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调研报告3篇
提高教学质量调研报告1
一、调研背景
根据县教研室统计的20_年-20_年全县成绩统计表的显示,目前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上升缓慢,有的学校教学质量停滞不前,有的学校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现象。
为充分了解各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查找制约和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听取各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杏山片区全体责任督学从9下旬开始深入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贤昌小学、新场小学、隆昌小学、麒龙小学、良田小学、小堡小学、高枧小学展开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主要涉及有学校管理;教师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激励机制建设和实施效果情况;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情况;学风、校风,学生的学习情况;家校互动情况等五个方面。
三、调研形式
一是发放调查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主要通过问卷了解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管理重视情况,了解学校的教风情况,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困生的转化情况,了解学校的学风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情况,了解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主要症结等等。
二是听校长学校工作汇报。主要了解校长育人观和质量观,了解校长质量提升的规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三是走访教师、学生、家长。通过走访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业务素质能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四是查看资料。主要查阅发展规划、制度建设、校本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常规管理、教师和学生评价、各种活动开展等资料。
五是座谈。主要是召集学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学科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进行座谈。通过座谈听取大家对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常规管理、奖惩机制、教育教学、家庭教育等方面声音;商榷解决制约质量提升的办法,收集大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意见和建议。
四、影响教学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和走访、座谈,我们把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如下:
1、学校管理层方面:学校领导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不高;学校的激励机制不科学,不能完全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主要原因一是校长的教育观不端正,缺乏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工作无思想,无目标,缺乏为本地区家长、学生负责高度责任心。二是校长不重视自身素质提升,理念落后,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不高,学校缺乏凝聚力。三是有的校长不务正业,不把精力放在学校管理和学校提升上。四是制定的奖惩机制不科学、不全面,且考核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五是校长不深入课堂,对教学工作督促检查、指导不够。六是不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培训,学习培训质量不高,不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
2、教师层面:教师业务素质不高,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有的教师的教法老套,教学方法落后,仍有满堂灌现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学法、课堂练习、单元检测、课后反思重视程度不够;实施“专业化”后,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工作量较大,教师的教案格式太繁琐;学困生引导、指导、辅导耐心不够。
3、学生层面:学风不浓,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会预习、不会听课、不会质疑、不会巩固已学知识,不会梳理知识;有的学生偏科、厌学,不喜欢的学科就不去学。
4、家庭层面:家长不够重视教育、不积极配合教师管教子女。主要表现在不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和督促预习,对孩子不严格要求,教育方法粗暴,不重平时孩子的学习过程,只重视考试结果。不主动与学校和教师间沟通,不主动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联系,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情况不关心,不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五、提高质量的建议
一是各学校要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学校的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特别是教师素质提升发展规划、学生素质提升培养发展规划和教学质量提升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出台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抓好落实。
二是各校要提高人才观、质量观的认识,高度重视育人工作。要加强班风建设、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要积极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要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抓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工作,抓实学生素质发展,不仅要抓好学生智力的开发,又要抓好学生品德、行为的培养,抓实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是各校要科学的制定出台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要科学制定出台评优评模、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岗位聘任等激励机制。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制度落实,规范工作行为,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四是各校加强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提高教师育人观,端正教师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责任心。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和业务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业务能力。
五是各校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要形式多样的、认真扎实的、有针对性的有效开展教书育人的研究,把研究中重点放在育人、教学、教法、学法、班级管理、后进生提升等上。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学困生的辅导提升的研究,达到以研促教、以研提质目的。
六加强常规督导。各校要加强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困学生辅导、作业批改、整理复习、单元检查、课后反思等的督促检查力度,及时指出每位教师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指导。。
七是各校要加强校风、班风建设。要高度重视校风的建设,建设良好的校园正气、风气。要从教师、学生言行举止抓起,从细小抓起,达到以校风促班风、促教风、促学风,促进师生的思想进步和增强工作、学习信心,提高工作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八是各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是实现质量提升的有力保证。
1、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对学习的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做学习的榜样。
3、学校要出台激励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多形式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小组、校园学习氛围。
4、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5、教师要授予学生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
6、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学困生转化,使其得到进步、得到提升提升。
九是各校要加强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履行落实好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和监管、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管理好学生。其次教师要要求家长平时多与学校联系、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教师和家长都要及时反映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其三教师、家长要共同商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对策,做到家校合一,形成教育的合力。
只要我们抓好了学校管理层面、加强了内部管理、提升了教师素质能力、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了学校的三风建设、让学生会学习、抓好学困生的帮扶、形成了家校的教育合力,就很快实现质量的提升。
提高教学质量调研报告2
我校有在岗教师99人 教学班21个,学生1275人。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通过观察、了解、听课、交谈、座谈、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情况,尤其是新课程教育教学和教师基本情况做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亮点与希望
1.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首先,授课教师更具亲和力。教师用语言、体态、表情、眼神、手势甚至包括人际距离等信息,在情感上与学生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构建起课堂良好的教学情绪场,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中。其次,教师的倾听意识明显加强。对话情境中教师的“话语霸权”的倾向得到很大改变,大多老师都能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自我表现的欲望也显得更加强烈。
再次,师生合作意识更加鲜明。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深入学生中间、伏下身子和学生一起交流问题、摆弄学具。合作的情境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本身,而上升到了师生人格、精神的平等相待,是民主平等意识的陶冶。
2、教学方式悄然嬗变。
一是游戏的大量运用,给课堂带来了巨大活力。其做法一是在教学的某一环节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其二是把整堂课设置成一个游戏的情境。三维目标得到较好的整合,整堂课情趣盎然、浑然一体。
二是教师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具体体现在凸显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上,教师有意识地从教学活动的主宰,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促进者转变。
3、教学评价趋向多元。
首先,学习评价目标和多元性有所体现,教师评价时能涉及认知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内容、语言形式、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因子。其次,学习评价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尤其是作为评价主要形式的语言评价,让人充分感受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教学心态上的变化。如:“你能说出和别人不同的看法,真了不起!”“别慌,老师相信你能说出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棒极了!老师为你骄傲。”……真情夸长处,委婉指不足,宽容、鼓励、期待已成了课堂评价的主旋律。
4、教学资源得到了拓展。
过去把教材作为课程的唯一资源,就教材教教材,而这次调研发现,教师树立了新的课程观,把自身、学生、文本、环境都看成是课程开发的资源,积极利用学校的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延伸教材的价值,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强调跨学科领域的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把教案看成是预设的,把过程看成是动态的。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允许学生对答案有不同的理解,尽可能的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敢于向教材和教师挑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
二、问题与不足
1.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一少部分教师根本不去深究教材,教育观念还没有根本地转变。拿着新教材用着旧方式,凭着陈旧的经验使用教材,很少体现出创新的意识。由于教师未能把教材与生活、社会、自然、活动相联系,缺乏对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结构的宏观把握,课堂教学显得死板僵化。
2.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仍需提高。
课改要求教师要把课上活,但这样一来就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难度。一些教师不知如何应付课堂上“收不回来”的局面,造成课堂“失控”,影响教学效果。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又“收”得过了头,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低沉,同样也影响教学效果。
3.盲目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
合作学习一哄而起,合作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调研的情况看,课堂教学多次出现合作的场面,不管问题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给没给合作的方法,就让学生去合作,这实质是浪费教学资源,消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学生不会得到真正的体验。同时,由于学生有了交流的环境,面面相视,免不了相互逗闹,他们的学习精力不能集中,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这样的合作教学,是没有什么实效的。
4.不能恰当地把握张扬个性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对学生的一些基本习惯上的问题置若罔闻。在一些课堂上,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使整个课堂学习环境、氛围都很不理想,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在座谈交流中,有一些教师认为,经常地在课堂上提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上的要求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与课改理念相悖,而且影响教学内容的讲授。
5.不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值得推广的,但有的教师将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时尚仅从形式上追求,就适得其反了。如课件制做不精,课件内容对本节课起的作用并不大,课件出现的“火候”没掌握好等。另外,部分教师还不能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恰到好处地使用,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6.个别教师教法存在老一套的现象。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教师的课改意识不强,和传统教学没有明显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放不开,总觉得有些地方不讲不行,怕学生不理解;本来提出一个问题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可教师却把它割裂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一问一答,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一来,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另外,一些教师问题设计的随意性太强,缺少层次和梯度,有的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的问题不恰当、不精炼、不合时宜,让学生茫然无措。板书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跟着问题走。部分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致使课堂教学计划性不强,拖堂现象较严重。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针对性。
三、对策与建议
1.对于教师本人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一定要加强对课程标准及相关解读的学习,调研中发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一些教师尚不能掌握,更难落实在教学行为之中,因此学习钻研《课程标准》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二是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与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不断的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内化,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多举行一些观摩课,给老师提供互相学习与研讨的机会,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达到优质课资源的共享。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多数老师参加有关培训或相关教研活动,开阔视野,给大多数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以减少教师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加强备课。集体备课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挖掘教材内涵,把握课程标准,科学合理的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个人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多积累本学科与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来充实备课内容。
5.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课件、网站制作,博客应用),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在这方面加强自学,以更好完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6.积极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让社会广泛的重视。好的教学应该敢于面向社会展示,让社会、家长和关心教育的人士都来关注课程改革,听听他们的呼声,这样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从调研情况看,敢于这样开放的教学有,但不普遍,还没有形成这样的风气。
7.完善目标管理评估体系 ,发挥其导向、 激励的杠杆作用
鉴于以上情况,作为主管副校长校长,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全校教师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寻求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切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更上层楼!
提高教学质量调研报告3
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校的开展,通过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我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设特色学校,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质量工程。因此及时进行了“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本次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家长、学生;调研内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校以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教育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
教务处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学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属“粗放型”。部分教师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我校生源复杂,覆盖面广,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层次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教师变动特别大。虽然实行了136910工程,但总还是“青黄不接”。骨干教师群体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发展制度作保障。
(四)部分课堂效率低下
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五)教学基本条件急需继续改善。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虽大为改善,但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但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制度相对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约束与管理的阶段。
(七)教科研没有实效性。教研与教学不够紧密,公开课与平常课两样上,差距较大;老师静下心进行教研的心态不够成熟。
(八)对写字课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书写习惯较差。
(九)超级大班现象严重,致使老师超负荷运转,学生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一)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设(包括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制度空白的地方,需要立即建立健全。另外,有些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在工作中,常常碍于人情面子,执行打了折扣,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制定出来的制度急需加强执行力。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我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教师的勤变勤换严重影响了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会议、活动太多,老师疲于奔命,心理压力大,没有职业幸福感。
(四)学生朗诵能力较差。晨读时间不充分,学生到校后大多在进行清洁大扫除,白白浪费了一天的黄金时间;课堂上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读。
(五)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不符合农村小学学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些课没有设备、没有教材,老师又没有太多的精力充分准备,学生收效甚微。
(六)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创造适应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配套条件,否则谈质量提升也只是一句空话。然而,目前我校基本建设尚未完成,对于教育教学的投资力度较小,特别是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
(七)超级大班现象严重,教师压力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德治、法治、情治”相结合,增强师生的幸福指数。
在学生层面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理念。校园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感受人生幸福的空间。教师在学校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校园应该成为让教师感受职业成就和生存幸福的场所。对老师既要注重“用”,更要注重“养”。在“用”上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在“用”中实现教师的职业成就;在“养”上积累教师的精神财富,在“养”中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
(二)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和谐、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职工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四是切实解决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坚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1)道德行为教育。在各年级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继续开展长江小学一日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坚持德育工作贴近我校学生生活。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形成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意志、兴趣、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坚定教学为主,质量第一的教育观,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教学环节实现整体优化。
一是抓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二是打造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形成个人教学风格,配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三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化培优辅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良好发展。四是注重教学反馈,精心设计作业。五是抓好教学质量的终端检测与分析。
推荐阅读:
提高教学质量调研报告3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