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与党有关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研究,中文单词,发音为Di agrave哦,可爱n、 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是指通过各种调查方法,系统、客观地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以预测各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投资或发展方向的决策做准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撰写与党有关的调研报告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如何撰写与党有关的调研报告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论证和评估。

  二、调研报告的组成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三、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

  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职工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职工、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关键一点,调研报告要有目的性!

【篇2】如何撰写与党有关的调研报告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十八大以来,我党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这对于我们党应对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深远。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风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风优良,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党的事业才会不断前进繁荣。

  一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延续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政党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都难以维系政权。我们党能够取得执政权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向全党敲响警钟:要警惕执政以后同群众疏远以至严重脱离群众的危险。建国初期,为加强党群联系,我们党坚持从严治党,整顿党风,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央为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而专门发出《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要求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发挥模范作用,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恢复和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把党群关系问题提升到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明确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也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二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根本靠作风。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的干部队伍,没有一支具备良好作风的干部队伍,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会落空。没有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没有快捷的工作效率,处处出现政策棚架,工作部署落实不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只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回应群众期盼的重要保证。“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要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关键是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反之,必将失去执政之基,最终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都是血的教训。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代表,要巩固其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更加需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其群众基础。然而,从近年来一些贪污腐败而“落马”官员的言行来看,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比如,官僚主义,作风飘浮,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等。这些问题的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如果不注重加强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党的作风,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与时俱进,必须不断经受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去保持、去发展。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接受群众监督,各单位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干部在认识上出现一些困惑和疑虑,作风建设工作开始有所弱化。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还要不要抓作风建设”的思想误区。当前,各地的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有些地方领导认为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作风建设可以缓一缓、放一放,对抓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认识不足,工作疲软乏力,“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地方领导不能正确处理作风建设和经济发建设的关系,讲经济建设头头是道,讲作风建设却是无话可说,即使勉强为之,也是空话套话,不着边际,无关痛痒;有的则对经济建设、卫生创建和“三改一拆”等“硬任务”、“硬指标”不敢怠慢,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则“开了会”、“写了稿”应付了事。

  二是“当前群众认同度低,干部职工心存抵触,还能不能抓作风建设”的畏难情绪。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件长期渐进的工作,期限长,效果却不明显。当前,有的领导干部改变工作作风,例如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请农民工吃饭,却被群众误认为是在“作秀”;有的机关单位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工作作风大转变,单位干部职工却不乐意接受,抱怨组织管得太严,作风建设是“没事找事”。有些地方就是怕群众不认同,职工闹意见,两头不讨好,抱着老好人心态,走过场,打空枪,对庸懒散贪现象点到即止。

  三是“传统手段效果不佳,网络媒体日益发达,还会不会抓作风建设”的本领恐慌。近年来,传统手段效果越来越差,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网民群众往往比一些领导干部更懂得网络,领导干部没有实践经验、缺少知识储备,害怕新媒体,回避新媒体,用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落到下风。例如“石首事件”,湖北省石首市一青年离奇死亡,网络政府却20多个小时话语“缺失”,一面是地方政府失语,另一面则是网络上各种传言巨浪滔天,流言通过网络加速了事态的恶化,最终导致事件不可收拾,地方政府公信力严重下降。

  三、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力举措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全体党员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明纪律,采取果断措施,并且持之以恒,方能取得实效。具体要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改进工作作风,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体现和引领了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对鄞州来说,各级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区四套班子领导要以身作则,认真开展“五联三促”、“三服务”活动,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为全区党员干部作好榜样。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改进作风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明确抓作风建设的具体责任,定期分析形势,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进一步在全党和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党的作风建设,关键靠党员自律。要通过教育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健全学习制度。深刻学习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将党风建设纳入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中,建立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机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注重把个人学习思考、听取专家报告、开展研讨交流等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党员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加强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要加强宣传引导。鄞州要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舆论阵地作用,通过“三干三比”、“三下沉三提升”等活动的报导,切实加大党风建设宣传力度。要注重对全区各条战线党员作风建设中的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并对“庸、懒、散、乱”等作风问题进行监督曝光,进一步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切实使全体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三要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切实将思想教育的“软约束”和制度规范的“硬约束”结合起来。要创新社会评价机制。作风建设的成效以及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广大群众是最权威的评判者。要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量化考核、民主评议,全面接受群众监督。把社会评价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勤政廉政、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党员干部选拔上来,形成良好用人导向。如鄞州的“万人评议热点岗位中层干部”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完善权力约束机制。要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不断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局面。要健全干部工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厉行节约制度,在全区镇乡(街道)全面推行公务卡,坚持公务用车检查情况通报和违规问题抄告制度,执行因公出国(境)审批、外出学习考察审批备案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公消费”问题。区领导要定期深入到联系点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

  四要在督查检查上下功夫。好作风要有硬约束。要按照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要求,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要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加大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考察考核和日常监督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关键环节的监管,前移监督关口,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把下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作风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监督检查。要拓宽监督渠道。将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效结合起来,稳步推进“三务”公开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切实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要加大问责力度。各级纪检组织要把监督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并视情依纪依规作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五要在群众路线上下功夫。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必须要围绕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依据,不断开创新形势下作风建设工作新局面。

【篇3】如何撰写与党有关的调研报告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什么是调研报告?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掌握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

  二、调研报告的类型:

  调研报告,若按写作宗旨划分,分为“综合性调研报告”和“专题性调研报告”;若按照学术水平的程度划分,可分为“普通型调研报告”、“学术型调研报告”。目前我们经常撰写的调研报告大都是“普通型调研报告”。它跟“学术型调研报告”的区别是:“普通型调研报告”侧重于对事实、情况、经验、问题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叙述,将真相展示给读者。

  三、调研报告的构成

  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和结语四部分组成。

  1.标题

  调研报告的标题,从表达方式上看,大体有4种类型:一是新闻报道式。这类标题常常采用正、副标题形式,副标题往往是对正标题的解释和补充。二是公文式。这类标题的优点是简洁、朴实、明快。三是论文式。四是提问式。用提问

  引起读者的深思。这类标题的拟制一要醒目、简洁、画龙点睛;二要具体、确切、揭示内容;三要直接、鲜明、表现主题。

  2.导语

  调研报告一般都要写导语,以此来说明调研的目的、对象、范围或调研要点,为读者阅读全文打下基础。导语的写法一般有3种:一是概述调研简况,说明调研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经过等;二是概括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或揭示文章主题,便于读者概括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三是将调研事项的结果放在开头来写,易调动读者去思考其成因,对读者具有启发作用。

  3.正文

  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核心。包括基本情况、分析结论、建议和措施。

  正文结构通常有3种:一是横式结构,就是按逻辑顺序写。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提出几个问题或列上小标题,然后再按问题分条叙述,这种结构方式使调研报告层次清晰,观点鲜明,富有启发性。二是纵式结构。按照事物的发生发展顺序,一层一层地分析问题。这种结构方式使调研报告脉络清晰,条理分明。三是纵横式结构,兼有以上2种结构形式特点。即把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结合起来写。

  4.结语

  结语的写法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视调研报告内容而定。一是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加深读者对调研内容的印象。二是概括经验要点,强调推广经验的重要意义。三是以提出见解、任务或建议的形式结束全文,给人以启示。

  四、调研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2.针对性。明确调查的对象和研究的问题。

  3.典型性。要清楚事情的各个方面,材料要有代表性。

  4.系统性。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材料有条理地,完整地表达出来。

  5.揭示性。找出事物的普遍规律,揭示事实真相。

  6.指导性。调研出来的建议能够给予读者一定的指导作用。(新颖性)

  五、调研报告写作计划

  1.确定好调研课题。

  a)有学术价值或者实践的需要

  b)不要重复

  c)选题大小适中。

  2.制定调研方案

  a)调研任务和目的

  b)调研的形式和方法(调研成果的形式)

  c)调研的时间和人员安排表

  d)调研的预算和注意事项

  六、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1.掌握丰富的材料。

  2.构思好纲目,确定文章的方向和主线。

  3.用词力求准确。

  4.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5.深入了解调研的事物,透过现象能够看到本质。(扎实的综合素质)

推荐阅读:

  行业调研报告20篇

  纪检组关于驻在部门政治生态情况的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最新

  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4篇】

  关于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

  新农合调研报告【三篇】

如何撰写与党有关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如何撰写与党有关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