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春天的地铁工地
由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我在西安住得偏远,在北郊,十年二十年前,天黑了别处的人都不敢过来。怕遭暗算,怕被野狗咬。我刚安顿下那阵子,路边的大楼能数清楚,馆子更稀少。四野都是庄稼地和果园,虽说空气新鲜,感受到的季节也明显,但总有许多的不便,清净有了,心慌了要到灯火旺的地方去,就得走远路。那时候,住在北郊的,多是和我一样的外来者,怀着把日子过顺当的企图,却不敢存太大的奢望,想着有一碗饭吃,不生大病就烧高香了。
这几年,变化惊天。横竖的路都宽展,相互还连接着。新建的小区,用的也是洋名字。霓虹灯,大招牌,晃得眼睛花。车流人流,早晚不断线。体育馆盖起来了,图书馆盖起来了,立交桥开通了。人稠了,机会多了,老百姓也活泛了日子,有了精神上的想法。
甚至,修建地铁,也先从北郊的张家堡动工。对于北郊,我增添了满意,人问我住在哪里,我也能大声说住在哪里了。要是说起地铁,我会像知情人一样,说一些我看到的进展。实际上,地铁工地是啥样子,我了解的并不比别人多。有时散步到张家堡,好奇地铁工地的动静,但被漆成天蓝色的挡板围严了,光是听见时高时低的混乱的声音,隐隐嗅到一股股土腥气,我就猜,地下面掏挖得已经很深了。
快入冬时,尤家庄的地铁站也动工了。挡板上写着标语,有一句我印象深:克服一时不便,换取长久快捷。这是中国特色,有个空地方,总会被写上文字。到山里去,山坡上也能看到口号。我就想,等地铁修成了,以后出门坐地铁,我就要在这里进进出出,到钟楼去,到小寨去,也不用路上挤了,头顶上的方新村、龙首村、北稍门、北门、北大街一一呼啸着过去,一会儿工夫,便到站了,真的好。
我上班的单位,在路边,一栋楼,6层高,带个天台,高处看就是看的全,我能看见挡板围着的工地里头的情景了。
实际上,我也只能看到一个长方形的框子,嵌在未央路的东边,框子两侧,是水泥浇铸起来的,里头,是深坑,我看不到里头去。我只是看到,在框子的上端,横着架设了朱红色的铁管子,像大炮筒子那么粗,一根一根,相互距离能钻进一个人身子,总共有×××多根;再往下,还是一溜铁管子,也是红颜色,要细一些,两头已经固定到水泥中间去了。框子的南头,就是离我近的这一头,带着坡度,显然为了便于车辆进出,把材料运送进去,把泥土运送出来。挨着框子的东边,是一块空地,被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里横竖搭建了三间简易房,可能是库房,另一个区域,只有一间板房,似乎住着人,还有一头狼狗,被拴在房门口。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再向东,一片更大的空地,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竟然已经堆满了泥土,七八米高,十米高的样子,上头自然形成了五六个圆堆。也是在靠南边的土堆,碾压出了一个坡度,上面密布着轮胎印。
一天天的,风吹着柔和起来了,地气也在回暖,在地铁工地下面,能感觉到温度在升高吗?惊蛰已过,雨水落了几场,大土堆的湿气更重了。就在土堆旁,靠南边一点,一株孤单的柳树,隐隐泛出了绿意,枝条也柔软起来,看过去,似乎能看透,能看清柳树的骨头。我知道,土堆上也会生出成片成片的野草的,把整个土堆都能盖住。
西安是一座古都,地下埋藏着无尽的秘密。修建地铁,都有哪些发现,我还未曾听说。但是,地铁抵达的深度,也许就是汉朝人、唐朝人当初生活的地面,既有皇族的富丽堂皇,更多是民间百姓的寻常图景,这在哪个朝代,都是
如此,现在的地面上发生着的,无非是过往岁月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昨天和今天,没有区别,是一样的。现在的挖掘,不是为了和过去对接,虽然历史在泥土里,也在地面上,上面,都是同一个天空。当有一天我进入地铁,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唐朝,虽然钢铁的轰鸣,可能会激起远去的年代的回声,但是,我见不到李白和杜甫,我渴了喝可乐,接听的是老婆从开元商城打来的手机。
这个春天正在深入,我安身的尤家庄,也在发生不可抗拒的变化。身在其中,我为这些变化,感到喜悦,偶尔也会滋生出一丝惆怅。地铁是我的期待,它与我有关,与我的生活有关。
这几年,变化惊天。横竖的路都宽展,相互还连接着。新建的小区,用的也是洋名字。霓虹灯,大招牌,晃得眼睛花。车流人流,早晚不断线。体育馆盖起来了,图书馆盖起来了,立交桥开通了。人稠了,机会多了,老百姓也活泛了日子,有了精神上的想法。
甚至,修建地铁,也先从北郊的张家堡动工。对于北郊,我增添了满意,人问我住在哪里,我也能大声说住在哪里了。要是说起地铁,我会像知情人一样,说一些我看到的进展。实际上,地铁工地是啥样子,我了解的并不比别人多。有时散步到张家堡,好奇地铁工地的动静,但被漆成天蓝色的挡板围严了,光是听见时高时低的混乱的声音,隐隐嗅到一股股土腥气,我就猜,地下面掏挖得已经很深了。
快入冬时,尤家庄的地铁站也动工了。挡板上写着标语,有一句我印象深:克服一时不便,换取长久快捷。这是中国特色,有个空地方,总会被写上文字。到山里去,山坡上也能看到口号。我就想,等地铁修成了,以后出门坐地铁,我就要在这里进进出出,到钟楼去,到小寨去,也不用路上挤了,头顶上的方新村、龙首村、北稍门、北门、北大街一一呼啸着过去,一会儿工夫,便到站了,真的好。
我上班的单位,在路边,一栋楼,6层高,带个天台,高处看就是看的全,我能看见挡板围着的工地里头的情景了。
实际上,我也只能看到一个长方形的框子,嵌在未央路的东边,框子两侧,是水泥浇铸起来的,里头,是深坑,我看不到里头去。我只是看到,在框子的上端,横着架设了朱红色的铁管子,像大炮筒子那么粗,一根一根,相互距离能钻进一个人身子,总共有×××多根;再往下,还是一溜铁管子,也是红颜色,要细一些,两头已经固定到水泥中间去了。框子的南头,就是离我近的这一头,带着坡度,显然为了便于车辆进出,把材料运送进去,把泥土运送出来。挨着框子的东边,是一块空地,被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里横竖搭建了三间简易房,可能是库房,另一个区域,只有一间板房,似乎住着人,还有一头狼狗,被拴在房门口。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再向东,一片更大的空地,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竟然已经堆满了泥土,七八米高,十米高的样子,上头自然形成了五六个圆堆。也是在靠南边的土堆,碾压出了一个坡度,上面密布着轮胎印。
一天天的,风吹着柔和起来了,地气也在回暖,在地铁工地下面,能感觉到温度在升高吗?惊蛰已过,雨水落了几场,大土堆的湿气更重了。就在土堆旁,靠南边一点,一株孤单的柳树,隐隐泛出了绿意,枝条也柔软起来,看过去,似乎能看透,能看清柳树的骨头。我知道,土堆上也会生出成片成片的野草的,把整个土堆都能盖住。
西安是一座古都,地下埋藏着无尽的秘密。修建地铁,都有哪些发现,我还未曾听说。但是,地铁抵达的深度,也许就是汉朝人、唐朝人当初生活的地面,既有皇族的富丽堂皇,更多是民间百姓的寻常图景,这在哪个朝代,都是
如此,现在的地面上发生着的,无非是过往岁月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昨天和今天,没有区别,是一样的。现在的挖掘,不是为了和过去对接,虽然历史在泥土里,也在地面上,上面,都是同一个天空。当有一天我进入地铁,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唐朝,虽然钢铁的轰鸣,可能会激起远去的年代的回声,但是,我见不到李白和杜甫,我渴了喝可乐,接听的是老婆从开元商城打来的手机。
这个春天正在深入,我安身的尤家庄,也在发生不可抗拒的变化。身在其中,我为这些变化,感到喜悦,偶尔也会滋生出一丝惆怅。地铁是我的期待,它与我有关,与我的生活有关。
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春天的地铁工地.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