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说当今诚信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以史为鉴说当今诚信

  中华大地是一方孕育文明的沃土,五千年的文明承载着一段耀眼的历史,而“诚信”自一开始就是中华历史的一大主题。 “诚信”即诚实、守信用。早在战国时,我们就有了“诚信”的范例:吴国季札出访鲁国,途经徐国时,徐国国君倾心于季札的宝剑,席间,季札心领神会,但想到访鲁佩剑的礼仪,他只向徐君点了下头,示意访鲁之后愿赠剑于他。谁想季札再回徐国时,徐君却已病亡,为赠剑“诺言”,季札将佩剑郑重地挂在了徐君的墓前,以表情谊。

  此即季子“心许”的感人故事。而《史记》又载,秦末季布更因“诚信”而扬名,甚至有民谣唱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便成了“一诺千金”的由来。

  这两个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传颂,季札、季布的为人也被树为千古典范。相形之下,三国时的吕布卖主求荣、反复无常则成了不讲信用的典型,受人唾骂。 做人当讲诚信,而因失信亡国、因立信而兴国的也是有史作证:西周时,周幽王将示警烽火视作儿戏,屡次将其燃起,只为诓骗诸侯、博妃子一笑,却终因“失信”烽烟落得城破身死。这“烽火戏诸侯”的教训可谓惨痛矣。同一个地方,400多年后,秦相商鞅于南门外立一木,称移木者有赏,以“移木为信”取信于民,为其推行富国强兵的新法铺开了道路,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汉帝刘邦“约法三章”,立法安民、立诚守信更是被传为千古佳话。三国刘备白帝托孤于诸葛亮,待之以诚;而亮受感动至深,甘愿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之以信…… 诚信既是为人交友之道,又是治国安邦之本,历史给了我们生动而具体的解释。所以,中国人历来就以诚信为德之重,而德,乃立身之本。“言而有信”、“重诺守信”自古就被作为君子的美德,而“言行不一”、“背信弃义”

  则是小人所为,同“不忠不孝”一样,为人所鄙。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他就没什么值得肯定的了,不知他还怎么处世为人。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而他的这句话至今仍是为人的信条,其分量不言自表。 时至今日,我们把“诚信”诠释为由心灵支配的高度自觉,指的是诚实、诚恳,以信用取信于人,给人予以信任。而诚信的作用在今天也显得尤为突出了:现代人惜时如金,守时守约成了人人应具备的素质;现代化的工作、生产讲的是更多的合作,诚信也便成了活络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取胜的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成了一种才能,而且是很可贵的才能。有诚意别人才相信你;讲信用、信任别人,人家才肯以诚相待。

  “出尔反尔”也许能得到一时的小利,但难在长期的交往中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若军队管理无“信”,赏罚不明,则军威难振,难以提升战斗力;法制失信——有法不依、执法不力,那法律便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政府失信,则民心不齐,“国将不国”……诚所谓“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有凝聚力,当以诚信为本,以史作镜:于内取信于民,搞好经济、法制和廉政建设;在外以诚待友、以诚换信。在这里,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史便是一良证: 多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至诚至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中国人民于倒悬,又不懈致力于中国的富强,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诚信又使我国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力强盛。收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动摇”,说到做到,为世界称扬,也对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但,树大有枯枝,豪华的大厦难免有阴暗的角落。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下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的征象:有人利欲熏心,制假造假、以次充好;有人买卖假文凭;有的债务人赖帐不还,弄得债权人焦头烂额;有人诈骗;有人身居官位却堕落腐败……如此种种,不禁让人感到窒闷,正义之士疾呼“何时还我清澄天地”

  …… 的确,市场机制建立的同时,有人钻了“自由竞争”的空子,只为一已私利、耍奸耍诈,只为牟利而不择手段,甚至置党和国家、人民于不顾。但其实,市场经济本身与“诚信”是不矛盾的: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一片市场经济的天地,也要求人人须讲信用,否则就会被信誉局记录在案,在以后的交往中显得举步艰难。美国尚且如此,我们这个具有重诚信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应该做得更好呢?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离开了人类的诚实本性,不讲道德信誉,市场经济就宛如失去坚实基石的大厦,轻易就会崩塌…… 因此,加强诚信是现实的需要,甚至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前途。我们的各级政府、各部门自当“约法三章”,切实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执行好各项规章,有力地搞好各项建设;加强诚信更是“百年树人”的职责,我们的教育要让新一代清楚地认识到诚信者才有自尊而人敬之,面是背非实乃愚昧,似秦桧、汪精卫舍民族信义更是将遗臭万年;同时,审查一个人诚信否也是我们用人单位的责任,有“诚信”品格者才算是高素质的人才,而要做到知人善任首先需考察其诚信与否;我们个人则应先从自己做起,人人都反省其身,像季札、季布诚信为人,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内心将诚信化作一种忠诚、一种责任,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忠肝赤胆,对社会负责,让党和人民对自己放心。而我们作为医学生则应在今天勤奋学习,在未来的日子里救死扶伤,以病人疾苦为己任,时刻谨记医德、谨守诚信,自觉、严格消毒灭菌、“三查七对”……这样,全社会都重视诚信,定能对净化社会空气大有裨益,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将“不药而愈”,使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一台阶。 因此,我们可以用“总之”一词来说,诚信有其重要作用是无可争辩的史实、现实,大力抓好“诚信”宣传与教育实乃必要。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应薄肥勤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能只是隔靴搔痒,更不能玩“烽火戏诸侯”的“游戏”。 以史为鉴讲诚信,使每个人都堂堂正正走天下。

推荐阅读:

  盼望

  攀登

  改正“攀比”心理

  我看节目文化的作文900字:快乐大本营的文化

  关于成长叙事作文

  我的初三我做主优秀作文

以史为鉴说当今诚信.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以史为鉴说当今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