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10篇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1】

中华民族——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为国而抛头颅的中华儿女,在历史的画卷中,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记得八岁那年,爸爸到书店里,为我卖了一本名叫《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书,我获至如宝,马上掀开书就读起来。这本书主要讲了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俘,敌人对她实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酷刑。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32岁。

赵一曼,这个让人看了忘不了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是啊,在与敌人抗争时,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先后牺牲。中国人,是不屈不挠的,不屈不挠也正是中国人的个性。

想想现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不会再听到硝烟弥漫的炮弹声;不会在恐惧中生活,听到的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愉悦的歌声和欢快的笑声。当我们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用先辈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站在操场上,面对庄严而肃穆冉冉升起的国旗时,唱着朗朗上口的国歌时,我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地更加美好而奋斗。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2】

《抗日英雄小故事》里主要讲了抗日英雄为了建立新中国,打跑鬼子,英勇献身的事迹,里面有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二小引日军。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每当听到这首歌,大家都会想到王二小。那天下午,王二小在放牛,这时几个鬼子走来让王二小带路,二小见这几个日军不怀好意,带着一大队人马,就打算让这些鬼子引入我军的埋伏圈。走了一会儿,日本鬼子跟踪二小走进了我军事先埋伏好的山沟。忽然,四处枪响,杀声冲天,鬼子大败,日军首领大为恼火,打死二小,二小牺牲,复仇子弹,到处乱飞,日本鬼子,节节败退。像二小这样为国为民,牺牲自己,打败鬼子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革命先烈们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呢?因为他们为了我们这些晚辈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不再受到这些日本鬼子们的侵扰,着手建立强国。所以我们这些晚辈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开创未来,努力学习,回报前辈和祖国,决不可以辜负前辈们和祖国的希望!应该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打造得更强盛!在这的九十大寿里,我还想说:老师和父母把无数的心血倾注在我们身上,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回报老师、父母和祖国!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3】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20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__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4】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县人。1913年加入冯玉祥部队,因作战勇猛、履立战功,从士兵递至军长。在日军入侵中国时,他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主张,而遭嫉恨,并于1934年11月24日被蒋介石下令杀害,时年39岁。我读了他的事迹感想很多。下面我主要写两点:

一、吉鸿昌是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伟大的爱国者。

__多年前的中国,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开始侵略我国和蒋介石政府“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时代。那时,蒋介石只想消灭红军,而不去抗日,于是要他手下的军队“围剿”红军。吉鸿昌坚决反对主张“枪口不对内”,结果被解除军权。在以后几年中,他积极宣传抗日,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冯玉祥一起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把日本赶出察哈尔;他还变卖家产,一次就捐出六万银元支持抗日部队。这些事反映出吉鸿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在战争年代我们就能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英勇奋战;在和平年代,我们就能为艰苦奋斗为祖国的富强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因此,我们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永远都要认真学习吉鸿昌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吉鸿昌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不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且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反对任何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吉鸿昌在刑场上,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在这首诗里,吉鸿昌对没能战死在抗日战场上,而做了卖国贼的刀下鬼,深为遗憾。他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是无罪的,因此在就义前,他提出,决不跪着死和死后决不爬下,所以不能从他背后开枪,只能对着他的脸开枪,这表明了吉鸿昌决不屈服于日本外来侵略势力英勇地大无畏精神。现在,日本的右派势力,妄想复活日本军国主义,我们要坚决反对,并学习和继承吉鸿昌的这种精神,为反对任何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吉鸿昌将军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5】

《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步。它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前15年俄罗斯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生活画面。

名称的主要信息是,1805年,法俄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罗斯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仍然安静悠闲,社交舞会像往常一样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成为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从前线出发。他希望这场战争能给自己带来荣耀和荣耀。在奥斯特里,他参加了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那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塔。感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时,安德烈冲到沙场院,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突然意识到死亡是生命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起,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了尽头。

与安德烈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位英雄彼埃尔是一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轻人。他继承了相当大的遗产,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关注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嫁给了他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彼埃尔意志薄弱但向往梦想的道德生活,在荒淫的贵族中屡屡受挫。在战争中,彼埃尔组织了民团,并经受了战争的考验。后来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深深打动了他。在俄罗斯人民的打击下,法军崩溃了。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恢复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娜塔莎则成了贤妻良母。

这个名字再现了当时史诗般壮丽的社会风貌。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6】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和别竺豪夫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初15年的俄罗斯历史,描绘了各阶层的生活,是一部恢复当时社会风貌的宏伟史诗。

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雄伟、宏大、复杂的结构和严谨有序的布局。托尔斯泰以一天的才华,在战争与和平、心理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游刃有余,主次分明,独具匠心。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刻画准确细腻,风景如眼前。虽然是19世纪的小说,但流传至今却没有隔阂感,流露出对人性的同情心,穿越时空背景依然动人心。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比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争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和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走出窗外,看见皮埃尔穿着邋遢匆匆走过,便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地说了几句话,皮埃尔看起来很粗心,因为他痴迷于娜塔莎,研究了自己的处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告别:“明天,不!再见,再见。然后停下脚步,落在马车后面。娜塔莎把头伸出窗外好一段时间,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种异常感动了我。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很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但我仍然能感受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尤其是皮埃尔说:“明天,不!再见,再见。”更有价值。他似乎觉得这种分离永远不会再见到娜塔莎,战争会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他说了这样一句看似不经意却极其痛苦的话。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7】

这本书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华西里四个贵族的家庭生活展开。它记录了1805年至1820年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与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俄罗斯之间的战争,赞扬了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书中描绘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内向、意志坚定的安德烈,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直言不讳,情绪敏捷,缺乏实际活动能力,注重追求道德梦想;女主角娜塔莎是一个情感丰富、充满活力、热爱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也被赤裸裸地描绘出来,并被无情地鞭打。

其中,有两个角色极其耐人寻味,他们的性格变化很快。彼埃尔·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和社会界的宠儿。彼埃尔获得遗产后,一开始贪图享受,后来致力于慈善事业,最后想当兵打仗。娜塔莎·罗斯托夫公爵的女儿最初喜欢保尔·康斯基的儿子安德烈,后来爱上了阿那托里,最终嫁给了彼埃尔。

《战争与和平》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比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争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走出窗外,看见皮埃尔穿着邋遢匆匆走过,便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地说了几句话,皮埃尔看起来很粗心,因为他痴迷于娜塔莎,研究了自己的处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告别:“明天,不!再见,再见。然后停下脚步,落在马车后面。娜塔莎把头伸出窗外好一段时间,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战争与和平让我第一次意识到生命是多么珍贵!和平是多么重要!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是多么幸福啊!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8】

有人说托尔斯泰画了一头大象,少数人看到了鼻子,更多的人什么也没看到。《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托尔斯泰也是一个伟大而迷人的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我读这本书,我总是觉得我能读到新的东西,这也是著名的魅力。

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展示了19世纪初欧洲不可战胜的拿破仑,开始将他征服的目标指向俄罗斯,以此背景引发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

这本书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的兴衰投射到战争与和平的背后。除了描绘错综复杂的人物命运和历史场景外,托尔斯泰还详细描绘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这些人物的悲欢离合和琐碎的生活,丰富了小说的骨架,阅读笔记。编织成生动逼真的历史画面。他将战争与和平、军队与社会、上下层结合起来,展现出壮丽的时代风貌,人性和灵魂在内外环境的双重因素下不断变化。托尔斯泰把很多东西寄托在他的角色身上,包括世界上最深的感情和同情心,从而表达了更广阔的精神和永恒。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这不是一个传奇,不是一首长诗,尤其是一个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要表达和表达他想要表达的信息的一种形式。”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作为一种形式,它远不如内心的灵魂重要。它给人们带来的往往包括一切事物所遵循的真理、生活的灵感和精神慰藉。

因此,读完这本书后,我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活着的人和他们的心在战争和平的转变中。它传达了人类探索生命的意义,甚至是一种能带来哲学启示的精神活动。呼吁我们处理自己内心的现实,思考和感受生活。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9】

读《战争与和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但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这部作品的深刻含义。

第一次读《战争与和平》,唯一吸引我的就是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托尔斯泰——将故事安排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和谐的宴会和混乱的战争场面交替呈现,但整个故事仍然有序和混乱。托尔斯泰似乎可以自由地描述困难的场景,无论是宴会、舞会还是战争。每一次阅读,总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他用简洁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人物的性格心理。在他的作品中,字里行间总是表现出朴素却与众不同,从而创造出他作品的独特性。

再次仔细阅读《和平与战争》,渐渐地,我发现它所涉及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思想体系,这也是托尔斯泰思想的结晶。托尔斯泰一生都在思考和探索,环境的变化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信仰不断变化。在和平完美的环境中,他追求善与美;在处理残酷的战争时,他的思想再次经历了洗礼,他把完美的情感屈服于战争的现实。然而,不变的是,即使是战争,他的心仍然关心更广阔的精神和永恒。关于精神和永恒的问题,他多次借用皮埃尔和安德烈的大脑来探索,并通过他们的谈话来讨论。

作为一名思想家,托尔斯泰也有矛盾和犹豫。他的思想逐渐成熟,就像战争与和平的小女孩一样。经过几次所谓的感情,他成了一个不修边幅但更成熟、更冷静的母亲;随和善良、没有贵族架子的皮埃尔,有私生子成为继承人,从不敢爱到婚后幸福的丈夫,更有责任心和责任心;安德烈冷酷聪明,但缺乏宽容。感情失败后,他死于战争。死前,他也得到了彻底的醒悟。

事实上,思想的产生和提高,是需要磨练的。作为贵族,托尔斯泰鄙视贵族的腐朽享乐,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的意识形态意识使他意识到世界的不公平。他希望帮助农民和其他下层阶级,但他不能得到农民的信任,也不能得到世界的理解,甚至他的家人也与他疏远。托尔斯泰不愉快的经历似乎是实现他非凡思想的关键,也实现了他的许多文学巨人。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篇10】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在长江赤壁一带发生了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自从诸葛亮舌战群儒,孙刘两家联军共抗曹操之后,赤壁之战正式拉开帷幕。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三江口一战,曹操败回,派蒋干劝周瑜来降。周瑜反将假消息借蒋干之手传给曹操,曹操信以为真,斩了张、蔡二人。曹军本就没什么水军头领,斩了张、蔡可谓是雪上加霜。接着,周瑜打黄盖,演苦肉计,又借蔡中、蔡和之口报与曹操,为后来黄盖诈降做铺垫。

再后来,闞泽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质疑他“如何不明约几时”,闞泽却从容回答:“背主作窃,不可定期。”曹操正疑惑之际,又得蔡中、蔡和之报,但还是不放心。便又派蒋干去探听实信,可他还没说几句话便被带到西山歇息了,他正在外面散步的时候,发现了庞统,便带他去见曹操。庞统给曹操献计铁索连舟,曹操信之。最后,诸葛亮借来东南风。黄盖带领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离曹营二里之处,点火。火借助风势,冲向曹营。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最后撤退。

赤壁之战中,孙刘两家在强敌进逼的时候,结盟抗击曹操。要知道孙刘联军只有五万军队,而曹军则号称八十万大军。周瑜也是结合曹军的两个弱点,才能成功的。其一,曹军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其二,曹操性格多疑。他也是凭借这一点,才让曹操杀了张、蔡二人。所以无论是比赛还是战争,都需要依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赤壁之战中,曹军在人数方面是很占优势的,可周瑜却赢了,那是因为他很有智谋。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是不能单凭武力解决的,我们要向周瑜那样动脑子,用智谋解决。有道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推荐阅读:

  有关法制安全的主题班会

  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及经验总结

  公司员工的表扬信通报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简洁版

  促销活动方案范文

  学校五一劳动节国旗下讲话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战争故事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