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400字(四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住了十年。在这段时间内结识了隐居在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也是著名诗人,年龄比李白大,这时在诗坛上已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仰。诗中称孟浩然为“故人”,足见结交已久,是老朋友了,彼此感情深厚。

黄鹤楼的原址在现今武汉市武昌区的江边,历来是游览胜地,许多诗人在楼上留下了诗句。广陵就是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一直被称为“扬一益二”(当时的都市繁华,是扬州第一,成都第二)。江南地区的财富,通过运河,由扬州转运洛阳,再送到长安。这里工商业都很发达。题目中的“之”字,做动词用,是“去”的意思。

这时历史上称作“开元盛世”的'年代,国力强盛,人情慷慨,所以在离别之时,虽然怅惘,却不悲伤。

诗的开头,说出了这个离别的事实。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江东下,自然是向西北告别了黄鹤楼。这样的句子,真是信手拈来,毫不雕琢。第二句接得很好。他向哪里去呢?去扬州。妙在“烟花三月”,这不仅是指出了离别的季节,重要的是表达了当时的心情。烟花,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物。江南的春天,风光明媚,一直为文人们所歌颂,梁代的丘迟在《与陈伯之书》里有这样动人的描写:“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孟浩然一路上所遇到的,也将是这样的景象。而扬州呢?又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的名都,这是他所要去的地方。试想,以江南三月烟花的时候,去扬州十里烟花的地方,一路上能不心旷神怡吗?别认为这两句诗在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去向,而透过字面,却深刻表达了内心的情绪。

楼头话别之后,孟浩然就登舟启程了。只见孤舟扬帆,破浪前进。行人渐远,而送行的人依然伫立江边。孤帆渐渐地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了,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向碧空尽处,仿佛是去追赶行人。李白很巧妙地表达了这种送别后的感情,像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照住帆影,逐渐前移。到水天交接处,帆影没有了,于是长江浩浩荡荡流向天外。这时候,观众和送行者会一样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而整个画幅的苍茫空阔的感觉,自然又要袭上心头。这样写景见情,寓情于景,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使人读了以后,产生无穷的余韵。

古典诗歌,绝大多数的篇章不外乎写景抒情。这二者在写作时虽很难截然分开,但只有高手才能融合得很巧妙。景色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如果要想在诗歌中给以生命,使它具有长远的效果,那么在吸取这一景色时,不仅必须准确地表达,而且还要溶进强烈的感情,从而在鲜明的形象中,看出描写的深度。李白在这首诗里,把送别的依依之情,以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就是这种方法的很好范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本案例授课内容需1课时。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一“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

教案的设计不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设计,而是趋于方法的介绍和指导,至于具体的操作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灵活应对,真正做主体学生的引导者。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特别是第三、四句话所描写的情景,天、地、水、情融为一体。

(3)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老师以一“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动脑思考,表达感悟来学习古诗。

(2)能够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能把对古诗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有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古诗的过程和方法。

(3)能通过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写一写等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记忆古诗。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加大学生阅读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1.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

2.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很有表现欲,上课气氛活跃。

3.学生善于想象,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学生对于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方式非常感兴趣。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引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以学定教的原则。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诗意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体会古诗天、地、水、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感悟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2.以 “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在自我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内容,激发情感。

3.通过个性化的评价设计,帮助学生记忆古诗。

4.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

1.ppt课件。

2.课文插图、视频(后两句诗的情景、全诗情景朗读)、音频(乐曲《送别》)。

3.学生用的画笔。

4.表演古诗时用的服装、帽子。(有条件的`可选用)

5.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

(一)导入

演示课件播放乐曲《送别》,在音乐即将结束时直入课题。(板书)

1.生读课题。

2.对题目质疑,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总结板书。

如:“谁送谁?

在什么地方送?

在什么时候送?

怎么送?

送到哪?

为什么送?

------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借助乐曲渲染离别气氛,在借助乐曲调动学生的情感基础上,引出课题。中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质疑能力,这个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也可以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

(二)读古诗,感知诗意

1.学生根据板书的问题进行个性化阅读古诗,并找出答案。

(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相应的读书时间)

2.学生结合问题汇报交流,并感知诗意。

①学生自由汇报,明白是“谁送谁”后,学生简介作者,教师适时补充。(播放作者简介的视频。)

②说说是什么样的三月?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

如:是百花齐放的三月。

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

阳光明媚的三月。

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③利用课文插图、视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

重点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

(学生沉默了一会后,举手回答)

出示视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帮助学生体会诗意、感知情境。)

(生三三两两说出了下列词语:依依惜别、一往情深、难舍难分------)

[让我们再次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这深情厚意。]

(生读,教师指导)

④把黑板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与同桌互说后发言,教师个别指导。)

[现在我们在影片中感知李白送孟浩然的情景。]

(播放视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景朗读。)

设计意图:观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对古诗的理解。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拓展知识

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白,了解唐诗,老师再补充一首李白的诗。

课件出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简单讲解可参考另附资料《金陵酒肆留别》)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阅读量,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四)全文总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一)自主选择个性化评价内容

1.画一画: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

2.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

3.唱一唱:根据自己所熟悉乐曲的旋律把诗词唱出来;

如:我爱北京天安门——故人西辞黄鹳楼

4.写一写:把诗改写成短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设计不同的评价形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评价内容来完成记忆古诗的教学目标。

(二)评价

根据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自己画张笑脸或哭脸,给同学画张笑脸或哭脸。作为对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所表现的出来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让我们一同赏析一下这首充满诗意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吧。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辞:辞别。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四

这是一首送别诗,由诗人李白创作,他在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是十分有才华的诗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欢迎大家阅读。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在十年后,李白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推荐阅读:

  最新同学情作文300字 同学情作文700字(七篇)

  最新我的选择作文800字(5篇)

  最新我心中的一抹绿作文600字 我心中的一抹绿手抄报(六篇)

  最新记忆中的奶奶作文600字(七篇)

  2024年介绍母亲作文300字(7篇)

  最新感恩老师老师的作文700字左右 感恩老师父母的作文(4篇)

最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400字(四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最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400字(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