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工作人员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总结
由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工商局工作人员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优质服务展形象。以办税服务厅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全面启动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实现7个合作窗口的业务通办;通过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加强窗口培训、推行早会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根植于每一名干部的头脑中,落实在每一次服务纳税人的行动里;广泛征集纳税人意见、建议,定期整理汇总,有针对性地解决纳税人办税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展现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动态跟进出实效。制定优化营商环境 “周总结”制度,以科室为单位每周上报工作总结,并建立专项档案全程跟踪问效,鼓励全局群策群力,创新举措,逐项落实,重务实、不空谈、出实效。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携手相关部门全力助推浑南国际化营商环境先导区的建设。
制度管理促规范。全面落实总局关于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法规和省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一批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干部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处罚裁量权行使规范化。同时严格规范税收管理员下户,不进行不必要的检查。下户时明确去向,局内工作由值班所长或其他同事处理,并在办公桌树立服务提示牌,标明联系方式,方便纳税人办税。
一、工作开展情况
9月30日,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将优化全区营商环境作为会议重要内容,对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建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竞争力、增创新优势的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出台了淄川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一)优化企业开办环境情况。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进行拓宽,促进各类营商主体公平竞争。规定申请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内资公司试行“零首付”登记,同时放宽企业、个体工商户住所及企业名称使用限制,2023年底前一律免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对企业开办设立的前置审批事项进行精简和规范,实行企业开办设立并联制度,大力推行网上注册、年检。规定企业设立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变更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名称核准当日办结。为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行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联合办理制度。
(二)优化投资建设环境情况。对区级权限范围内实行审批制、核准制的项目,建立了联合审批制度,对全部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按项目立项、土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大幅缩减了投资建设审批时限。建立了区重大项目审批全程代办,由各相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明确专职代办员,对审批事项实行全程代办、公开代办、高效代办、无偿代办。制定了建设类项目收费标准,并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区重大项目用地实行“点供”政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由区政府统一调控、统筹协调解决。符合独立选址要求和土地“点供”条件的重点项目,使用了省下达给我区的指标或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城乡增减挂钩等政策予以保障。对园区新上项目所需的环境容量、用地土地指标予以倾斜,及时协调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优先保证。
(三)优化地区融资环境情况。为降低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全面实行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对企业贷款审批过程中的各类附加收费,以及强制返存贷款、搭售理财产品、设置企业开户最低资本金、最低存款额等违规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企业稳定资金池”,用于企业贷款资金过桥以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结构贷款担保的风险补偿。为加强区域资本市场建设,制定了企业上市挂牌交易奖励扶持政策。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
(四)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情况。全面落实收费项目取消、减免等政策,及时为企业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对区及区以下自行设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予以取消,对国家和省依法设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实行目录管理,并一律按下限执行收费标准。整理编辑《淄川区现行涉企收费项目目录》85页,涉及收费系统(部门)25个。积极推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一费制”改革,由执收部门分别到企业收费改为企业定期、定点统一缴纳。实行国税、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机制,推进国税、地税信息共享,金税工程三期上线后实现了税务登记当天受理即时发证。全面及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由事前备案改为了事后备案。坚持税务检查归口管理,实行了“一家查账,多家认账”的制度。加强商事纠纷调处,主动介入土地征用、涉法涉诉、劳动争议、企业生产经营等过程中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公正服务,对于企业办理的公证事项,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予以受理、办证、出证。
(五)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情况。对行政审批项目实行目录管理和动态清理机制,并及时承接、调整上级下放、委托的行政审批权限。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编制审批流程图,提高审批效率。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推行“联审、代办”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创建经济110监督机制,对所有的涉企检查、收费、处罚等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备案。截至目前,已对22个部门的涉企检查收费事项审核备案101件次,合并检查事项4件次,否决检查事项10件次。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成立区行政执法职权梳理工作小组,对80个区直部门、单位的行政执法职权事项进行了梳理确认,截至9月底已全部梳理完毕,拟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各类行政执法职权事项5000余项。实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将每月的1-25日定为“企业生产宁静日”,要求除涉及税务征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重大恶性案件等特殊情况外,其他任何单位不准到企业检查收费。严格无例外禁酒规定督查,组织全区13200余名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签订《遵守禁酒规定保证书》,对违反规定者严肃处理。在部分企业、村居设立效能监测点130个,实行即时监测、定期联系,设立绿色通道,对机关单位勤政廉政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跟踪问效。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投资者、创业者的要求相比,在政务服务、安商富商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落实,努力营造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营造便商利商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凡是上级明令取消或没有设定依据的,一律予以取消,凡是市内其它区县没有保留的,一律不予保留。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建立数据库,实行统一编码、动态管理。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并联审批、审批联合勘验、全程无偿代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纵向到底的审批服务和横向到边的帮办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利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及时更新、权威发布各类政策信息,以及取消、下放、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进一步营造聚商活商的公平市场环境。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政策体系,对于信用记录良好、信誉度高的市场主体,在行政监管、金融信贷、政府项目上给予倾斜。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坚决切断中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与行政机关或挂靠部门的联系,着力解决垄断经营、服务效率低、收费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公示各类涉企收费的范围、标准和依据,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积极构建平等统一规范的政策体系,及时废止或修改不利于市场竞争、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文件规定。三是进一步营造护商安商的良好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平安淄川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惩破坏社会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整治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周边环境,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买强卖、欺行霸市、阻碍施工等不法行为,切实解决好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三乱”问题,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大力推广阳光审判、阳光执行、阳光检务、阳光警务,依法高效办理各类涉企案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活动,严肃整治破坏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四是进一步营造尊商亲商的社会人文环境。在全区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尊商亲商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建立健全“企业直通车”和直接联系企业家制度,积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为投资创业者排忧解难。严格执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和涉企事项备案制度,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点”功效,及时掌握各部门、单位涉企检查、收费等工作开展情况和社会反响。充分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典型案件,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五是进一步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下一步,我区将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并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加大对营商环境的督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区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区经济110办公室和行政电子监察平台作用,扎实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活动。实行区级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单位、群众不满意单位”和“百个科室大家评”活动机制,促进各部门优质高效服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贯彻执行简政放权政策措施。1、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局系统行政权力梳理、公示、衔接、下放、归并、运转等工作,确保行政审批管理事项正常高效运转,行政审批效率和行政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内部流转环节,当场即办件事项90%以上,其中“一审一核”事项占比60%以上。同时,通过提前介入、前期指导、提前预审、取消前置、合并审批环节等方式,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以前,工业项目审批不仅环节多且手续复杂,现在将审批流程由原来的“串联式”改为“并联式”,极大地简化了审批流程。3、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督办组,负责各项制度的督查落实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处理影响发展环境的各类问题,确保在创优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摸清底数,建立完善各类清单,实现动态管理。根据市、县两级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要求,梳理并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根据县审改办要求和上级下放事权变化,及时进行清理和动态调整,调整后共保留行政权力事项394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7项。全面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项目,制定“最多跑一次”清单并向全社会公布,首次公布的“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覆盖窗口事项90%以上。实行“容缺预审、承诺补齐”制度,将部分资料、次要条件列为容缺补齐件,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模拟审批”服务,工业项目审批过程更加顺畅、便捷。
(三)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服务方式。紧紧围绕简化施工流程和提高审批效率下功夫,不折不扣地执行县委、县政府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重点项目落地等优惠政策,坚决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政令畅通。根据住建局的工作职能,1、开辟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对特殊事项实行特事特办、专人负责。采取提速快办、主动协办、跟踪督办等措施,积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绿色通道服务。2、在企业项目建设中,从工程招投标、质监安监备案、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等方面,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和技术指导。3、积极探索“网上预审”在窗口事项中的应用,设立了特殊事项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推出窗口审批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协助协办,努力做好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
(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完善法制机构建设,配备一名专职法制人员;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落实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截至目前我局持有行政执法资格证的人员共44名,行政执法关键岗位持证率达到90%以上。积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业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住建部新标准宣贯培训会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县法制办组织的行政执法卷宗评查培训会等,认真学习领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高执法水平,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通过日常检查、事先合法性审查、执法卷宗评查等形式,不断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将县政府对我局行政执法卷宗评查结果通报本局相关执法股室,要求执法人员加以整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逐步提高执法卷宗质量,提升办案水平。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广泛宣传发动,使每名同志进一步深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意义的正确认识,能够明确自身肩负的工作责任,能够自觉树立起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思想意识,不断营造全员参与、同促共进的良好氛围。
2、提高服务效能。在严格执行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要求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建筑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大气污染防治、物业服务、住房保障、农民工工资清欠、及信访案件办理等各领域服务工作,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群众和企业对住建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感。
3、严肃工作纪律。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施行一系列作风建设新举措,对违反工作纪律、不按程序办事、损害群众利益、刁难办事企业和服务对象等问题,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肃问责。把干部职工在纪律执行、工作落实、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成效与评先树优、选拔推荐紧密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工商局工作人员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总结
高新区局结合区局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多举措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序开展。优质服务展形象。以办税服务厅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全面启动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实现7个合作窗口的业务通办;通过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加强窗口培训、推行早会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根植于每一名干部的头脑中,落实在每一次服务纳税人的行动里;广泛征集纳税人意见、建议,定期整理汇总,有针对性地解决纳税人办税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展现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动态跟进出实效。制定优化营商环境 “周总结”制度,以科室为单位每周上报工作总结,并建立专项档案全程跟踪问效,鼓励全局群策群力,创新举措,逐项落实,重务实、不空谈、出实效。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携手相关部门全力助推浑南国际化营商环境先导区的建设。
制度管理促规范。全面落实总局关于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法规和省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一批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干部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处罚裁量权行使规范化。同时严格规范税收管理员下户,不进行不必要的检查。下户时明确去向,局内工作由值班所长或其他同事处理,并在办公桌树立服务提示牌,标明联系方式,方便纳税人办税。
工商局工作人员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实干”和“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和降低审批收费的意见》,以建设“务实、高效、廉洁”政府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工作作风转变,积极构建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全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
9月30日,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将优化全区营商环境作为会议重要内容,对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建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竞争力、增创新优势的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出台了淄川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一)优化企业开办环境情况。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进行拓宽,促进各类营商主体公平竞争。规定申请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内资公司试行“零首付”登记,同时放宽企业、个体工商户住所及企业名称使用限制,2023年底前一律免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对企业开办设立的前置审批事项进行精简和规范,实行企业开办设立并联制度,大力推行网上注册、年检。规定企业设立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变更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名称核准当日办结。为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行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联合办理制度。
(二)优化投资建设环境情况。对区级权限范围内实行审批制、核准制的项目,建立了联合审批制度,对全部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按项目立项、土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大幅缩减了投资建设审批时限。建立了区重大项目审批全程代办,由各相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明确专职代办员,对审批事项实行全程代办、公开代办、高效代办、无偿代办。制定了建设类项目收费标准,并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区重大项目用地实行“点供”政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由区政府统一调控、统筹协调解决。符合独立选址要求和土地“点供”条件的重点项目,使用了省下达给我区的指标或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城乡增减挂钩等政策予以保障。对园区新上项目所需的环境容量、用地土地指标予以倾斜,及时协调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优先保证。
(三)优化地区融资环境情况。为降低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全面实行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对企业贷款审批过程中的各类附加收费,以及强制返存贷款、搭售理财产品、设置企业开户最低资本金、最低存款额等违规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企业稳定资金池”,用于企业贷款资金过桥以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结构贷款担保的风险补偿。为加强区域资本市场建设,制定了企业上市挂牌交易奖励扶持政策。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
(四)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情况。全面落实收费项目取消、减免等政策,及时为企业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对区及区以下自行设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予以取消,对国家和省依法设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实行目录管理,并一律按下限执行收费标准。整理编辑《淄川区现行涉企收费项目目录》85页,涉及收费系统(部门)25个。积极推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一费制”改革,由执收部门分别到企业收费改为企业定期、定点统一缴纳。实行国税、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机制,推进国税、地税信息共享,金税工程三期上线后实现了税务登记当天受理即时发证。全面及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由事前备案改为了事后备案。坚持税务检查归口管理,实行了“一家查账,多家认账”的制度。加强商事纠纷调处,主动介入土地征用、涉法涉诉、劳动争议、企业生产经营等过程中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公正服务,对于企业办理的公证事项,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予以受理、办证、出证。
(五)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情况。对行政审批项目实行目录管理和动态清理机制,并及时承接、调整上级下放、委托的行政审批权限。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编制审批流程图,提高审批效率。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推行“联审、代办”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创建经济110监督机制,对所有的涉企检查、收费、处罚等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备案。截至目前,已对22个部门的涉企检查收费事项审核备案101件次,合并检查事项4件次,否决检查事项10件次。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成立区行政执法职权梳理工作小组,对80个区直部门、单位的行政执法职权事项进行了梳理确认,截至9月底已全部梳理完毕,拟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各类行政执法职权事项5000余项。实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将每月的1-25日定为“企业生产宁静日”,要求除涉及税务征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重大恶性案件等特殊情况外,其他任何单位不准到企业检查收费。严格无例外禁酒规定督查,组织全区13200余名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签订《遵守禁酒规定保证书》,对违反规定者严肃处理。在部分企业、村居设立效能监测点130个,实行即时监测、定期联系,设立绿色通道,对机关单位勤政廉政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跟踪问效。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投资者、创业者的要求相比,在政务服务、安商富商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落实,努力营造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营造便商利商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凡是上级明令取消或没有设定依据的,一律予以取消,凡是市内其它区县没有保留的,一律不予保留。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建立数据库,实行统一编码、动态管理。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并联审批、审批联合勘验、全程无偿代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纵向到底的审批服务和横向到边的帮办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利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及时更新、权威发布各类政策信息,以及取消、下放、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进一步营造聚商活商的公平市场环境。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政策体系,对于信用记录良好、信誉度高的市场主体,在行政监管、金融信贷、政府项目上给予倾斜。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坚决切断中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与行政机关或挂靠部门的联系,着力解决垄断经营、服务效率低、收费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公示各类涉企收费的范围、标准和依据,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积极构建平等统一规范的政策体系,及时废止或修改不利于市场竞争、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文件规定。三是进一步营造护商安商的良好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平安淄川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惩破坏社会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整治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周边环境,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买强卖、欺行霸市、阻碍施工等不法行为,切实解决好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三乱”问题,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大力推广阳光审判、阳光执行、阳光检务、阳光警务,依法高效办理各类涉企案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活动,严肃整治破坏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四是进一步营造尊商亲商的社会人文环境。在全区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尊商亲商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建立健全“企业直通车”和直接联系企业家制度,积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为投资创业者排忧解难。严格执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和涉企事项备案制度,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点”功效,及时掌握各部门、单位涉企检查、收费等工作开展情况和社会反响。充分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典型案件,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五是进一步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下一步,我区将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并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加大对营商环境的督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区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区经济110办公室和行政电子监察平台作用,扎实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活动。实行区级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单位、群众不满意单位”和“百个科室大家评”活动机制,促进各部门优质高效服务。
工商局工作人员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住建局全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工作,通过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等措施,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努力打造诚实守信、公正法治、服务高效的社会环境,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贯彻执行简政放权政策措施。1、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局系统行政权力梳理、公示、衔接、下放、归并、运转等工作,确保行政审批管理事项正常高效运转,行政审批效率和行政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内部流转环节,当场即办件事项90%以上,其中“一审一核”事项占比60%以上。同时,通过提前介入、前期指导、提前预审、取消前置、合并审批环节等方式,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以前,工业项目审批不仅环节多且手续复杂,现在将审批流程由原来的“串联式”改为“并联式”,极大地简化了审批流程。3、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督办组,负责各项制度的督查落实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处理影响发展环境的各类问题,确保在创优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摸清底数,建立完善各类清单,实现动态管理。根据市、县两级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要求,梳理并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根据县审改办要求和上级下放事权变化,及时进行清理和动态调整,调整后共保留行政权力事项394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7项。全面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项目,制定“最多跑一次”清单并向全社会公布,首次公布的“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覆盖窗口事项90%以上。实行“容缺预审、承诺补齐”制度,将部分资料、次要条件列为容缺补齐件,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模拟审批”服务,工业项目审批过程更加顺畅、便捷。
(三)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服务方式。紧紧围绕简化施工流程和提高审批效率下功夫,不折不扣地执行县委、县政府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重点项目落地等优惠政策,坚决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政令畅通。根据住建局的工作职能,1、开辟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对特殊事项实行特事特办、专人负责。采取提速快办、主动协办、跟踪督办等措施,积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绿色通道服务。2、在企业项目建设中,从工程招投标、质监安监备案、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等方面,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和技术指导。3、积极探索“网上预审”在窗口事项中的应用,设立了特殊事项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推出窗口审批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协助协办,努力做好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
(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完善法制机构建设,配备一名专职法制人员;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落实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截至目前我局持有行政执法资格证的人员共44名,行政执法关键岗位持证率达到90%以上。积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业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住建部新标准宣贯培训会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县法制办组织的行政执法卷宗评查培训会等,认真学习领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高执法水平,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通过日常检查、事先合法性审查、执法卷宗评查等形式,不断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将县政府对我局行政执法卷宗评查结果通报本局相关执法股室,要求执法人员加以整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逐步提高执法卷宗质量,提升办案水平。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广泛宣传发动,使每名同志进一步深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意义的正确认识,能够明确自身肩负的工作责任,能够自觉树立起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思想意识,不断营造全员参与、同促共进的良好氛围。
2、提高服务效能。在严格执行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要求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建筑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大气污染防治、物业服务、住房保障、农民工工资清欠、及信访案件办理等各领域服务工作,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群众和企业对住建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感。
3、严肃工作纪律。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施行一系列作风建设新举措,对违反工作纪律、不按程序办事、损害群众利益、刁难办事企业和服务对象等问题,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肃问责。把干部职工在纪律执行、工作落实、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成效与评先树优、选拔推荐紧密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推荐阅读:
工商局工作人员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总结.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