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如何写(三篇)
20_年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如何写一
在一个关注很久的人微博上看到对这本《非暴力沟通》的介绍,当时就转发了,心想有机会要去看一看。很幸运,之后在图文借到了剩下的一本。
让我对本书产生阅读兴趣的是其中鲁思·贝本梅尔描述有关观察和评论区别的一段话: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候在下午睡觉
在下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
他是一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之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是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到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正如一位印度哲学家所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翻开书的前言,是由圣雄甘地非暴力学会创始人和主席阿伦甘地arun gandhi,也就是高中历史课本里那位倡导苦行僧般非暴力运动maha-gand圣雄甘地孙子所写。当年读着有关圣雄甘地仅有的几页历史课本都流下眼泪,自此很搞笑地把他和科比一起放进一个名叫偶像的qq相册里。来,贴个图。
有着这一层裙带关系,对这本书更是充满好感和虔诚。读罢遂作整理,分享点滴,也是给自己的阅读做一个读后感般的总结。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早年深受言语和肢体暴力之苦,这使他开始思索:「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难以体会到彼此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最后,他发现了一种爱的语言,依此来谈话和倾听,能使人们心意相通、和谐共处,也就是所谓的「非暴力沟通」。
于是,他对运用新的沟通方式和平解决分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促使他开始学习临床心理学。1961年,他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得该专业的博士学位。他接下来的生活经历和对宗
教的比较研究激励他发展了非暴力沟通模式。
一、在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模式中,如何诚实地面对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取代批评和指责,包括四个步骤:
是观察,并强调与「评论」作区别。也就是文章开头那段话所揭示的。在沟通时,应尽可能如实地传达事实,而不是主观评价。譬如,我们在抱怨别人迟到时,我们可以说:「这两次见面,你都晚到三十分钟」。可是,我们最常说的话,可能会是:「你每次都迟到!」「你根本没有时间观念!」而当这些作为开头时,对方可能早已经准备开始回击,「哪有这么夸张!」「我哪有每次!」双方展开的就不是沟通,而是吵架。
则是感受。前面陈述客观事实后,接下来就是尽可能忠实地体会自己当下的感受以及试着体会对方的感受,这也是一种同理心的展现。譬如,当别人迟到时,我们可能会说「我感受到被忽视」、「我感到不被尊重」等。若是聆听别人的抱怨时,我们也要试着体会对方的感受。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所以,我们的本性就是希望与人产生连结,而同理心就是最好的连结方式。
是需要。也就是进一步体会自己以及对方感受后面的「需要」。非暴力沟通认为「需要」是自然的,是再正当不过的。每个人都想要满足需要,满足生理、心理、了解、安全感等需要。我们不要责备自己或他人想要满足需要,我们应该肯定彼此的需要。对于别人的迟到,我们有对于「时间有效利用」的需要或者是「受到尊重」的需要。这是我们的需要,但是别人也可能会有他们「有效利用时间」的需要。我们应肯定彼此需要,而非指责、归罪他人。
则是请求。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别人应该知道,别人应该懂我们。结果发现,别人却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因此,我们在经过客观观察、体会感受、肯定需要之后,最后就是提出我们的「明确请求」。明确地告诉别人,我们希望如何能找出满足各自需要的方式。譬如,我们希望对方能重视我们需要,准时赴约。但是,我们也可能会满足对方要求,譬如提前一天,再次提醒等,试图由双方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请求不是命令,我们同时也要让别人有说不的权利,尊重对方的选择。这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而不是引发口头战争。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有时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某部分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当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你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往往我们最常有的反应会是责备自己或者指责他人。
在非暴力沟通的概念里,则是提供了四种选择作为参考:
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 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时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示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例如我们说“我希望我可以参加奖惩标准的制定”,而不是抽象地说“我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
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在生气时,批评和批责他人往往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和感受。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要练习在愤怒的当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
在非暴力沟通中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分别是:
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比如赞扬员工,员工就会努力工作;表扬学生,学生就会认真学习。非暴力沟通中也鼓励大家学习表达感激。
在表达感激时,可以练习说出:
我们的生活就好像湖水一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外来的石子搅乱,这泛起的涟漪就好像蝴蝶煽动翅膀一样,引发了更多的冲突,会让你暴力地去想象自己的过去,暴力地对待其他平静的部分。我们又似乎特别羞涩于说自己,我们用你是傻逼代替我很愤怒,用你们都不懂代替我很悲伤。
20_年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如何写二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写的一本教人沟通技术的心理学著作,书名来源于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圣雄甘地的孙子为本书作了序。
非暴力沟通分为四步:
1、描述一个事实;
2、说明自己的感受;
3、解释原因;
4、提出自己的要求。
与别人沟通时,自己要准确无误的按上面的顺序(当然也不总是绝对的按顺序)向对方传递信息。同时,在沟通中你也要尽力从以上四个方面获得对方的信息。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观察事实,而不是作评论,作者用一章讲了如何区分事实和评论,并出了练习题供读者训练。很有意思的是作者讲参考答案也没有用对错来判断,而是用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我们的意见一致”或“我们的意见不一致”。可喜的是这几道题我都答对了。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步是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想法,作者也用一章讲了这两者的区别,作者建立了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并说明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这个词汇表挺有用的,说实话,感受和想法的区别不像事实与评论的区别那么大,书中的练习我错了好几个。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步是说出引起自己感受原因,作者也用一章讲了感受的根源是自己的需求,需求满足了,我们很高兴,如果不能满足,我们就不爽。
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步是提出自己的要求,就是要明确的提出具体的要求,这里要区分的是要求与命令的区别,同样后面也附了练习题。为了获得对方这四个方面的信息,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听对方的表述,必要时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得对方的信息。在沟通时不要想当然的对方明白你的意思,同样也不要妄加揣测对方的意思。
强调非暴力沟通并不是委曲求全,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需求,也要善于表达愤怒,甚至要用强制力,但作者用更多的篇幅介绍了不用强制力的好处。
作者在书的最后三章讲了非暴力沟通的不同用法,甚至解决是做职业女性还是家庭妇女的矛盾,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甚至用来治病。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表达感谢,分三步:1、描述事实;2、满足了我什么需求;3、我的心情如何。
本书是一个教人沟通技巧的方法论方法,我在与我的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就用了这个方法,我觉得很有效果,我会持续使用这个方法,以提高我的沟通能力。
20_年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如何写三
是听了同事的推荐买来这本书看。
相信读了这本书的人都已经熟记: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至于讲到非暴力沟通的各种作用,如果所有人都能心平气和的,理智的来思考问题,那么各种问题自然能够被更加容易的解决。
我觉得有几个问题:
1是不能期待谈话的对方会听你在讲什么,每个人的教育水平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千差万别,别指望他们会配合你剧本。
2是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诸如“听起来,你有些不耐烦,你希望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倾听?”这类句子。听起来只会让我更生气,因为说话者好像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在俯视你。如果是在本就有矛盾的情况下,这种感受更会被放大。
3是虽然人性是相通的,但中美文化有差异,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法也有差异。如何能用中文来表达出相同的意思是我们在应用非暴力沟通的最大障碍。如果按照文中直译的表达方式,只会让人以为在看译制片。
我对书中所表达的关注他人和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还是非常赞同的。
看完出到能运用,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希望能看到更多适用于本国文化的案例,从中体会。
这本书不是教人们从应用层面上利用他人的心理反应去实现自己目的,这样的心理学书籍是我认为的好的心理书籍。
推荐阅读:
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如何写(三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