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调整、利用外资战略的必要性(1)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时如同患有外资饥渴症,在利用外资上无非有两种直接目标:一是为了追求政绩,片面地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二是认为外资有造血功能,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活力和动力。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利用有这种认识是可以理解的,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确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
不但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更快增长,促进了就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很多负面作用,威胁到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
因此,改变外资利用思路、调整外资利用战略已势在必行。
一、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的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战略,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倾斜政策,造成了沿海与内地投资环境上的差别,从而使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梯度推移特征,即首先由东南沿海开始,逐步向内陆地区延伸。 外资进入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是一个累积性的因果循环。
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较高,年轻的、有文化技能的劳动者纷纷从落后地区流入正在蓬勃发展的地区;资金竞相从落后地区流入发展快的地区,以寻求更高的利润率;企业和企业家从相对缺乏活力的地区迁移到繁荣地区。由于新兴地区经济增长快,工资和利润水平持续上升,使得储蓄率和投资率高,市场旺盛,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繁荣地区更快发展。
先进地区快速发展使落后地区的人才、资本等要素不断向繁荣地区转移,导致该地区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样,发达地区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累积因果循环。
另一方面,不发达地区的年轻人和具有较高技术的人才,以及资本纷纷外流,导致落后地区收入水平、投资水平更低,形成了一个恶性的累积因果循环。上述两个循环过程的共同作用,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相对落后,经济不平衡状况越来越严重。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民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压力 我国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合作开发和其他。其中,中外合资经营方式一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的日趋规范,体制顾虑的逐渐打消,以及各种限制性条款的取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独资化”趋势。合资企业变成了外商独资企业,国内资本从而被排除在这些企业的控制权之外。
这些被外资所控制的企业往往在其技术、规模等方面都有着民族产业无法匹敌的优势,对我国的民族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抑制,在某些行业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资大肆抢占民族产业的市场份额,技术对民族产业的封锁。外资进入我国后,凭借其先进的技术、高超的营销策略、雄厚的资金及优质的服务,迅速占领了我国市场。
而我国的民族产业由于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的滞后,不得不将市场拱手让出。外资在取得控股后,往往取消原有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使其依附于外资企业母公司研究开发机构所提供的技术,从而形成了引资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格局,削弱了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2.外资有控制某些产业的趋势。就外国资本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所采取的形式看,采取独资企业形式的外资企业日益增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采取中外合资企业形式的企业中,外方的股权比例也越来越高。
作为垄断寡头,外商投资企业在市场上表现出明确的垄断行为。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全球化更无助于和我国关联产业的联动,从而使我国经济在对外资的技术依赖上越陷越深,逐步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逐渐陷入依附型发展道路的泥淖。
3.品牌危机。我国民族产业有许多著名品牌,这些品牌既是民族产业的代表,又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场认同。
然而外资在与我国企业进行合资的过程中,往往要求以外国品牌代替原有的民族品牌,使民族产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削弱。其实质不是民族产业利用外资而是被外资利用。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20多万个三资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使用外方商标。 4.外资抢夺了中国优质经济资源。
外国资本与民族产业争夺稀缺资源,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人才的作用举足轻重。外资在进入我国后,通常以优厚的条件吸引民族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而民族产业企业在这方面则相形见绌。
对于民族产业企业而言,人才资源稀缺的现状不仅没有得到改观,反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民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外商投资造成环境污染 外商投资是企业的市场盈利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理性行为往往与一国环境保护目标相悖,从而造成环境问题。 外资企业对中国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一些外商将ODS(臭氧层损耗物质)的生产与消费转移到中国。
随着保护臭氧层有关国际公约的实施,来自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投资者将ODS的生产和消费转移到中国。 2.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国外危险废弃物的进口。
沿海地区是危险废弃物的主要进口地和使用地。洋垃圾的大量进口无疑加剧了生态环境危机,危险废弃物的堆放、拆解和处置等过程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和耕地。
3.外商向中国转移有害技术、设备及产品。一些外商将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中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环境。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和条件有了很大改变。首先,资金短缺的困境已经基本摆脱。
其次,经过多年利用外资的实践可以发现,外资带来的技术往往是遭淘汰的技术。很难简单地通过引进外资获取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将高新技术的获得和创新建立在对外资的依赖上无疑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第三,除了一些比较规范的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如跨国公司外,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并不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它们只是靠简单的家族式管理甚至是非人性化的劳动管制来维持企业运转。可见,中国利用外资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相应地,利用外资的战略也必然要求加以调整。
推荐阅读:
论调整、利用外资战略的必要性(1)论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