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清明节作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又是一个清明节作文

  清明节是每年都有的重要节日,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又是一个清明节作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篇一:又是一个清明节

  当你和家人共聚晚餐的时候,你会想起他们吗?当你在明亮的课堂读书的时候,你会想起他们吗?当你背上旅行包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时候,你会想起他们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民族英雄们。4月3日这天,我带着那条鲜艳的红领巾,双手捧着黄菊,带着怀念和敬仰来到了烈士纪念馆。

  走进烈士纪念馆,仿佛来到了狰狞的白色恐怖笼罩的岁月。馆里的一张张照片无不深刻地揭露出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一尊尊雕像无不张露出黑土中华魂。眼前这张照片让我不寒而栗,两个小孩儿趴在一大片血肉模糊的尸体上嚎啕大哭,一名凶神恶煞的日本鬼子拿着刺刀向他们刺过来。这是何等的残忍啊,老百姓时时刻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解救受苦百姓,不惜牺牲生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日本人为了迫害共产党人设立了极无人道,极其残酷的刑讯室。刑房里有滚钉笼、老虎凳、烙铁、辣椒水和土飞机,还有让人毛骨悚然的天井。人被绞死还不肯罢手,还将尸体绞成肉酱,流进松花江。

  中国人民是吓不倒的,打不垮的。在这期间,涌出了无数位民族英雄。沉重的脚步带我来到事迹展区,她为了革命事业,放下不满八个月的孩子,最终为国捐躯。临终前,为儿子留下遗言。当我看着她抱着宁儿,母子最后一张合影,聆听她的遗言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心里好像有一个声音在回应她:“你是最伟大的母亲,儿子不会让你失望的!”我流着眼泪,脚步移到一棵大树旁,我感到好奇,抬头一看,他是我的“树皮将军”——杨靖宇。在他生命中最后一刻,身倚大树,右手举枪继续反击敌人,直到一连串的子弹无情地、冰冷地射进他那火热的胸膛为止。残忍的日本鬼子,为了他们的好奇心,竟然剖开他的腹部,但眼前的这一幕让他们惊呆了,英雄的胃里满是不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为此日军也为他脱帽敬礼。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教育了我。

  读着中国人的誓言,我心里暗下决心:珍惜民族英雄用血肉为我们换来的一切,刻苦读书,建设国家,建设家乡,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篇二:又是一个清明节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的味。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具体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具体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

篇三:又是一个清明节

  每年清明节的具体时间约为四月五日前后,清明也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具体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2]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篇四:又是一个清明节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作了国君。他给当年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春秋时代,有人要杀害晋国国君的大儿子重耳。重耳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

  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几天几夜找不到吃的东西。重耳坐在地上叹着气说:“我死了是小事,晋国的百姓又有谁会关心他们呢?”介子推一听这话,想到重耳在苦难中还不忘百姓,心中十分感动。他咬咬牙,偷偷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当重耳知道这件事时,感动得流着泪说:“你这样待我,我将来怎么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只希望你将来作个好国君,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作了国君。他给当年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早已带着老母亲躲进绵山里去了。

  重耳带人搜山,没有找到介子推母子。有人出主意说:“从三面放火烧山,逼他们从没有火的一面逃出来。”重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下令烧山,但始终不见介子推走出绵山。大火熄灭以后,重耳才发现,他要报答的人,已经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了。

  重耳非常后悔,他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的老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重耳带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身穿素服,登山致哀。重耳来到坟前,发现那棵柳树复活了。重耳望着这棵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他恭敬地折下一根柳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还把那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

  从此,重耳始终怀念着介子推,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使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为此,寒食节、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过节之时,人们喜欢用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还把柳枝插在门前、沟边的泥土里。哪知这清明柳遇土就生根,插在哪里活在哪里,没几年,漫山遍野布满了柳荫。

  直到现在,清明节戴柳插柳的风俗仍然在中国民间流行着。

推荐阅读:

  低年级植树作文

  清明节见闻命题作文

  盼除夕作文

  植树活动作文范文参考

  2024地球一小时主题:“能见蔚蓝”

  2024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又是一个清明节作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又是一个清明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