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十二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门课程,简称“毛概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十二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1
摘要: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教育还需注重培养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政治素养,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育教学对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全景式”教学法,能够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全过程予以阐明,能够有效提高理论教学的生动性与说服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高水平思政素质。
关键词:“全景式”教学;高校;毛泽东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_)04-0-01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政治素养,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理论及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以宽广时空范围作为教学视角、以理论生产发展过程贯穿全局的“全景式”教学法,旨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展开理论探索。下文便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全景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
一、“全景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全景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思维,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教学实效,既要在教学内容方面保证有“全视角”地考察,同时也要确保教学方法方面实现多法并用[1]。“全景式”教学法能够体现出教学设计开放性、教学内容生成性、教学过程适应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理论性强且各个理论均有不同时代背景与历史过程的特点相符,所以应用“全景式”教学法去展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能够让青年学生更加真切感受历史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全景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具体应用
将“全景式”教学法应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出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再现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社会实际相融合的历史进程,其中包含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背景、理论创建者心路历程、观念争鸣、实践检验过程等,进一步凸显出理论的科学性[2]。而学生能够立足全景去体会理论的科学性,见证理论发展过程,从而达到真信、真学的效果。
1.教学内容方面
1.1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要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立足时空视野去审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局势变化,对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找出摆在不同时代面前的重要问题。比如,在讲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相关内容时,便需要将这一思想理论与西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时代来临、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末期等实际进行结合与对比。
1.2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历程及理论观点。比如对毛泽东的家庭出身、参加劳动、参加革命的经历以及在此期间发生的思想变化进行了解,基于此去生动且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内容。
1.3教学内容不要执着于简单的介绍“是什么”,而需要聚焦于解释“为什么”,重点在于对理论当中蕴含的观点及立场展开深刻分析,向学生讲解不同的理论在不同历史时代存在的争论,让他们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的历程中是如何走向胜利的。比如,在近代中国民族振兴的时代要求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三民主义”等给出的不同理论回答,这些做法的立场观点有何差异?分歧点主要在哪?其现实意义表现如何?
1.4重点讲述我国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实情。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让青年学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与中国人民的选择,凸显出该理论的本质。比如,在讲解土地革命中毛泽东路线与王明左倾路线时,便可将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带来的失败与成功经验进行对比,进一步佐证实践对理论的检验。
1.5全面审视现代国际局势,对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保持关注,聚焦民生百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进行分析,凸显理论的时代性与预见性,让青年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衷相信且深刻学习。
2.教学方法方面
2.1历史与逻辑统一法。基于宏觀角度去呈现出理论发展与历史推移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去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方面,要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发时期等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行分析,进而去了解理论发展与历史推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3]。
2.2导入式教学法。基于实际的历史主题与线索进行导入,对理论展开教学。比如,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消费重点等发生的变化,体现出理论发展的丰富的现实生活线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导入理论,更加形象地阐述理论问题。
2.3理性与激情结合法。对理论的讲解一定要足够透彻才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对理论进行系统且深入的阐述,让理论基础足够可信,立足社会实际去呈现出不同理论观点的纷争,表述中要用牢不可破的逻辑去说服他人。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在讲解过程中也需要渗透情感与激情,尤其是涉及到价值观、立场、善恶等问题,比如民族苦难、伟人崇高品质、历史惨痛教训等,要勇于真情实感地表达,引导学生得到爱憎分明,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2.4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由进行讨论,可以是课堂中的固定时间,也可以是专门设置一堂课时展开讨论,以此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学会如何正确地组织、总结与评价,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将“全景式”教学法应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当中,是对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一种全新尝试,从效果来看也更能提高教学生动性与说服力,青年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显然兴趣更大。因此,笔者相信随着这一教学方法的逐步完善,在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法研究[J].文存阅刊,20_(8):116.
[2]张忠有,李景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法研究[J].教学研究,20_(01):95-97.
[3]常春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_,28(04):61-6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2
1.新常态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说明为什么我们要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3)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案要点】
(1)第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第二,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
第三,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第一,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第二,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第三,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3)第一,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
第二,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第四,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1)为什么要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2)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处理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第二,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第三,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本质规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看不见的手”是指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看得见的手”是指在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
第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中是市场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
第三,政府和市场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或者: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答案要点】
(1)第一,协商民主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第二,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
第三,所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2)第一,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自己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三,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四,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
第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浙江温岭市是如何通过民主恳谈的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2)民主恳谈的形式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哪些作用?
(3)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答案要点】
(1)第一,浙江温岭市将致力于民主恳谈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将民主恳谈作为温岭市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必经程序。
第二,民主恳谈注重公众参与和对话为基本特征,既保证了参与的有效性,又做到了参与的广泛性,使社会各界、各个群体都有机会和渠道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第三,民主恳谈解决了很多重大事项和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得到了民众的认同。
(2)第一,温岭民主恳谈开辟了社会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第二,改进和完善了地方党和政府的执政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和决策方式,提高了当地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第三,提高了当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认同度,营造了公开、透明、开放、民主的社会环境。
第四,增进了社会共识,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温岭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良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温岭民主恳谈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域的一项创造性成果,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彰显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价值和活力,为各地推广和实施基层协商民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模式和现实经验。
(3)第一,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第二,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
5.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为什么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
(2)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答案要点】
(1)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第三,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第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第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第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第五,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6.上海自贸区在法治轨道上运作;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上海自贸区的探索是怎样体现重大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作”的?
(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答案要点】
(1)第一,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第二,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第三,上海自贸区的探索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上下联动,不仅依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的授权,以便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而且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完善法律体系,实现了重大改革在法治保障中运作。
(2)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7.生态文明建设与“APEC蓝”
(1)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为什么强调“APEC蓝”?
(2)如何让“APEC蓝”保持下去?
【答案要点】
(1)习近平强调“APEC蓝”,实际上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第一,是顺应人民需求、解决百姓面对的现实问题的需要。第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四,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的客观要求。第五,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根本上说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8.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
(1)简述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案要点】
(1)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第二,文化及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第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事关我国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第五,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2)第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第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文化力量;第四,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3
1.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7分)
(2)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第一,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规律,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国民革命影响的存在。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主观条件.(8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依靠力量。(5分)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私探索了一系列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验。(5分)
第三,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3分)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式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分)
3.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主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
以人为本: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4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6分)
意义: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1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4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P3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条件。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是怎么样的。
答: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以及“战争与革命”。
P4-5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有哪些?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P5党的七大
党的七大的内容,以及指导思想是什么。
P9毛泽东对文化建设的建议
毛泽东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提出的新的方针是怎么样的?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P10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
毛泽东所提出的两个务必。
1.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地、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
2.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P1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党的建设(三大作风):
理论结合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作风
P1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2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P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是什么:落后
P26-P27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中国农民革命的问题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主力军:无产阶级;农民;
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中农;
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P27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如何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P3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国后我国的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
P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P37统一战线的经验: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P39党的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441949年-1956年是过渡性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有哪些特点。
特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5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力量。
P47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
P53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为什么是和平赎买?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团结各民族资产阶级和各界爱国人士等;
P5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有哪些改变。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P69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
P7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P7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P81民主集中制。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P87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和平发展;
P91十二大的主题(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题的明确)
P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P9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P941997年党的十五大的内容: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P9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灵魂是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P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3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灵魂);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的时间)
P100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P10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106改革开放理论(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P107坚持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公有制的特点是什么。
P110一国两制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121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P123三个代表为什么提出。
P1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写入党章的标志)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知道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P131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P152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是哪些方面。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
P162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我国政治体制政革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_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20_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解奋斗。
P175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P177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P178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P1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P18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从严治党的思想
P188两岸和平统一发展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197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P199奋力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P20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P202 五位一体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P207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P185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P197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P199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P20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_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P214什么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改革的主线或主旋律。
//P2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P216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P222反分裂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P25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P270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P29220_年,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P29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
P305确保党始终总览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其他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每五年一届的中央委员会通常召开七次全会,三中全会实际上是本届中央委员会就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场深刻改革。
2.社会主义论断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本质的要求。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所有制的结构改变。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6.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7.《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最早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的文章是《反对本本主义》。
8.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题词是“实事求是”。
9.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五位”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5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党的建设上,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放在首位的是( )。
A.理论建设
B.组织建设
C.思想建设
D.制度建设
(1)第一,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新认识。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其次,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很难持续下去。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
第三,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建立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首先,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从快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体,城乡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居民收入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新常态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常态下,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实际增长仍然相当大。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加稳定,增长动力更加多样化。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在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化政府权力,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第三,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逐渐浮出水面。能否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力度。
(3)第一,在新常态下,要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主要攻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
第二,在新常态下,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交流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第三,在新常态下,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第四,新常态下,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城乡、工农互利、城乡为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隐形手和隐形手
(1)为什么要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2)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处理隐形手和隐形手的关系?
【答案要点】
(一)首先,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二,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经济发展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尽量减少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第三,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高效的形式,市场决定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本质规定,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必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隐形手是指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隐形手是指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
第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是资源配置中市场还是政府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全面。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不同。
第三,政府和市场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认的,而是切断两者,对立,不能使用市场。
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被取代,政府的作用被否定,政府的作用被取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被否定。
3.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独特、独特的民主形式?(或者,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加深民主内涵?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协议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大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答案要点】
(1)第一,协商民主源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求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民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第二,协商民主深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坚持人民主的原则,贯彻团结和谐的要求。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加深民主内涵。
(2)第一,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大众路线,坚持一切为大众,一切依赖大众,从大众到大众,把自己的正确主张变成大众的自觉行动。
第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取得事业成功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大的人民根本利益。
第三,脱离大众,失去人民的支持和支持,最终也会失败。我们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与人民群众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改变,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四,要坚持把实现良好、维护良好、发展良好的最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了解民情、接地气。
第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落实和发展谈判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浙江温岭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一)浙江温岭市如何以民主恳谈的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2)民主恳谈形式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什么作用?
(三)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答案要点】
(一)首先,浙江温岭市致力于民主谈话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民主谈话是温岭市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必要程序。
第二,民主重视公众参与和对话的基本特征,保证参与的有效性,实现参与的广泛性,使社会各界、各组有机会和渠道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第三,民主恳谈解决了许多重大事项和民生重大问题,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2)第一,温岭民主恳谈开辟了社会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二二,改善和完善地方党和政府的执政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和决策方式,提高了当地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第三,提高了当地人对政府的信赖度和认可度,创造了公开、透明、开放、民主的社会环境。
第四,增进社会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有力促进温岭市经济社会平稳良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温岭民主恳谈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域的创造性成果,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途径,表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和活力,为各地推进和实施基层协商民主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和现实经验。
(3)首先,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善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有规则、有章可循、有序可循。
第二,协商要真正协商,真正协商要在决策前和决策中协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符合民意,符合实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根据与人民协商、协商为人民的要求
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
5.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为什么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
(2)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1)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第三,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第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第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第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第五,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6.上海自贸区在法治轨道上运作;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上海自贸区的探索是怎样体现重大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作”的?
(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第一,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第二,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第三,上海自贸区的探索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上下联动,不仅依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的授权,以便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而且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完善法律体系,实现了重大改革在法治保障中运作。
(2)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7.生态文明建设与“APEC蓝”
(1)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为什么强调“APEC蓝”?
(2)如何让“APEC蓝”保持下去?
(1)习近平强调“APEC蓝”,实际上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第一,是顺应人民需求、解决百姓面对的现实问题的需要。第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四,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的客观要求。第五,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根本上说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8.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
(1)简述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第二,文化及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第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事关我国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第五,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2)第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第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文化力量;第四,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10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达到“金课”标准,应该从教学内容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两方面入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思想的导向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教学方式方面,设置“课堂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强化课程的互动性。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金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教学质量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20_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金课’导向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19B31)和陕西省教育厅20_年度人文社科专项“陕西民办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创新能力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K2061)。
20_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难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什么是“金课”?“金课”强调“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金课的“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的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的主干课程,也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课程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概论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激发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授课内容中重点、难点、疑点的理解,使其主动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和改革前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学生思想中的坚定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思想的导向性
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概论课的授课重点。20_年,教育部对概论课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的组成部分,占到了篇幅的三分之一。如何用党的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成为每一个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深度和理论透彻度上多努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花心思。教师除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外,还要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阅读相关著作,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思想疑惑,用新时代鲜活生动的案例诠释党的路线、方针、纲领,真正做到“说得清”“问不倒”“难不倒”,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
概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要想让学生对相对枯燥的理论内容感兴趣,必须将教学内容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相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经典文献纪录片,使他们了解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情况,坚定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复兴之路》《中国:习近平时代》。《复兴之路》梳理了自1840年至20_年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全片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结构篇章、深沉的叙述语言,辅以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民族复兴的画卷。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讲述了自20_年至今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及历史性成就。这两部纪录片内容生动、形象,且与概论课教学内容十分切合,是进行视频教学的最佳素材之一。播放的方法是将纪录片穿插于相关章节前后播放,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听清听懂解说词,重要地方要记笔记。播放的内容与课程章节中所讲的内容时间上要相对应,这样能使学生容易将生动的纪录片与教学中的理论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概论课变得生动、有趣、接地气。
设置“课堂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模式
“金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实践”这一环节,创新教学模式。“课堂实践”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5到8人。教师提前布置各小组实践的主题。各小组在上课时展示实践成果。展示形式为主题演讲,要求各小组围绕主题制作PPT。演讲时各小组应保证观点正确、紧扣主题、语言流畅、对内容熟悉。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同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一定比单纯听教师讲要深刻得多。而“听众”,即其他学生,看到熟悉的同学上台讲课,也会分外关注,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印象。 “课堂实践”的题目设置既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也可以选择补充教材知识点的内容。如在讲“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时,可以开展一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图片资料展”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了解当时中国尖端领域取得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的失误”这个知识点,进而明确另一个教学重点“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以上这些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设置实践题目,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加深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组织课堂讨论,强化课程的互动性
思政课要增强趣味性、强化互动性,让学生觉得“有意思、都愛听、真相信”,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课程内容入脑入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情况,把学生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具体的方法是教师提前拟定并公布题目,要求学生认真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6到10人,在课上发言。在讨论主题的设置方面要做到:一是难度不能太大,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和学生自身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兴趣;三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引领、启示作用。如课堂讨论可以围绕教材三大组成部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编写逻辑,分别在每一部分讲授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讲授一至四章时,让学生讨论“近代中国能否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讲授完第五章后,让学生讨论“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在讲授八至十四章时,让学生讨论“中国如何从大国变成强国?”这些讨论题目既是社会热点,又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讨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发展与他们自身成长成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 语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改革只有深入到课堂层面,才能真正进入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地带。思政课只有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忙起来”,才能使思政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_-6-21.
[2]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_-3-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11
一、单项选择问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的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方法和方法是。
a.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的。
b.理论与实际联系。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人。
b.人民群众。
c.反帝反封建。
d.农村包围城市。
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和平竞争。
b.和平过渡。
c.议会的斗争。
d.武装斗争。
5.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土地问题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
6.过渡期总路线的主体逐渐实现。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
c.对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毛泽东主张企业建立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其中两参是指。
a.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技术人员参加管理。
b.技术人员参加劳动,工人大众参加技术改革。
c.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d.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技术改革。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最基本的区别是。
a.领导层不同。
b.基本矛盾不同。
c.经济基础不同。
d.根本任务不同。
9.邓小平在1987年遇到西班牙客人时,正式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其中第三步是。
a.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解决了人民的衣食问题。
b.到20世纪末期,国民生产总值再加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建党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制度更加完善。
10.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
a.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民主健全,科技进步,教育公平。
d.劳动收入,总是养活,居住。
二、简单地回答问题。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2.简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3.为什么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一、单项选择问题。
1.D2.b,3.a,4.d,b,6.a,7.c,8.c,9.c,10.b。
二、简单地回答问题。
1.(1)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2.(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2)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必须适应国力,不能急于求成。
(3)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条件下党的自我建设。
(4)要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3.(1)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2)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现在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12
【摘要】20_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存在一些纰漏,这些纰漏主要归为两类:一类是文字方面的,一类是内容方面的。这篇文章对这些纰漏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做出供参考的修改。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纰漏
【Abstract】TherearesomeerrorsinAnIntroductiontoMaoZedongThoughtandth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20_edition,whichmaybeclassifiedintotwocategorie:onewithwriting,andtheotherwithcontents.Inthispaper,theseerrorsarefoundout,analyzedandrevisedforreference.
【Keywords】MaoZedongThought;theTheoreticalSystemof 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Error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_)05-0004-02
本文标题所说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编写的“马工程”教材,简称《毛中特概论》。20_年上半年我承担《毛中特概论》的教学,4月下旬开始使用20_年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20_年版教材存在一些纰漏,这些纰漏主要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文字方面的,一类是内容方面的。在此,以这些纰漏在教材中的出处的页码先后为序,我把它们梳理一下,同时作相应分析,做出供参考的修改,以期与同仁或读者商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行文上的纰漏
1.“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前言p.III)①“人民民主”对应“封建专制”;为与“封建专制政治”相对应,“人民民主”后面应加上“政治”。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前言p.V)按照中共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长期”前面加上“必须”。
3.“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p.21)从引文要表达的意思看,也为保持行文前后对应,“属于新的”后面加上“世界”。
4.“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缺乏领导革命的实践经验,加之理论上的不成熟,在革命的领导权、武装斗争、革命道路等问题上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p.23)句子缺主语,应在“在革命的领导权”前面加上“党”。
5.“……地主階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p.25-26)句子念不通,应将“组织”前面的逗号改为顿号,或者在“组织”前面加上“就不能”,保留它前面的逗号。
6.“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其……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p.28)“比较”与“最”不能兼用;从内容上看,应将“比较”删除。
7.“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一开始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后来又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p.69)这是一个并列复句,最后的单句的主语不是“斯大林”,而是前面所说的情况,应在“在实践中”前面加上“这”。
8.“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包括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等等。”(p.71)这段引文存在两处纰漏:(1)为保持行文前后一致,“政府”后面的“和”改为“同”。(2)矛盾的双方一般是同类或同层次的事物,所以最后这对矛盾应改写为“国家机关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工作人员同群众之间的矛盾”。
9.“这一时期,正值我们党的队伍进入整体性交接的关键时刻,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p.121)从上下文看,“这一时期”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期。“党的队伍”指全体党员。“这一时期”,全体党员不可能“进入整体性交接的关键时期”。根据它后面一句话的意思,应在“队伍”前面加上“领导干部”。
10.“尽管党的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党员和干部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僵化、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组织涣散和腐败现象。”(p.121)干部包括党员干部和非党员干部。从“党的干部队伍”这个词看,这句话的“干部”是指“党员干部”;因此,“干部”前的“和”是多余的,应删除。
11.“在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中,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p.121)这句话缺乏主语,从文意看,应在“团结”前面加上“党”。
12.“建设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p.136)显然,应在“民族区域自治”后面加上“制度”,并将句子前面两个逗号改为顿号(第二个逗号也可改为“和”)。 13.“科学发展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p.168)这段引文的纰漏是标点问题。当有两个层次的罗列时,一般第一个层次用逗号,第二个层次用顿号。据此,句子改为:“科学发展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14.“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p.170)这是一个并列复句。最后一个单句缺乏主语,应在“彰显”前面加上“这些成就”。另外,前面三个逗号改为分号更恰当。
15.“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197)这是主从复句,从句又是并列复句。从句缺乏主语,应在“通过”前面加上“中华民族”之类的词。
16.“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制度更加完善,……”(p.204)显然,“人民代表大会”后面漏掉“制度”,应补上。
17.“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p.205)这段引文是一个小标题,动宾搭配不当,应在“建成”前面加上“实现”。
18.“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p.211)从它的罗列可以看出,“评价”、“考核”后面落下“体系”,应添上。
19.“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p.213)句子动宾搭配不当,应在“发展”后面加上“模式”之类的词。
二、内容上的纰漏
1.“……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前言p.II)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与“主观主义”不是同一逻辑层次的概念,不宜并列;这里,或者把“教条主义”删除,或者把“主观主义”改为“经验主义”。
2.“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前言p.II)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个阶段,因此,句中的“发生在”宜改为“始于”。
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p.4)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没有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句中“基本”可改为“萌芽”。
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p.21)在这一句的下一页,教材说“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p.22)两句话中的“中国革命”含义不一样,为避免歧义,宜把前一句中的“中国革命”改为“中国近代革命”。
5.“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59)鉴于我国西藏1965年完成民主改革,1976年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句中“结束”前宜加上“基本”。
6.“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p.59)这里“人民代表大会”后面显然漏掉一个“制”字。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纠正了这些错误,……”(p.89)这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在逻辑层次上讲不通,通常的说法是,中共中央或党中央领导全党。邓小平是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定论。因此,“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宜改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8.“邓小平理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p.114)这里,“邓小平理论”后面三个“坚持”的内容是以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为序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因此,宜将“思想路线”前面的“马克思主义”改为“实事求是”。
9.“科学的本质是创新”(p.127)这里宜改为“科学的本质是真理,技术的本质是创新。”科学的灵魂是真理;真理的内容不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是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的,但要靠人们去发现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技术则是人们根据需要发明、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的。
10.“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并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
推荐阅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十二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