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江泽民同志最近明确提出了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第一个百年目标设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事实上,在中国发展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没有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没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打折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就难以充分彰显。

  壹

  践行初心

  新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20_年实现精准脱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们党向全社会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扶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_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20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检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不断向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境界迈进。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何谓社会主义?如何建成社会主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彻底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诉求的阶段性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也经受着人民的检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具体呈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发展,特别是消除贫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摆脱贫困、共同富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理想,筑起中华民族精神丰碑。

  贰

  激发意志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多灾多难,贫困一直是压在中华民族发展中难以去除的恶魔,无数先贤志士为此做了艰苦不懈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且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显著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的历史新篇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就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在发展中既要考虑效率,更要考虑公平。新时代,党中央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高质量发展,逐渐把发展目的回归到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优越性上,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不仅让全体人民尤其是底层群体、边缘群体重获历史主体地位,唱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曲的复调,更召唤着亿万人民群众迸发出磅礴之力。说到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的不单是物质的贫穷,同时也要铲除精神的贫乏,它焕发出来的是对人的解放、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凝结为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进一步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帮助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抵御一切外来阻挠,成为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展望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一幅新的社会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中国正处于成长为世界大国的关键时期。

  有了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必将转化为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叁

  彰显文化

  文化是制度之母,它不仅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铸魂,更在经济社会转型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发挥强有力的价值感召和精神引领作用。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来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组成,文化扶贫不仅是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整个国家扶贫体系的重要内容。从摆脱贫困的根本意义上讲,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我要脱贫”的意志,更关乎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建立。

  因而,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缺失文化的助力。文化在“扶志”与“扶智”中发挥作用的程度,直接关乎脱贫的成色和质量,关乎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和脱贫成果的巩固,进而在根本上铲除“等”“要”“靠”的消极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力量,不止于解决当下现实性的物质困顿,更在于促使贫困群众精神意志的长远高昂,甚至可以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筑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意义,就是极大地凸显了贫困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贫困群众脱贫并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锻炼了他们的意志,重构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了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了他们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只有以文化激发出来的内生动力,才能巩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同时,这种伟大实践的精神力量,也赢得了社会对他们人生尊严、公平权利、均等机会、能力素质、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关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表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关键。这里的文化素质不仅是指精神上要坚决脱贫的意志品质,还包括规划未来、实现理想的能力。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充分释放精神力量,才能实现对贫困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的系统升级,实现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彻底铲除“文化贫困”的顽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种经济上的自立,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植根,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的普及,也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启蒙。

  说到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社会文明程度。这是精神激励与物质丰富的合力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更是中华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性优化。

  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更是小康生活质量的验收者,是时代的阅卷人,并在获得感中检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两个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最坚实的一环。这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对全球治理所贡献的“中国方案”。它在推动世界人民共同富裕中,构筑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同时也书写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了社会主义文化理想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

  [摘要]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从生活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理想,是一个历史和时间的概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未来十年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经过这一时期努力,中国将结束以小康为导向的发展时代,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既立足现实,又兼顾未来,在发展申坚持“一条道路”、一个“总体布局”和一个“基本原则”。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实现与“后小康”时代的发展对接。

  20_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过这一时期的努力,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从时间来看,胡锦涛这一论述表明,在离我们确定的20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剩下十年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即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即将成为过去,“后小康”时代即将到来。在这过去与未来的转换期,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小康社会发展进行重新评析,以确定继往开来的实践方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在分析小康社会本质、特征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新时期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作一些理论上的探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正确认识小康社会的本质

  在筹划“十二五”规划,推动小康社会由建设向建成转化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正确把握两个基本前提。这两个前提是:小康社会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有些什么特质?

  认识小康社会的本质,需要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来人手,当代中国的小康社会发展,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基本背景的。对现代化发展作出小康的定性要求,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基于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用是首要任务,现代化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的考量。这是从生活层面提出的一种阶段性的社会理想或者叫发展的目标导向。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在回答对方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的提问时,用了“小康之家”来直观、形象的描述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生活角度看,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从此,建设小康之家,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目标。而建成小康之家,也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终体现。20_年1月14日,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他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将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一要求,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维度延伸到与民生相关的各个领域,使小康社会发展有了新目标,小康之家建成有了时间表。而在20_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在离我们确定20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剩下十年的时候,胡锦涛又一次明确强调了这一时间。

  通过几代领导人的论述,我们对小康社会的本质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和时间的概念。从历史维度看,它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社会形态;从时间维度看,它处在由温饱有余向现代化的转化期,贯穿这一时期的主线,是以民生为导向的现代化发展;从其基本表象看,它是一种极具动态性的社会形态,随着历史的演进、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总是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准备着必要的条件。

  小康社会的这些特质,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认识和把握它的难度,但也为我们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不断推动其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依据主客观条件的改变不断调整发展目标,提供了可能。循着这一理解和认识,要把握目前在我们理论视域中的“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去为其全面建成打下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可以从历史和时间的维度出发,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几代领导人关于小康社会的相关论述,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和“十二五”规划(建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安排,从中抽象出我们将要努力去建成的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1)经济方面: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进展,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减小,生态良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2)政治方面:党的领导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民主形式丰富、民主渠道拓宽;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取得新进展;全面改革的攻坚期基本结束,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3)文化方面: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上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4)社会建设和民生方面: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趋于合理;“五有”问题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在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冲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及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核心内容的,超越了“生活型的”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就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保障、智力支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强劲的主体动力,中国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立足现实,也要兼顾未来

  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将迎来全面建成的十年倒计时。这一进程,是当代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延续,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历了从总体上告别温饱不足的时代,到小康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代,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对发展有了新期待,人们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渴望,对未来的现代化发展更是心生向往。这就要求我们在筹划未来的发展时,既要立足现实,也要兼顾未来。

  (一)“十二五”的历史方位。判断“十二五”处的历史方位,必须联系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所确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长视角审视它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段,宽视域审视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及其完成现状。这样,我们才能对其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正确认定。

  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十二五”时期处在以建设小康之家为导向的、着力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向更高水 平的和内涵更丰富的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转化期,二者正处在对接阶段,这一对接的效果,将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从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看,“十二五”时期处在小康社会由建设向建成的十年倒计时期。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重叠、机遇与挑战共存,是这一时期的鲜明特征。机遇在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民生动力,可以在新的起点上起步。挑战在于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遗留、积累的诸多问题、诸多矛盾,也已经集中的留给了“十二五”时期去攻坚、去解决。如全面的体制改革问题,必须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只有这样,下一步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十二五”时期,它既处在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建设的末期,又处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转化期。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历史时期。

  (二)目前我国小康社会的现实境况。就当下我国小康社会的实际情形观察,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与经济发展不均衡两种现象并存,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显示出极度的不均衡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程度、发展水平、发展模式还存在巨大差异,发达与不发达、富裕与不富裕、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并存。很明显,目前的小康社会经济是现代化渐进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有条件的地区和社会主体先发展,城市经济先于农村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从上层建筑看,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及其与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失衡两种现象并存。小康社会还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深刻变动期,经济体制改革先于其他体制改革并取得成效,但还没有进入“十二五”即将进行的包含“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的攻坚期。这一时期的发展,空间大,难度也大。从民生方面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与现实当中不发达或者说落后的社会生产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生活要求两种现象并存。民生建设发展正处在由生活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转化期。这一转化期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期重叠,变革的消极结果,将对这一转化的顺利进行产生制约作用,因而要完成这一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上述的分析,至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小康社会建设获得了大发展,但从现实来看,发展实际上是在失衡的状态下前行的,平衡的压力大,体制机制的阻力更大。这样的现实强烈地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小康社会推进新的发展阶段。其次,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的黄金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旨的小康社会建设,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了民生的改善。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全面改革攻坚下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已有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新时期的小康社会发展,必须寻求突破,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发展规律使然。

  (三)新时期的小康社会建设要面向未来,开始与“后小康”时代的现代化进程接轨。在“十二五”即将开始的时刻展望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这一自信,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发展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来自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发展有强大的总体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的时候,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去规划、去迎接“后小康”时代。从1978年到20_年,我们用“小康之家”作为现代化发展的牵引,凝聚了人心、积聚了力量,推动了现代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现在,我们需要为“后小康”时代的发展重新设定一个社会理想,让它像“小康之家”一样成为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导向。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蓝图,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发展的论述中,从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看出端倪。但从现实来讲,未来蓝图的真正形成,更取决于今后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结果。因为任何科学理论和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十二五”开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不但对能否全面建成意义重大,而且对未来的中国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不但承担着完成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所确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发展目标的任务,而且也承担着奠基下一步发展目标的未来使命。因此,筹划这一时期的发展,不但需要立足现实解决问题,而且也需要面向未来对这一时期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行动的展开创造有利条件。这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未来的召唤。这一命题,需要我们现在就开始着手破解。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取向

  全面建成小康的核心理念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未来的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以实现经济发展确保财富数量、政治发展协调财富分配、社会发展确保财富质量、民生改善确保财富价值。这一小康社会发展逻辑的顺利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未来的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和实践原则。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即将开始的小康社会建设是在过渡时期进行的,有承前启后的意味,我们必须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前瞻性地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接轨,这也是理性确立下一步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限制性前提。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小康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内在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由建设向建成转化,实现小康时代向“后小康”时代转化的根本路径依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涵,胡锦涛在20_年中共十七大上作了完整的阐述。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这条发展道路,是总结当代中国建设发展经验教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现代化进步的发展道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体制 改革为动力,不断依据现实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制定适宜制度规制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在实践中找到的和今后必须坚持的正确发展道路。

  把握这一道路的科学内涵,关键在于深刻把握一条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和一个基本原则。然后,我们才能从中抽象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体系和行动逻辑。这一战略体系,由依次渐进的三个层面构成:首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改变,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关键是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这条道路。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基点,或者叫轴线,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通过上述分析,未来的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高党认识和驾驭小康社会建设的能力;二是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环境;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创造物质条件;四是加强社会建设,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人手,解决民生问题。由此来看,党领导人民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治理国家,推动现代化发展,是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行动逻辑和实践线索。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一个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全面发展。如果用一个坐标系形象的描述,那么,在这个四位一体的坐标系中,人民的生活就是坐标系的原点,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就是四条发展轴线,四者形成的坐标平面高度,就是民生的幸福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这“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长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须坚持这一总体布局。

  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发展的重点。因此,“十二五”期间,在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时,我们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又必须兼顾“十二五”发展的重点。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适当安排:(1)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形成生产全面发展、生活共同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格局,以应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以及可持续发展受制约的现状,

  (2)在政治方面,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要坚持依法治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以满足现代化发展对党的领导能力、对民主、对法治的要求。

  (3)在文化发展方面,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解决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智力支持问题和共同理想问题。

  (4)在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方面,要不断完善社会整合机制、社会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花大力气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有所突破,以应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相对短缺,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突出,人际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民内部矛盾开始增加并更加复杂等问题。

  (5)在改革开放方面,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全面改革攻坚。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尤其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发展需要的问题,在“十二五”时期,要加大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力争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要积极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复杂国际局势,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实现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是20_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20_年以后,胡锦涛先后两次谈到了这一问题,并赋予了它以明确的含义。20_年9月16日,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从胡锦涛的论述看,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其科学内涵包括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和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增长共享两个方面,实现这两个方面连接并促使其前进的动力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增长理念和增长实践的与时俱进。这一新的发展理念,是“十二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因为进入“十二五”,中国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未来,需要破解一系列两难命题:在发展目标上,要处理好短期增长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积累与消费问题上,要处理好国强与民富的关系;在城乡融合问题上,要处理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要处理好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在利益分配问题上,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在世界和谐发展问题上,要处理好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等等。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两难问题,其形成都有错综复杂的原因,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诱因,那就是发展缺少了“包容性”。而要破解这一难题,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包容性增长。

  具体来说:(1)要把握发展的平衡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包容”。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2)要缩小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包容”。要确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3)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人际之间发展的“包容”。要采取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在初次分配方面,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二次分配方面,要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公平。(4)要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社会政策,体现社会的“包容”,政府除了发挥其经济职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之外,要把主要工作聚焦在社会建设方面,把精力和资源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方面上去,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职责,以弥合市场机制的缺失和不足。(5)要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实现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包容”。要坚持既定的、长远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也要从实际出发,确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不断解决现实发展阶段中的各种问题,以实现二者的兼顾。(6)要坚持和谐世界的理念,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实现国外发展与国内发展的包容。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教育改革中还存在着培养方式上共性过多,素质教育形式化,教育评价体系机械化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等教育改革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今后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做出了一个历史判断:今后一二十年是我国发展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判断,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较“总体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把教育的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探讨高等教育如何把握目标定位,如何通过切实的努力,尽到自身的职责,发挥好特有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

  1.树立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的教育理念

  资源种类是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依据,农业经济社会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工业经济的主要资源是资本,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是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因此,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首先必须转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土地、厂房、资金、自然资源为主要资源的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优先开发,才能使潜在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2.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就不能进步,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的创新精神尤显不足。当然,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不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不能够进行创新。但是继承之后,并非就自然而然地能够进行创新,如果不处理好,还会妨碍创新。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把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

  3.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①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智力因素,但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那些智商高的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生活中并非都是成功者,最新的研究发现,成功的原因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一般来说,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积极探究问题的心里取向,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方向上来,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4.树立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我党总结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教育的总要求,在十六大报告中把“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这也是我党在重要文献中首次使用“学习型社会”和“终生学习”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概念,这并非偶然,而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流而做出的战略选择。综观当今世界,构建终生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主要对策。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生学习的教育制度。

  二、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方式上共性过多,忽视了人的个性化发展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培养出的人才是统一规格的“标准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创造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来实现,而更多的是通过创新,通过生产有特色的产品来实现,反应在对人才的需求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自发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快速适应性的品质。?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尊重学生个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改革的许多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但由于社会本位观念的惯性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形式上虽然给了学生一些选择的自由和参与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勇于高扬个性教育的旗帜,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选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菜肴”,寻找到最适合自己成长成才的途径。原因在于,改革者在设计方案时,考虑更多的仍是社会的需求或学校的规格,并据此设置专业,设计学时、学制,制定大纲,提出要求。

  2.素质教育形式化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对曾经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正本清源。为了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各高校在改革中都出台并实施了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在于许多学校的改革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即把改革的这些措施和活动作为一个项目、一种程式来做,或者仅仅当作一种手段和工具,而没有当作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许多高校出台的素质教育计划,几乎都是建设几个素质教育基地、举办一些素质教育报告、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

  3.教育评价体系机械化

  近年来,在对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但总的说来,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从学生的规模、师资队伍数量、科研经费数量等方面打分排名;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还是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细化为若干方面,每一个方面量化打分,或者计算积点。这种机械化、教条化倾向,折射出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仍没有摆脱传统的质量观。其导向必然是使学校失去办学特色,学生失去鲜明个性。常见的情况是:教师为了达到指标的数量和档次而疲于奔命,忽视对学生的交流与辅导;学生则为了分数费尽心机,不惜牺牲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总之,这种裁减特色、削减个性的质量观和评价制度,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导向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相悖的。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

  1.发展高等教育服务产业为社会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基本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强烈需求和现有教育供给(服务)数量、类型严重不足,质量、效率严重不适应的矛盾。?③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光靠政府所能提供的资源是难以解决这个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在于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在过去那种一元办学体制下,无论是外延式还是内涵式的发展道路都不能保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④因为,按照传统的办学思路,不可能真正解决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高等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光靠政府的投入,即使是富裕的国家也难以承担,何况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那么有没有一条在国家不增加投入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发展教育的路子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改变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新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确切地说,就是把高等教育的某些部分按产业的方式来运作,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扩大教育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事实上,在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当中,我国95%以上的行业和产品已实现了供需平衡或供大于求,形成了消费需求的买方市场,唯有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强烈需求,在教育消费供求关系中仍为卖方市场,这就为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极为难得的机遇。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服务按产业方式运作的成功案例也为我们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提供了现实依据。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用“市场和市场有关的各种力量”,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的高教系统和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⑤英国政府通过多渠道筹措私人资金,大规模增加教育出口服务,走出了7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时期教育经费紧张的困境;日本和韩国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主要是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⑥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问题。素质是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内化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品格,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三个方面。?⑦世界上许多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靠人力资源的开发而致强、致富,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二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不再认为智力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事业的成功还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例如与人合作、自我激励的本领,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等。中华民族能否在21世纪胜利地迎接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挑战,能否全面实现党中央所绘制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最终取决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3.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要确保高等教育改革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服务,必须以新的质量观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分层分类的符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制度。对高校的评价,要充分认识不同学校拥有的不同办学历史、发展目标、任务和职能,确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鼓励大学办出特色,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对教师的评价,应弱化奖惩性、甄别性的评价功能,增强发展性的评价功能。实践证明,基于结果的奖惩性评价对激励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作用非常小。对于学生的评价,要用持续发展和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采用更加开放式的评价制度,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例如:对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的评价,要注重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提高。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学生某些能力上的特殊发展予以承认,这样才能使各类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和潜能,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性人才。

  4.完善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提供条件

  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克服矛盾、突破束缚、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继续教育则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广大民众继续教育的需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提供条件。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推荐阅读:

  2024年艾滋病主题宣传季活动方案

  政治站位还不够高缺乏大局意识范文(精选3篇)

  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党员个人查摆问题清单6篇

  依法治国党课讲稿

  在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存在问题范文三篇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共同开拓讨论稿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