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德育路径调研报告3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多媒体德育路径调研报告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媒体德育路径调研报告1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学校安排专人对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发现了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确立了以德立校,以德育育人的育人方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下大气力抓好德育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到位”,“五种教育”,“六个结合”。

  “四个到位”即

  ⒈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在校委会领导下,校长为组长,政教主任、抓德育的校委会成员,团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了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骨干教师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实行办主任、学部、学校“三级管理”负责制,定期分析研究德育工作,按时布置阶段性任务,并负责检查考核。

  ⒉计划到位。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大纲要求和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了德育工作活动系列,规定初一以养成教育和传统教育为主,确立“做合格中学生”、“做时代小主人”活动主题,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以校为家,“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初二以“五爱”教育为主,确立“迈好青春第一步”,“共青团在召唤”等主题,初三以理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确立“做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永在我心中”等主题,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或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⒊活动到位。一是常规训练活动坚持不懈,如利用周一组织升国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利用团队活动,班会活动进行纪律教育、行为习惯教育;

  二是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和青少年自身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如“举行五四爱国演讲”,“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演讲比赛,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等。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等。

  ⒋总结评比到位。学校制定了详细实用的德育量化评比则,对德育活动实行过程管理,对每一次活动有布置、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防止走过场,做表面文章。

  “五种教育”指教育内容上:一是抓好纪律安全教育,开展好管理育人,结合“平安校园”创建,举办了让学生远离不健康网吧拒绝精神毒品侵害学生的知识竞赛净化了学生心灵。同时邀请派出所领导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学生,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懂法、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二是抓好养成教育开展好教书育人,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带头,严于律己,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身体力行,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三是开展诚信教育,一是召开“学雷锋,树新风“动员大会,各班纷纷开展“我是活雷锋”,“雷锋叔叔教我学做人”“雷锋叔叔在身边”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每班做好事不少于—件,同时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二是,举办“用心灵呼唤诚信”演讲比赛,号召“教师当诚信教师”,“学生做诚信学生”,共创“诚信校园”,教育学生真真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办事,扎扎实实学习。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四是实行隐性教育坚持环境育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每处景点设立了有教育意义的警示标语牌,定时更换橱窗、板报内容,悬挂张贴名人名像,名人名言,并抓住有利时机搞好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做到处处景点都说话,面面墙壁都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教育。

  五是开展帮扶教育,关注弱势群体,搞好服务育人。学校认真排查困难学生,分析原因,对无学习动力的学困生和因经济困难造成的贫困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对贫困生学校认真落实学杂费减免政策,严格做好助学金和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对学困生通过家访、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谈心、结对帮扶、开展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等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回学习的信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六个结合”即

  坚持直接教育与熏陶教育相结合,持久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德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问题

  ⒈德育工作说和做不统一,理论和现实相脱节,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尚未完全形成。家庭、社会的消极环境成为学校德育的“散热器”,社会负面影响较大。⒊仍然存在重智轻德、智育、德育割裂开来的误区。⒋德育课程资源相对贫乏,系列化的德育体系不完整。⒌德育教育手段单一,评价简单,狭隘的课程评价让的育成为“鸡肋”,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三、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课程研制与开发。

  第二、加强德育教育的环境建设,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变单线型教育为网络教育,变平面教育为立体教育。

  第三、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德育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价体系。

  第四、加强德育工作的感情投入,变学生“要我接受教育,为我要接受教育”。

  第五、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公民道德建设和争做合格人才的教育活动。

  第六、加强校内外德育活动基地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氛围,抵制各种不良习气,不良场所的影响。

  多媒体德育路径调研报告2篇

  一、网络德育是对传统德育的创新和发展

  网络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利用网络资源或技术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既形成了网络德育,拓展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创新和发展了传统德育模式。

  (一)网络德育主体特征

  教育主体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不再是以前单向的“说教”者,而是教育的指导者或引导者,因此在网络德育过程中教育主客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淡化了教育主体的身份,使得网络教育人情味和可信性更高,教育效果会比传统德育模式更好。

  (二)网络德育客体特征

  传统德育客体身份是具体的或确定的,其思想意识、道德水准、身心状态等易把握;而网络德育的客体则不一样,是一群“网络人”,而这些人具有不确定性、隐匿性、虚拟性等特点,并且一般没有戒备心理,容易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对于教育主体来讲,也容易触及其客体的内心深处,易于掌握教育客体真实的内心动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加以指引,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网络德育内容特征

  传统德育内容滞后于社会现实,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导。网络德育则不同,其德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客体的思想状况和社会现实,提高了德育的及时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全面性,也增强了教育内容的科技含量,也便于为教育客体所接纳。

  (四)网络德育手段特征

  传统的德育渠道和途径比较单一,教育方法常以课堂教育为主,覆盖面过窄,有时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难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由于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德育极大地拓展了空间,创新了手段,代之以面对面的双向、平等的交流方式,并辅之以开放互动、图文并茂、声像生动的教育手段,便于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全天候、立体交叉的网络德育工作模式。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尽管各个高校在探索网络德育方面都有举措,但总的说来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如何切实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实际效果,使网络德育获得长足发展。网络德育与传统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就得探究高校网络德育路径:

  (一)搭建网络德育活动平台

  要占领网络阵地,道德教育就要搭建起自己的活动平台。一般要拥有特定的网站、网页等信息资源平台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平台,以及开展网络德育的活动场所。

  1.搭建立体式网络管理平台

  要制定一套立体式组织管理系统,采取项目管理模式,为网络德育有序高效的开展搭建管理平台。由于没有时空限制,对网络德育的组织管理平台建设就要求高,力求做到管理科学,学校、社会、家庭、政府必须齐抓共管,只有这样,在网络德育大平台上才能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从高校的层次来看,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和制度建设,要把网络德育纳入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规范好学生在校上网的活动。例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校园网进行有效监控,并利用校园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指引学生的网上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实现教育。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应全面净化网络环境,指引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学校德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学生在放假期间上网如何管理?政府职能部门能否配备一定的信息监控系统,或开办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社区网站”,促使学生健康上网。从家庭角度来看,家长须与学校密切配合,学生家长在假期调控学生的上网时间、内容等。

  2.搭建网络信息资源平台

  大家知道:只有在荒芜的土地上种好了庄稼,野草才没机会生长。网络信息量巨大,要成功实施网络德育,还须得借助于网络化的德育空间、数字化的校园网德育平台。在可控范围内,要让丰富的网络资源扩展到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校建立专门的德育网页或德育网站,便于网上开展学习活动。德育网站以发布和交流德育信息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坚持“积极引导”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挖掘网上学习资源,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活动。首先,让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或随笔放到学校内部德育网上,鼓励教师间互相学习交流;其次,学校各院系每周定期在学校网站上向教师、学生推荐学习文章,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或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再次,建立“名师链接”,开展与名师“一对一”活动,学校向学生推荐数十名德育名师,让广大学生踊跃参与与名师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进而提升自我品质。二是鼓励学生自己实践网络德育,在校园网建立展示班级风采的班级网页。在创建网页的过程中,各班学生须集体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有效地将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道上来。三是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政府的资助引导下,涌现了一批网络德育基地,如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青网、中国校媒网等,以及其他一些健康网站,如中国德育网、中国青少年研究网、中国法治网、中国青少年维权网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德育震撼力的优秀网站。通过浏览这些网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点击率,学生将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组建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同传统德育一样,网络德育实施过程也是教师(教育主体)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网络德育客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与传统德育比较而言,网络时代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当前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来组建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1.强化德育队伍的网络德育意识

  在网络时代,作为德育管理者,首先要改变滞后的教育思想,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学习网络新技术,积极应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在网络教学中学会融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网络技术于一身,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成为新型教学与管理者,必须有较强的网络德育意识。这样才能为高效益的德育管理奠定思想基础,最终实现德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网络德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2.提升德育队伍的网络技术素养

  网络时代使德育工作者由原来的主导型地位转变为现在的积极参与型地位。德育工作者难以直接约束学生阅读网上信息或发布网上信息。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熟悉网络,提升自己的网络信息技术素养,才能够在网络互动参与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做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紧紧掌握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控制权,实现网络为我所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开展网络技术培训,尤其是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使他们拥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造就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在网络时代,尽快造就出一定数量的“专家型”网络德育人才队伍,敢于应对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关键点。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应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拥有德育专家意识。他们不仅能够利用网络开展日常的德育工作,而且能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开发德育软件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更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状况,网络德育队伍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正确把握网上舆论导向,以适当的网络方式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丰富网络德育内容

  师资条件和平台具备后,关键是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内容。目前网络传播正成为现代社会主体传播媒介之一,它每时每刻都以最广泛、最迅速和最直接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建设。丰富网络德育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吸引他们的兴趣,指引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净化他们的心灵。

  1.内容贴近生活

  学校的网络德育要来源于学生的网络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网络生活,并服务于学生的网络生活,因此,在内容上要围绕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进行选择与安排,在网络上进行解疑释惑,通过微言微语,对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与生活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切实解决思想道德问题。同时帮扶大学生解决切身实际生活问题,如“成长成才”与“就业”方面的困惑问题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及特点,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大量便利信息。这要求我们的网络集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于一体,为广大学生乃至社会网民提供品种齐全的网络服务,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2.内容健康全面

  在内容结构上应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求,以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公民道德、法纪法规、心理健康等几大要素为支点,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引导,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因此,网络内容上应拥有大量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典型实例,探究学生敏感和棘手的问题等,从贴近、关爱每个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架构出适合不同类别类型、不同层次的并能体现社会要求的、与学生网络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网络德育系列内容。

  3.内容载体多样

  网络时代德育内容实现了由静态的文字书本向动态的多媒体资讯转变。网络德育的内容形式应是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及影视于一身的,内容载体丰富多样的,包括网络德育课件、网络电影、网络文化、德育信息、网络德育视频课、网上德育基地、网上咨询答疑、在线讨论、就业指导、网上家长学校、虚拟社区、网上漫游等。特别值得重视利用视频直播系统,开展德育活动直播。如在校园网上。每次学校大型教育活动,如学术讲座、教育教学讲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学校组织的大型纪念活动或文艺会演、院系组织的活动等,我们都利用校园视频直播系统进行现场直播,扩大师生的参与面,得到师生普遍的欢迎,并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还可以通过网络播放电影,进行德育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观看中感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引导,更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四)架构网络活动监管体系

  网络是公共空间,养成良好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网民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位网友的“自我净化”,从心底意识到网络世界不是事事随心所欲的“乌托邦”,不是游离法外的“世外桃源”。而当今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平台上,仅靠自律显然很难做到规范有序,无法让每一个别有用心者或恶作剧者消失。当今社会崇尚法治,现实社会需要法治,虚拟社会也需要法治。净化网络世界,需要大学生的自律,更需要对他们的网络活动进行监管。只有给上网的学生套上监管的“紧箍”,厘定行为边界,让违规者承担起责任,才可能管住不负责任的谣言,还互联网一片干净天空。首先,要增强网络法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宣传,让学生知法守法,尽可能减少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对网络媒体进行技术控制,让有害信息不能进入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通过监管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的自律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五)创新网络德育服务方式

  根据网络的特点,有必要针对网上求助者开展个性化网络德育服务,建立网络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机制,使网络德育工作者能及时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思想教育有针对性,才能提高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开设网络专栏,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

  我们成立了“网络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成长辅导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师8人,专职的辅导员53人,并聘请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做心理辅导,帮助许多同学走出了困境;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心理讲座。仅20_年9月开学以来就已经做过4场讲座:针对学生就业难讲“适应能力就是生存和发展能力”;针对考试不及格学生做了2次讲座———“高效学习、找回自信”、“调好心态,增强实力,相信自己,圆满完成学业”,网络资源为我们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视频,使大学生深受启发。

  2.开发网络论坛BBS,介入学生贴吧

  教育者直接参与学生网上讨论,可利用其虚拟性、敞开心扉讲真话的特点,因此教育主体可体验其微情微意,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并善用微言微语,不断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及时纠正其偏差,解决其真实的思想问题。同时学校德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在网上就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或重点问题展开即时讨论,教师适时介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乐观、向上的论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开通E-mail、QQ、微博等交流渠道

  学校(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以不同身份加入学生QQ群、学生班级QQ群等,以便能够更深入地和学生谈心,通过微言微语,促进师生心灵上的交流,实现坦诚沟通。尤其有助于尽快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建立“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受网络毒害的学生的帮扶

  “德育导师制”是针对学校的“后进生”开展的。在这里主要针对网络受害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帮教对象由班主任、辅导员提名,报学校心理咨询室备案。需要帮教者,由辅导员、心理咨询室教师与学生结成“帮教对子”,每位老师帮扶十名左右。而作为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将其纳入帮教对象,让其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帮扶老师将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落后表现和原因分析等)记入专项档案(帮教手册),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教育。同时创新德育情感沟通,注重德育的人文教育关怀。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就必须注重情感沟通。

  (六)注重网络道德养成教育

  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核心问题是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问题。大家知晓,网络德育可把正确网络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自觉行为,进而养成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习惯,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大学生做不到。因此,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大大增强了对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一方面,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其个体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指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举止,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抵制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

  多媒体德育路径调研报告3篇

  摘要:大学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面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当前大学德育实现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德育地位落实不到位、德育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德育教学内容与方式落后以及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形成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创新德育模式,坚守德育课堂阵地,拓展德育实践阵地,把握德育文化阵地,着力推进新时代大学德育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德育;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高校肩负时代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习***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切实提高大学德育效果,必须深刻认识大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分析当前大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索出新时代大学德育实现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现代大学教育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大学德育也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封闭转为开放。新时代德育环境的巨大变化在为大学德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一)互联网、全球化给大学生思想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影响已逐渐辐射至政治、文化等领域,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大学生作为大学德育的主体,其思想意识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极易被外来的不良思想所干扰。互联网技术带来信息潮冲击。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促使海量信息高速运转,包罗万象的信息资源大肆传播,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低俗、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渠道进入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社会责任感淡化、诚信意识淡薄、追求物质享受等。大众传媒盛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明星娱乐八卦,给喜好新奇、追求娱乐的大学生群体带来了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美德修养的追求,而沉浸在肤浅、低俗的娱乐文化中,不可自拔。全球化带来文化思潮影响。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对全球进行文化渗透,大肆宣扬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甚至出现一些诋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言论,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混乱、主流意识淡薄等问题。(二)时代科技新变化给大学教师德育教学带来新挑战。面对当代大学生新的道德思想特征以及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受到冲击。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资源的获取更加开放和便捷,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且更新速度快。对大学生而言,接受和使用网络工具获取信息已是最基本的技能。在此情况下,仅靠传统课堂上书本教学和教师说教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也不可能有效实现德育目标。传统教师满堂灌的说教形式受到挑战。网络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广泛性特征,使得学生可以更轻易地超越时间和空间获取想要的信息,学生主体性随之显著增强,部分传统教师满堂灌说教形式无法吸引学生兴趣,也无法有效完成德育教学任务。(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其核心是提高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德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人才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变化要求提高大学德育质量和水平,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大学要培养的是思想道德佳、政治觉悟高、文化素养优的能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新人。在德育理论上,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深化改革发展稳定等现实问题,提高学生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实践上,要求将大学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遵循德育原则,切实采取措施将德育内容、人员、时间、效果落实到位。牢牢把握德育课堂理论教学主阵地,结合德育实践体验性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

  二、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新时代社会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实际思想道德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德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失。(一)德育重要地位未得到有效落实。古人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是居于主导和首要地位的。然而,当前部分大学存在德育失位的现象,将德育摆在智育之后,甚至无位。部分高校忙于应付上级检查,经常出现口号喊得响、实际却浮于表面的尴尬现象。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德育工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但是实际教学中,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堂,融入课本,进入学生大脑,既缺乏研究,也缺乏安排和行动。尽管学校层面再三强调要重视大学生德育,但各院系教师忙于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往往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二)德育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德育理论是德育实践的依据和导向,德育实践是德育理论的应证和结果,两者相互依存。当前,一些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重德育理论、轻德育实践”的问题,导致德育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大学思政课课程学分总计16学分,20_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要求从大学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为7:1。然而,部分大学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德育实践资源不足或者缺乏落实的保障机制,导致实践教学始终停留在政策与书面要求中,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缺乏德育实践体验,学习的仅仅是一堆空而大的道德理论,无法最终转变为学生自愿的道德行为,导致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言行不一、知行分离等现象。例如轰动全国、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江歌案”“北大学子弑母案”等等,犯罪者均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成绩优异的高材生,最终却因德行失范铸成大错。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不得不对大学德育进行深刻反思,当前的大学德育确实培养了一些满腹德育知识而无道德行为的人。在大学德育工作中,不能仅仅是德育理论知识的传授,片面以卷面理论成绩作为评价品德高低的标准,而应合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德育理论贯彻落实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三)德育教学内容与方式落后。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的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仍固守传统观念,德育内容陈旧,大学德育课堂教学中教授的仍是教条化、空泛化的德育观念,有些内容甚至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要求,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个性化特征。德育内容脱离现实,一味重视正面教育,却忽视了对多元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多样化分析和合理的解释,使得大学生在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环境时,面对诸多现实问题,无所适从。(四)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形成。20_年,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遴选已相继产生两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4]然而,在实际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社会及部分家庭认为学生进入大学后,德育就只是高校的责任;在高校中,有些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会漠视德育工作,导致高校德育队伍孤军奋战,难以形成“全员”合力;当前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职责层级和受教育者成长成才阶段的衔接脱节或断层,也导致“全过程育人”难以达成实效。因此,目前“三全育人”格局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虽部分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来说,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三、新时代大学德育实现途径

  面对当今大学德育出现的问题,探究原因,有外在大环境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原因。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握时代机遇,充分借助互联网、全球化带来的资源优势,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深入推进大学德育改革,利用课堂、实践、文化三大阵地,实现新时代大学德育目标。

  (一)坚守德育课堂主阵地,促进德育地位有效落实。德育课堂教学是大学德育的主渠道,是进行德育顶层设计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知识性、思想性和政治性,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动高校德育课程和各学科课程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大学德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德育地位有效落实。把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首先,要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作为教师展开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尤为重要。20_年5月,全国66365名教师参加了新修订的思政理论课教材使用培训,确保广大思政课教师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教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高宁认为,教师要“信服教材”,“要对教材有自信”,高校思政课的教材正是帮助学生获得“真知”。其次,要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德育主体性,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思政课上的“问题链”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它以社会实时热点、难点话题为起点,将学生感兴趣、困惑的问题链条化,在“人生价值”的课堂上,探讨“生”与“死”的意义,将学生从一味接受的学习中拉到主动思考的位置,吸引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选择人生方向、认识自身责任、明辨是非善恶。再次,要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近年来,不少大学尝试突破传统模式,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涌现出一批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专题式教学等等,让传统枯燥说教的思政课变得有意思、有活力,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例如,长江大学推出的大型特色思政公选课《生命长江》,18位老师通过专题、对谈、音乐会等多种教学形式,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对国家战略、区域文化以及生态保护展开全方位透视,使学生了解长江、亲近长江,弘扬长江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最后,要加强思政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课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来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组织思政课专职教师不定期参加研修培训,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加强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深入发掘各类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声教授精心设计的“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将德育融入医学专业课,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奉献和感恩,唤醒同学们对遗体捐献者的尊敬和对生命的敬畏。

  (二)拓展德育实践阵地,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拓展德育实践阵地,要合理设置德育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出象牙塔,并将德育课堂教学中灌输的德育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到现实社会环境中去感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大学德育实践内容。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事先做好德育实践设计,加强完善管理体制,选择符合大学德育要求及学生成长规律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并在可控的情况下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为顺利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其次,要突出重点,并及时作总结,保证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最后,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渠道展开宣传,树立典型,扩大德育实践活动中取得成果的影响力,使整个德育实践教育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近年来,在长江大学开展的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各院系单位积极组织多样的项目团队,例如“天使健康行”“阳光列车暑期支教团”等等,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各地展开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奉献精神,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是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真实的道德情感,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教育,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理性自觉的品质,有利于促进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三)把握德育文化阵地,推进育人体系建设。新时代文化德育突破了传统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藩篱,与课堂德育、实践德育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将各种德育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作用的合力,整合、优化文化德育资源,构建大学德育共同体,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深植校园文化土壤。校园文化在大学德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思想道德引领作用,是新时代大学德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文化、学术文化、社团文化等等共同构成了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特色、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多平台健康互动参与,潜移默化凝聚多方力量,强化大学校园文化精神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主流文化与大学特色文化中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始终保持大学德育文化的健康与活力。例如,长江大学图书馆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品读红色经典共享全民阅读”“掌上诗词大赛”等一系列专题活动,并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同步进行宣传,引发广大师生参与互动、讨论,进一步将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引向深入。重视社区文化熏陶。社区文化是一定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沉淀,高校师生能从社区文化中感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品德熏陶,如社区中的法制宣传、文化展览、历史古迹、杰出人物等等,都是进行德育文化教育的“活”教材。社区文化辐射力强、覆盖面广等特点使得其具有独特的道德导向功能,社区中稳定的、普遍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一定的社区文化中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高校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让学生参与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塑造自己,形成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道德素质。加强地域特色文化研究。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5](P54)。它反映出某个地域特定的习俗、精神、思想等,具备很高的德育价值。要传承特色的地域文化,充分发挥其德育作用,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明确其文化精髓。长江大学位于湖北荆州,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地域特色鲜明。多年来,长江大学一直致力于荆楚文化研究,设置荆楚文化相关课程、组建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整合校内外荆楚文化学术资源等,无数长大学子在荆楚文化的熏陶下习古学今,涵养家国情怀。“德者,本也。”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道德素质的高低将成为衡量人才优劣的首要标准。大学作为德育主阵地,应响应时代需求,肩负起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责任。面临当前大学德育面临的新挑战,努力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德育新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推荐阅读:

  大学生村官村情调研报告

  税务局稳外资稳外贸工作调研报告

  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纪检组关于驻在部门政治生态情况的调研报告

  劳动竞赛调研报告

  加强党史教育调研报告【十五篇】

多媒体德育路径调研报告3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多媒体德育路径调研报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