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通用

五年级数学老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你一定写过五年级数学教案,不妨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

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503895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

2、通过小组活动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为了庆祝六一,老师决定在咱班举

办六一儿童晚会,你想表演什么节目呢?

生:唱歌、跳舞……

师:如果老师给你规定三个节目:唱歌、跳舞、朗诵,那你想表演什么节目呢?

生:唱歌、跳舞、朗诵……

师:如果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自己要表演的节目,你还能确定自己要表演的节目吗?

生:不能。

(二)探求新知,合作学习

师:盒子里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让我们来抽一抽吧!

课件出示:

师:首先,猜一猜你会抽到什么?

生1:可能抽到唱歌

生2:可能抽到跳舞 (多找生说一说)

生3:可能抽到朗诵

师:这时我们都是可能抽到什么时候 (板书:可能)

师: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进行抽签。

师拿着箱子,指名生去抽签,并读出自己签上写的节目。

生:抽到唱歌

师:唱歌让生(__)抽走了,你还可能抽到唱歌吗?

课件出示:

生:不可能 (板书:不可能)

师:接下来你再抽,会抽到什么呢?

生1:可能抽到跳舞

生2:可能抽到朗诵 (多找生说一说)

师指名让生前去抽签,并读出自己签上写的节目

生:抽到朗诵

师:唱歌和朗诵都被抽走了,只剩下跳舞了

课件出示:

接下来你会抽到什么呢?不可能抽到什么?

生:抽到跳舞,不可能抽到唱歌和朗诵

师:是可能抽到跳舞,还是一定抽到跳舞

生:一定 (板书:一定)

师: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过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三个词语?

生:在生活中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认识了解一下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三)自主探究,巩固新知

1摸球抽奖

师:大家都抽过奖吗?

生:抽过

师: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抽奖箱

师:这里面有三个球,三个球的颜色分别是红、黄、蓝,咱们就真的来一次摸球抽奖。那么请同学们来摸球,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就把球和相应的奖品送给你。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知识用数学语言说说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1:可能会摸到红色

生2:可能会摸到黄色

生3:可能会摸到蓝色

生4:三个球都有可能摸到

师指名生来摸

生摸出来,集体说黄色

师把黄球和黄色的奖品送给生

师:谁来摸

生:举手

师:指名生并问,你会摸到什么球?

生:可能摸到红色和蓝色的球

师:你会摸到黄色的球吗?

生:不可能

生摸出

师: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什么颜色的球

生齐答蓝色

师:把蓝球和奖品一起送给生

生:谢谢老师

师:不客气,真有礼貌

师:指名生,这次让你摸,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我一定会摸到红球

师:你还能摸到黄球和蓝球吗?

生:不可能

师:该生的奖品下课再给你

2、师:我这里还有几个箱子,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生:一定是蓝色!

师:请判断

生:正确

师:请坐

师: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生:一定是黄色

师:请判断

生:正确

师:请坐

出示课件,指名生回答

生: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出示课件,指名生回答

生:可能摸到蓝色、红色、黄色

师:说的真好!

今天我们把四个箱子都放在这里,摸哪一个更好呢?

一定要摸出黄色球!

生:2号箱

师:一定要摸蓝色球!

生:1号箱

师:可能摸到红色球!

生:3号和4号箱

师:为什么?

生:因为3号和4号箱里都有红色的球!

师:不可能摸到红色球!

生:1号和2号箱

师:为什么?

生:因1号和2号箱子里没有红色的球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

3、(1)猜一猜,硬币在谁的手中

师:我们做游戏放松一下,这里有一枚硬币,我再找两名同学跟老师一起做游

指名两生

师:在两名同学手中放有一枚硬币,猜一猜放谁手中了?

师:谁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述一下答案?

生:可能在__手中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现在我们就揭晓答案,让__展开手(空的没有),谁能表述一下答案?

生1:一定在__手中

生2:不可能在__手中

师:回答的真棒!请坐

(2)装球游戏

师:设计要求(每个游戏只能向袋子里放入6个球)

1、2组 设计出“一定”摸出蓝色球的游戏

3、4组 设计出“不可能”摸出红色球的游戏

5、6组 设计出“可能”摸出黄色球的游戏

生:动手操作

师:指名各组生代表上讲台进行作品展示,其他生运用数学语言说说如果摸球,会摸出什么球

师:老师也设计了一个游戏,把不同颜色的跳棋放入了两个盒子里,让大家去摸

出示课件

生:回答

4、小组讨论交流

师:想一想生活中 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可能?

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不可能?

又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一定?

生讨论交流

指名生回答

师:以上几位同学对所学内容理解的非常透彻

师小结:有,不全部是,在不确定的这种情况下是可能;不存在,没有的事叫不可能;100%的事,一点含糊都没有的事是一定。并让生举例子说明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闯关活动

第一关 说一说指针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

答:可能停在蓝色、粉色、绿色、黄色上

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掷一次,可能掷出哪些数字?

答:可能掷出1、2、3、4、5、6

第二关

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是什么?连一连

第三关 判断下列事件(一定的打√,不可能的打×,可能的打○)

2、听故事,体验生活中的可能性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王国的监狱里关着一位犯人,这个犯人即将被行刑。这个国家有一条非常有趣的法律规定:在每个犯人被执行死刑之前给他一次机会,用抽签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在装签的盒子里有两张纸条,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

犯人摸到“生”就释放,摸到“死”就杀头,这两种可能性都有,但是很可惜,这个犯人有一个仇人,这个仇人想要他死掉,偷偷地把“生”这张纸条换成了“死”,结果两张纸条都是“死”,那么,犯人不管摸到哪一张,他的死是可能的还是一定的?临刑前,如果法官让他抽签,你们猜他抽到的是什么?

这个犯人很聪明,当他从好朋友的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后,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第二天,当他抽到了签,他没有把纸条打开,而是一下子把纸条吞进肚子里,因为剩下的这张纸条是死,法官不知道换纸条的事,根据剩下的是死,所以法官推断犯人吃下的纸条一定是生,现在犯人可能死吗?

师:讲故事并随时问生

生:听故事并回答问题

3、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的数学

(1)地球每天 一定 都在转动

(2)太阳 不可能 从西边升起

(3)花可能 落在每个人手中

(4)谁在撒谎?母鸡一定能下蛋,公鸡不可能下蛋

(5)我上这辆公交车,会不会有座位呢? 可能

(五)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可能性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503897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6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把一个红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放入黑色袋子里,让你摸一摸,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

生:相等。

师:如果放入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可能性相等了吗?

生:不相等。

师:我们这节课来研究用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1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会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

出示例1场景图,提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师: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

/

2?

(评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活动展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

2、同步练习

拿出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的袋子,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1

/

2

师: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生:1

/

3

师:袋子里都只有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

生:第一次口袋里只有两个球,第二次口袋里有三个球。

追问:如果再往袋里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

/

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放5个球,其中白球1个。

(评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摸球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有几个球,摸到其中一个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3、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让学生说说这6张牌各是什么牌,帮助学生区分“红桃”与“黑桃”。

师:把这些牌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

/

6。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

/

6。

师: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2:摸到方块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草花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2”的可能性是1

/

3。

生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

/

6,也就是1

/

3。

生1: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2:这6张牌中,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

/

6,也就是1

/

2。

对比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请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说可能性。

汇报1: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2;摸到红色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3:摸到黑桃3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评析: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从6张牌中任意摸到一张,每一张牌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1/6,从而为解答下面的问题奠定认识基础。教学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丰富学生对基本思考方法的体验。)

4、同步练习

①学生口答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

②学生讨论: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指出:由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性是1

/

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1

/

8,也就是10次。

③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

10次吗?

生:可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评析: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先用分数表示指针转动后,停在每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再根据可能性推算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各种区域的次数。进一步加深对用分数表示的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做练习十八第一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追问: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2、做练习十八第二题

①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列表整理题中的条件。

红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3、4、5、6;

绿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1、2、2、3、3;

蓝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2、3、3、3。

②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③学生完成第(2)小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不一样?

3、摸球比赛

师:红球4个,黄球3个,如果摸到红球算老师赢,摸到黄球算你们赢,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

生:摸到的红球可能性是4

/

7,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3

/

7,比赛不公平。

(评析:通过练习,让学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经验,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通过计算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总评: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先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游戏活动展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对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有意义地接受“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

/

2”。然后借助摸牌游戏情境,让学生收集数据,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并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学习过可能性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所增强。

#50157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比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

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室(包括电脑、实物投影)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二)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四、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

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础知识

板书:分数

2.设疑:分数用在什么时候?

(指名1-2名学生读,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

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用分数来表示。

3.课件出示分数的起源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

(二)唤醒已知,探究新知

1.唤醒已知

提示:用 为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并给这几幅图进行分类。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小组合作,解决分类问题。

板书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寻找生活中的分数

(1)找出图中的单位“1”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者说你是怎么想的

(2)寻找教室里的单位“1”

(3)寻找生活中的单位“1”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加以肯定)

师: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那么单位“1”不同,所对应的量也就不同

3. 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课堂练习:

(1)判断

(2)填空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三)认知分数单位

出示课件

1.以12块糖为例,引导学生动手分分数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 )

师:你来试一试吧!完成课堂练习。

用12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2.认识分数单位

引导发现 里有几个

里有几个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 里有3个 , 的分数单位是 。

(四)迁移类推,巩固认识

1.填空练习:

2.巩固: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的

3.提升练习: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五)作业:

任选一个分数,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

(六)全课总结,疏理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份 1份

4份 3份

分数单位

(八)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分数在生活中的体现,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分数的意义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深入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学生才能对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单位“1”的含义上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会较好的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说如果巧妙的运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教师的指导主体作用发挥恰当,再通过师生的互动方式加以有效利用,就会再次强化学生对单位“1”的正确认知,这样就能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0_30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5+7×3+5×3)×2

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50158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说出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

二、 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一)探索公倍数

1.观察刚才同学们说的2的倍数和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2.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公倍数的含义。

(二)探索最小公倍数,引出课题。

三、探索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一)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1.列举法

2.分解质因数法

3.短除法

(二)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

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4   8和24   9和18

5和6   2和7   9和4

2.观察每横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3.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

6的倍数有:6、12、18、24、30、… …

4和6公倍数有:12、24、… …

最小公倍数: 12


#503894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3)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5)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认识对称物体

1、出示物体:今天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这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获得的奖杯。这时一架轰炸战斗机。这是海狮顶球。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想一想它们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可能的回答:对称)

(但部分学生这时并不真正理解何为对称)

追问:对称?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

(可能的回答:两边是一样的)

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像这样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吗?谁来说说看?

(可能正确的回答:蝴蝶、蜻蜓……)

(可能错误的回答:剪刀)

若有错误答案则如此处理。追问:剪刀是不是对称的?学生产生分歧,有说是,有说不是。剪刀两边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不对称。但是沿着轮廓把它画在纸上,是一个对称的。

二、认识对称图形

1、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画在纸上,就得到这样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片)这些图形还是对称的吗?(是对称的)

同学们真聪明,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那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生齐说:对称图形)

(师在“对称”后接着板书:图形)

2、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你们看——

(师在黑板上贴出图形)

边贴边说:汽车图形、钥匙图形、桃子图形、蝴蝶图形、青蛙图形、竖琴图形、香港区徽图形。

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吗?(不是)

3、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能)谁愿意上来分一分?

你准备怎么分类?(分成两类:一类是对称图形,一类是不对称图形)

问全班同学:你们同意吗?(同意)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对折)

好,我们用这个办法试一下。谁愿意上来折给大家看的?自己上来,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折给大家看。

4、图形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谁先说?(可能的回答:对折后两边一样或对折后两边重叠)

你们所说的两边一样、两边重叠,也就是说对折后两边重合了。

(师板书:重合)(若有说出完全重合则板书:完全重合)

请将对折后的对称图形贴到黑板上,谢谢。

师指不对称图形。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把这些对称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两边重合了,现在再请几位同学上来折一折不对称图形,看看这次又有什么发现?还是自己上来。

折后你发现了什么?(可能的回答:没有重合、对折后两边不一样)它们有没有重合?一点点重合都没有吗?

(有一点重合)

拿一个对称图形和同学折过的不对称图形比较。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

(可能的回答:这个全部重合了,这个没有)

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师在“重合”前板书:完全)而不对称图形只是部分重合。

好,谢谢你们,请将图形放这(不对称图形下黑板)

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奖励一下我们自己,来拍拍手吧!

“一——二——停!”我们的两只手掌现在是——

(生齐说:完全重合)

三、认识对称轴,对称轴的画法

同学们都很聪明,课前你们都准备了彩纸、剪刀,如果请你用这些材料创作一个对称图形,行吗?

1、请将你创作的对称图形,慢慢打开,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中间有一条折痕)

大家把手中的对称图形举起来,看看是不是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些折痕的左右两边——(生齐说:完全重合)。

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有它独有的名称叫做“对称轴”。

(在“对称图形”前板书:轴)

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

(师手指板书,边说边把“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连起来)

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呢?这个呢?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接下来请你看着自己创作的图形说说。

谁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可以上来拿一个轴对称图形说。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2、师拿一张轴对称图形,随便折两下。

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师随便折两下。

谁来说说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那条?

(一条都不是。)为什么?

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对称轴。

请你来折出它的对称轴。通常我们用点划线表示对称轴。

师示范。请你在所创作的轴对称图形上用点划线表示出对称轴。

四、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及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1、对于轴对称图形,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认识的一些平面图形中应该就有一些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先回忆一下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可能的回答: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等等)(教师板书,适当布局)

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对折 )如果它是轴对称图形,那它有几条对称轴呢?

好,那我们就拿出课前准备的平面图形,用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注意如果它有对称轴请你折出来。

结论出来了吗?现在你的判断和刚才还是一样的吗?

3、问:你想汇报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机动回答,回答语可有:

这位同学既能给出判断结果,又能说出判断的理由,非常好。

看来,仅靠经验、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需要动手实验进行验证。

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分析,不错!

也许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却是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以此类推……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讨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时,我们既要考虑一般的图形,又要考虑特殊的图形。但是关于圆形,我们却无需考虑这么多,正如你所说的,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情况。看来,数学学习中,具体的问题还得具体对待。

(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一般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1条),正五边形(5条),圆(无数条)

4、用测量的方法找对称轴。

刚才,大家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了他们的对称轴,但是如果老师请你在黑板面上找出对称轴呢?

大家都有一张长方形纸,假设它就是不能对折的黑板面,怎么画出它的对称轴?(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找出对边的中点,连结中点。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另一条对称轴。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画出书上长方形的对称轴。(小组内交流检查)

五、练习

1、学习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现在请在你身边的物体上找出三个轴对称图形。(瓷砖面、电视机柜、衣服、国旗?、凳面、桌面)

问: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吗?

产生冲突。说明:不但要观察外形,还要观察里面的图案。

2、判断国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找阿拉伯数字中的轴对称图形

4、领略窗花的美丽,再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创作轴对称图形。教师可出示一些指导性图片。

选择一些贴到黑板上,最后出示“美”字。

总结: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服装、家具、交通、商标等方面的设计中,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的知识,把我们的教室、把你的家以后把我们的祖国装扮得更漂亮。

#501571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平上,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构建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突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7课时

1.分数的意义3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501569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2.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1.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做一做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2.把上下两行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起来。

(二)教学2.

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24/30化简?

(1)分母30、分子24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

(2)15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

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反馈练习.

(1)、把下面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请把它们化成最简分数。

(3)把桃子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501572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l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l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l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l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l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分数后,短短的一句“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接着又借助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概括,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l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 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__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

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生:我是把8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材料不同。

跟进:但我们都把这些材料看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相同点:都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如果一个菠萝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果然如此。

师:如果2个橘子用五分之一来表示,她的单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已经能很快地找到单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

(1)、找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把4个苹果、8个三角形分别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找到了1/4。现在请你继续观察,还能发现其他的分数吗?

那就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用阴影表示出这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写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课件使用说明:点击课件出现:

师: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师: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单位“1”。

师:要是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几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师:分母其实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不一般呐。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师:分母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取的份数不同

师: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一份就是1,两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师:分子其实就是表示——取的份数

师:同学们不仅观察能力强,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 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现在老师再写一个分数5/9,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说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书5/( ),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这样的5份,就是5/( )。

师:很多份可以是几份?——2份,3份……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板书:若干份)

师:如果取的份数也不是5份了,板书( )/( ),那么这个分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若干份,就是( )/( )

师:可以取这样的一份,也可以取这样的……几份。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1/4,2/4,3/4,4/4的分数单位就是——1/4

师:5/9的分数单位?

生:1/9

师:5/99

生:1/99

师:( )/1000

生:1/1000

师:老师都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数单位了?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那3/4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5/9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合作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填一填

(1)说说3/5的意义

(2)同意吗?

(3)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点击生活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分数的意义。

(1)、我校五年级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1/6

(2)、长江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还有几分之几的水体没受污染呢?

师:受污染水体多还是没受污染的水体多?——怎么想的?

师:有什么想说的?——要保护环境

师:看来同学们很有环保意识。那你希望,长江受污染的水体占长江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共同来保护环境。

(3)、姚明的头部高度约占他身高的1/8

师:我们的身体中还蕴藏着很多分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资料。

五、总结全课、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数学教案

推荐阅读:

  英文版的导游词模版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最新范文集合模板

  520情人节暖心短句

  个人半年工作总结2024范文10篇

  小学一年级英语说课稿精选最新范文合集2024

  2024半年度员工工作总结报告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