体制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医院急诊室被称之为“穷人救命的去处”,也是至今仍滞留在美国的1200多万非法移民“治病救人”的最佳港湾。在那里,任何患者都不会因为没有医保卡或者“钱紧”等等杂七杂八的原因而被拒之门外,这是法律的一道基本底线。那些没有参加医疗保险也无资格享受穷人医保福利的人,看病后遗留的账单,最后都由政府情愿或不情愿地兜了底。
儿茶5克、黄莲5克、冰片0.5克(以上三味中药店有售),再买西药扑尔敏1片、强地松1片,把这些中药、西药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药膏调匀备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盐水清洗患处,再涂上药膏。一般连用3-7天,内外痔都可治好。提供方子的好心人讲:在用药期间一定不能多吃辣椒、喝酒、生冷食物莫食!切记!
抱怨三
这是个深入人心的故事,不是因为它的情节多么有趣或多么感人,只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成熟,从不抱怨开始。 这个故事说:在一次宴会上,作者认识了一位喜欢抱怨的人。尽管那个人后来热情地与作者道别,并留下了电话号码,但作者从未联系过他,因为他一直在抱怨公司,上司和同事。而作者认为,一个怨气冲天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可是一连几节课都被这样抱怨,谁都受不了,我都快出现唤听了。忍无可忍之下,我深呼了口气,调整好心态,走到那几个人面前问她们到底对我有什么意见,她们从上到下把我打量了一番,那眼神看得我心里发毛,最后其中一人趾高气扬地给了我一个让人抓狂的答案:“没什么,就是看你不爽罢了!” 当时我就快要爆发了,忍了忍,鄙视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走人。以后虽然也经常听到抱怨声,不过也还是忍了下来,毕竟我要比她们表现出色,抱怨是换不来优异的成绩的!
如果说一个人在抱怨之后,他的不满能随风而去,心境也能开朗明亮,那他的抱怨也还算有些价值。问题是,大多数的抱怨如迷雾一般,只会遮蔽我们的双眼,迷惑我们的心智,阻碍我们的成长!最终让我们成为只会抱怨的青蛙!面对人生,我们要尽力改变那有限的一小部分,无能为力的那些坦然接受就好了! 人生是一段旅程,而青春就是从青涩,懵懂走向稳重,成熟的过程,然而真正的成熟不是从抱怨,而是从不抱怨开始!
抱怨四
一个星期天,乔治一家来到田野里,此刻已是金秋时节,南瓜成熟了,乔治一家在田里大吃了一顿南瓜大餐。
乔治觉得这里的南瓜不错,第二天就把他养的猪赶到田野里。小猪们吃一半丢一半,嘴巴吃的“砸吧砸吧”响,它们还跑来跑去,踩坏了不少南瓜。
一天夜里,乔治听见剩余的南瓜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
“主人这样对待我们,真是天理难容呀!”一个南瓜说。
“是啊,吃了我们的兄弟姐妹,还糟蹋我们,实在太可恶了!”另一个南瓜说。
乔治听了很生气,他决定不种南瓜了,他田里的南瓜越来越少,几乎没了踪影。
第二年,乔治种南瓜的田里杂草丛生,但杂草间却奇迹般地长出
了几条南瓜藤,藤上长了几个小南瓜,它们又说起了悄悄话。
乔治听见了,想起自己的过错,脸红得跟猴子的屁股似的。从这以后,乔治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
抱怨五
抱怨听得多,容易伤害人脑
最近有国外的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进行研究,发现对一些面临各种刺激(包括长时间的抱怨)的人,进行大脑活动分析后发现时发现: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让它听到了太多负面信息,很可能导致当事者也会按照消极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长时间暴露在抱怨环境中还会使人变得愚蠢和麻木。
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情绪有一定的感染性,在听到抱怨与牢骚时,我们在大脑中会容易出现共鸣,从而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导致影响大脑的思维。
那么,该如何让大脑免受“听抱怨”之苦呢?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与快乐的人在一起,我们容易快乐,与悲观的人在一起,我们更容易悲观。一个不好的环境,会让我们出现不好的心理状态。采用离开抱怨者一段距离,可以让大脑不会被抱怨攻击,受到伤害。
但是有时候,我们回避抱怨者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亲人与朋友在向我们抱怨时,我们选择回避,那就会影响双方之间的感情,伤害到了对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去引导他,引导他如何去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说“你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为好?”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解决办法。
虽然上面两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自己受到抱怨,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很被动,无法用上面两种方式解决,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试着给自己筑起一座心理“防火墙”。采用一些心理技巧阻断牢骚话进入大脑,避免脑神经细胞受到损坏。如运动员在客场进行比赛,面临主场观众施压时所采用的一些心理技巧值得运用。
1.关于寝不安席的近义词
2.恐吓的近义词是什么
3.黯然神伤的近义词
4.痕迹的近义词是什么
5.黯然失色的近义词是什么
6.肄业的近义词
7.流畅的近义词是什么
8.和煦的近义词
9.子夜的近义词
10.哀愁的近义词
推荐阅读:
2024年抱怨作文700字作文(5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