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总体思路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水利是汉语词汇,意思是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或水利工程。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某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总体思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某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总体思路

  一、“十三五”水利发展及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十三五”以来,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以及局制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方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防汛抗旱保障体系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河长制持续深化、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河湖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水政水资源监管、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宣传、脱贫攻坚、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效。

  水利局党组始终与党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示,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扎实开展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紧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活动主题,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二是认真开展专项督查重在保证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重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政令畅通,促进作风建设,提升部门合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深化组团服务为主要抓手,加强对各重点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抓项目建设的组织部署、责任落实、工作进展等情况,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的意识,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努力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

  “十三五”期间,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1)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工作。通过三年时间共安排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4个,投入资金1.1亿元,覆盖受益农村居民22.04万人,其中贫困户9811户、贫困人口36564人。共解决饮水需求贫困户1640户、贫困人口606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截止目前,按照国家出台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需求问题已全部解决。

  (2)加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工作。进一步落实管护主体责任,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通知》(石精扶字[2023]10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的通知》(石水利字[2023]19号)文件,已对全县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了摸排调查,共计123处,已全部落实运行管理主体及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管理责任人。

  (3)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各有关部门责任及管理机构职责。水利局要切实履行好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积极落实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经费,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效益。

  (4)我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全市第一,在全市多次阶段督查排位第一,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验收。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评中,我县水利工作全市三类县第二名,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

  “十三五”期间,河长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从“有名”到“有实”转变。

  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乡镇跨界及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2023年在全省河长制工作年度考核中获得第一名,水利局获得省人民政府“2023—2023年度省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获得河长制工作流域综合治理奖补资金100万。

  一是各项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河长办规格得到提升,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河长办主任,建立健全“河长+警长”机制,采用“河长制+精准扶贫”模式聘请保洁员120名,聘用民间河长、企业河长20名,打造“智慧河长”建立集PC端、手机移动APP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三位一体的河湖信息化系统,实现河库“一张图”管理,护水措施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持续稳定。二是推进各级河长积极履职,实现从“有名”到“有实、有效”转变,坚持常态化巡河督导,累计巡河5113次,巡查并解决问题155次。三是“清四乱”“清河行动”持续深化,专项行动成效显著。2023年“清河行动”涉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24个,全部整治到位。四是深入推进渔业资源、小水电、农业面源污染等专项整治,积极开展河湖划界工作,完成2023年河湖划界实施方案编制,确定了河湖划界技术支撑单位。五是强势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投资13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中小河流治理、水环境治理及民生水利工程,着力打造水利风景区、珠坑秀美乡村示范点、大畲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显山露水、治水理山的特色生态旅游景点,助力河长制升级版打造,实现了水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提升双赢。

  “十三五”期间,完成河流域(温坊至长江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1期)和河南端及下游5乡镇防洪工程(县城城南及古樟河段防洪工程)

  河流域(温坊至长江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1期)和河南端及下游5乡镇防洪工程(县城城南及古樟河段防洪工程)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其中水利部分1.05亿元,景观绿化部分约5800万元,征地拆迁约4700万元。该工程水利部分主要建设内容为:堤防加高加固,护坡固脚,河道清淤疏浚,河心洲改造,增设壅水堰,支流口改造,污水口处理。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收尾阶段。

  “十三五”期间,争取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河(石田段)防洪工程

  河石田河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整治河道长约7.858km,主要包括四段,分别为小松镇政府段(小松中学至井头桥,长约2.56km)、耸岗村段(石田大桥至瑶上桥,长约3.323km)、汇流口段(狗沙坝至汇流口,长约1.54km)和段(松山大桥至黄坊大桥段,长约1.585km)。整治河道长9.008km。工程总投资为1736.49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1126.63万元)。目前该项目下达上级资金1300万元。

  “十三五”期间争取建设七机排水库建设项目。

  七机排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供水为主的小(1)型水库该工程批复投资为7987.9万元,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新建大坝工程、上坝公路工程、灌溉管道及附属设施等;其中新建大坝为砼重力坝,坝顶全长72米,最大坝高27.5米;新建上坝公路0.25km;新建灌溉管道8.447km。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920万元。目前该项目于2023年11月下达资金6390万元。

  “十三五”期间建设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及河湖确权划界

  我县水利工程标准化任务有2段堤防,分别为梅福段2.3km,西城段3km。完成2023年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向县政府行文2023年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经费的请示,并已批复。完成水利工程堤防标准化管理建设培训工作,并进行了建设中期现场疑问解答。明确了各段堤防责任人,进行了初步经费测算。两段堤防现场各类标识标牌制作安装已基本完成,内业资料整理有序开展中。

  2023年河湖划界任务有干流93.6km,岩岭水库库区。已经完成2023年河湖划界实施方案编制;已落实工作经费,目前已挂网招标来确定技术支撑单位。现已开标结束,确定中标单位;计划安排等发布中标公示后,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11月30日前完成河湖划界成果编制;12月15日前完成成果政府公示。

  二、“十三五”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上级下达专项资金后,县级配套资金不足补助标准偏低,缺口资金筹措难。一是工程造价上涨。受环保政策影响,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紧缺且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提高,导致水利工程建设造价大幅提高,导致水利建设缺口资金难以筹措。

  2.生态红线及基本农田控制严,用地指标争取难。鉴于水利为线型建筑物,生态红线及基本农田划定时无法予以准确扣出,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存在占用生态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问题,导致无法取得用地指标,影响项目实施。

  3.技术人才缺乏,工程建设监管难。水利建设点多面广,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三、当前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当前,我县水利基础偏低。一是水利技术等级整体偏低。目前,县城防洪工程为20年一遇,乡镇防洪工程为10年一遇基本为防止冲不防淹的建设要求,部分乡镇村庄等级为5年一遇以下其他乡镇还有尚未建设防洪工程的情况。

  四、“十四五”水利发展及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水利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水利工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水利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厅提出要全面推动“水利改革”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水利工程建设。

  (1)山洪沟治理项目

  我县列入山洪沟治理的项目有罗陂河、秋溪河、高田河、珠坑河、小姑河、大琴河、大由河、龙岗河、木兰河、白水河、姑溪河及新河河,总治理长度约67.4km,总投资约6.29亿元。目前罗陂河山洪沟治理项目2023年度全省仅有6个山洪沟治理项目,通过我局向上级积极争取项目并顺利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并于2023年11月下达投资资金899万元。项目计划于2023年9月初正式开工建设。

  (2)、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我县列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有河、碰里河、高田河、珠坑河、屏山河、大由河、下迳河、秋溪河及平阳河工程预计新建护岸94km,及河道清淤疏浚总投资约8.4亿元。目前高田河、珠坑河、屏山河、大由河已列入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申报内容,秋溪河列入2023年长江经济带绿色专项投资申报内容。

  (3)、城市饮用水应急水源工程及罗溪河引水工程建设项目

  城市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小松镇罗溪村龙潭下水库和大昌坝水库,供水规模为日供水5.5万m3/d。新建小(二)型水库一座,隧洞1.5km,管道采用DN700球墨铸铁管,管道总长25km,目前该项目已由县发改委批复,项目总投资约2.25亿,目前,大昌坝水库至县城管网工程已开工建设。

  (4)、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三条小河)

  河流域县城段支流有小溪河、小西河、西外河等支流,均发源于山地丘陵,横贯西城区,除上游部分区域与山地丘陵融合,其余区域均位于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建设区范围,末端汇入,各支流流域面积为22.39km,2其中小溪河5km,小西河4.56km,西外河3.2km。县城段各支流河道均存在部分河段洪水标准不足、河道狭窄、行洪能力不足等问题,均受洪水顶托导致出口不畅,有时出现内涝;部分河段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河道,河底淤泥沉积严重导致水质污浊严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没有降水等外来水源补给情况下,实际上已成为城区排污沟。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及其他前期工作。

  (5)河流域(睦富至坝口段)综合治理工程

  该项目新建堤防、安全防护栏,整治修复河道岸线,新建拦河坝1座;新建0.6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1座,配套建设管网10km;新建温泉引水管网4.5km;新建道路3.105km、停车场2个、车位230个;新建绿化亮化工程及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前期工作。

  (6)、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

  我县的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计划对我县河干流以及其支流高田河、石田河、木兰河、大、横江河、珠坑河、秋溪河、龙岗河、大由河、小溪河、小西河、西外河、罗溪河等,在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段进行系统性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投资约4亿元,计划实施内容包括:河道整治长度92.26km(两岸),生态护岸92.26km(两岸),河道清障1k㎡,生态河堤修复92.26km(两岸),清淤疏浚46.13km,水系连通6km,新增或保护湿地面积5k㎡,补充生态水量10万m3,保护村庄35个,保护人口14.6万人,受益人口26万人,防洪除涝受益面积及改善灌溉面积3.04万亩。该项目立项后将获得水利部和财政部2亿元的项目资金,今年3月由省发改委牵头市人民政府与亚洲银行签订了亚行计划贷款用于该项目的配套设施资金。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前期现场踏勘,设计单位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7)、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一)继续与省水务集团公司携手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把剩余的北部高田水厂、木兰水厂实施完成,并推进县城取水口上移岩岭水库工程建设。届时,我县11个乡镇全部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范围内,在水量、水质、水压上进一步得到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通知》(水农[2023]2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三)完成10个乡镇备用水源项目建设,计划对大由水厂、屏山水厂、横江水厂、丰山水厂、木兰水厂、高田水厂等6个水厂覆盖的10个乡镇实施备用水源工程,项目总投资约0.8亿元。

  五、“十四五”期间工作计划

  结合我县“十三五”水利工作任务和要求的实际实际情况,我们在“十四五“期间里将按照“不忘初心、造福群众”,做好我县水利工作: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1.贯彻落实******治水方针

  以******十六字治水方针--“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指导,立足于“生态文明、保护优先”原则。

  2.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突出规划、河湖划界。坚持“依法依规、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河湖管理范围划界标准,并应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区划定等做好衔接,突出保护要求。全力抓好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二是突出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流域统筹、系统治理,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流域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解决好生态流域建设的突出问题,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提升河湖功能,发挥流域综合效益,实现河湖永续利用。

  三是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水利发展实际,把全会的各项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3.扎实开展“五项工作”

  一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管水治水思路,部署“十四五”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转变作风,推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二是突出水旱灾害的预防,坚持“科学调度、科学利用”。

  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体系,重点开展山洪监测预报预警、水库调度等“防”的工作,对水雨情信息预报精准,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三是以修复水毁工程为重点,推动薄弱环节治理工作。

  重要统筹兼顾,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做好当前和后段防旱抗旱及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确保两不误、两推进。加快推进,确保明年汛前全面恢复工程防洪能力。要优化程序,迅速完成前期工作;要抢抓有利天气条件,倒排工期,加强调度,加快施工进度;要严把工程质量关,高质量完成修复任务,真正把好事办实。

  四是以乡村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加快农村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度。

  我县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计划对我县河干流以及其支流等重要的河段进行系统性综合治理。

  项目计划投资约4亿元,根据水利部及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项目前期调研工作,陪同省水利设计研究院对我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进行前期调研,配合其完成我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

  五是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为重点,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以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为目标,着力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安全可靠、保质保量的农村供水工程和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全域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质量。提高我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促进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

  继续与省水务集团公司携手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把剩余的北部高田水厂、木兰水厂实施完成,并推进县城取水口上移岩岭水库工程建设。届时,我县11个乡镇全部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范围内,在水量、水质、水压上进一步得到保障。

  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通知》(水农[2023]2号)文件精神,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制度”,进一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六、保障措施和建议

  一是加强水利专业技术干部的培训及招录工作,可招录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解决我县水利专业技术干部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重视年轻技术干部的培养工作,尽量压担子锻炼。

  二是强化水利工程的管护责任,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必须落实管护责任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发挥效益。

  三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积极争资争项,争取上级水利专项资金,做好重点项目的谋划工作,引进社会资本,与省水投公司加强协调沟通,力促其加大对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从整合资金中切块保障重点水利项目顺利推进。

  四是由于水利建设需要占有大量的土地,在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红线管控的大背景下,水利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必须与国土管理部门的规划相协调。建议国土部门能根据水利工程土地利用情况,适当地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或者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提前为水利建设(河道周边)留有余地,并实施动态调整。

  某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总体思路

  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以下是豆花问答网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县级水务局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规划思路资料,提供参阅,欢迎你的阅读。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水资源双控行动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着力于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抓好了用水计量统计,强化用水监控管理,严控用水总量,严管用水强度,严格节水标准。着力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突出节水降耗,突出节水控需,突出节流补源,切实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生产全过程。着力于加强水生态保护,统筹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落实流域、河道岸线用途管制制度,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地下水许可管理,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建设。

  2.农村水利设施基础进一步夯实。实施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大力推广以管灌、滴灌等为主的高新节水技术,完成投资xx万元的20xx年、20xx年、20xx年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x万亩。积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xx万元,提高x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实施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安置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xx万元,持续改善移民区生活生产条件。坚持项目建设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统筹实施贫困村水利工程,完成投资1.35亿元的山城河水库主体工程,进一步提高贫困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堵麻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改建干支渠xx公里、建筑物xx座,完成大堵麻、小堵麻、海潮坝渠首的信息化建设,完成投资xx万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衬砌斗渠xx公里,配套建筑物xx座,建设斗口(井口)量水设施xx处,建设县级水资源监控平台1处,灌区分级平台x处,完善用水者协会xx个,完成投资xx万元。同时持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配合发改、财政、国土、农综等部门完成土地治理、农综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项目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任务,统筹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3.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大堵麻河李寨段河道治理、酥油口河渠首分水闸至黑崖头村段河道治理、洪水河六坝段河道治理、洪水河海潮坝段河道治理、小堵麻河河道治理、童子坝河道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xxkm,新建堤防xxkm,完成投资xx万元,保障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修复水毁工程,千方百计解决抗旱水源不足问题;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预报预测预警,充实防汛抗旱物资,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建立上下游水情通报和联络机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计划用水,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要,科学应对水旱灾害。加强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运行维护,扎实开展汛前及汛期安全检查工作,突出抓好水库、水电站、人饮工程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着力防范暴雨山洪灾害,增强防御洪水和山洪灾害的能力,期间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总投资xx万元,重点开展山洪灾害常识培训、宣传、演练及设施设备改造维护。投资xx万元对双树寺、瓦房城、海潮坝三座水库锥形阀及启闭设施进行了维修更换;投资xx万元对砂嘴口水库进行了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多方筹措资金xx万元对各灌区干渠工程进行年度维修。

  4.水利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成效明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水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及时更新县、镇、村三级河长名录,更换河长公示牌xx块,编制并评审完成xx条河流和x座水库“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全面完成x条县级河流河段确权划界测绘工作,各级河湖长结合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巡河xx次,排查发现的x个“四乱”问题全部整改,河库环境进一步改善。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末级渠系和斗口计量设施,规范协会建设,持续推进机制建设,改革成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认真做好“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认领和梳理政务服务事项xx项、监管事项xx项,梳理规范权责事项xx项,进一步简化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方便了基层和群众办事。认真落实机构改革工作部署,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组建xx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资产评估、资产注入、证件办理、机制建立和人员培训等,多方融资完成投资x亿元的生态工业园区金山一号水库建设;紧扣实施乡村振兴和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争取地方债券资金,推进小堵麻水库、童子坝现代化大型灌区、金山二号水库、海潮坝水库下库、xx县生态移民供水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骨干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落地建设。

  5.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预防治理逐步深入。农业灌溉依托高效节水灌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土地整理等项目,做到常规节水和高效节水相结合,田间工程和末级渠系量测水设施相配套,重点采取基本农田整治、渠道工程建设、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措施,重点推广管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狠抓水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大洪水河城区段的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水的功能,借助“水”让城市活起来,构筑“人、水、城和谐共处”的生态格局。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整治有序推进。坚持把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作为最大政治任务,逐级制定整改方案,逐一细化整改措施,

  逐个明确整改时限,逐级强化责任落实,对小堵麻渠首、双树寺水库和山城河水库周边进行覆土平整、环境整治、垃圾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对各电站架设监控设施,规范油品、危险品管理,整治周边环境,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和记录、台账;对河道和水渠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章设施设备,清除弃渣弃料,覆平采砂坑道,同时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对县境内x条河道共计xx宗河道采砂权进行了公开挂牌(拍卖)出让。实施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xx县小流域治理工程,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措施综合治理洪水河、童子坝等各流域,改善流域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其中:洪水河等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海潮坝河、小堵麻河、大堵麻河三个流域,面积xx公顷,完成投资xx万元。童子坝河流域治理项目治理童子坝河流域,治理面积xx公顷,完成投资xx万元。

  6.水利行业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梳理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程序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水利工程、灌溉用水、水资源、水价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释工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实行重大法律事项和执法难点问题咨询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抓好普法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和“谁执法谁普法谁评查”“谁主管谁普法谁负责”的“双普法”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水法治宣传教育,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强化执法监督,以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河道采砂、水土保持监督为执法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保持对水事违法行为的严打态势。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围绕水利工程建设、河道采砂管理、水行政执法等领域,加强行业监管,堵塞行业漏洞,强化源头治理。持续加大河道采砂、水利建设市场等领域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及时向公安部门移交线索,配合做好调查取证及后续查处工作,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水务系统落到实处。加强平安水务建设,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依法解决利益矛盾。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落实有效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措施,坚决防止在灌溉管理、人饮供水、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发生矛盾纠纷。对调处工作不力、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严肃追究责任。加快水利信息化步伐,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水利建设”,以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等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覆盖河库、水资源、水利工程等领域的综合监管平台,强化行业监管信息支撑。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灌溉试验研究,大力推广应用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水灾害防治、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成熟适用技术成果。加强水利统计工作,加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管理,严把统计流程关、报表审核关、数据报送关,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持续治水兴水,全县水资源利用、保护、节约,以及管理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水资源调配保障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水旱灾害防控能力、水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得到全面推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县的水利发展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

  1.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尚不完善。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供水能力明显不足,水资源短缺仍将成为影响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人多地少水缺是长期面对的基本县情。同时,全县供水水源单一,对非常规水利用程度不高。全县现状实际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x个,年处理污水量xx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xx万立方米,这部分水量用于林草地灌溉,但仍有部分水量未能净化利用。

  2.节水工程体系系统性不强。xx县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全县节水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全社会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尚未真正构建。农业节水方面,节水灌溉面积主要集中在三个大型灌区,南部沿山区还没得到充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不高且发展不均衡,呈现结构性失衡。工业节水方面,现状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xx%,低于《甘肃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的要求,离全省平均水平xx%仍有一定差距。生活节水方面,现状年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3.5%,跑冒滴漏、粗放利用等水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节水管理制度尚待健全,“自律式”节水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有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全社会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全县节水型社会尚未真正形成。

  3.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一是防洪减灾工程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较大河流堤防工程数量严重不足,部分中小河流缺乏综合治理;洪水河、大堵麻河、海潮坝河下游蓄滞洪区排水能力不足,排水体系尚不健全;部分病险水库、水闸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除险加固。二是防洪抢险组织指挥体系尚不健全,雨情、水情、工情监测能力不足。洪水测报、调度及抗洪抢险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沿山村子局地暴雨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洪减灾将面临严峻挑战。

  4.水生态安全仍存在很多隐患。“十三五”全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水生态安全仍存在隐患。部分河道被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现象屡禁不止。局部地区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大大超出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出现xx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区一处,超采量xx万立方米,超采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个别区域出现水土保持面积边治理、边扩大的现象,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5.现代水治理体系不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后,水利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初步建立,但现代水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是水资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布局、园区开发、城市建设等尚未充分考虑到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二是法规体系不完善,水利执法专业力量不足,依法治水执行力度不强。三是水资源管理市场导向政策不成熟,水价体系不合理,水价改革不到位。依法保护、促进节约、规范运作的水权水市场制度尚未建立,市场在水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尚难以有效发挥。四是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传统粗放,管理手段陈旧落后,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技术服务等仍主要依赖行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工程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不完善。部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仍未完全落实到位,少量小型水利工程仍处于“无人管、无钱管”的状态,工程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五是水资源管理支撑体系有待加强。水资源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和防洪工程等系统普遍存在监测站点少、监控设备不足、监控功能单一等问题,水资源方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普及率不高。六是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和加强。水资源管理在体制、法制、市场调控、节水意识、支撑体系、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重道远。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思路

  (一)工作思路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疗、两手着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谋划水利发展的总体性、战略性、综合性规划,突出补短板、成系统、强监管,重点解决xx县水利发展工作的重大方向、重大布局、重大项目、重大行动,是“十四五”的重要指引,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现实性和政策指引性。

  (二)工作目标

  水网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活、工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不发生供水风险,全县经济社会得到较好支撑;水资源节约和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建立,以高耗水、高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基本消除,标准内洪水基本可控;山水林田湖得到进一步系统治理,林草植被区得到保护修复,逐步恢复重点河流生态水量或生态水面,县域内河流水环境功能基本恢复,黑臭水体完全消除,绿水青山、秀美河湖建设格局初步形成;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力度加大,水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

  (三)主要任务

  1.加强项目建设,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利保障体系,为实现由大到强、建设美丽xx提供坚强支撑。积极争取总投资xx亿元的x类xx个子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进一步完善现代水利设施体系。防灾减灾项目计划治理河道x条,新建堤防xx公里;治理山洪沟道xx条,修建堤防xx公里、排水渠xx公里、疏浚河道xx公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除险加固中型水闸x座;对双树寺等四座水库进行清淤及设施的维修更换。规划总投资x亿元。水资源配置项目计划新建水库x座,新增库容xx万立方米;乡镇抗旱调蓄水池xx座,新增蓄水库容xx万立方米,配套输水管道xx公里。规划总投资xx亿元。供水安全保障工程计划埋设输水管道xx公里,实现大堵麻、小堵麻水厂向生态工业园区供水;依托县城供水工程,“以城带乡”,建设智能化供水管理系统和调度中心,安装阀门井xx座,各类管道xx公里;建设县城人饮备用水源工程,新打机井x眼,架设输水主管xx公里,配水支管xx公里;采取“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在xx个镇新打机井x眼,修建水厂x座,1000立方米清水池x座,配套泵房等设施设备,埋设各类管道xx公里,进行农村供水管理信息化和智慧水务建设;对x处水库水源地、xx处地下水水源地、xx处截引水源地增设封闭隔离围栏、标识和警示设施,整治河岸、修复沿河基底、完善监控体系。规划总投资x亿元。

  灌区节水改造计划对x个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建骨干渠道xx公里、建筑物xx座、修建调蓄沉淀池xx座、布置量水设施xx处,建设信息中心x处、分中心x处;改建洪水河总干输水隧洞x公里、义得干渠输水隧洞xx公里、建筑物xx座,规划总投资xx亿元。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计划对xx条主要河流和其他xx条较大的小沟小河实施空间管控,分地段进行清淤、埋设界桩xx个、界碑xx个、开展人员培训、购置巡河工具;利用山城河水库水源布设输水管道工程xx公里,解决县城西区、北区等生态水系工程供水;对翟寨子水库水源湿地、洪水河流域大河口保护站至双树寺水库大坝段以及洪水河等7条河流岸线实施生态保护及修复,退耕还林还草面积xx公顷,封禁围栏xx公里,水源涵养种草种树xx公顷、清理废弃矿石xx立方米,砌石护坡xx万立方米。规划总投资xx亿元。水利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和水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更新改造农业机井xx眼,建设地下水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开展水权置换;建设信息总中心1处,信息分中心x处;水库、塘坝、渠道流量水位自动监测站点xx处,墒情自动监测站点xx处,水质自动监测站点xx处,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x套,田间灌溉自动监控系统x套。规划总投资xx亿元。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三类地区灌溉试验站x座(洪水河灌区、童子坝灌区、大堵麻灌区各1座)及配套设施。规划总投资xx亿元。

  2.建设河湖健康发展新格局。保护河流健康生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逐河落实河湖管理和维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深入推进落实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逐步构建主体到位、职能清晰、体制顺畅、责任明确、经费落实、运行规范的河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监督到位、考核严格、保护有力、社会参与的河湖健康保护局面。

  3.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一是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三条红线”,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健全取水计量、水质监测和供用耗排监控体系,严控区域取用水总量。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二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取用水量已达到或超过用水总量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区域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强用水效率管理,修订完善用水定额标准体系,落实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制度。三是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围绕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从水旱灾害、水供求态势、河湖生态需水、地下水开采、水功能区水质等方面,科学评估全县水资源安全风险,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4.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推进节水规划编制、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型示范单位、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因地制宜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强各行业、各领域取用水监管,从严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5.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县级骨干水网工程建设。结合全县水资源禀赋特点及国民经济产业布局,加强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建设,时间上实现丰蓄枯用,空间上实现丰枯互补。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余缺互补,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网体系,保护河湖湿地水源涵养空间,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6.强化水旱灾害防治。通过山洪灾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型水闸加固改造、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实施,使xx县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达到“小灾无影响、中灾能承受、大灾能自救、巨灾不失控”的四水准防灾减灾要求,使综合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7.加强水生态保护。围绕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三大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森林湿地建设,加强水资源水环境超载区修复治理,改善河湖和地下水生态环境。

  8.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按照“总量控制、节水优先、统筹调配、系统治理”的原则进行超采区的治理。严格地下水水量和水位双控制,强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通过加强农业、工业等各领域节水,优化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实行有利于地下水限采的水价政策,采取划定限采禁采范围、水源置换、休耕、试行退地减水等措施,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压减地下水超采量,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保护和涵养,提高地下水战略储备能力。加快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善地下水监控体系,建立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

  9.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建骨干工程,配套末级渠系,完善计量设施,加强供水计划管理,优化用水调度,抓好水权分配,有序组织开展水权交易,拓展水权交易范围,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深化小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工作方案,分类确定县境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以水投公司为平台,积极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衔接、落实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水利工程。

  (四)工作措施

  1.加强衔接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切实加强与省、市水利主管部门和县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围绕国家投资重点方向,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水利发展趋势,找准水利发展的需求和相关政策的结合点,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动,细化配套措施,全力争取水利项目投资,持续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

  2.细化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根据“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层层细化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主要工作时间节点,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同时加强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3.突出工作重点,强化项目争引。始终把争引项目作为加快水利发展的第一要务,充分研究中央、省市各类项目政策,从政策中捕捉信息,挖掘项目,迅速编报,争取工作主动性;狠抓项目争取环节,从申报、审查、审批、立项等各个环节紧盯不放、跟踪落实,力争规划确定的项目落地实施。

  4.严格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不断修改完善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抗旱应急水源、中小河流等专项规划。合理配置勘测设计力量,优化技术方案,确保方案技术适用、经济合理,便于建设和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严格执行基建项目管理程序,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实行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账专储、专人审批,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跟踪与审计,从多方面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工程建成后,及时明确管护主体,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良行运行。

  5.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加强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改进服务质量。加强单位内部绩效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主动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群众满意度。

  6.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对全系统各单位依法行政、转变作风、服务民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方面的督促检查,着力解决履职不力、作风不正、行为不廉等损害水利行业形象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营造依法履职、优质高效、廉洁务实的发展环境,为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7.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高度重视水利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的爱水、惜水、护水和水患意识,多种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和参与水利现代化建设。

  某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总体思路

  一、“十三五”水利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情况

  “十三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积极践行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转变治水管水理念,全面推进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三安全一保障”的水利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等四大体系,以水生态文明统领万载水利改革发展,全县水利事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一)水利行业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1.防汛抗旱能力切实提升。一是落实责任。及时调整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组成人员,落实水库(电站)、山塘及堤防责任人。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下发防汛工作任务书,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和度汛方案,发放山洪灾害避险明白卡。强化值班应急制度,及时调度水、雨、工、险、灾情,迅速反应,及时处置。二是加强检查。每年定期组织开展防汛及在建工程安全检查,对排查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检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方案,督查整改到位。基本备足备齐各类防汛物资器材,强化对在建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三是强化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民政等11个部门于每年的“5.12”全国防汛减灾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现场发放防汛抢险、山洪灾害知识宣传单(册)挂图等宣传资料,加强群众防汛减灾的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是组织演练。开展山洪地质灾害演练、舟挺演练等防汛演练,举办山洪灾害防御暨防汛知识培训班,切实有效提高参训人员的防汛业务知识水平和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处置能力。

  2.河长制工作实现从“有名”到“有实”转变。一是完善体制机制。修订完善县乡两级河长制工作方案、河长制工作要点及考核方案、一河一策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面落实三级河长、巡查员、保洁员,及时更新河长公示牌。全县共设立河长271个(其中:县级河长11个、乡级总河长17个,乡级河长70个,村级河长173个),河道警长17个,全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10条县管主要河流已落实巡查员(专管员)151名,2023年新增公益性岗位护河员180名;全县105座小(2)型以上水库已落实库长16名,巡查员(水库管理员)126名,保洁员100名。在10条县管主要河流的醒目位置设置了163块公示牌,明确了各级河长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监督举报电话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实现了我县重点河流、重点流域河长制工作的全覆盖。各级河长陆续上岗履职,河长巡查护河工作全面展开,各级河长共开展巡河逾万次,通过签发河长令、河长督办、现场办公等形式履职尽责,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关心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同时,制度建设作为河长制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年度工作要点、工作考核方案,制定了县级会议、工作督办、工作考核、信息通报、河库巡查、投诉举报、水质监测、责任追究八项工作制度,为河长制的高效推进提供了制度支撑。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完善协调各级河长不定期开展巡河工作,组织拟订“清河行动”14项专项整治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即时下达督办通知,组织、督促各责任单位及时处理,全力促进境内河流“岸绿、景美、河畅、水清”,确保监测断面不出现劣V类水。三是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强化河库管理保护措施。启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动锦江万载段沿途流域的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督促17个乡镇(街道)抓好辖区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了河道水葫芦、水面垃圾打捞清理,着力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努力打造一批示范河流。

  3.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一是打击河道违法。继续实行河道采砂禁采令,开展专项执法巡查,严厉打击非法偷采行为,加强问效力度,开展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全县十二个入河排污口均已备案,并在排污口树立公示牌,明确排污种类及责任人,接受群众监督。十三五期间共处理水行政执法案件14个、下达通知书140份,开展执法巡查500余次。二是巩固水库退养。全面推进109座水库退出养殖承包实行人放天养,联合水务警务室开展日常巡查,重点查处违规养殖行为,实现全县水库水质逐步好转。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压实水库退出承包养殖,严格责任追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水库退养真正落到实处。定期开展水质检查,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通报。三是强化水土保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对矿山、房地产开发等在建项目,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督查相关企业落实“三同时”制度。对全县非煤矿山企业进行水土保持专项重点整治,对存在问题的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十三五规划期间,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5.97km2,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65个,自主验收项目8个,现场核查6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约350万元,监督检查100余次,下发整改通知40份,下发责令12份。

  (二)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紧紧抓住中央加大水利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机,结合我县“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水利项目建设:(1)全面完成202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总投资3138万元;(2)完成县城防洪工程(二期)、新桥下水闸建设,总投资5418万元;(3)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9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82万人,解决13161人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总投资7261.72万人;(4)完成罗城河堤除险加固建设、潭埠镇防洪工程,启动了茭湖中小河流建设,总投资3850万元;(5)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座,总投资85万元;(6)完成山塘整治75座,总投资800万元;(7)完成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1处,总投资500万元;(8)完成国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66处,总投资738.67万元;(9)完成水毁修复工程320处,总投资500余万元;(10)完成“五小”水利工程建设83处,总投资1385万元;(11)启动城区双水源工程,总投资3.4亿元。

  (三)特色亮点

  1.河长制工作成效突出提升万载知名度。中国水利报、经济日报、江西日报等纷纷报道我县河长制相关工作,2023年10月24日中国水利报头版头条以《循名责实,护河水清》为题报道了我县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8月23日,万载县水利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2023-2023年度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万载县鹅峰乡党委书记杨鹏被评为全省优秀河长。

  2.防汛抗旱工作科学有效得到上级肯定和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江西卫视、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宜春新闻直播》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我县防汛抗旱工作亮点工作、典型事迹等。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减灾体系不够完善。流域控制性工程少;锦江河及其重要支流防洪态势依然严峻。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综合治理,抵御超遇洪水能力差。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能力较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足,防洪减灾压力仍然较大。

  2、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依旧薄弱。现有灌溉工程绝大多数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兴建,标准低,效益衰减,中小型灌区灌溉设施破损或配套设施不全,抗旱能力不足,灌排泵站带病运行,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中小型病险水闸和大量病险山塘亟待除险加固。广大农村地区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3、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还不健全。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问题仍较突出,县城和大部分农村集镇现状供水水源单一,缺少应有的应急备用水源,难以应对持续干旱、严重干旱和水污染等引发的供水危机;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重点地区水资源调配能力还不强;节水水平和用水效率不高。

  4、水环境、水生态损害问题日益突出。河湖水域污染、河湖萎缩、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加剧,局部河湖连通性遭到破坏,水环境、水生态日趋恶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峻形势,水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5、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长期“重建轻管”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管理人员、管理经费未落实,致使水利工程不能持久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水利管理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水利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不足。

  6、缺乏高效顺畅的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有效保护水生态水环境的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多头管水仍然存在,水利一体化改革难度较大、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水利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7、水利投入不足。我县经济欠发达、水利欠账多,虽然水利投入逐年增多,但水利工程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因地方财政紧张,配套资金常难以足额落实到位,影响水利快速发展。

  二、“十三五”期间目标任务未完成情况

  (一)XX治理项目。株潭镇、高城镇防洪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上级批复,预计2023年初下达资金计划。

  (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将积极开展大桥、三兴、岭东、白良、白水等乡镇防洪工程前期工作,提高集镇的防洪能力。

  (三)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罗陂等5座病险水闸已列入国家规划,准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四)山洪沟治理项目。黄茅水、后槎水、岭东水、白水河、里山水、山口水等6条山洪沟居民集中、有城镇分布、风险较高,准备因地制宜采取沟道疏浚、排洪渠建设、护岸及堤防等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五)山塘整治项目。全县统计在册的山塘共有1374座,已整治109座,还有1265座未整治,其中18座在万座山塘名录中,准备抓紧时间实施整治,另外1247座,计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最大范围地进行整治。

  (六)水库水源工程。三十把备用水源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三、面临的形势

  我县水利发展虽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__的召开,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尤其是水安全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水利发展改革的文件和政策,国家和区域相关发展战略正在积极实施,我县水利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现代化进程;尤其是习***关于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讲话,明确了今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

  二是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决定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小型水库改扩建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抗旱应急引调提工程、千亩圩堤加固整治等一批项目列入其中,节水供水建设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三是国家、区域战略发展部署为水利发展带来新机遇,要求加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尽快建设一批重点供水工程,全面提升水利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加快绿色、生态文明江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部署为水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总体而言,今后五年,我县水利还处于补短板、强监管、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促发展、惠民生的发展阶段,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构建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要立足县情水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开拓水利发展新境界,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管理、改革滞后的局面,着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水利保障体系。

  四、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总体思路

  “十四五”是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五年,是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机遇期。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__精神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幸福万载和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保障水安全、促进水生态文明、发展民生水利为出发点,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切实加强水利管理,加速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力争在水利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构建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等四大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万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完善的防洪减灾综合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等四大保障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保障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2.坚持系统治理,促进协调发展,把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和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统筹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协调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防洪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推动流域区域、城市农村水利协调发展。

  3.坚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防止水对人类的危害,也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留有出路,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的基本需求;既要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又要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4.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把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举生态旗帜,把水资源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为保障鄱阳湖“一湖清水”服务。

  5.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把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改革,继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产权管理体制等各项水利改革,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利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6.坚持现代化方向,推进科技进步,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四)水利改革发展主要任务

  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为指导,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围绕“十四五”水利发展目标,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着力解决水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水利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

  (一)补短板方面

  1、突出加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

  加强防洪抗旱减灾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继续加强江河治理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县城、株潭镇、潭埠镇、高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鹅峰堤等7条千亩圩堤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双桥、三兴、岭东、白良、白水等乡镇的防洪工程,提高县城和主要集镇的防洪能力。

  (2)全面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积极实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岭东、白良、白水等乡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3)大力加快水闸工程建设。对罗陂等5座病险水闸列入国家规划实施除险加固,新建栈下水闸,提高其防洪排涝能力及供水能力。

  (4)加强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快建成山洪灾害频发地区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对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中发生风险较高、居民集中、有城镇分布、危害较大的17条山洪沟开展治理,因地制宜地采取沟道疏浚、排洪渠建设、护岸及堤防等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科学安排生产生活设施,合理避让山洪灾害风险。

  (5)大力推进治涝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县城及白良等12个乡镇易涝区排涝工程建设,加强对罗城卢洲、赤兴皂下等一些易涝村庄的排涝能力建设,逐步提高除涝能力和排涝标准。

  (6)加强病险山塘水库加工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库的设施建设,启动对白石冲、大源冲等54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1265座山塘进行整治,切实提高山塘水库的抗洪能力。

  2、加强供水安全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46个,实现供水人口32.5万人。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形成城乡连通的供水网络,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14个,实现供水人口32.5万人,争取到2025年底,初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基本格局。

  (2)加快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与现代化建设。对原有的锦泰中型灌区进行续建,延长渠道,形成合理的网络,探索引进现代化技术,提高灌溉保证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3)加强水库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马步钓鱼台、鹅峰、三兴等17个乡镇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后塘、桃源等2座小型水库新建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调控能力和抗旱能力,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区域生态用水安全。

  (4)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万载中心城区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完善供水配套设施,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5)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立足现有水源条件,充分挖掘节水和供水潜力,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推进锦泰灌区节水设施改造、公共管网及公共管用用水大户节水改造、小区及学校节水设施改造等项目的实施,逐步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3、水生态安全建设

  (1)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治理与修复相结合,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实施万载县革命老区水保重点建设工程;推进锦河流域和赤兴花桥、双桥山溪、白水乡等流域综合治理。

  (2)加强城市水系连通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水利促推城市发展的功能,积极实施万载县田下XX水利连通工程项目建设。

  (3)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乡(镇)、村建设;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工程、锦河、罗城水系、赤兴水系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新农村。

  (4)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开展生态脆弱河流的综合治理,积极实施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建设潭埠镇、双桥锦江河修复工程。

  4、水利信息化建设

  (1)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对重点区域、水库河道汛情自动测报系统,电子设施、相关软件等服务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强化对洪涝旱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应急能力。加强雨情、水情、旱情和工情等防汛抗旱信息监测站点和设施建设,强化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等地区的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完善全县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城市防洪排涝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建设,推进江河湖库低枯水位报警(报枯)系统建设;加强水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监控系统建设,建成大中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及水库大坝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等,促进水库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启动双桥中心水务站信息化建设项目试点,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设施。

  (2)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水资源管理中心,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基本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相适应的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管理业务的业务应用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进地下水监测中心建设,建立市级地下水监测中心。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站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切实提高监测预报能力。完善水资源管理硬件设施,,对各取水口实现监控全面化、实时化。

  (3)加强河湖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应用河道、水库重点区域水环境自动检测监控系统,对河湖水库实行全覆盖监控。

  (4)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应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自动检测监控系统,对在建水利工程和水利工程管理实行全覆盖监控。

  (5)完善水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统一规划,建设一批多层次、多形式的实验室、研究中心、质检中心、试验站等水利科技馆,着力打造区域性水利科研中心。建立一座集侵蚀沟道治理与维护措施示范区、生态治理区、节水灌溉示范区、生态修复区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综合示范基地。

  (二)强监管方面

  1.加快落实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覆盖县乡二级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水质监测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水资源督察制度,探索实行水资源、水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2.强化江河流域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用途管理制度。统筹锦河和泰溪、锦溪等河流水资源管理,统筹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3.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涉水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民用水户自建、自管的水价形成机制,探索公共财政水价补贴机制;积极推广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

  4.创新河湖管理与保护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河湖规划约束机制,依法建立健全河道规划治导线管理制度;完善河道采砂、岸线保护等规划,为河湖管理与保护提供规划依据。依法划定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开展河湖水域、岸线和滩涂确权登记;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建设项目;河湖蓝线”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河道“河长制”管理。

  5.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政策;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落实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进一步拓宽水利建设项目的抵(质)押物范围和还款来源。

  6.强化应急监测管理。加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应急管理。推进洪水风险管理,尽快编制县城和各乡镇所在地及居民密集区洪水风险图,制定洪水风险管理目标及相应措施,合理避让降低风险,结合洪涝旱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防洪应急管理,结合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管理。

  (三)改革创新方面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强化水利管理和依法治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创新引领、法制保障的水利体制机制。

  1.加快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开展河湖水域岸线登记;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适时提高资源费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探索农村集体所有水利工程水资源使用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取水许可制度,确认取用水户的水资源使用权,研究探索政府有偿出让水资源使用权;开展水权交易试点,积极培育水市场。

  2.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创新河湖保护体制,建立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河湖保护体制,加强水管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维护水生态,形成河湖水生态保护和管理合力,保障河湖健康。

  抓好“河长制”水利职能范围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抓好河水域划界、河湖岩线开发利用保护规划编制、健全河湖水质水量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全县河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河湖健康评价体系等,夯实“河长制”改革基础。

  3.加快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理划分县、乡两级涉水事权;创新水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逐步推行政府向社会购买水利公共服务模式;继续推进国有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改革,各级政府要从水利建设基金中列支30%用于工程维修养护,加快推进国有水利工程的物业化管理。

  4.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探索凝炼管护模式,使小型水利工程有人管、有钱管,建立小型水利工程长效良性运行管护机制。

  (四)提升能力方面

  1.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水利科技创新力度,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系统开展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流域防灾与减灾、流域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新形势下的江湖关系、水生态文明、水权水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研究;加强水利科技成果推广与普及,全面提高水利科技含量。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分层次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人才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基层水利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为基础,逐步建设一支适应水利事业发展需要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2.强化依法治水管水。

  紧紧围绕全县水利中心工作,全面强化水利依法建设、依法管理、依法改革,为全县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一是严格履行水行政执法职责,依法强化水资源管理;二是依法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依法规范水利建设市场;三是依法组织防汛抗旱减灾,依法惩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四是健全水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五是深入开展水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社会水法治意识和水法治观念。

推荐阅读:

  受处分人员回访总结

  高校教师工作总结1500字

  春节走访送温暖工作总结3篇

  服装销售店长工作总结(精选5篇)

  三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1500字

  国培学习总结范文

某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总体思路.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某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总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