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1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是山庄窝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五件实事”之一,20XX年并将这项工程列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办突出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任务为引领,采取政策措施支持、运城现场观摩会、左权工作推进会、专项督导、交叉检查、典型交流等一系列重点措施推进,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继续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10万人口的移民目标。涉及11个市、73个县。按照省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责任落实任务要求,当年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40%;第二年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80%;两年滚动入住6万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进展情况是:
1、20XX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万人,主体工程完工20811户、64369人,完工率64.3%,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60%。
2、20XX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万人,主体工程完工29596户、93887人,完工率93.8%,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17%。
3、20XX年已入住17678户、54673人;20XX年已入住3132户、10214人,两年滚动入住20810户、64887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08%。
20XX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10万人任务,需总投资33.19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建房和基础设施补助资金5亿元,(人均补助标准5000元,其中:建房补助4200元/人,基础设施补助800元/人);后续产业奖补资金0.84亿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0.35亿元,市县配套、整合部门资金5亿元,农民自筹22亿元。
二、工作亮点
一是制度推动、进展顺利。各地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整个扶贫开发工作的突破口,逐级签订责任书,并建立目标责任制、进度通报制、督察问责制和工作约谈制,定期公布工程进展,推进工作进度。截至10月底,已经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主体工程完工率目标任务指标。
二是资源整合、项目叠加。大同市各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合了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沉陷治理、抗震加固等项目;右玉县通过整合抗震加固、危房改造、以工代赈等资金,人均补助近2万元,自筹部分不足30%;长治市有效整合扶贫移民、民政救灾、林业生态移民、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项目资金,人均补助提高近万元。在此基础上,整合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实施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调动了群众搬迁积极性,提升了扶贫移民工程建设水平。
三是产业配套、跟踪服务。阳泉市组织工矿商贸企业和党政机关对搬迁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对口帮扶,规定工矿商贸企业帮扶额度每年不得低于10万元,并且进行连续帮扶,鼓励企业对搬迁旧村进行产业开发。各地依托当地特色种养基地、超前谋划、同步安排产业开发项目,推行“一户一圈”、“一户一店(农家旅店)”、“一户一棚”等新模式。实施定向移民、有业安置。右玉县高家堡乡移民小区为每户配套建设一个养羊圈舍;二十五湾村移民小区,利用相邻水库的休闲旅游优势,帮助农民建起一户一院的农家乐式院落;天镇县南河堡乡闫家园移民新村,每户新房配套建设一栋蔬菜大棚,韩小屯村移民小区利用整村推进项目,新建一座养猪场,引进种猪344头,带动439户移民发展养殖,增加收入。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紧盯目标、督导检查。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查找薄弱环节,分析研判形势,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重点瞄准移民搬迁滚动入住率这一指标,有重点地对开工迟缓、入住率不高的市、县进行分批次专项督导推进。及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协调当地党委、政府解决工作困难,确保圆满完成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加大投入、提高标准。晋城市在省级补助标准基础上,市级增加补助每人20XX元,并对重点贫困县陵川县再增加补助每人1000元;长治市财政每人增加补助2500元,其中沁源县财政每人再增加补助13800元;吕梁市政府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人增加补助200元,并列入年度预算;阳泉市加大资金投入,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达到每人9000元。乡宁县财政增加扶贫资金600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移民搬迁。
三是多措并举、解决用地。长治、忻州等地充分利用旧农场、旧林场、旧学校、倒闭工矿企业闲置土地,建设移民新村。一些搬迁村集体采取劈山填沟、平整河滩、土地置换等方式,尽量降低用地成本,解决用地困难。大同市南郊区将4个贫困村整体搬迁到同煤集团开发区和市政府棚户改造区,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贫困群众搬迁用地困难。
四是创新机制、破解难题。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不断深入,任务不断加大,搬迁对象更加困难,工作压力逐年增加。天镇县塔儿村、右玉县高家堡、黎城县南社村移民小区由以往移民安置新房毛墙、毛地交付使用,转变为刷墙、铺地、砌暖炕,让搬迁农户直接入住成品房,加快了群众搬迁入住。太原市扶贫办提出易地扶贫搬迁“产城一体化建设”,即在移民搬迁中注重产业发展、教育跟进、医疗服务等全方位配套建设,同时结合其他惠民政策给予继续扶持,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吕梁市抓住采煤区沉陷治理这一机遇,调动企业积极性,将扶贫移民资金与企业自有资金捆绑使用,加快推进扶贫移民搬迁。
五是示范引路、推广典型。为了及时推广各地工作中好的经验、作法,今年,我们组织召开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观摩交流会,总结推广五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即:阳高县设施农业与搬迁建房相结合的产业开发模式;左权县移民搬迁与旧村开发利用的庄园经济模式;五寨县整乡搬迁集中建设单元楼小区的城镇化安置模式;阳曲县、万荣县吸引企业参与移民搬迁工程的市场化开发模式;壶关县分类规划设计、集中安置特殊困难群体的分类搬迁、社会保障模式。今年,我办还多次编发简报、新闻报道各地移民搬迁典型经验。
四、关于我省移民搬迁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瓶颈
突出的困难问题和瓶颈制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土地问题。20XX年之前,我省对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指标没有下达计划,一些地方指标不够,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有的土地和规划不好调整。由于土地和规划的相关手续不能及时办理,导致房屋使用证也不能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在城镇安置建设用地与市场同价、费用高。搬迁旧村的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绝大多数没有盘活、没有进入市场交易,没能给贫困户带来财产性收入。
2、产业配套问题。以前,移民搬迁更多地考虑的是搬迁问题,没有将产业配套同步规划,或是将移民与产业结合的不紧密,未将新村产业作为必备内容。产业项目规模小、覆盖面窄、带动力不足。
3、农民自筹问题。目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省级投入户均建房补助不足2万元,我省建房平均每套房10-13万元。部分贫困群众举债搬迁,经济负担越来越重;部分贫困户存在想搬搬不动的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重点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三大品牌”之一,需要拿出专项资金、出台重点政策措施、确定具体目标,强力推进。
二是建议联系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易地扶贫搬迁用地享受保障性住房用地政策。支持移民新村和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三配套政策。
三是建议在安排产业扶贫项目时,优先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新村、搬迁户。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进一步调动贫困群众的搬迁积极性。
2上半年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总结
移民搬迁工作是我县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深入调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落实,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基本情况
今年省市下达我县移民搬迁任务1319人。
1、召开动员大会。传达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移民搬迁的有关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
3、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扶贫开发,易地搬迁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工程建设,并进村入户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解决搬迁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打消群众的思想凝虑,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展。
4、确定避灾移民搬迁对象。镇人43户234人、镇33户161人、镇9户45人、镇11户48人、镇80户396人、乡37户196人、乡7户31人、乡73户208人。总计293户1319人。
二、主要做法
(一)迅速传达,扎实部署。县政府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移民搬迁工作。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作了专题讲话进行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要制定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并把移民搬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要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制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确保把这项造福百姓,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办实。通过传达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思路和工作方向。
(二)认真摸底,搞好规划。县移民搬迁工作会议结束后,各乡镇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确定专人办公,采取各种形式,分层次召开会议,加大对移民搬迁工作的宣传力度,实行领导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乡镇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政策、调查摸底,根据群众意愿、制定规划、选定搬迁地点,确定搬迁年度,并登记造册。县扶贫和移民办还组织对乡镇的扶贫专干进行了专题培训,并要求各乡镇在摸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与群众签订书面协议书,同时要严格把握政策,摸出的对象进行公示,确保底子清、对象准。。
(三)强化措施,细化方案。为了确保全县移民搬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了落实措施。一是成立机构,县政府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扶贫、矿管、国土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扶贫和移民办、地矿、财政等2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切实加强了全县避灾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明确了责任,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的建设主体的责任和各部门的协作配合责任。形成了分工有序、协作推进的良好工作机制。三是实行包抓、抓点示范责任。四是编印宣传单上户宣传。同时还由扶贫和移民办牵头,深入走访乡村干部和地灾户,在省市总体政策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补助标准、优惠政策等具体要求。
(四)抓点带面,推动工作
在前期摸底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干部深入到搬迁要点、现场调研、现场决策、现场指导、推动工作,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抓点示范,把群众搬迁热情高、急需搬迁的组户作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全县共确定了乡街上,,镇的、乡的、乡的幸福、、、镇的前、镇的共大、镇的、镇的10移民个集中安置点,土地平整工作全面结束,目前正在安排房屋主体建设。通过抓点示范,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搬迁户经济相对困难,部分农户建设资金难以筹集,对搬迁失去信心,加上近期农业生产较忙,劳动力相对短缺,工程的推进面临的阻力较大。
2、由于搬迁涉及的面较广,遇到的问题矛盾较多,协调难度较大,占用时间较多,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进度。
3、一是部分移民点运作速度偏慢,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移民补助标准偏低,搬迁户经济负担重。三是解决集中安置区建房用地困难较大。
四、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进度,确保今年移民工作目标的实现,确保该项工作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1、加强协作,确保形成工作合力。移民搬迁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光靠扶贫部门一家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强有力的综合协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确保移民扶贫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在加强部门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合力攻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是加大与国土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让他们多与省、市国土部门协调,尽快落实集中安置点用地指标的审批。
3、是加大对乡镇督查评比力度,尽力调动乡镇抓好移民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3巴东县20XX~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根据鄂政扶发【20XX】58号《关于上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的通知》精神,我办组织专班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的情况结合十年来的工作实际总结如下。
一、十年来易地扶贫搬迁的总体情况
我办20XX年对全县“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巴东县20XX~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规划十年实施扶贫搬迁5900户,21300人。20XX年县发展改革局在绿葱坡镇刘家荒村试建集中安置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户82人,由于国家投入不足从20XX年开始实行分散搬迁的方式,到20XX年累计搬迁3246户、11581人,分别占规划任务的55%和54.37%。
十年来的易地扶贫搬迁虽然没有完成规划的目标,但扶贫效果好,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与认同。大批搬迁农户喜迁新居,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并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在3246户中有783户是十年来新出现的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占24.12%,不在原定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之中,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有效保证了新增贫困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单亲特困母亲安居工程也纳入到了扶贫搬迁的范围,十年来累计扶持单亲特困母亲喜迁新居67户。
十年来扶贫搬迁共投入资金17112万元,其中搬迁对象自筹资金14438万元,占84.37%,财政扶贫资金20XX万元占11.41%,部门资金266万元占1.55%,社会帮扶资金456万元占2.66%。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具体业务工作由扶贫办、发改局、民宗局负责,到后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生态移民也纳入扶贫搬迁的业务范畴林业局也参于其中,统一制定规划,分步实施。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扶贫搬迁计划任务指标制定当年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扶贫搬迁规划和当年的扶贫工作任务将指标分解下达到乡镇。扶贫办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四个部门联合组织检查和验收。县委县政府每年都把扶贫搬迁纳入对于乡镇的综合考核指标并签订责任状,从而确保了扶贫搬迁有序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确保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并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二、十年来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工作成效
扶贫搬迁直接惠及贫困户,政策性强、社会敏感度高、真正的贫困户无论是建房还是搬迁又都有困难。为了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摸索出了扶贫搬迁行之有效的八个具体工作步骤和程序。
第一步,要求各乡镇成立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及其工作专班,并根据年度计划任务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步,工作专班根据实施方案在贫困户中宣传扶贫搬迁政策,鼓励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写出书面申请,根据书面申请及其摸底的情况组织群众代表进行筛选,然后予以公示。
第三步,公示无异议后,扶贫搬迁对象正式填报《扶贫搬迁对象呈报表》,由村委会签署意见并盖章再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审核并同意后报县扶贫办最后审批。
第四步,将《扶贫搬迁对象呈报表》的批准件(一式四份,县扶贫办、乡镇、村委会、搬迁对象各一份)返还给扶贫搬迁对象并告知其权利和义务。
第五步,由村委会和扶贫搬迁对象签订《扶贫搬迁协议书》,主要是约定搬迁的时间、进度、质量、安全及其相关手续和证件等,村委会代表政府主要承诺协调、指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最后约定搬迁验收合格后及时兑现补助金。
第六步,制定帮扶责任制。每一个扶贫搬迁对象都有乡镇主要领导作为联系人,由一名乡(镇)干部作为包户责任人,乡镇扶贫助理为直接责任人。帮扶责任就是负责协调土地、山林、建房手续、社会帮扶,有的甚至还要协调建筑材料商赊购建筑材料。帮扶责任制纳入公务员的年度考核,如果搬迁对象验收不合格包户责任人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
第七步,从每年的六月份开始,县委县政府督办室、县扶贫办每月督办检查一次并及时通报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整改。
第八步,检查验收和总结。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验收方案,从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成专班进行验收和总结,验收合格拨付补助经费,有好的经验和创举予以总结和推广,不足之处予以完善。
一批扶贫搬迁农户安居乐业。异地搬迁和梯次搬迁,不仅改善了他们的人居环境而且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在我们的随机调查回访中,绿葱坡镇刘家荒村集中搬迁点20户其中4户经商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1户修理汽车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_0元,剩余的15户老人在家种田青壮年外出打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超全县平均水平1056元。分散搬迁户尽管大多数只是在村内,搬迁后到了交通和水源方便的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他们对于搬迁后的生活状况都非常满意。野三关镇石桥坪村五组田禾在村内搬迁,搬迁后妻子在家种田丈夫外出打工年人均纯收入超全县平均水平;清太坪镇八字岩村谭志文在村内搬迁年人均纯收入超全县平均水平。
从不愿搬迁到积极踊跃搬迁。刚开始实施扶贫搬迁时,贫困户有很多的忧虑和担心,没有积极主动响应扶贫搬迁政策的。通过宣传发动和典型引路,从刚开始的扶贫搬迁计划指标用不完到后来每年的扶贫搬迁计划指标不能满足贫困户搬迁的需求,为今后易地扶贫搬迁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过去十年扶贫搬迁总体规划上存在的缺陷: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主要表现在上级要求的是异地搬迁而基层实际操作要求就近搬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规划对于异地搬迁的困难估计不足。二是对于后续产业的发展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划,这个主要是受到土地山林等生产资料调整困难的限制,又加之二三产业没有固定规模吸纳搬迁户稳定长期就业。三是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新增扶贫搬迁对象没有充分地估计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原规划实施的进度。省办从20XX年才开始安排扶贫搬迁计划指标,计划期有30%的时间没有安排搬迁计划任务,如果再算上新增加的地质灾害搬迁24.12%,这两项因素占到了我们原定规划搬迁任务的一半。省办给我们安排的扶贫搬迁计划指标太少是规划任务不能完成的主要原因。补助标准太低是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刚开始每户补助4000元,再增加到每户6000元,直到20XX年开始每户补助8000元。尽管补助标准在不断地提高,但实际有效扶持的增加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20XX年每户补助4000元占当年扶贫搬迁户平均建房总投资的12.4%,20XX年每户补助8000元只占当年扶贫搬迁户平均建房总投资的10.53%。物价上涨因素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因素,实际有效扶持降低了接近两个百分点。贫困户搬迁以后平均欠外债2.9万元,一般都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来偿还。根据随机抽样调查进行推算,扶持标准维持在搬迁户平均建房总造价的25%比较符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要把易地扶贫搬迁放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地位来抓,20XX~20XX年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要结合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形势来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在新《扶贫开发纲要》的专项扶贫中列于首要位置,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城镇化必然会实现,贫困地区的现状是70以后出生的人口至少有75%不会回到农村种田,他们游离于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最终逼迫农村土地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才能保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减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贫困地区的农业人口自愿迁徙到城镇应该享受到扶贫政策的相应支持。下大力气搞好易地扶贫搬迁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来凤县20XX-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根据省扶贫办鄂政扶发【20XX】58号文件要求,我办对过去十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情况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国家搬迁扶贫政策和省、州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动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搬迁机制,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从20XX至20XX年,我县累计实施扶贫搬迁2888户10987人,扶贫搬迁的形式从起初单纯的插花分散安置到后来的插花安置为主,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采取集中安置、依托城镇安置,并在近几年将异地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捆绑发改、民宗等部门资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县每年均提前完成省州下达的扶贫搬迁指标,并通过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各部门资金,超额完成任务。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具体工作由扶贫办、发改局、民宗局负责,20XX年起生态移民也纳入扶贫搬迁的业务范畴。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扶贫搬迁计划任务指标制定当年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扶贫搬迁规划和当年的扶贫工作任务将指标分解下达到乡镇。扶贫办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四个部门联合组织检查和验收。县委县政府每年都把扶贫搬迁纳入对于乡镇的综合考核指标并签订责任状,从而确保了扶贫搬迁有序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确保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并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为切实把搬迁工作做好,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一是每年制定当年的《来凤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有关领导及与搬迁工作相关单位的责任目标,并把有关工作列入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领导重视,帅先垂范。在搬迁建设项目中,各驻村县领导不仅召开专门会议听汇报,安排布置工作,还经常深入到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项目所在镇、村也积极配合,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三是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高度重视扶贫搬迁工作,自觉把扶贫搬迁工作放在本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优先安排,优先实施。如县财政局千方百计筹措扶贫配套资金,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设、水利、电力、广播电视等部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主动搞好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扶贫部门从项目规划到实施,协调精干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严格把关;审计部门及时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强化对项目资金的管理,保证扶贫资金的合理使用。
2、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搬迁。在搬迁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原则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立足少花钱、多办事、高效益。在组织实施中始终坚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政府引导、扶持与群众自觉自愿、自力更生相结合;二是搬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扶贫搬迁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产业化的养殖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扶贫搬迁与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将搬迁农户原有的田地退耕还林,使农户既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保护天然林的作用。
3、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搬迁。在项目管理上完善监督监测机制,严格实行工程检查监督制、工程质量技术人员负责制、现场监测制等制度,有效保证了工程按质、按量、按标准、按计划予以落实。在资金管理上,全面实行县级报账制,严格落实资金管理有关制度。工作中,由财政、扶贫办、发改局等部门,对资金和工程实行全程监督,严禁渎职、违纪、违法等行为,有效地防止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正常实施。
4、公开透明,做到"三公开"。即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县级扶贫搬迁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以及整村推进村,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界定对象是危房的,即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扶贫搬迁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县级搬迁每户给予5000元的补助政策。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对整村推进扶贫搬迁户通过入户核对、鉴定拍照、村民代表审议后在全县实施的村进行了公告公式,将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扶贫搬迁工作公开透明。
(二)工作成效
在十年的异地扶贫搬迁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规范扶贫搬迁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扶贫搬迁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扶贫搬迁工作阳光操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扶贫搬迁工作的极积性。
为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多方筹资和整合资金以及农户自筹,十年来我县扶贫搬迁共投入资金4460。5万元,其中搬迁对象自筹资金2650万元,占59。4%;财政扶贫资金878。5万元,占19。7%;部门资金932万元占20。9%。十年间,全县共完成扶贫搬迁2888户10987人,其中新建安置点集中安置353户,依托城镇安置376户,插花分散安置1245户,就地改建等其他方式安置914户。同时还积极投入资金及协调其他部门资金,用于改善集中搬迁户的配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
(三)存在问题
我县十年易地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一是搬迁的形式有待优化。因为资金不足及受到土地、农户自身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县很大部分的搬迁户采取的是就近搬迁,与上级要求的易地扶贫搬迁思想有一定出入。另外,由于补贴标准较低的问题,一部分真正生活困难而又无力搬迁的贫困户,生活条件很难得到改善。
二是对于搬迁户的后续发展效果较差。一方面部分搬迁户的教育、水电方面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山林等生产资料调整困难,而二三产业没有固定规模吸纳搬迁户稳定长期就业,导致部分搬迁户搬迁后无稳定收入来源。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
(一)优化搬迁形式,确保搬迁效果。提高新建集中安置搬迁户的比重,减少就近搬迁的比重,协调各部门对于集中安置的配套交通水利设施等予以改善,确保搬迁户的生活环境得到优化改善。对生活困难而又无力搬迁的贫困户,尽量协调相关部门资金,提高扶持标准,统筹进行搬迁。
(二)妥善安置搬迁户,确保农户安居乐业。对搬迁的农户,由教育、林业等相关部门做好支持,当地的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及时地解决好搬迁户子女入学、户籍、通讯、用电等方面问题。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搬迁农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利用现有扶贫政策,结合搬迁户实际情况,对搬迁的农户从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于优先扶持。
四、意见和建议
提高扶贫搬迁标准,保证实施效果。我县多年来主要是以5000元/户的标准进行补贴,这与现在的建房所需资金相比,补助标准过低,导致一部分居住环境很差的贫困户,无力实施扶贫搬迁,无法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另外,由我办实施的生态移民的补助标准为3000元/人,而现有的扶贫搬迁补助标准较低,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
推荐阅读:
扶贫搬迁工作总结.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