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制度
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制度
为做好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前和开学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湖南省教育厅制定了《湖南省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速看。
湖南省中学(中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一
开学前
1.学校应在开学前收集汇总每名学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家庭成员等信息,逐日收集每名学生的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主要活动区域疫情状况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2.中职学校应全面摸排本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地点、时间安排、工作生活环境、疫情防护措施等具体情况。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安排新的实习实训;涉及车站、机场、码头、商超、酒店、展馆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强的公共场所的实习一律停止。对在校外实习实训、暂时无法撤回的师生,要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安排,协调实习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加强日常管理,严控人员外出,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生活保障。
3.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4.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学校官网官微等平台作用,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海报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其积极配合学校实施各项防控措施,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和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5.学生应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换、处理。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
6.学生应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和公共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
7.学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到路边无证摊点就餐,防止暴饮暴食,注意食品保质期。可使用消毒湿巾对就餐的小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8.学生居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9.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病例教职员工、学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不得上班、上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学生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保证返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
10.学校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取得专业技术支持,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在卫生室(保健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1.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2.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3.学校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校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学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14.学校应配备足量的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
15.开学前一天,学校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按有关操作规范对校园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做好开学准备。
16.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二
开学当日
1.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当天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班、上学。严格入校管理,建立入校体温检测制度,进入校内的所有人员,均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
2.教职员工和学生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学生放学回到家后,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3.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教学、办公、生活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擦拭。
4.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教室、宿舍、办公室、食堂、图书室等室内场所须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每日对电梯、楼梯扶手进行清洁、消毒。
5.学校应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6.学校不组织聚集性活动。
三
开学后
1.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校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学生和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
2.在校门以及图书室、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门入口设置红外热成像仪,并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3.学校应密切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班、上学。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因病缺勤的追访工作。在学生中建立班级负责制,各班可安排专门学生协助班主任老师负责健康检测并及时向学校报告情况。对出现可疑症状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在卫生部门人员开展工作之前,学校应将可疑病例隔离在观察区域,并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与他人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学生有恐慌等心理问题,应尽快进行心理疏导。
5.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专人负责制,保持学生公寓及公共区域清洁,定期消毒,做好记录。对学生发放卫生知识手册,做好引导;宿舍出入口应安排人员查验学生信息,控制进出人流。住校学生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不相关人员。外出应规范佩戴口罩。
6.走读学生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家长接送。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学生放学回到家后,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7.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教学、办公、生活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擦拭。
8.师生传递纸质文件或资料前后均需洗手,传递时应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避免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及时洗手。
9.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10.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1.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
12.教职员工和学生就餐排队时应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进食前方可摘掉口罩并洗手。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具。延长供餐时间,错峰就餐,提倡就餐人员打包分餐回办公室、宿舍等地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人员交谈,餐后及时洗手。配餐时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13.学校应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应坚持做好课间操,适量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14.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对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加强通风(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清洁、消毒,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15.学校不组织聚集性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
16.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7.学校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充足。
18.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来源:湖南省教育厅
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制度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0”的胜利,但境外输入病例形势依然严峻,师生的防范意识丝毫不可放松。3月21日上午10:00,石家庄市第五十四中学积极响应高新区社会发展局教育处的工作安排,结合《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幼儿园、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的通知》,开展了线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活动。德育副校长庞红科主讲,全体教职员工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54中学开展线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活动
庞校长强调了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流行病学知识、常见临床表现,提醒所有老师密切关注,不可小觑。提出,健全学校组织机构,人人有责,各司其职,科学严防,是疫情期间全体师生安全的有力保障。
“两案九制”是本次培训解读的重点。
两案具体为:《春季学期防控新冠肺炎安全开学复课工作方案》《春季学期防控新冠肺炎安全开学复课应急方案》九制具体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复课、复工证明查验制度;晨午检制度。
为了落实“两案九制” 切实做好复课前后的各项防控工作,学校实行了网格化管理,由校长到主管校长,到各处室、各级部,再到班主任,到班委成员及班级小组,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科学严防,确保万无一失。
庞校长的讲解细致详实,全面讲解了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复学前后的充分准备。全体老师认真聆听了庞校长的专题培训,对科学防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制度
为指导中小学校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校园内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从组织保障、“两案”“八制”制定、防护和防疫用品储备、隔离观察室或健康观察室建设等方面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管理,特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安徽省中小学校。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一、总体原则和主要目标
1. 总体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2. 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形成联防联动的应对处置机制,规范信息统计、报告,制定返校后防控工作流程和要求,认真落实学校防控工作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
二、组织体系
1.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C 学校党委(支部)书记、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
C 学校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负责人,并担任常务副组长。
C 学校各年级、教务、团队组织、后勤管理负责人等为学校领导组成员,同时又是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人。
C 各部门负责。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成立相应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2. 成立防控专项工作组
各校根据需要,协调多部门参与,成立新冠肺炎领导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置组等。
3. 健全工作网络
建立学校—班级—学生—家庭四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网络,畅通信息,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4. 疫情报告人与报告制度
根据“责任到人”原则,明确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和报告程序。
(1)疫情报告人:学校专门指定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报告人可以是分管校长,也可以是校医或者是卫生健康部门派驻的新冠疫情防控指导员。
(2)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制度
C 内部报告
R 教职员工向学校报告人报告;
R 小学生统一由家长向老师报告;
R 中学生向班主任老师;
R 各单位汇总后均向学校报告人报告。
C 外部报告
R 学校疫情报告人分别向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实现“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R 有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等新冠肺炎疫情时,需2小时内报告。
三、“两案”“八制”建设
从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学生返校后的工作要求、师生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建立返校工作方案和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具体举措和操作规范;同时制定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学校晨午(晚)检等8项制度。
预案名称
1返校工作方案
2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3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
4学生晨午(晚)检制度
5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
6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7宣传和健康教育制度
8心理咨询与干预制度
9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
10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
各校“两案”“八制”应实事求是,突出各校特点。其中,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效度制度制定参考《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相关内容;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参考《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相关内容。
四、学校防护防疫基本防护用品储备
具备复课条件的学校,要有基本的防护和防疫用品,并按照至少2周的数量储备。根据使用情况,适时补充,保持动态平衡。
五、隔离(健康)观察室
寄宿制学校设置隔离观察室,普通中小学校设置健康观察室,以备学生、教职员工或外包外聘人员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健康)观察。
1. 隔离观察室的一般要求
C 相对独立。应选择距人口密集区较远(原则上大于500米)、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紧靠教室、食堂以及学生易到达的场所;
C 隔离分区。内部根据需要分为生活区、物质保障供应区和医学观察区等,分区标识要明确;
C 设施齐全。提供单间居住环境,并配备洗手设施,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只有共用卫生间时须分时段使用;
C 提醒标识。挂有“××学校隔离观察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区域;
C 独立粪池。隔离场所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
C 避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 通风良好。
2. 隔离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
其数量要根据学校校医室/保健室的工作能力,同时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进行采购储备。
3. 健康观察室
C 一般中小学建立健康观察室,用于有发热、咳嗽、乏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学生一过性健康观察;
C 健康观察室相对独立,不设在紧靠教室、食堂、活动室等场所,挂有“××学校健康观察室”标识;
C 通风、采光、照明良好;
C 配有洗手设施和洗手液;
C 最好设有独立卫生间;
C 通风良好。
4. 健康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
学校健康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基本配置品清单见表5。
其数量要根据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进行采购储备。
六、培训和演练
1. 培训
学校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积极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新冠肺炎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校园感染防控、密切接触者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2. 演练
学生返校前,按照健康观察室或寄宿制学校的隔离观察室暂时性接受观察人员的运行流程开展多次疫情防控演练,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依规开展科学防控。
附件1
中小学校晨午(晚)检管理和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
中小学校每日掌握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情况,加强对所有人员的晨午(晚)检工作以及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一、晨午(晚)检管理
普通中小学校实行晨午检制度,住宿制中小学校实行晨午晚检制度。学校每日定时汇总,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2. 晨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早晨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等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额头温度≥36.8℃或腋下温度≥37.3℃,后者更为准确)、乏力、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粘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黄疸、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2. 午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下午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3. 晚检
住校学生每天晚上晚自习前,由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4. 出现发热病例的应对措施
晨午(晚)检中或者在校园其他地方发现学生、教职员工出现各种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时,应立即将其转至健康观察室或隔离观察室等待,并向学校疫情报告人和校医报告,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员工家属,做好记录。
必要时联系医院发热门诊,由校医或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指导员陪同学生、教职员工就医。
5. 外来人员管理
若发现外来人员有发热、近14天到过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或者近14天有与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一律不予入校。
二、加强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
做好缺课、缺勤、早退记录,对因病缺课、缺勤、早退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
C 班主任老师负责每日登记缺课、早退的学生,追踪缺课、早退原因,并做好记录;
C 办公室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
C 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核实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信息,于当日定时上报给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有疑似新冠肺炎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C 若当日无人因病缺课、缺勤,需进行零报告。
附件2
消毒基本知识和含氯消毒剂配制
学校培训专门人员和保洁人员开展日常消毒,掌握消毒基本知识,学会配制含氯消毒剂。
一、消毒的基本原则
C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
C 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其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C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
C 75%酒精易燃,不提倡大量购置75%医用酒精;
C 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二、消毒基本方法
1. 物理消毒法
C 日光曝晒法:对图书、床垫、被褥、衣服等在日光下曝晒4~6小时,经常将被晒物翻动,使各方面都能被日光直接照射。
C 煮沸消毒法:对餐具、棉织物、金属物等耐湿、耐热物品浸没于水中煮沸,持续15~30分钟。
C 高压蒸汽消毒法:对棉花、敷料等物品,待高压锅上汽后,加阀再蒸15分钟,物品不宜过大,物品间要有空隙,使蒸汽能对流。
2. 化学消毒法
C 浸泡消毒法:对餐具、服装、被污染的医疗用品等,使用消毒剂浸没,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物品,用清水冲洗、晾干。消毒剂应现配现用,避免长期反复使用。
C 擦拭消毒法:对手机、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30分钟后,将抹布用清水洗净、拧干,再擦拭物体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C 喷洒消毒法:对室内空气、墙面、地面和家具表面等,使用喷雾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喷洒,消毒时间为30分钟以上,消毒后开窗通风。消毒人员应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将食品、衣物等物体存放好,空气消毒前须关好门窗。
三、含氯消毒剂的配制
一般选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和含氯泡腾片。
推荐阅读:
2023民办学校年检汇报材料_2023民办学校年检自查报告范文
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制度.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