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武装,指:1、用武器装备军队,2、指军队等的武器等方面的装备。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一篇

  根据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期,我到部分镇街及村居对基层武装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基层武装部是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军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加强基层人武部建设,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武装部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二)从事专武干部的人员不合理。

  一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武装部实行的是军地双重领导制,即基层武装部的工作由区人武部管理,而平时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则由街道负责,这种体制导致区武装部赋予基层武装部的工作不一定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二是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一方面,很多有专长、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四)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不够高。有关文件对镇、街道武装部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配备专武部长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标准任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专武干部的业务素质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与我军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

  一是先天不足。目前,部分乡镇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没有从军的经历,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对人武工作不熟悉,即使是当过兵的,部分的工作与基层人武的工作性质也不一样,专业要求也不一样,大多数缺少相关专业知识。

  二是培训不够。从了解的情况看,近些年来,上级机关举办在职专武干部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区人武部组织的培训,由于教员、教材、经费有限,培训方法也比较单一,效果也不明显。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党委领导。镇和街道党委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国防使命意识,积极进识狠抓落实,共同开创党管武装工作的新局面,牢牢把握基层武装工作的正确方向。一方面,镇街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自觉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随意型变为规范化,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镇街党委主要领导,要带领“一班人”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三是加强专武干部的实践锻炼。一名合格的专武干部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和组织指挥能力。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工作实践,只有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因此,专武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努力提高做好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本领,使自己真正成为既懂军事经济,又懂政策法规、既会管理指挥、又会善于协调的“多面手”,在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以过硬的军政素质、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各级领导的信任,真正在同级党委、政府中树立一名新时期专武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村居民兵连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准备,达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营长人选的配置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从现有村支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解决了干部待遇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带动作用明显。缺点是年龄较大,专业性不强。如果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专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年龄较轻,缺点是干部待遇难落实,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因此民兵干部的选拔应坚持这样的标准:

  一是忠诚于党并热爱军事工作;

  二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

  三是具有村支两委的身分;

  四是对民兵营长的任命,应由镇街武装部进行提名,镇和街道党委研究决定,再由镇街武装部长签署命令任命,并报区军事机关备案。

  (四)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有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

  一是健全地方性法规制度。法规制度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推进基层武装工作健康发展,要依据上级关于武装工作的各项规定要求,结合实际和实践经验,健全完善基层更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如开展民兵干部专题汇报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促进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有效落实;经费纳人预算制度,保障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武装工作主要职责,保证“军事机关提建议、党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是健全基层武装工作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专武干部的任用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基层武装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武装工作督察机制、武装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和地方领导学习军事制度等实际有效的制度性措施。开展好有关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把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和个人进步挂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日、领导干部“军事日”、形势报告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认清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做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基层武装建设不弱化、不放松。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主动过问,重大活动主动参加,在基层武装建设中体现主要领导作用。新时期有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基层武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强军思想,着力于提高基层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素质与执行任务的能力,努力探索做好基层人民武装工作的新途径,推动基层武装建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二篇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我围绕全县基层武装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调研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对全县18个乡镇、1个街道办、1个便民服中心武装部专武干部配备、基础设施建设、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兵员征集及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总体感到,我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武装工作高度重视,建设成果明显,尤其是20_至20**年期间,市政府和军分区先后2次在我县组织了人武部和基础武装部正规化建设试点观摩活动,促进了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党管武装各项制度落实,为我县武装工作接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发展,尽管县人武部现役干部锐减、文职人员尚未到位,但在县乡(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县基层武装机构编制健全、设施建设逐步规范、民兵训练相对落实、征兵任务基本完成、民兵作用发挥较好,特别是20**年以来,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二、存在问题

  (一)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不高。一是专武干部缺编严重。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要求,我县应编专武干部41人,其中武装部19人、副部长3人、干事19人,现有专武干部30人,其中部长4人、副部长2人、干事24人。二是工作热情动力不足。有些专武干部因自身身份原因,发展受限,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对武装工作敷衍应付多,真抓实干少,在职不尽责、工作不尽心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三是进出渠道不顺畅。一些专武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所以出路很窄,发展受限,很难成为地方培养的重点对象,不能在干部队伍中进行交流;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新老交替缓慢的状况,影响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根据检查调研情况看,我县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与上级规定的“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活动室、战备物资器材库)和党管武装、民兵工作、兵役工作、战备执勤、动员准备、国防教育、军事设施管理、军民融合、双拥共建等相关资料建立相关甚远,有的乡(镇)连独立的武装部办公室也没有,更谈不上资料室、活动室、战备物资器材库。反恐维稳、防汛抗洪、地震救援、森林灭火等相关装备器材普通短缺严重,软件资料种类不齐、内容不全、管理不严格。

  (三)各项工作运行不顺畅。由于我县专武干部队伍人员不足,特别是武装部长短缺严重,加之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数职,最多者多达6项,有的还要包村、包片、包户,各种繁多的事务使专武干部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对武装工作造成较大的冲击,工作运行推进不够顺畅,甚至有的单位武装工作出现“空转”,有些工作难以落实,致使我县基层武装工作近年来普遍存在层次低、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相关保障落实不到位。从调研情况看,有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重视不高,党管武装制度落实不对位,对武装工作支持、关心不够,大多数专武干部因兼职过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抓武装工作落实。为解决基层武装工作经费保障难的问题,今年8月份,县人武部协调县政府给每个乡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每年落实武装工作专项2万元,并纳入县年度财政预算,而有乡镇领导不愿把这项经费用于武装工作,导致有些武装工作活动难以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武装工作重视程度。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促进经济社会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基层武装工作是国防建设的末稍工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重视力度,如同抓经济建设以及各项重大工作一样,把武装工作始终列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国防动员、民兵整组、民兵训练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搞好跟踪问效,方能保证基层武装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大力强化专武干部职责。专武干部是为加强地方基层武装工作而专门配备的人员,理应服务于武装工作,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合格的专武干部。基层武装部受县武装部和当地党委双重领导,地方党委、政府在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武装工作的军事性,安排与武装工作相联的工作,不能兼职过多,范围不能过大,明确分清专职和兼职工作的主次关系,坚持以武装工作为主,以兼职工作为辅,摆正自己的位置,才更好地服务于武装工作。

  (三)积极提高协调与沟通能力。基层武装部长是地方党委委员之一,要发挥委员与兼职的双重优势,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统筹兼顾与协调的能力,按照军地双方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编排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加速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时,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生力军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同时在开展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征集新兵等大项任务时,要协调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四)严格落实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物质经费保障是高度重视武装工作的直接体现。针对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基层武装工作物质经费保障也呈现新的需求。就民兵建设而言,民兵从性质上偏重于“民”,随着人们利益观念的转变,靠单纯的政治教育难以提高民兵队伍的履职积极性。民兵整组、民兵训练、征兵工作、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等也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因此,应不断提高上级军事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双重保障机制,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努力提高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的具体落实者,自身能力素质制约着工作质量。因此,在加强专武干部的选拔配备基础上,应加强必要的专武干部培训,学习新的军事常识、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及国防形势,增强专武干部的综合素质;专武干部应不断加强岗位练兵,如加强“全国征兵网”操作使用学习、经常学习阅读新的国防报刊,不断增强业务知识及综合协调能力,达到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相结合、相促进的要求。

  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

  根据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期,我到部分镇街及村居对基层武装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基层武装部是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军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加强基层人武部建设,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武装部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二)从事专武干部的人员不合理。

  一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武装部实行的是军地双重领导制,即基层武装部的工作由区人武部管理,而平时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则由街道负责,这种体制导致区武装部赋予基层武装部的工作不一定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二是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一方面,很多有专长、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四)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不够高。有关文件对镇、街道武装部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配备专武部长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标准任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专武干部的业务素质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与我军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

  一是先天不足。目前,部分乡镇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没有从军的经历,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对人武工作不熟悉,即使是当过兵的,部分的工作与基层人武的工作性质也不一样,专业要求也不一样,大多数缺少相关专业知识。

  二是培训不够。从了解的情况看,近些年来,上级机关举办在职专武干部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区人武部组织的培训,由于教员、教材、经费有限,培训方法也比较单一,效果也不明显。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推荐阅读:

  【全面从严治党内容】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报告9篇

  推进党建工作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调研报告6篇

  加强党史教育调研报告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情况调研报告3篇

  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发挥基层协商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