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师教研活动优秀总结
由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老师又作教师是一种职业,古已有之,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员,有各种教育类型(幼儿老师、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大学老师等);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有能力的人。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3年老师教研活动优秀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政治思想素质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本职工作,责任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讲究效率。
二、业务知识能力
在工作中,能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学习政治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化业务知识。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堂教育。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 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
二是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与班主任、组长密切配合和约通。常与班主任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积极主动地向组长请教教学上碰到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与学校的教育实践形式合务,共同做好教学工作。
以上是我今年教学工作大体情况,的不足就是对这些所有工作的具体操作把握得不是很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领导及老教师们能多多指点及帮助,自己争取尽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责任,也争取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多的进步!一切都已过去,新的开始又已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和学生都有进步,以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和无愧于学校。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园本教研工作。
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认为,应对今日我园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培训及开展园本教研应是我园保教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的办园理念就是: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经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我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加强园本培训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职责到人。
首先,园长亲自抓幼儿园工作,由她牵头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辅导员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其他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其次,我们把园本工作列入幼儿园每周活动设计中;每学期,我们还定时召开园本培训园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园本培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度,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计划,确保培训落实到位。
为确保园本培训落到实处,制定了园本培训工作的计划,列出培训的资料和安排,教师再依据总的计划制定出本班的园本活动计划。这样既指导了教师的学习,又明确了学习的资料,让教师们明白了学什么,什么时间学,统一了步骤,保证了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园本教研形式,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让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经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园本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为让教师能很好的从经验中去反思、积累、升华,我们要求每人每月必须写二篇教育叙事,资料能够是孩子的追踪记录、能够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想法与体会,能够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是抒发自我的思想、感情等等,但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记得上海的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进孩子的世界,你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会从那里收获欢乐与支持,这也就是幼儿教育的内涵所在。
另外,我们从幼儿一日活动入手,引导孩子动口、动手、动脑,自我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着解决问题,经过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一个个主题,营造出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密切相关的高度整合的课程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习知识向体验知识的转变,真正贴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孩子主动发展的要求。
五、下一步
1、进一步加强各层次教师培训:我们将以提高教师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为目标,实现培训探索操作(灵活性、创造性)总结一体化的路子,并针对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景,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使教师尽快掌握园本课程的精华所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争取教师全部达标。
2、继续进取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记录,有总结。注重形式多样,讲究方法。
在今后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到改善,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进全园教师保教工作的提高。为使我园成为全区秀实力的乡镇幼儿园而努力。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期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之中。类似“探究”、“探求”、“探索”等词语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频繁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掌握其规律,并运用于实践。也就是说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已经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这是教学发展的需要。
探究式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并在课堂实践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几乎到了无课不探、不探不成课的地步。因此一种观点认为探究已经过了头,探究式教学用得太滥,应该降温。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从当前各级各类的观摩课中得出的结论。但观摩课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代表不了真正的日常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观摩课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日常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缺失。实际上,还有很多教师对这种学习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极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固然有某些客观的原因,但教师对这种学习方法的陌生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提出以“引导学习有效探究”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期望通过活动使参与的教师提高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能力。
把眼光放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反思,在实践与反思中加深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这是我们以此为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的目标。
二、活动过程。
围绕“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一课题,以数学中心组成员为主,分四个阶段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准备阶段——学习思辩;实践阶段——实践探索;研讨阶段——研讨交流;总结阶段——总结反思。
1、学习思辩。
学期初,中心组成员集中讨论。根据目前教学实际中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依然占主导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确定以“引导学生有效探究”为研讨课题。针对这一主题,要求每个组员搜集相关资料,分散学习。边学习边思考边积累。通过学习加深对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明确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关于这一主题的已有研究成果,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作好认识上的准备。在学习思辩的后期,每个组员写出了一篇学习的心得,这也是对这一阶段学习的小结。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组织全校数学教师学习了相关内容。(《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等)
2、实践探索。
在学习思辩的基础上,中心组成员各以自己所以年段选定一节课作为实践研究的对象。低段的_、_、_老师实践课是《解决问题》(第四册),高段的_、_、_老师的实践课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十册)。选定教材以后,各自分析、研究教材,寻找相关资料,反思以前在教学本课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写出教学本课的教学设想,教学设想紧扣“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一中心课题,然后写出教案并进行课堂教学。这些阶段都是各位教师独立进行,以保持各自的独特见解。教学以后,同一年段的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反思自己的实践得失,并写出课后反思。
3、研讨交流。
经历了学习思辩和实践探索以后,我们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但是这种理论准备和经验都是较为肤浅的,认识也不够全面。为了进一步揉合不同教师的认识,也为了使理论认识与实践能够进一步的融合,我们的活动进入第三阶段即研讨交流阶段。我们确实第四册《锐角和钝角》一课作为尝试课,要求全体教师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围绕研究主题备好课,并确定由_老师执教。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试教,每次试教,中心组教师都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后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失,不断改进。几次试教和集体研究以后,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本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5月17日,我们与东方外国语学校联合在本校进行了以“引导学生有效探究”为主题的全市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柳永平老师介绍系列研究活动概况与要求→陈红辉老师执教《锐角和钝角》→东方外国语学校教师执教《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本校教研组长介绍系列研究活动开展情况→东方外国语学校教研组长介绍系列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各校教师围绕本主题点评两节实践课→东方外国语学校宋煜阳讲座→教研员柳永平总结本次活动。活动获得了教研员和各校教师的好评。
4、总结阶段。
总结是实践的升华,我们要求中心组每位教师认真反思一学期学习、实践的体会,写出总结文章。
三、关于“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探究之重要,前述已经说明。那么什么样的探究才是有效的探究?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运用探究法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这是我们在实践和研究中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1、关于有效探究。
(1)合适的内容。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合应用的条件,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探究法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被新课程标准大力宣扬的学习方法,我们对它推崇备至,把它作为解决目前教学种种弊端的最佳方法,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又成为形式主义而贻害教学。因此清醒认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陈述性的知识、一些数学上的人为规定、一些学生容易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应用探究法的必要性不大。而一些学生有一定生活基础的全新型知识、一些通过学生自主努力合作讨论能够解决的后续型知识、一些规律性知识等比较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2)教师的教学思想。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学思想在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中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很多时候都是隐性的,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时候是不自觉地受到自己的教学思想的左右。我们常说的习惯,其实并不是行为的习惯,而是思想的习惯。不改变深入我们内心深入的教学思想,单纯想从教学行为上改变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仅仅想从行为上改变教学,往往容易造成探究的泛化和神化。前者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如一个从目的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的活动设计,却不仅被冠以探究而且是自由探究的名称;后者则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主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探究。这两种理解都背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意义。
(3)问题是探究的核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是探究式学习常用的方法。没有问题,无所谓探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是探究式常用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经验提出,关键的问题往往由教师引导。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中设置合适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4)主动性、自主性是探究成败的关键。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是探究学生的特点又决定了学生必须要有能够自由思考、自由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自主性的探究只是形式上的探究,只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志完成规定动作的探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也就是无效的探究。
2、关于引导。
引导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和课堂即时情境作出的促使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语言、动作等的暗示。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更多地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引导性的问题可以预设,也可以在根据教学的即时情境提出。
(1)引导的预设。
引导性的问题可以预设,实践证明,一节好课,必须要有比较全面的问题预设。不要认为预设就是规定学生的思路,没有预设就是给学生以自由。事实上,好的教学预设不是规定学生的思路,而是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作出的反应的预测,是顺着学生思路所预先作出的教学对策。这种预设虽有规范学生思路的作用,但却不是规定。在教学中适当规范学生的思路也是必要的,可以使教学变得经济有效,引导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可以避免那种漫无目标的猜测,避免课堂教学的拖沓。那些关乎课堂教学全局性的问题、环节的中心问题等,教师必须预设。
(2)即时引导。
预设的引导固然重要,但在教学中更多的则是生成性的教学情境,在生成性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不达意的表达迅速判断学生的思路、理解学生不甚成熟的解释或者一闪即逝的创见,并紧紧围绕本课作出适当的引导,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炼。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思索,在探究中成长,探究本身已经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这种新思想、新方法的实质。避免对探究地神化,也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对探究的泛化。
2023年老师教研活动优秀总结
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政治思想素质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本职工作,责任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讲究效率。
二、业务知识能力
在工作中,能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学习政治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化业务知识。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堂教育。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 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
二是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与班主任、组长密切配合和约通。常与班主任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积极主动地向组长请教教学上碰到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与学校的教育实践形式合务,共同做好教学工作。
以上是我今年教学工作大体情况,的不足就是对这些所有工作的具体操作把握得不是很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领导及老教师们能多多指点及帮助,自己争取尽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责任,也争取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多的进步!一切都已过去,新的开始又已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和学生都有进步,以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和无愧于学校。
2023年老师教研活动优秀总结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南麻五小幼儿园立足本园发展,加强园本培训。现将如下: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园本教研工作。
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认为,应对今日我园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培训及开展园本教研应是我园保教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的办园理念就是: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经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我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加强园本培训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职责到人。
首先,园长亲自抓幼儿园工作,由她牵头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辅导员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其他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其次,我们把园本工作列入幼儿园每周活动设计中;每学期,我们还定时召开园本培训园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园本培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度,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计划,确保培训落实到位。
为确保园本培训落到实处,制定了园本培训工作的计划,列出培训的资料和安排,教师再依据总的计划制定出本班的园本活动计划。这样既指导了教师的学习,又明确了学习的资料,让教师们明白了学什么,什么时间学,统一了步骤,保证了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园本教研形式,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让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经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园本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为让教师能很好的从经验中去反思、积累、升华,我们要求每人每月必须写二篇教育叙事,资料能够是孩子的追踪记录、能够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想法与体会,能够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是抒发自我的思想、感情等等,但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记得上海的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进孩子的世界,你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会从那里收获欢乐与支持,这也就是幼儿教育的内涵所在。
另外,我们从幼儿一日活动入手,引导孩子动口、动手、动脑,自我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着解决问题,经过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一个个主题,营造出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密切相关的高度整合的课程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习知识向体验知识的转变,真正贴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孩子主动发展的要求。
五、下一步
1、进一步加强各层次教师培训:我们将以提高教师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为目标,实现培训探索操作(灵活性、创造性)总结一体化的路子,并针对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景,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使教师尽快掌握园本课程的精华所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争取教师全部达标。
2、继续进取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记录,有总结。注重形式多样,讲究方法。
在今后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到改善,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进全园教师保教工作的提高。为使我园成为全区秀实力的乡镇幼儿园而努力。
2023年老师教研活动优秀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期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之中。类似“探究”、“探求”、“探索”等词语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频繁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掌握其规律,并运用于实践。也就是说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已经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这是教学发展的需要。
探究式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并在课堂实践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几乎到了无课不探、不探不成课的地步。因此一种观点认为探究已经过了头,探究式教学用得太滥,应该降温。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从当前各级各类的观摩课中得出的结论。但观摩课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代表不了真正的日常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观摩课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日常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缺失。实际上,还有很多教师对这种学习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极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固然有某些客观的原因,但教师对这种学习方法的陌生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提出以“引导学习有效探究”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期望通过活动使参与的教师提高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能力。
把眼光放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反思,在实践与反思中加深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这是我们以此为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的目标。
二、活动过程。
围绕“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一课题,以数学中心组成员为主,分四个阶段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准备阶段——学习思辩;实践阶段——实践探索;研讨阶段——研讨交流;总结阶段——总结反思。
1、学习思辩。
学期初,中心组成员集中讨论。根据目前教学实际中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依然占主导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确定以“引导学生有效探究”为研讨课题。针对这一主题,要求每个组员搜集相关资料,分散学习。边学习边思考边积累。通过学习加深对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明确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关于这一主题的已有研究成果,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作好认识上的准备。在学习思辩的后期,每个组员写出了一篇学习的心得,这也是对这一阶段学习的小结。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组织全校数学教师学习了相关内容。(《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等)
2、实践探索。
在学习思辩的基础上,中心组成员各以自己所以年段选定一节课作为实践研究的对象。低段的_、_、_老师实践课是《解决问题》(第四册),高段的_、_、_老师的实践课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十册)。选定教材以后,各自分析、研究教材,寻找相关资料,反思以前在教学本课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写出教学本课的教学设想,教学设想紧扣“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一中心课题,然后写出教案并进行课堂教学。这些阶段都是各位教师独立进行,以保持各自的独特见解。教学以后,同一年段的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反思自己的实践得失,并写出课后反思。
3、研讨交流。
经历了学习思辩和实践探索以后,我们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但是这种理论准备和经验都是较为肤浅的,认识也不够全面。为了进一步揉合不同教师的认识,也为了使理论认识与实践能够进一步的融合,我们的活动进入第三阶段即研讨交流阶段。我们确实第四册《锐角和钝角》一课作为尝试课,要求全体教师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围绕研究主题备好课,并确定由_老师执教。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试教,每次试教,中心组教师都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后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失,不断改进。几次试教和集体研究以后,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本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5月17日,我们与东方外国语学校联合在本校进行了以“引导学生有效探究”为主题的全市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柳永平老师介绍系列研究活动概况与要求→陈红辉老师执教《锐角和钝角》→东方外国语学校教师执教《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本校教研组长介绍系列研究活动开展情况→东方外国语学校教研组长介绍系列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各校教师围绕本主题点评两节实践课→东方外国语学校宋煜阳讲座→教研员柳永平总结本次活动。活动获得了教研员和各校教师的好评。
4、总结阶段。
总结是实践的升华,我们要求中心组每位教师认真反思一学期学习、实践的体会,写出总结文章。
三、关于“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探究之重要,前述已经说明。那么什么样的探究才是有效的探究?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运用探究法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这是我们在实践和研究中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1、关于有效探究。
(1)合适的内容。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合应用的条件,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探究法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被新课程标准大力宣扬的学习方法,我们对它推崇备至,把它作为解决目前教学种种弊端的最佳方法,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又成为形式主义而贻害教学。因此清醒认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陈述性的知识、一些数学上的人为规定、一些学生容易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应用探究法的必要性不大。而一些学生有一定生活基础的全新型知识、一些通过学生自主努力合作讨论能够解决的后续型知识、一些规律性知识等比较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2)教师的教学思想。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学思想在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中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很多时候都是隐性的,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时候是不自觉地受到自己的教学思想的左右。我们常说的习惯,其实并不是行为的习惯,而是思想的习惯。不改变深入我们内心深入的教学思想,单纯想从教学行为上改变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仅仅想从行为上改变教学,往往容易造成探究的泛化和神化。前者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如一个从目的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的活动设计,却不仅被冠以探究而且是自由探究的名称;后者则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主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探究。这两种理解都背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意义。
(3)问题是探究的核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是探究式学习常用的方法。没有问题,无所谓探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是探究式常用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经验提出,关键的问题往往由教师引导。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中设置合适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4)主动性、自主性是探究成败的关键。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是探究学生的特点又决定了学生必须要有能够自由思考、自由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自主性的探究只是形式上的探究,只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志完成规定动作的探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也就是无效的探究。
2、关于引导。
引导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和课堂即时情境作出的促使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语言、动作等的暗示。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更多地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引导性的问题可以预设,也可以在根据教学的即时情境提出。
(1)引导的预设。
引导性的问题可以预设,实践证明,一节好课,必须要有比较全面的问题预设。不要认为预设就是规定学生的思路,没有预设就是给学生以自由。事实上,好的教学预设不是规定学生的思路,而是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作出的反应的预测,是顺着学生思路所预先作出的教学对策。这种预设虽有规范学生思路的作用,但却不是规定。在教学中适当规范学生的思路也是必要的,可以使教学变得经济有效,引导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可以避免那种漫无目标的猜测,避免课堂教学的拖沓。那些关乎课堂教学全局性的问题、环节的中心问题等,教师必须预设。
(2)即时引导。
预设的引导固然重要,但在教学中更多的则是生成性的教学情境,在生成性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不达意的表达迅速判断学生的思路、理解学生不甚成熟的解释或者一闪即逝的创见,并紧紧围绕本课作出适当的引导,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炼。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思索,在探究中成长,探究本身已经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这种新思想、新方法的实质。避免对探究地神化,也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对探究的泛化。
推荐阅读:
2023年老师教研活动优秀总结.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