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5篇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篇1】

教学内容:

用数学9加几

小学数学第一册101页,102页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2.过程性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

(1)放录音(合唱)

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列式、板书:9+5

(4)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

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图

(2)小组合作,要求

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③怎样列式?

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三、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篇2】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学具准备:

场景图,复习和练习用卡片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利用画面上的比赛及观战的学生等,让他们理解9加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9+()=10”,指两名小学生口答。

2、口算:9+1+29+1+59+1+3

二、新课谈话: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图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A点数出结果。B、接着数,数出结果。C、用“凑十法”算出结果。D、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6

(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四、练习

做练习十七第1、2题。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手偶“小猴灵灵”,教师表演并配音:小朋友,我是小猴灵灵,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9个桃(实物图),再从袋子里随便取出一些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取了几个桃)会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1、9+2、9+3、9+4、9+5、9+6、9+7、9+8、9+9、9+10(有顺序地排成一竖排)

小猴灵灵: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揭示课题:9加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看一看:小猴灵灵也取出了一些桃,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取的?(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4。

(2)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说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能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算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数一数。

②9+1=10,10+3=13。

③4+6=10,10+3=13。

④10+4=14,14-1=13。

……

学生每说出一种算法,教师便追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

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说明:为了不使交流流于形式,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学生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方法的异同,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

(4)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以后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

(2)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3)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3.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插图,提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共同评议。

2.“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桌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拿出数字卡片,照“想想做做”第4题的样子把卡片排在课桌上,同桌合作口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将得数板书在新课引入时列出的算式后面。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说明: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

6.自由练习。

请学生当“小老师”,出有关“9加几”的算式考其他同学。

随机追问:你想请谁回答?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说明:将提问、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充分的学习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9+1+5=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

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9人与女生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

(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加几)我们已经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习二十第1题。

(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做练习二十第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凑十法”,一年级上学期“9加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口算9加几,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棒2捆(10根一捆)、做题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口答.

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5可以分成几和几.

2、口算

9+1=()9+1+2=()9+1+5=()9+1+3=()

二、出示目标。

三、探究新知。

小红去超市买东西,买生活用品花了9元钱,买其他的物品花了3元钱,一共花了几元钱?

9+3=()

用摆小棍的方法计算得数。

因为9+1=10,所以算9+3可以先把3分成1和2,9+1=10再加2得12。利用凑十法。

归纳“9加几”的凑十法方法:

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四、巩固练习。

课本上第98页做一做第一题,先说做法,再动手圈圈,计算出来。练习十七的第1题、第3题、6题(找朋友)

五、口算。

观察:9+1=9+2=9+3=9+4=9+5=9+6=9+7=9+8=9+9=

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1、第一个加数都是9

计算,引出课题“9加几”

2、得数个位上的数字比第二个加数少1,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学期“9加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想到1+9凑成10)

六、练习。

出示卡片9+()=169+()=129+()=149+8=()

综合能力:姐姐过生日时,一口气吹灭了9根蜡烛,还有4根没熄,你知道姐姐是几岁的生日吗?9+4=13

七、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动手、动脑、动口研究了“9加几”,学会了“凑十法”,找到了其中的规律。现在都能很快进行口算了。瞧,我们学习的“凑十法”多有用啊!聪明的孩子,你能不能试着用“凑十法”解决“8加几、7加几”呢?请小朋友们课后一起研究一下吧!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9+3=12

提示:用凑十法计算简便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去超市买东西,提出要花的钱数,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调整了教材的呈现顺序,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师出示小黑板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得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教师通过9+3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凑十”的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二、口算,引出课题《9加几》

本节课我们将例1、例2融为一体,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程呈现得很自然。这样处理,完成了教学的必要环节,但又不拘于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总之,在整堂课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造自己。我会继续努力、进步!

推荐阅读:

  幼儿园新学期升旗方案

  初中奖学金申请书优秀范文

  小学总结格式

  个人实习报告(大学生版)

  员工岗前培训心得600字

  红领巾奖章二星章集体主要事迹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9加几》数学教案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