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网处处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交流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已经完成了社会财富的基础积累。开始转向关注民生,减少社会发展的不均匀性,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党中央更进一步强化和谐社会、民生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水文要发展,就要植根水利,全面服务社会。要以准确及时的水文信息支撑保障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与农村水利相统一、东中西部水利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河湖生态健康、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水利部水文局近年来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文事业发展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前进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制约和影响水文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强、法制不全。体制、机制、法制是一个行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兴旺之根。

一、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解决体制不顺是水文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水文事业的兴衰成败、兴旺发达无不与体制机制紧密相连。我国水文管理体制的几次变动都非常明显地影响着水文事业发展的进程,由于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水文管理体制历经三次上收和三次下放,导致了水文事业的“三起三落”,严重冲击了水文站网和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极大制约了水文事业的发展,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总结几十年来水文管理体制的经验和教训,为保障水文事业稳定发展,地方水文工作不宜再下放到地县一级管理,同时,上收到中央政府进行垂直管理的条件尚不成熟,地方水文工作目前仍稳定在省一级管理。当前我国的水文工作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管理、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都设有水文机构,负责行政区内的水文工作,地方水文工作由省级水文机构以流域水系为单元实行垂直管理。实行这种管理体制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和执政能力,这种措施和能力具体体现在国家指导水文行业的管理体机构,而现行的水文管理体制主要问题是:一是上不强,水文是与气象、地震、地质、海洋、测绘等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相类似的行业,但其地位所处的地位却很尴尬,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影响,水旱灾害的特点,长期以来水文都隶属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下的一个司或局,甚至一个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机构,既不能很好的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也很难的担负起指导全国水文行业发展创新的职责。体制的不顺,致使国家投入不足、导致站网迟滞、行业封闭保守、事业发展缓慢。水文工作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更不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极大地限制了水文植根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发展战略,无法体现为全社会服务意志。二是下不靠:省市区水文机构直接负责行政区内水文行业管理的职能,但至今仍有15个单位维持着处级事业单位的身份,这与其所从事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的职能定位亦不相宜。地县水文工作由省级水文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这与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影响了水文工作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因此,影响和制约水文科学发展的核心是管理体制的问题,管理体制不顺是当前影响我国水文发展的重大而深远的问题。

因此,组建由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代管的国家水文局,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和国务院三定规定赋予的国家管理水文行业的行政职能。地方省级水文机构为副厅级,地市级水文机构为处级,县级水文单位为科级;地县水文单位实行双重管理;水文系统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全员实施参照公务员管理。

组建国家水文局是:(一)、新形势下水文事业加快发展的需要;第一、科学发展观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第三,关注民生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的全面部署下,水资源约束的“短板效应”日益明显,水文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的特征更为明晰,其“根植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的战略定位更为巩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背景下,成立国家水文局,推动水文事业科学发展已成为一项必需的选择。

(二)、履行水文行业统一管理职能的需要;在历届国务院批复的水利部“三定”规定中,都明确水利部指导全国水文行业统一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部门水文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水文行业的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要求,国家其它部门相继开展了满足自身需要的水文监测工作,如水质、地下水、降水等等,这种部门割据的管理状况一方面造成国家资金大量浪费和水文信息的不统一、不规范,同时也不利于形成水文行业统一管理并和谐有序发展的良性环境。必须尽快成立国家水文局,从国家层面上理顺水文行业管理体制,改变部门水文各自为阵的混乱发展局面,实现水文行业的统一管理。

(三)、适应流域机构和地方水文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推动的需要;《水文条例》赋予了水利部水文行业管理职能,但是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水文管理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是

国家层面上的水文管理体制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流域机构和地方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长期以往,将制约水利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文公共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水文水资源工作在水利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流域机构和各地已通过水文机构升格、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高配领导干部、改差额拨款为全额拨款等方式,提高地方水文机构的行政地位,加强地方水文行业管理,从而提高流域机构和地方水文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显然,在流域机构和地方水文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现有水文机构级别偏低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了国家层面上的水文机构,明显不能适应水文事业发展需要。因此,适应流域机构和地方水文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推动的需要,必须从国家层面上强化水文管理的职能,成立国家水文局。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文站网规划是解决水文运行机制不强的根本途径。水文站网通过水文信息的实时监测,收集水位、流量、降水量、泥沙等水文基础数据,为水文分析和计算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为制定及时、准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最基本的工作单元、也是植根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平台和载体,是水文工作的基本

运行机制,水文向社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水文信息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都要通过水文站网的布局、建设和运行来实现。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报汛站网,提高防洪预警预报能力。对于流域面积500km2以上的河流,报汛站网功能、明显不足的。按平均报汛满足率超过70%的河流由现状34.7%提高到70%以上作为目标,需要在796条河流上加密各类水文测站。对于山洪易发地区,需大量增建雨量站。

四是建立满足水量分配和监督管理需要的省界等行政区界水文站网。要满足今后制定省级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并进行水量水质的监测,现行站网仅能满足一半略强的目标需求。应优先补充建设省界和国界断面的水文站。未来需增建省界水文站173个,增建国界水文站56个。在建设行政区界水文站时,尤其要注意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加强行政区界水文、水质站建设是未来站网发展重点方向之一。客观面对水利工程影响,积极调整工作思路

(3)加强勘测基地建设提高巡测能力;(4)引进新仪器、新设备,确保测验质量。

六是调整充实水质站网,满足水功能区管理需要。要使监管由被动变为主动,必须协调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从源头抓起,水质站按每个水功能区设置一个水质站,满足水质动态监控需求的基本要求。

七是由重地表、轻地下转向地表地下并重,大力加强专用井网建设。提高地下水站网质量北方地下水站网的密度应进一步提高,超采区地下水动态监测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南方地下水站网空白区需适当减少。地下水站数应达到33500个。地下水井站中的专用井比例应大幅提高,由现状的20%提高到50%。

八是加强水文测报能力建设。改革水文测验方式——流量自动测报率由现时的4.38%提高至20%——水位自动测报率由现时的41%提高至80%:——雨量自动测报率由现时的36.8%提高至70%水文测报能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改变水文测验方式和工作模式,促进水文信息的广泛收集和快速传递,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信息的需求。

以此满足民生水利的需要,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大水文观的需要。

推荐阅读:

  暑期三下乡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幼儿园中教育爱的初探》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实用】学生实践报告三篇

  【精华】暑期实践报告3篇

  影视动画开题报告

  精选学生实践报告汇编八篇

站网处处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交流.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站网处处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