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发言稿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发言稿(精选3篇)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发言稿1

  当前,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已拉开帷幕,成都发展的恢弘篇章正翻开崭新一页。

  “规划龙头”的科学引领

  谋定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

  城市发展,规划是龙头。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当前,成都正从区域中心城市跃升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最终将迈入世界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站高谋远、抢先发力,坚持“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系统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体系和行动纲领。在编制《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_—2030年)》的基础上,把制定《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_—2025年)》作为落实市委“157”总体思路的“施工图”抓紧推进,系统开展2025战略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及时启动2049远景战略研究。这一系列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化“五维支撑”,推进“七大任务”,各类规划有机衔接引领发展的工作格局,力求在新的经济版图中赢得主动、占据高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构成了治蓉兴蓉的总体战略布局,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总纲、建设的蓝图和管理的依据。

  “双核共兴”的空间结构

  打破千年单中心发展的城市格局

  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世界城市的发展普遍经历了“从单个城市孤立发展走向城市群协同发展,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从快速粗放式扩张发展走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精明增长”的转型演变过程。成都城市发展自古就在府河、南河形成的冲击区域内呈点状展开,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城市空间开始以旧城为基础,不断轴向扩展和内向填充,逐步形成了“环+射”的空间格局和一城独大的单中心结构。当前成都城市发展已处于“郊区化”与“大都市区化”叠加期,调整优化成都城市空间布局迫在眉睫。要防止变成“摊大饼”,防止形成走廊式城市形态,必须加快城市空间形态从单核到双核、从圈层状到网络化、从城市单体到城市群的跃变,以此增强城市承载力、破除城市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扩展城市发展腹地,以城市空间的优化,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

  “四轮驱动”的动力结构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新引擎

  城市动力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动力转换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这种转换,不是要搞推倒重来,而是一个无缝接续、均衡协同、优化增强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转换的过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强混合动力,解决现实稳增长的动力问题;又要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动能问题,真正使经济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前,成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从以要素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从对外开放向对内对外双向开放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为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引擎,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铸就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的城市实力

  城市发展,基础在经济、支撑靠产业。按照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著名的“发展极”理论,城市经济具有要素空间分布高集聚性、经济活动高开放性、投入产出高效性等突出特点,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接续奋斗,成都成为全国第九个经济总量进入万亿级的特大城市,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我们仍然面临既要做大总量又要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做大经济总量就要结合成都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挥投资的底盘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吸引民间投资;转型发展就要针对成都没有经历充分工业化的特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加快西部金融中心、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购物天堂和国际会展名城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动农业向集约式、经济型、现代化转变,打造农业天府品牌。

  “包容创新”的精神内核

  彰显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魅力

  城市实力靠经济,城市品位靠文化。每一座国际大都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鲜明的个性和表现符号,以及因之散发出的精神特质。文化不仅能给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会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起飞的重要发动机和助推器。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地处中原文化和羌藏文化的交汇点,历经多次大移民、大融合的洗礼和碰撞,涵养出和谐包容、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内核。以打造城市第一会客厅“成都中心”充分挖掘和展现“千年城市中心、历史文化源点”的特点,留下延续千年的文化痕迹和文化记忆,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及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打造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根脉,推动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显著提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健康宜居”的生活品质

  体现城为民建市为民享的城市价值

  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年超过六成,已构建起宽覆盖、多领域的“大民生”工作格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求我们以民生民向民愿为工作导向,不断加大政府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更高标准推进就业、教育、医疗、扶贫等工作,坚定不移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市民认同感、归属感,着力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努力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让青年人乐业创业、让老年人颐养天年,让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共生共荣,真正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检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指出,“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历了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的成就前所未有,人口和资源聚集度越来越高,成都已进入城市加速转型阶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城市,必须加快推进大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的必然要求,意味着必须改革创新,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转变为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正是顺应城市转型和变革要求的现实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法治为基,通过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三、工作步骤及措施

  此次活动从20_年11月开始,分五个阶段进行,而后转入常态化、长效化推进。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_年11月22日-11月27日)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局属各单位也要结合职责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层层组织发动,加大宣传造势。局属各单位和机关各处室(以下简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布置,亲自督导检查,将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要及时报局活动办。

  第二阶段:学习讨论(20_年xx月xx日-xx月xx日)

  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xx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到唐山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市委书记焦彦龙同志在全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科学制定学习计划,深入组织研究讨论。广泛开展“岗位是阵地、我们怎么办、怎么干”、“提质提效、服务水利”、“我为水利发展献一计”讨论交流活动。各单位集中学习讨论不少于3天,学习讨论计划和优秀发言提纲、心得体会,要及时报局活动办。

  第三阶段:确定目标(20_年xx月6日-12月31日)

  各单位要牢牢把握全市水务发展重点工作,认真梳理当前和“十三五”将着力抓好的大事要事,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达到什么效果。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通过召开座谈会、信函征集、问计于民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查找职责落实、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各单位谋划情况、目标任务、大事要事、工作进度,要及时报局活动办。

  第四阶段:组织实施(20_年1月-12月)

  各单位要按照既定任务目标,明岗定责,动态台账,信息通报,网络公开,社会监督,激励考核,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要实行任务目标公示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任务目标,通过唐山市水务局网站公示;局属单位班子和局机关处室负责人工作任务、目标在单位内部予以公示。推行“我为唐山水利做贡献”承诺制度,组织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围绕干事、干成事、改进服务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到一线,听民意,解难题”和“我为水利发展献良策”建议征集等特色活动,积极参与“争做服务标兵”活动。要实行全程干预,对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按照“四个干”抓落实机制,定期研究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要自觉接受监督,邀请“三代表一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第五阶段:督导检查(20_年1月-12月)

  局活动办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实行通报、点评、情况交流、总结等项制度,以通报、信息、简报等多形式,交流经验,总结情况,推动开展。局纪检监察室对完不成既定目标者,进行约谈;对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行为,进行查处。

  四、组织领导

  要把开展“爱唐山、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紧密结合,与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与“四个干”抓落实机制紧密结合,统筹安排,科学组织,紧扣主题,协同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局成立“爱唐山、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魏宝明同志担任,王随海副书记、王赞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王赞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单位都要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相应机构。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严密组织实施,确保收到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通过展板、橱窗、网络、媒体等形式加强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报道我局活动带来的新思路、新变化、新成效,不断营造浓厚氛围。

  (三)强化督导,务求实效。局活动办办要加强督导检查,巡回检查各单位宣传发动、方案制定落实、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作风、效能建设、政务公开、履行职责等方面情况,督促各单位结合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走形式、走过场。各单位要将活动同推动各项工作统筹考虑,在活动中推动发展,用发展体现成效。

  我的发言完毕,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出改正,谢谢大家。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发言稿2

  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信心、拼搏进取,坚定走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之路,不断开创郑州发展的新局面。

  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发展之路。

  走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之路,要认真把握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明确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六个定位,着力做好十个方面的重大任务,推进九大支撑性工程,做实六大基础性工作。这就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

  这样的路径选择,符合国家、省委对郑州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期盼,有利于承续郑州的发展基础、发展态势,有利于强化郑州的发展优势、补齐郑州的发展短板,也符合郑州发展的阶段特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走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路子,要积极作为,加压奋进。“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可以促进工作,提高质量。”和武汉、成都相比,我市在经济总量、全省首位度、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直面这种差距,但也必须看到郑州所独有的发展优势,看到郑州发展面临着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既不能故步自封、自我满足,也不能妄自菲薄、丧失机遇。

  良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国家政策在我市的叠加,省委政府集全省之力支持郑州发展,这些都为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加压奋进、积极作为,将叠加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发展落差转变为发展势能,将远大目标转化成现实作为。

  走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路子,要坚定信心,鼓舞干劲。“今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用更坚定更深入的改革来破解。”国家发展是这样,地区发展同样如此。

  有信心才有力量。近些年郑州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部不断拼搏、不断赶超、不断“逆袭”的发展史。在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有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有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有志在千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有真抓实干、顽强不息的务实拼搏。增信心、鼓干劲、强共识、敢拼搏、聚合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必能迎来高质量、高效益、持久可持续的赶超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路子,也一定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我们的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全市上下要继续坚持“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的十二字方针,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为方向,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具有发展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国际化都市,为中部崛起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发言稿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xx年政务服务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推动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刚才,会议对20xx年度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国辉同志代表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是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跨越发展的一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一流政务服务中心为目标,突出做好抓进驻促提升、抓管理促服务、抓制度促规范、抓队伍树形象四项工作重点,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优化了政务服务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全年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1.2万件,办理企业年检5000余家,新批企业800多家,审批建设项目136个,集中进行各类公共资源交易200件。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政务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社会各界是认可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部门缺乏大局意识,进驻的事项、人员等不到位,派驻中心的人员中,有的为社会聘任人员,没有行政执法权。二是个别单位授权不到位。从掌握的情况看,有的单位带班领导、窗口负责人只分管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不分管业务成为挂名领导;有的职能、事项、人员不能实现“三集中”,部门职能科室没有整建制进驻,存在“体外循环、两头受理”问题。三是配套服务不够健全。企业设立和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中介服务机构有的没有进驻中心集中开展业务,部分进驻中心的也仅是挂牌服务,工作不够到位。四是监督管理不够规范。中心综合协调、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此外,各县市及市直分中心不同程度的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充足、经费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务服务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采取强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市十四次党代会和xx届人大一次会议,科学谋划了我市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实施产业强市、文化立市、生态美市、惠民安市的“四大战略”,提出了建设综合实力领先的区域中心、建设特色突出的产业名城、建设优势明显的区域文化高地、建设共享幸福的美好家园的“四大目标”,为我们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任务。要实施好这些战略措施、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做好政务服务工作、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作为我市提升政府形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窗口和阵地,作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载体,肩负着重大责任。各级各部门要从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建设幸福德州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优化政务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统一思想,密切协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最优环境。

  二、突出重点,狠抓规范,全力打造一流政务服务中心

  20xx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民、利民、便民”的服务宗旨,围绕建设一流服务中心的目标,突出入驻、管理、服务和队伍建设四项重点,积极开展规范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抓好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落地保障线制度,大力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擦亮“阳光政务、贴心服务”品牌,全力打造一流政务服务中心,为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做出积极贡献。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规范提升,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政务服务工作提档升级。

  (一)进一步梳理进驻事项,做到入驻到位、授权充分。从市政务服务中心近期运行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部门、单位都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严格进驻、充分授权,但是仍有个别部门仍然存在人进权不进、“体外循环、两头办理”现象,监管办职能未分离,办事部门未成建制进驻,延缓了办事效率,提高了办事成本,损害了党委政府形象。对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将所有涉及行政审批和许可的职能部门、事项和收费项目纳入,将市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有土地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凡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公共服务项目及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的中介服务项目均需纳入,保证事项、人员进驻到位。入驻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与窗口负责人签定职责权限授权书,充分授予窗口责任权限,使窗口人员有充分的审核、签发权力,坚决杜绝“名进实不进、人进权不进”的现象,解决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各部门要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重心和实体性职权前移到窗口,归并整合职能科室,成建制整体进驻中心,授权窗口全权负责本部门进驻中心事项的现场事项办理,切实做到“办件不出政务服务中心”,决不允许将窗口变成“收发室”和“中转站”,防止窗口工作人员“两头跑”和办事群众“跑两头”。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和政务服务中心要把各部门授权情况作为市委、市政府交办事项,加大督查力度,对搞形式、走过场的,市委、市政府要进行问责。

  (二)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提升群众满意率。政务服务工作起步时间不长,这项事业还处在探索阶段,要把中心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不断改革创新。要组织开展好政务服务规范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从事项进驻、办事制度、服务标准、队伍建设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具体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工作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行程序化、保障高效化。继续整合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事项,落实联审联办、代办督办和“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完善大厅接待服务、延时办理服务、预约办理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上门办理服务和星期六加班服务制度,方便企业、投资者和广大市民办事。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力度,健全考勤、查询、公示和评价四大电子支撑系统,定期在网站、大屏幕、触摸屏等媒介上公布相关信息,通过开设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聘请监督员等方式,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落实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水平。要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民主评议制及过错责任追究制,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要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认真落实落地项目保障线制度,严格执行《企业设立联合办理办法》、《建设项目集中审批实施办法》,实行统一受理报件、统一组织会审、统一收费项目和标准、统一费用减免程序、统一承诺办结时间、统一发放证件“六统一”审批办理机制,启用“德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审批专用章”、“德州市人民政府联合验收专用章”,落实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认制度,切实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效率。对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统一进场受理、统一报名登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评委抽取、统一交易规则、统一收费管理、统一实施监督,完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推进专家远程视频评审模式,健全电子辅助招投标功能,出台中介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投标企业信息库,强化信用管理和业务考核,整合归并各部门专家库,健全全市统一的综合评标专家库,落实招投标全过程备案制度、公开制度和终身负责制度,强化电子监察和业务部门监管力度,确保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四)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建设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要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要靠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但最根本的要靠我们的干部队伍,靠每一名窗口工作人员。进驻单位要高度重视窗口人员选派,舍得把素质高、业务精、服务好的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充实到窗口,落实行政副职带班工作制度,关注、关心窗口工作人员,及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安排好年休假,保障周六加班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并保持窗口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杜绝出现人员空岗现象,更不能用临时工进行替代,对政策不熟悉、服务态度差、办事拖沓的工作人员要坚决撤换。政务服务中心要对进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管理,抓好工作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微机操作、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要实行严格的内部管理和科学的考核奖惩,根据陈市长的要求,中心要建立年度奖励基金,对年度考核优秀的,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不称职的,坚决予以退回。要建立窗口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每年向市委推荐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并安排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市挂职,交流学习,切实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优秀后备干部培养基地。要建立健全中心党组织,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各项后勤保障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要加强中心机关队伍建设,强化思想作风,狠抓教育学习,振奋工作精神,提升自身素质,全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以中心干部的良好精神状态带动影响窗口工作人员。

  三、强化领导,齐抓共管,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部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促进规范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推动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把政务服务规范提升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分管县市区长要靠上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县市和市直分中心,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办公经费以及工作人员的生活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各进驻单位主要领导要定期到中心办公,指导协调业务开展;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到岗到位,现场指导窗口办公;窗口人员要积极履责,按规范要求办好各类事项。电子政务办公室要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系统,实现网上事项查询、申报登记、办件跟踪、评议投诉。发展投诉中心要加快推进中心电子监察网络系统建设,发挥好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统计分析等功能。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搞好协调服务,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各级财政要将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年度预算,加大财政支持倾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务服务中心要履行好管理、服务、协调、监督职责,加强对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市直各分中心的指导,尽快构建贯通市县、覆盖全市的便民服务体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强协调联系,及时向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与各部门多联系、多沟通,督导解决不协调环节,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中心组织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要加强督查,强化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各级纪委、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发挥监督检查职能,对中心建设及各项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要重点监督事项进驻是否到位、授权是否充分及落地保障线、联审联办等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及时等,彻底解决好应进不进、“体外循环”、工作不作为、效率低下等问题。要继续把进驻单位窗口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年度综合考评,并相应增加考核分值。要不断加大投诉案件查处力度,坚决处理违反效能建设、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各职能部门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政务服务行为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三要注重创新,加大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政务服务中心在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将符合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实际、运行成熟的好经验和做法,归纳总结,认真提炼,上升到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好。要通过开展向先进地市借鉴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展思路,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要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宣传队伍,落实奖惩考核措施,及时将政务服务工作经验做法、队伍建设等情况宣传出去,全方位展示工作形象,提高社会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理解度,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同志们,加强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事关全市经济和谐快速发展。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规范提升上下功夫,促进中心管理更加严格、运行更加规范、功能更加健全、群众更加满意,为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建设幸福德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阅读:

  新学期开学典礼发言稿

  中班秋季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毕业生发言稿

  医院五四青年节领导讲话

  七一活动领导发言稿

  小学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发言稿.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