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范文循环再生产业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下载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循环再生产业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度正外部性和弱市场竞争性,明晰其价值贡献边际、确立外部收益内部化是产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其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十分必要。循环经济运行机制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从价值链视角进行分析的研究众多,但是从产业层面分析其价值形成及实现尚不多见。本文聚焦于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的微观机制和市场过程,试图构建其市场实现机制。

一、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形成

1、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来源

对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分析是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即基于3R1H四原则的生态经济价值补偿和价值创造。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投入的经济活动,还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主要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物治理和排污成本。这种效益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以不同的规模和形式表现出来。

在企业层次,通过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新业务的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输入端的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形成生产成本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通过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再造等方法实现;二是过程控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这种节约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产品服务化等新型管理方式来实现;三是输出端的废物再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它实际上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的节约和资源再利用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四是末端治理的无害化产生环境管理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引进污染治理技术或开发污染治理新技术带来环境成本的节约以及新技术的专利收入。

在企业间关系层次上,通过产业链接或产业共生,形成价值链条甚至是价值网络,企业不但可以得到上述活动的内部经济,还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包括来自系统集成的价值剩余以及网络合作剩余。产业共生形成的企业之间合作互利,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产业聚集形成区域内资源配置合理和高效利用,节约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过程的资源损耗。

2、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运动过程

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体现出价值运动与资源流动的协同,即在价值投资、价值补偿、价值实现的经济循环过程中,资源也经过投入、回流、恢复的物质循环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三个不同阶段表现出来:一是价值投入与资源配置。循环经济是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来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生态经济系统,而人们要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开发并综合利用资源,进而形成循环经济的价值链过程。包括循环再生技术研发、产品试制、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支撑、生态补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价值补偿;二是价值物化与价值增殖。在资源循环再生过程中劳动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劳动技能作用于物化劳动,通过活劳动的消耗将活劳动物化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及相关的产品生产中;三是价值产出和价值实现。价值是随着循环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质流、能量流得以产出和实现的。

二、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运行的成本障碍分析

决定市场中企业自制和外购决策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二是做到及时适应。而市场适应性不如内部控制更有效(威廉姆森,2002)。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素品质、要素结构和特征,即资产具有专用性。因此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再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而产生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总成本最小。在总成本构成中,企业对组织成本和制造成本控制比较稳定,而交易成本和研发成本,对于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的企业来说,差异比较大,前者处于较高分摊水平且相对不确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循环再生企业比动脉产业企业具有更大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资产专用性。与传统的常规性企业相比,循环再生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专用性资本用于资源再生利用,包括技术型专用资本(如循环再生、替代优化、清洁生产等专用性技术、专用性工艺、专用设备、专用设施以及相应的专用人力资本)和关系型专用资本(如专用性产业配套、产业关联、战略联盟等)。因此,在治理成本上,循环企业面临更多外部交易成本上。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增殖要求在产业组织形式和公共政策层面改善产业链发育和外部性租金耗散状况,从治理结构和产业规制两方面降低交易成本。

三、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

1、影响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的市场条件

要使循环经济顺利推行必须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基本要求,即:循环经济导向的技术革新,确保循环经济生产的技术可能性;再利用和资源化物质的使用价格与其替代要素的价格之差必须足够小(邓永新、沈体雁,2007)。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同样要遵循这两个要求。

不同的技术形态,影响循环再生企业的成本曲线。循环再生技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共性技术,二是专有技术。共性技术可提高循环再生产业的整体水平,导致循环再生产业平均成本下降,产生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专有技术则为循环再生企业独有,将导致该企业循环再生成本曲线以更大斜率表现出来,获得更大垄断利润,产生产业内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设备更新成本、运行成本也较高,使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2、影响循环再生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1)循环再生产品的主要形态。循环再生产品是指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活动而生产的产品。它通常是以再生资源或非初始性资源为基础,通过循环型技术制造而成。循环再生产品可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化产品,即把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再生技术改造,作为其他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或原材料;二是中间产品,通过再循环或再利用技术制造的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三是最终消费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制造的、为最终生活消费提供服务的产品。而循环再生资源价格的真实显示要求三个市场的完善:一是初级资源市场,对初级资源价格要能真实地揭示出来;二是再生资源市场,再生资源的生产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需要把这种正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循环型产品市场,避免非循环型产品对循环型产品的逆淘汰。

(2)循环再生产品定价基础与价格发现。对循环再生产品进行定价是基于三个原则:一是环境产品有价。根据生态价值论,资源环境作为稀缺性物品,不仅具有非使用价值,还具有使用价值;二是污染者付费。根据外部性内部化理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让污染者承担污染产生的外部成本;三是再生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

循环再生商品的价格发现。假定产权明确,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性副产品的价格就会显示出来。原因在于:第一,大部分资源性副产品没有完全实现价值转移,其残值存在一定的赢利空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任何产品的价值都包含经济价值和物理价值两个部分。前者由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决定,后者由其自身的资源功能决定。工业及生活废弃物虽然失去经济价值,但物理价值仍然存在,通过技术处理,其物理价值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第二,合理的价格机制准确而真实地反映了资源价值,表示资源使用者支付了的价格至少不会低于资源的机会成本。既然初次生产过程资源价值并未完全转移,就意味着资源购买时所付出的成本还没有完全抵消。当然,在会计上,这种成本可能会被各种收益所掩盖。但是,仅就资源本身而言,价值没有形成循环。第三,从需求来看,资源价格真实反映资源机会成本,当原生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再生资源的替代性就会显现出来。根据替代理论,企业会增加对可替代的再生资源需求。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经济学理论范文。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经济学。

推荐阅读:

  对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分析

  经济学论文要求推荐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

  共享经济理论下专车服务引发的问题

  批发贸易演变历程对现代批发贸易发展的启示论文

  试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经济学理论范文循环再生产业.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经济学理论范文循环再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