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精选5篇)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月25日在京举行,伟业功成,映照百年大党不变初心,让我们一起了解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先进事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篇1】

40多年来,他和学生们获得了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有400多种,占世界已知黏菌数的2/3

“当时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差,但是,老专家们经历十年浩劫后依然醉心科研、报效祖国的热忱深深感染了我。”20世纪70年代初,吉林省植物保护站组织专家重新修订《病虫害防治手册》,李玉受邀承担全书彩图的绘制工作。为准确描绘病虫害的形状,生动体现其科学内涵,李玉虚心向植物病理学家白金铠等老专家请教,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他还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78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制度得以恢复,李玉成为吉林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菌物学家周宗璜。

然而,李玉即将毕业之际,周宗璜因病逝世。临终前,老先生嘱咐李玉,一定要把菌物研究继续下去。那时候李玉才得知,世界上已发现500多种黏菌,但没有一种是中国人命名的。这成了周宗璜先生一生的遗憾。

“老师,您放心。我一定把菌物研究坚持到底!”硕士毕业后,李玉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毅然留校任教。自此,他真正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与创新之路。

40年来,李玉几乎年年出去考察,深入人迹罕至的地方采集优良菌种,制作新的菌物标本。

“在野外遇到蛇是常事。最可怕的是有一年,在太白山上,看到脚下冒着热气的动物粪便,也没有特意想什么,继续往前走,几分钟后,发现清晰的熊掌印才意识到自己的险境……当时那种惊恐,难以言喻。”李玉回忆道。

20_年之后,李玉连续几年抽出时间,带着学生和俄罗斯的同行专家一起沿着乌苏里江进行生态调查,从海参崴走到犹太州,在中国沿着乌苏里江的虎林、饶河、抚远上行。“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一方面是那里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另一方面是想让俄罗斯科学家明白,尽管很多物种是欧洲人命名的,但很多物种及其独有的生态习性,是中国特有的。”李玉说。

20_年7月,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中,李玉和几位弟子沉醉于难得的“菌物世界”,浑然不觉他们已身处险境,瞬间就被突如其来的蚊群叮得体无完肤。“那一刻,蚊群就像一股股龙卷风呼啸而来,我们甚至无法呼吸,蚊群直往鼻子、嘴里钻。”

20_年夏天,刚读研二的谢孟乐第一次跟随李玉做野外调查。“那天上午,我们在人烟稀少的山路上驱车颠簸四个多小时才到达祁连山脚下,本以为老师会休息一下,结果他带着大家直接登山……”那天,谢孟乐第一次目睹了70多岁的李玉整个身体趴在地上,只为把蘑菇生长环境拍好,“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坚信榜样的力量,像李老师一样,只要抱着对新知识、新物种、新的种质资源的渴望,就不觉得野外工作有多苦多累。”20_年,谢孟乐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有了更多机会跟随李玉野外调查。

在超负荷、无规律、充满艰辛的工作中,看似红光满面的李玉,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可避免地出现状况,尤其是他的血压一直居高不下,难以忍受的时候他就悄悄住进医院,稍有好转就又出现在采集现场。

“只有生活的单调,没有思想的单调;只有寂寞的环境,没有寂寞的人。”李玉曾用这句话诠释他为黏菌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决心。20_年,李玉的小孙女出生,他给取名为“沐洱”,取“木耳”谐音。“沐洱”二字,寄托着李玉对食用菌事业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食用菌事业发展的无限期待。

作为黏菌科研领域的拓荒者,作为菌物世界的守望者,李玉在饱尝艰辛的同时,也收获了无限喜悦。40多年来,他和学生们通过菌物资源调查,系统开展菌类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等基础研究,获得了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有400多种,占世界已知黏菌数的2/3,发现新记录菌种148个,命名36个黏菌新种,他因此成为世界上以中国人名字命名黏菌种名的第一人。

他率领研究团队制作出全球98%以上的黏菌分子生物学标本,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食用菌多组学数据库,率先对黏菌纲中所有的重要科、属、种进行了超微结构、个体发育、化学成分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系统学观点,使我国黏菌研究跃居世界前列。这些基础研究不仅保护了种质资源,挽救了一批濒危物种,更为进一步评价、利用、开发新的资源奠定了基础。

20_年,李玉被俄罗斯农科院聘为外籍院士;20_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第一位“蘑菇院士”;20_年,荣获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篇2】

百折不回,山洼里种下致富果

走进下庄村,一条标语赫然入目:“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靠着这股精神,下庄人告别了交通闭塞,同样靠着这股精神,下庄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闯敢试、大步前行。

路通之后,不少村民去了外地务工,收入有所增长,可是村里的产业发展缓慢,“穷根”还是没拔掉。

“我的父母都是党员,母亲以前经常教育我,有事莫往后躲,要往前冲!村里的事,我必须要站出来。”毛相林说。

下庄村土地不少,但传统种植的就是玉米、洋芋和红苕,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成了毛相林花费力气最多的事情。

先是种漆树,辛辛苦苦把树苗栽下,没成想气候不适合,第二年树苗全枯死了。后来又养过山羊、桑蚕,都不顺。

毛相林憋着一股不认输的劲儿,外出考察,请教专家,与村两委共同商量种植脐橙。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毛相林先在村民大会上作检讨,然后承诺自己先种几亩,大家看看效果。

这次毛相林一点儿不敢大意,他带着儿子去学习,试种成功后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这几年,下庄的脐橙年年丰收,每年能给村民们带来200万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下庄村水果种植面积近千亩。水果种成了,毛相林又带着大家发展乡村旅游。

激励后人,不忘身上的责任

20_年通路以后,全村有130多人外出上中学,30多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也有新期盼:“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来,用学到的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

“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毛相林上门劝说准备外出打工的毛连长。亲眼见到家乡的变化,毛连长放弃了外出的计划,决定留在村里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已有一半选择回来了。”毛相林告诉记者。

随着乡村旅游的启动,下庄村的村容村貌也变了模样。20_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20_年,陈列馆建成开放。

来自重庆云阳县的退休干部孙先明带着家人来参观。“我们感受到一种不甘贫穷、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很受感动。”他说。

说起当年修路的事情,毛相林总是饱含深情。“不敢忘了身上的责任,绝壁上的路修好了,致富的路还得继续往前蹚!”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篇3】

作为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非常了解农民的疾苦和祈盼

1944年,李玉出生于山东济南,在这个齐鲁名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62年,李玉高中毕业后考入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

“那时候,植保系的专业考试都是一个个学生单独考,老师准备100个问题,学生随机抽取问题回答。”读大学时,李玉一直都是全优生。因为排名第一,老师总是让李玉第一个去考,他往往比最后一个参加考试的同学早两三天。“大学时的笔记到现在还保留着。那时候我时常整理笔记,每一页还做提纲挈领的批注。因为每一次考试都相当于提前答辩,很有挑战性,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王清和老师教病毒,严芝学老师讲农病,孙少轩老师讲昆虫……”李玉忘不了读大学时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当年大学老师执着、严谨的学术精神。

李玉清晰地记得,有一天山东农学院党委书记华山主持召开全校大会,讨论学校的远景规划,强调要大力培养农学专家。那时候,坐在台下的李玉默默地想:将来,我有没有可能成为农学专家中的一员……

然而,大学毕业后的现实似乎与李玉的理想相去甚远。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的第二年春天,李玉被分配到吉林省最西部的小城白城工作。

“越往北走越荒凉啊,最后路边连一栋像样的房子都看不到了。那一刻,背井离乡的感觉油然而生。”李玉笑着谈起往事。当时,被分配到边远地区的学生,可以从学校领取15元路费和一件军大衣。李玉就是穿着这件军大衣,一路颠簸来到白城。

那时候的白城气候恶劣,十年九旱,春秋风沙肆虐,盐碱成片。人们都要戴上围脖、风镜、口罩才能出门。一到深冬,滴水成冰,冷得让人不敢伸出手指。艰苦恶劣的环境,没有让李玉退缩,他坚持下乡指导生产,在公社蹲点搞实验。

修水库、建大坝、运土、拉车……虽是农科所技术员,但脏活、累活李玉样样都干,一年有200多天在乡下。忙碌的时候,李玉带领知青干活,知青们两班倒,李玉却经常连轴转,有时两天两夜都不能合眼。

在白城,善友大队第四小队是典型的贫困村,社员每年都吃返销粮。李玉在那儿办起了农业科学实验站,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技术,把过去的大垄旱作变为畦田平播密植,通过增加植株和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在以水田为主的红石岭大队,李玉建议,将大水漫灌、秋天起垄的传统习惯改为秋冬灌水、春天起垄,平播后再起种,结果保苗率大大提高。这些技术革新,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普遍欢迎。

那时候,李玉是白城农科所最年轻的技术员,各方面都十分活跃。所里搞设计、办展览、写美术字、拍照、购买图书等,他都主动承担。他还作科普讲座,在全地区普及种植技术。

“我和那里的农民、知青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历练。”白城十年,为李玉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李玉非常了解农民的疾苦和祈盼,因而,他也特别推崇“为国为民,匹夫有责”的人生境界,并且坚持身体力行。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篇4】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三峡库区重庆巫山县,沿着大巴山深处狭窄的盘山公路蜿蜒走完8公里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开凿的这条“天路”,到达竹贤乡下庄村。

“我们下庄人脱贫了,物质基础好了,精神思想也要上来;我还要带领大家过上物质与精神都富有的新生活!”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说。

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曾经全村人都住在大山深处,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

1995年毛相林担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村民“天堑修路”,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战天斗地的脱贫致富之路,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1997年,我决心修路,带领村民走出贫困。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挖出一条路,村民都说我疯了。”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毛相林没有泄气。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他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我们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他反反复复和村民打嘴仗、掰起指头算细账,最终大家达成修路共识。

全村青壮年,不分男女,全部带着工具和干粮上工地,分路段施工。村民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吃住都在山洞里。毛相林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曾经有一次,毛相林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次年8月,26岁的村民沈庆富被峭壁上落下的石头砸中头部,掉下悬崖,不幸去世。一个月后,36岁的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到300多米的深沟里……两个月,接连伤亡两人,毛相林内心动摇了。他再次征求大家意见,路还修不修?“修!”黄会元72岁的父亲黄益坤第一个站出来,其他村民都高高举起手臂。看到村民的决心,毛相林发誓一定要将这条脱贫路修通。

到20_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一条8公里长的崖壁出行“天路”。

“天路”改变了下庄人的命运。下庄村与竹贤乡场镇的距离由过去的一天缩短为1小时车程。“光修路还不够,村民更盼着脱贫致富。”

毛相林带领村民边学边干,听说漆树行情好,他就带领村民在村里种植2万余株漆树,却由于气候不适未能成活。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都失败了。毛相林不服输,“一定要走出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听说周边乡的柑橘和西瓜种得好,毛相林带着村民前去取经……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南瓜、芝麻、小麦等农作物,配套开设了厂房,加工麻油和麦子面条,使下庄村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

同时,他还请来农业专家对下庄村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翠李、西瓜等产业。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还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如今,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20_年,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20_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

借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时机,毛相林又积极争取乡里支持,打造旅游景点。目前已完成一期19栋34户民宿改造,二期65栋79户民宿改造正在规划设计。如今,许多人慕名前来寻访下庄“天路”,感受下庄精神。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篇5】

2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此次脱贫攻坚表彰,既是对之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一项接地气、树导向、得民心的活动。每一名获奖同志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他们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是困难群众的朋友家人,这群人肩上扛着三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品味不懈奋斗的“金字招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当一以贯之地坚持。回望来时路,8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从起初全国无数贫困地区的真困、真穷、真难,到“最贫困的堡垒”相继被攻克、“最贫困的地区”相继脱贫,都离不开无数扶贫工作者的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可以说,脱贫攻坚的致胜密码就藏在扶贫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中。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他们用自己的始终坚守、默默奉献,把双脚放在泥土中,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朴实干工作,尽己所能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放弃的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缺席的是孩子的成长,收获的是百姓的交口称赞和无数满意的笑脸。

品味攻坚克难的“金字招牌”。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初,有的大山里的地区没有路,有的贫困的山村没有安全饮水,有的困难群众住的是危房……没路就修路、水不安全就安净水器、住的是危房就进行改造,村上没钱就立足实际、研究谋划产业项目,帮助村民致富增收。无论是困难群众自身有惰性,主观上不愿意行动起来的思想问题,还是看似无从下手的巨额负债,小到群众家里的屋顶漏水,大到整村脱贫摘帽“落后村”华丽转身变成“示范村”,都在他们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中逐一解决。在困难挑战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犹豫退缩,有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有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就这样,一块块攻坚克难的“金字招牌”在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品味团结互助的“金字招牌”。中国的减贫方略和伟大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华章,也是人类发展史的宝贵财富。璀璨宝贵的背后,是团结的力量。正是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才形成万众一心、埋头苦干的大扶贫格局,才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才把扶贫方略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没有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各条战线工作者们的紧密合作,就没有扶贫政策的落地见效,就没有帮扶措施的有力有效,就没有扶贫项目的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因此,要擦亮团结互助这块“金字招牌”,将脱贫攻坚战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的劲头保持下去。

岁月终将流逝,但精神烛照未来。让我们乘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东风,汲智慧和力量,扛起三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在前进道路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推荐阅读:

  护理专业实习心得体会通用

  医院实习心得体会

  党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2023军训心得体会模板8篇

  职工军训心得体会

  精选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心得体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